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 第64章

作者:海榛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穿越重生

糯米粉和大米粉用4:1的比例混合,加入同重量的水搅成浆糊再上锅蒸熟。掀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蒸好的面团有弹性又不会太黏腻,可以擀成一张大大的面皮,底下沾满黄豆面。这时候就可以在上面铺一层红豆沙卷起来。

切成一块块的驴打滚圆胖可口,吃起来有糯米的软糯和红豆的香甜,还有一股黄豆子的香味中和了甜味。现在没有盒子包装,只能用纸袋子,这样子驴打滚的颜值就会降低了些,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两人在黑市又遇到了第一个光顾他们生意的大娘。大娘显然还记得这俊俏的两口子。

“大妹子,你这次卖的还是上次那糕点不?”

“这次不是,是新的糕点,叫驴打滚,大娘您要不尝一块。”

大娘摆摆手。“不用不用,我相信你,我上次买的那红枣糕,家里人吃了都觉着好吃哩,特别是我公爹,吃完了一直要我再给他买,我这都逛了几天了你们才来。”

珍宝笑着解释说:“我们回老家过年啦,加上前几天下雨,怕人不多,这吃食也不敢卖的。”

大娘一脸“这你就不晓得了”的表情,“哟你们还不知道呢,我来这几天还遇到别的人,都在问那卖糕点的小两口怎么没来,你们这都有回头客了怎么会不好卖。”

珍宝一听大娘的话喜笑颜开,是真的高兴。因为年前买回去的人买的都不是太少,不可能天天来光顾,吃了几天想再来买却找不到人了。还以为珍宝他们去别的地方卖糕点了。

第45章

大娘是今天最早来的,就跟珍宝讲了这个事。

“大妹子,给我来两斤这个驴…”

“大娘,是驴打滚呢。”

“哦哦,这什么滚的,吃的东西你咋取了个不搭边的名字咧。”

驴打滚的名字由来有两个说法,一个关于慈禧太后的,一个关于乾隆皇帝的。但都没经过考据,珍宝总不好跟人解释这些野史。就随口说:“这是我们老家那边的小吃,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取这名字。”

“一共3块二。”贺嘉年把打包好的驴打滚递给大娘。

大娘把钱递过去,问了个她最关心的问题,“大妹子,你以后还来不?你这不来我家里人吃了这个又想了咋办。”

珍宝面色有些不好意思,“这个,我只能卖到这个月底。三月我们学校就开学了。”

大娘是真没想到这两口子还是大学生呢。这会儿也不着急回家了。一边陪他们唠嗑,一边充当自来水跟别人推荐驴打滚。

“大妹子,你们都读的哪个学校?”

“燕北大学。”

“呀,这可是国内顶呱呱的大学了。你们小两口学习这么好,可不像我家那臭小子尽让我操心。”

要不是因为遇到贺爷爷和贺嘉年,珍宝能考上大学,但未必能考上燕北大学。她也很感激老天爷能让她重活一次,还遇见贺嘉年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许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数。

大娘这会只觉得这两口子怎么看怎么有出息,以后指不定有大作为。她可太喜欢珍宝这种恃才而不傲的人了。

大娘原是他们隔壁胡同的,后来嫁给到了隔壁区的一户人家,生了三个儿子,老大当兵去了,俩小儿子在学校读高中。大娘平时没什么事就来附近黑市逛逛找点新鲜的吃食。因为他们家有个挑嘴的公爹。一把年纪还馋甜食,老人家不好吃太多甜口的。供销社的糕点为了吸引人买,都会做得甜一些,珍宝是觉得糖加多了就会掩盖其他材料本身的味道,糕点也不都是越甜越好,不然吃起来齁甜也容易腻。

陈大娘就是觉得珍宝的糕点吃起来虽然没供销社甜,但却比他们那好吃。

“大妹子,你们要不考虑开个店卖糕点哩,大娘一定时常去光顾。”

开店这种事珍宝不是没想过,不过她一开始没想过卖糕点,是想着等有了煤气再开火锅店。不过这会听大娘一说,珍宝觉得开糕点店和火锅店也不冲突。

但是开店这事得仔细规划,“开店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开的,要是真开了我一定告诉陈大娘您。”

“那可说定了啊,我给你留个我家电话。”等珍宝把电话记下了大娘才离开。

现在虽然已经有了电有了电话,不过日常也只是贺爷爷和他的老友们打电话,老家那边现在只有大队长办公室有通电和安了电话。所以现在不急的事珍宝还是写信回家。

二十斤驴打滚卖了32块钱。大娘还真没诓他们,一下午珍宝遇到了好几个回头客,都是二话不说就掏钱买的。

这让珍宝觉得,开店一事不是不能考虑。

“嘉年哥哥,你觉得我们开店的事有没有得弄。”

“可以是可以,不过我们现在存款只有九百块钱,只能租不能买店面。”

贺嘉年是倾向于直接买一间铺子的,他有直觉,经济一旦放开就会如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房子和店面只会越来越值钱。

珍宝觉得贺嘉年真的不是个普通人,他一个土生土长的人,不像珍宝有以后的记忆,但却有敏锐的洞察力。

贺嘉年:“现在租店面的话不值得,我们只有周末有空出来做小生意,不如等钱攒够了再说。我觉得暑假之前我们就能攒够了,实在不行可以跟爸妈借一点。暑假两个月天天开店才能利益最大化。”

“然后名头响出去了,我们可以放手雇人做。”

珍宝:“那方子就会被别人知道了。”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事,但珍宝想这种情况能尽量延后。

贺嘉年:“把店名拿去注册商标,这样别人就不能用这个名字。别人虽然能模仿方子,但等我们名声传出去了,老顾客只会认我们店名。”

这不失为一个办法,改革初期为了鼓励人们创业做生意,对这种事抓得应该比后世严。如果出现冒牌店,一定可以告得他倒闭。

说起名字,珍宝兴趣就来了,“那我们取个什么名字?”

贺嘉年其实之前自己有想过这个,他问珍宝:“珍宝斋怎么样?”

“直接用我的名字吗?可店是我们一起开的?”

“我不介意,而且这样你名字以后就能众人皆知。”

珍宝眉眼弯弯,笑声朗朗,“我又不是明星,干嘛让名字家喻户晓哦。”

贺嘉年语气很认真:“因为你值得。反正名字就这么定了,你说了我们一起开的,我也有取名字的权利。”

“怎么突然变霸道总裁了?”

贺嘉年没听过这个词,好奇宝宝问:“霸道总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