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之友 第248章

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殷胥未曾想到崔季明会这么回答,他道:“可我这头也有线报称,贺逻鹘用一千多步兵持盾围成马蹄形,配合少量骑兵,杀死了比悉齐的精锐。比悉齐的将士几乎可以说是突厥最强力的一支。”

崔季明将信收入怀中:“我知道那阵法,士兵持长盾,盾下有可扎入土中的尖刺,以两排士兵顶盾,用约两米长的长|枪去刺杀缩小包围圈。这种阵法围得的了一时没有预料的比悉齐,却不可能围的了半辈子研究兵法的康迦卫。”

她心知殷胥早在跟她提起牙帐失火那日,便得到这些消息,只是未曾向她提起。如今的崔季明,心里已经有了对政治做法的习惯,她没有提及殷胥的隐瞒,只轻松地对他道:“也就贺逻鹘会干这种事了,听闻他极其痴迷中原的事物,或许会为了能用上中原的阵法而改变作战方式,依赖南地生产的木盾铁甲,还未必真的能打赢几场仗。我现在都要怀疑言玉或者说那帮人,是来坑突厥的。”

崔季明这才大概理解了言玉背后那群人的套路。一面协助突厥来磋磨北方兵力,一面又在突厥急速扩张年轻可汗想上位期间,埋下无数一点便着的导火线。

比如突厥如今赋税徭役苛重背后的起义征兆,比如大量使用汉人军阵训练所造成的兵马日益羸弱,比如兵甲和部分资源过于依赖南地的援助。

或许跟大邺斗过几十年也老奸巨猾起来的颉利可汗不会犯这种错误,但言玉恰好去突厥之时,颉利可汗没有多久便开始重病,心机却年轻、对于汉人的文化有一种天然崇拜的贺逻鹘开始拢权,这时机不可谓不巧。

贺逻鹘是突厥当中的人精,他多疑且变换不定,但没有失败过的经历、没有几十年与汉人交锋的见识,他无论如何是精不过他爹,更比不得言玉背后那蛰伏已久的一群人。

他们既有趋势突厥来削弱大邺,不顾百姓存亡的残忍。亦有能够控制住局势,将各条线紧紧拽在手中的能耐。崔季明本还曾心疑,言玉去支援突厥,突厥壮大最后如何能收场,显然这群白蚁不止想啃噬西北的防线,更想啃噬突厥的内境。

突厥迟早会成为那些人驱使的傀儡,而大营也不能去贸然跟这傀儡打的白白损失宝贵战力。

她心中有了个想法,却不知阿公有没有曾想到,就算阿公曾想过……朝廷有没有可能会去同意这冒险的做法。

崔季明看了殷胥沉思的侧脸一眼。

殷胥也心想,若对手是连局势都把控不住的人,也不可能隐藏这么多年了。

他心中也渐渐有了些推量。前世突厥的大胜显然依赖于各类攻城器械与边关几座大营的崩溃,这些的来源如今已然清晰。若那些人撤掉对于突厥的支持,调兵前往北地,甚至凭借在突厥的人脉刺杀前世新任可汗的贺逻鹘,或许局势转瞬就会发生改变。

国破家亡,朝廷动乱,逼得帝王自尽,才是他们的目的。

突厥从来不是他们最重要的敌人。

殷胥自以为荡尽一切只为阻挡住突厥的计谋,最后无路可走服毒死于晋州城,可或许在他死后,突厥败了,长安城的诸位对着传来的消息,大抵会拍手笑他死的很合时宜吧。

他想此事想了一段时间,却并不太恨,毕竟后头还有成堆千疮百孔的烂事,相较于在朝堂上对着那国库亏空起义四起的国势绞尽脑汁,他还是死了算解脱。

而前世最大的获益者,显然是携李党入朝的永王兆。

殷胥早就知晓这一点,但他只知道兆与裴家有些许联系,未曾找到关于李家的端倪。再者,兆本就不是前世的魁首,他姓殷不可能这样去毁殷姓的江山,殷胥对着如今年幼时候的兆,也不可能去下手。

至于为何到前世到后几年,言玉身后那群人才冒出头来,殷胥若想来,最大的变故或许是曾登上大兴宫权力顶点的俱泰。

他心中正思索着,便看到崔季明捡着外衣和兜帽,收拾些东西装进包袱内。

殷胥心头一慌:“这就要走?”

崔季明带上琉璃镜,耸了耸肩道:“你不都赶我到这角落里睡了两天了么,我还不如去马上睡觉更舒服些。你见我也烦,我消失几天,指不定你还能想一想我呢。”

殷胥明明有更想说的话,到嘴边却成了:“我也不会去想一个狼心狗肺的混蛋。你让人捅刀了都与我无关。”

自那天崔季明胡闹后,俩人斗了两三天了。毕竟这是在殷胥帐下,让崔季明缺一两顿饭这种小惩戒他还是能做的到。崔季明没见过他这种居然公报私仇扣饭食的,气的直跳脚,两人少不得又斗嘴动手一番。

此刻崔季明正在收捡她随身的短刀,殷胥说完了这话,她没回应。

明明是说出来理直气壮的话,他看她不回应,却又自顾自觉得不该说。虽然这只是贺拔公委托崔季明办的不大不小的事情,但前世,最不信天命的殷胥在每次崔季明即将出征前,都表现的相当迷信。

跌摔杯盘这种事情自不必说,他连口头上说话都怕在崔季明面前提及不吉利的事情。毕竟战场的事情他不知该如何插手,唯有信老天爷让那刀箭都开了眼避开她。

他自觉这话说的不好,刚要开口,崔季明扯开了外衣的衣袖,里头护臂上绑着一个小小的弩|箭,她道:“不像某些人一天一变,又口是心非,还是兵器可靠。说着没用,但用它救了个大和尚,差点杀过位仇人,还对准过半夜摸进旁人家的登徒子。”

那正是殷胥早些时候送给她的。

她突然说起这话,听起来有点像情话。殷胥又觉得是自己多想,竟不知该如何回答。

他半晌才顿顿道:“不行,我还是担心。这上百人对着贺逻鹘的重兵,还不够填牙缝。”

崔季明将短匕塞入靴中,她简单套了件皮甲,道:“就算如今康将军遇见了贺逻鹘的那帮乌合之众,也不过是折损兵员后撤,全灭是不可能的。你问我阵法旗语,旗语跟你讲全了,但阵法说出来的大多是在糊弄你,但愿你别生气。”

殷胥愣了。

崔季明笑道:“政治这玩意儿,不是我听你的理想,知道所谓前世的苦难和结局就能应对的。这套在凉州大营脖子上的项圈,折磨了这支铁骑多少年。练兵与军阵的细节,都是代北许多军武世家跟早年柔然打仗开始就总结出来的经验,虽然不练兵你学了也没太大用处,但有前头裁军与兵府改革一事……若是端王想拉拢如今大量闲散出的兵力,对兵权下手,再利用凉州大营几代人生死总结出的经验,养出殷姓的一支铁骑来。虽对边关或许没有坏处,但凉州大营离废也不远了,代北军这几十姓都要吃西北风去了。”

崔季明垂了垂眼,笑道:“殿下啊。不过这点防归防,咱们大体还在一条船上,你不是与阿公有过计划,既然凉州大营内细作活跃起来,你的打算也开始早点实行,咱们这一场仗必须要赢。”

殷胥半晌点头:“我知道了。关于营内细作一事,我也会注意,你可有怀疑过什么人?”

崔季明道:“我认为有可能是原先尉迟毅曾重用过的人,你或可稍作查探。营内有位校尉如今得康迦卫重用,姓朱名榆林,是我当时从半营手下捞出的一位江湖老师傅,带人入营时候,阿公必定有查过他背景,应当是清白的。他年纪丰富在陇右道上混过很多年,异族九姓以及代北军姓族内关系复杂,你向军中老人打探必定碰壁,但他是个懂行的外人,你可以考虑考虑他的意见。”

殷胥正烦扰行事不开,没想到崔季明给了他一个方向。

他忽地有些想笑:“我们在这小营帐内都快讨论出国家大势来了,外人看来两个少年郎讨论这些必定很可笑。不过前世的时候,我们也曾有在书房中商定这些,你总嫌安神香味道太重,其实也没隔几年,我真感觉像是个都快忘掉的梦了。”

崔季明掀开帐帘,回头瞥了他一眼,唇角带笑:“又打前世感情牌。”

殷胥不置可否。

她走出帐外,殷胥忽然觉得还有些话想说,又觉得叫住她太刻意。那帐帘垂下来不动了,他几乎都想伸出手去拨开帐帘,忽然一个人影冲回了帐内,伸出手紧紧拥住了他。

殷胥条件反射的抱住了她,他的鼻息拂动了她头顶的碎发,殷胥不知自己是如何做出那么冷淡的表情的:“怎么?你忘了东西?”

崔季明抬脸,笑道:“是啊。”

殷胥心头漏了一拍,崔季明稍微踮了踮脚尖,轻轻亲了亲他脸颊。

殷胥呆住,崔季明笑出一口白牙,满脸得意。

殷胥:“……你再这样我打你了。”

崔季明大笑,挑衅般偏又去亲了他一下,故意亲的大声,道:“那你打我啊。”

殷胥:“……再一下,就打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