帝王之友 第560章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她依然不许扎营,随身携带着粮食,马匹倒是早当年开始训练之后,就吃野草就够了也不需要带口粮。崔季明一路看着刘原阳手底下的赤军似乎进入了一处搭建出的村庄之中,村庄内地形复杂,赤军极为擅长分散的巷战,小团队作战模式似的他们分散开来也能不失去秩序,村落和道路只会成为他们最好的掩护。

崔季明知道这是陷阱,绝不敢轻易动手,而是顺着他们的驻军,摸出了他们运量来的线路——

她决定掐粮路,逼他们出村落!

崔季明打仗一向不怕等,截断对方的粮车用不了多少人,而且她为了不暴露自己,让张富十去截粮车,检查是否是真的粮米之后,而不运回来,直接找一隐秘处烧毁。她在村外伏了两三日,看着村中似乎也知道了这件事,已经一天多没有燃起炊烟了这才放心。

人是铁饭是钢,赤军比青军早到,占的地域亦是广,也让他们的粮线拉的比较长,正好让崔季明投了这个机。

只是崔季明对于刘原阳当真是不肯小觑,她怕对方也有可能是提前早在这村中存了粮,故意诱骗他们上当,于是派兵出入前去骚扰——

果然对方是真的受饿一日多,村子又是军演之地搭建出来的,并不是真的有百姓居住,他们四处找不到粮又被四面骚扰,就认为自己是被发现了位置。反而决定结队冲出突围,朝回撤退,避免损失。

这样的做法很稳妥也很成熟,崔季明要是这个状况多半也会这么做。当她看到最后一次让董熙之带不到几十人去放火骚扰之后,整个村中的兵力全部列小队出动,似乎早早等待着反咬一口,董熙之之前听崔季明听说过他们的十二人小队盾阵,但还没有接触过,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对付,本来人数就少,立刻就被淹没在对方的队阵之中,光荣牺牲了。

董熙之不甘心的带着十几个挂彩的兵退场的时候,崔季明也确定要出击了。她先派出两个五十人左右的往西边撤退的小队,装作是骚扰不成想要急忙归队的样子。村中之人认为是大队人马拿了粮草,自然希望可以抢夺回来,他们也不怕正面对战,立刻跟随上逃窜的小队!

等到对方追逐了一段,崔季明又扔出去几十条“人命”,终于引得赤军大队离开村落,自个儿的大军看着赤军到达伏击地点,立刻从两侧山林之中倾巢而下,以横线阵两侧夹击!

其实若是普通的军队,就算是两侧夹击,也未必能胜得过赤军的队阵。但崔季明早在来之前,就研究许久如何能破开盾阵的办法。

队阵是多线攻击的典型,从接触到最长的竹条长勾枪开始,被拖入队阵的攻击范围,基本就很难有活的办法。想要对付这个,一是需要兵器长,避免士兵受伤,二是需要马匹的蹬力和冲撞力。

当崔季明前头的铁甲步兵拿着一丈八长的长戟冲下来,在赤军盾阵后最长的兵器距离他们还有一尺多的时候,他们的长戟已经勾在了盾阵盾的边缘!

赤军是单手持盾,崔季明的青军是双手兵器,谁的力气能抗得过谁——这肯定是毋庸置疑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用的盾种是藤盾,别的盾牌表面光滑没有缝隙,勾住之后还可能会滑脱,而藤盾是编制而成,一旦勾住,几乎都会卡死在藤条的缝隙之中,挂住了就一定能勾到手!

对方也是一懵,显然没想到这样的对付方式。他们的小队立刻让失去盾牌的士兵后退,持最长竹枪勾的士兵往前一步,刺伤这些手持长戟的青军!

青军的长戟兵是半侧着身子的,人与人之间留有缝隙,就是为了让他们身后手持贺拔刀的士兵趁着赤军的盾牌被勾掉的瞬间,弯身朝前冲去,努力窜入对方的盾阵之中。这样的打法,拿贺拔刀的将士必须都是往年抢跳荡功的最不要命的那种人才行。

这种状况下,双方被“杀”的人数都不少,而崔季明却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

再一层人群之中,从山林之中窜出了几排手持长戟的骑兵。他们立在马镫之上,保证自己双腿使力,就能立在马镫上双手挥舞一丈八的长戟,利用马身加身高的优势,居高临下的从高角度,将长戟扎入盾牌之后的盾阵之中!

而后趁着对方被搅乱,再利用马匹的冲力,顶开对方的盾阵,进入阵中!

双方的阵型之中后方的弓兵都也在对射,给彼此造成的伤亡都不少。

若说刚刚的状况还是势均力敌,同归于尽,这会儿优势却倾向了崔季明这边!

对方也有些懵,努力维持着自己的阵型。毕竟崔季明这种就是为了对付他们的打法,他们也还从来没有接触过——

崔季明心中大笑,就算是两败俱伤,只要没输,她就能去跟刘原阳好好喝一杯了!

只是就在战况混乱之中,崔季明猛地听见了马蹄声——

什么?援兵还是夏辰、莫天平他们!

崔季明骑在马背上,手中的长戟正搅入对方的队阵之中,躲开了一枚朝她门面而来的轻箭,往东西两侧看去!这青天白日下,东西两侧的道路上,居然出现了马队。

卧槽??

她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当年包围宣州的时候,刘原阳是用不起马,她就先入为主都认为刘原阳是没有骑兵的!如今他都是一支水师的主帅了,难道手底下会没有骑兵这个分支!她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刘原阳应该是有骑兵的!

因为刘原阳对战过裴家,裴家肯定有不少骑兵,他如果是纯粹的队阵肯定也会被冲开过,只有他自己也有骑兵在两翼保护,才能避开这个状况——

而崔季明见到对方纯步兵的军队,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或许她成了螳螂?

刘原阳难道更早的时候就注视着他们了?

可是崔季明一直很小心自己的后方,难道刘原阳也谨慎到让人把马匹藏在附近,以步兵轻装跟随他们?

崔季明觉得这样下去,温酒述闲话马上就要来了!她就要挂着一身彩被刘原阳点着鼻子嘲讽了!

作者有话要说:  说两句闲话。

按照我查到的资料,咱们汉代基本都是小梢弓(短梢),后来魏晋和隋唐时期,小梢弓似乎就像是消失了一样,壁画和画像之中再没有过短梢出现,全都是长捎弓,连文字记载中也几乎没有短梢的出现。而到了宋代,忽然在兵书中就出现了长梢和短梢的差别,而后明小梢就开始有名起来,用短梢的人也多了起来。文中说莫天平不识,不是短鞘弓在历史上失传了,而是在五胡乱华之后到宋代之前,短梢几乎隐身了一段时间。

冷兵器的历史上,魏晋隋唐是个很特殊的时间,比如文中提到的长戟,并不是大家眼中方天画戟的那种戟,而是多支多刀刃的戈,在战国时期的文物中很常见,汉代也有人使用,到了魏晋就变成了礼器,几乎没再出现在战场上,矛成了那几百年的制式武器,隋唐的使用量就非常低。到了宋代也就忽然在图册中出现了戟刀,不过可能跟失传有关系,那个戟刀的形状不考究,其实跟长戟没关系,就是现在大家意识中方天画戟的形状。

我现在有一种微妙的感觉,好像宋代是一个冷兵器的文艺复兴时代,大家剥掉曾经胡族融入留下来的痕迹,把古典的一些物品找了出来,然后也研制出了不少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新式冷兵器。

  ☆、第289章 288.0288.&

崔季明看着两边的马队撞入她的线阵两侧,抬头就想张望着看看刘原阳会不会在马队之中,果不其然她就看见了刘原阳满脸笑得得意的那张脸!

她就说这么精明老练的也不会有别人!

崔季明当即决定,不管现在的战况如何,先要让刘原阳下场再说,否则她就是一路被坑!

崔季明猛地从身后拿起长弓,夹了支箭头是小炮竹的箭矢出来,远隔着一百多步,就朝刘原阳门面对准——却不料她这才刚刚拉住弓弦,还没拉到她往常臂力的七成,弓体砰的一声断裂开来!

弓弦的力道还在,半截断了的弓体就反朝崔季明的门面弹来,她猛地朝侧面一偏头,断口锋利的半截弓体从她颧骨上划过去,崔季明吓出了自己半身冷汗——没躲开的话,那半截弓体就能□□她眼睛里!

浅浅一道细疤,血顺着沁出来。

张富十骑马挤到她身边来:“下一步怎么办!你的脸——你的弓也断了?!后头的弓兵,大概有一半都断了弓!只是他们没你力气大,没有崩回来伤到自己!”

崔季明拿手背潦草一擦,咬牙道:“撤吧!要真是能同归于尽也就罢了。但看这境况,刘原阳早有准备!是我们一时不谨慎。让弓兵全换那个短梢的小竹弓,用不习惯也好歹能用,为队伍殿后。长戟骑兵打前阵跟他们对撞,步兵夹在中间,尽量避免损失——“

既然决定要退,就要退的利索。

崔季明的队伍分工比较简单,虽然为了搅乱刘原阳的队阵,人员也混杂起来了,但当崔季明说撤离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士兵都找到了自己的伙长和应该退的方向。刘原阳远远的看着她的几类兵种立刻泾渭分明的分组,一同往北侧退去,也心头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