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珍宝 第23章

作者:海榛 标签: 年代文 种田 穿越重生

前头春播那会儿大人都没空,分家后也不好让姐姐们过来给他们做饭,所以那时候珍宝开始学着用这个年代的灶台生火做饭。

除了刚开始几天掌握不好火候不是生了就是糊了之外,总体来说珍宝觉得自己还好,毕竟她也是十一岁的大孩子了,也要学着分担家务,虽然爹娘疼她,就算她不做家务也没关系。

但春播那么忙,爹娘下工那么累,珍宝心疼他们,真心做不到在家等饭吃,她这人就是这样,你对我好我也会加倍对你好,哪怕是家人之间,一味地付出也是会累的,有来有往感情才能长久。

许建军和苏兰第一天下工回家看到桌上摆着做好的饭还很惊讶,两个儿子没那么早放学,做饭的就只有闺女了。他们既感到欣慰的同时又心疼自家闺女小小年纪要生火烧饭。别说其他小孩也是这样做饭的话,自家闺女自家疼。

两口子虽然不想让珍宝做饭,但是他们也知道自己回家太晚了,虽然是大队长儿子但也没什么特权。不想让珍宝饿着肚子等他们回来才能吃饭,加上珍宝再三表示自己应付得来,许建军和苏兰也就随她去了。

心里美的时候吃着夹生或者糊了的稀饭的也不觉得难吃。

不过也就开始几天珍宝有些手足无措,等她适应了灶台怎么控制火候的,做出来的饭就逐渐恢复到了她上辈子的水准了。

对此珍宝臭美的跟爹娘解释,自己是个小天才,有做饭的天分。这话许建军两口子是信的,因为珍宝识字方面也很厉害。读书好的人总归做其他事也是得心应手的。

今晚珍宝做的是南瓜苞米粥,和小米椒生拌麦蒿。

苞米先煮,再加上南瓜煮到粥绵软浓稠撒上适量盐,这会儿盐油都是精贵东西,得去县里供销社用票和钱买才行,粮食也可以换,但总归是换得不多,所以这里的适量,其实就是一丢丢。

但南瓜自带香甜,伴着凉拌麦蒿,许建军他们也吃得很过瘾,连连点头夸赞好吃。这几年粮食丰收了,所以分家时几家都得了不少粮食,加上今年天气看着还成,该下雨下雨,该出太阳也放晴了,村里老把式们都觉得今年大概也是差不了。

大家伙从一开始的只能吃个半饱,时不时饿肚子的状态到现在每天都能吃个八分饱,偶尔过节过年还能丰盛点吃个十足饱。所以珍宝做饭也有了发挥的空间。

一家三口吃完饭,把多的放锅里保温,等那两个小子放学回来还能吃个温热。

珍宝是不介意洗碗的,毕竟没半点油水,拿水冲一下就完了,也就过年做了荤菜有点油水才会拿丝瓜瓢洗。

不过苏兰心疼闺女,所以吃完饭这点活也不让珍宝碰。

珍宝很多时候都会感慨自己会投胎,两辈子的爸妈都很爱自己,这辈子的爹娘对自己的好也让她渐渐放下上辈子的家人,不是忘记,只是把他们放在了心里某个角落。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才不枉费这两辈子爸妈对自己的好。

六月份的天,烈日照的下地干活的人们都蔫哒哒的,唯有地上的小草,太阳越烈挺得越笔直。

不过今个儿向前大队又发生了一件轰动的大事。

向前大队要买拖拉机了!

是丁州村第一个有拖拉机的大队!

今年秋收可以用拖拉机运粮食了!

这消息让被烈日晒得晕头搭脑的社员们都精神了。要知道每年队里都要拉粮食去公社,以往都是把粮食放牛车,人在旁边扶着跟着牛车走。关键是大队只有一辆牛车,所以除了用牛车晕,队里的大小伙们还得扛着用麻袋装的粮食,就希望可以少走几趟早点把粮食交给公社。

但往往这送完粮食下来,大伙儿脚起水泡不说,肩上还会被压出勒痕出血。

这要是有了拖拉机,直接一趟拉过去就送完了。他们再也不用人力扛着粮食走到脚抽筋,这消息怎能不让人兴奋!

与此同时伴随的还有另一个让人迎头一震的消息。

要从队里选一个拖拉机手负责开拖拉机!

这下子除了妇女的青壮年都兴奋了。可以开车!虽然那是拖拉机车,但是能开车可不管是什么车,只是这拖拉机手也不是随便就可以选上的。

首先年龄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不要,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的小伙有意向开车的跟卖拖拉机的老板学,谁能最快学会谁当这个开拖拉机的人。

虽然这个条件下来筛选了不少人,但剩下的也有将尽三十个小伙了。

这其中有知青也有社员,个个摩拳擦掌,都觉得自己能当上,但事实证明,光靠盲目自信学不会技术。最后最先学会的是来了向前大队八年的老知青钟胜利,他今年正好二十四岁。

其他人不服气也不行,谁让他们没钟胜利学得快,这事可不能做得了假,因此他们也只能暗暗怪自己不争气,不是第一个学会开车的。

钟胜利当上拖拉机手这个消息传到向前大队时,家里有闺女没嫁的大娘们也都兴奋了。这钟知青也是单身咧!要是家里有个当拖拉机手的女婿,其他人指定会是羡慕的。

钟胜利为何会成为“大龄青年”,这还是要从开头说起。钟胜利下乡那年已经十七岁,正好读高二呢,家里打算等他毕业就给他相看对象,没成想钟胜利下了乡当了知青,自然也结不成婚了。

到了这向前大队,前几年又因为村里人对知青的偏见,加上他觉得自己能回城,不想找个乡下粗鲁村妇,这一来一回就耽误了这么多年。

这些年下来,钟胜利也看出了自己基本上回不了城了,他家里也不止他一个儿子,从这越寄越少的信来看,他家里人估计都差不多快忘了还有个儿子在乡下了。

所以钟胜利来竞争这个拖拉机手,也是想着为自己谋个后路。钟胜利家里条件不太好,也没什么钱票寄给他补贴,所以在这就相当于孤身一人,也没有能让人看得上的皮囊,想说亲也苦于这些条件。

不过现在好了,他当上了拖拉机手,算是加了不少分,而且说不好谁家里没点急事的,这万一要有用上车的时候,那个开车的是自家女婿多省事儿。

这下好了,一行人从县里回来,钟胜利就受到了大娘们的热烈询问,搞得钟胜利仓皇躲回知青舍。

接下来这段时间,大娘们轮番“关爱”单身青年钟胜利,其他人也看个热闹纷纷调侃钟知青的春天到了。

不过可能真就是缘分到了,一个月后,钟知青和村里李大婶的闺女李丽萍相看上了的事就传遍了向前大队。

李丽萍的闺女18岁了,之前为了留着她帮衬下家里就没急着给她结婚。结果,她未来女婿现在是开拖拉机的。

之前大队不少人都在嘲笑李大婶的闺女要嫁不出去了,他们可不像李大婶这么傻,早早把闺女嫁出去彩礼钱高还能省不少粮食,没成想好的都在后头!

李大婶也知道有不少人在背里说她,这下子看谁还嘲笑她闺女嫁不出去!她闺女不但嫁出去了还是个好对象咧。

这事儿还影响了几户人家,本来都打算给自家找对象的了,因着李大婶闺女,他们也觉得指不定好对象在后头,那万一闺女嫁了岂不是错过了。

说回钟胜利结婚这事,因为钟胜利不像齐正是入赘的,所以彩礼钱和摆酒的钱是要出的,而且因为结婚后要从知青舍搬到李家,李家人是不可能给钟胜利省了这些钱的,他们是嫁女儿可不是招上门女婿。

钟胜利为了娶媳妇只好把这么多年攒的家底拿出来,一开始家里寄的几次钱虽然不多但他也留着,就怕以后遇到点什么事没钱了。其实他自己攒的也不多,主要还是家里寄的。就这样钟胜利全部身家也只有四块三毛,还不到五块钱。

李家人知道钟胜利穷,但不知道他这么穷!要知道现在村里娶一个媳妇起码十块钱彩礼钱啊。

可这会儿闺女和钟知青处对象的事全村人都知道了,要是不嫁钟知青闺女名声算是毁了。

只好不摆酒席了,他们可不会用自己钱给闺女摆酒。李大婶捶胸顿足后悔得不行,只能安慰自己好歹女婿是队里的拖拉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