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45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李姝赶紧把一堆东西收起来了,快速去了西屋。

赵世简和杨镇相互见了礼,杨镇在莫家住了大半年,居移体、养移气,渐渐有了些富贵公子的气度,但赵李二人也并不因此生疏他。

杨镇又给张氏行了礼,肖氏进来后,又给岳母行李。他眼睛四处搜寻,没看到豆娘,也没问。

三人坐下,墨竹在院子里陪三郎玩。他知道这是公子的小舅子,把自己在庄子上玩耍的本领都拿出来逗三郎。

李姝把花花朵朵的都放好,又把慧娘的那一份用个荷包装好,出来后给了赵世简。

杨镇疑惑地看着二人,张氏解围,“简哥儿给她妹妹买东西,大小伙子没经验,全揣在怀里,把花儿都压坏了,我让姝娘给他用荷包装起来带回去。”

李承业看了看妹妹头上那新换的绢花,没有说话。刚才明明是桃红色的,这会儿变成了粉色的。他看了看赵世简,见赵世简的耳朵尖儿都是红的,他满肚子疑惑。

李姝见他二人都看赵世简,再见赵世简从头到脸都是红的。她老人家可不怕羞,直接挑明:“赵二哥,卖你东西的老板定是欺负你不懂行。哪有让你一下子买那么多的,慧娘妹妹只有一个脑袋,哪里戴的完,我们姐妹三跟着慧娘妹妹一起沾光了。”

说罢,她摸摸头上的绢花,问李承业:“二哥,好不好看。”

李承业不咸不淡地回答:“比阿娘给你买的差些。”他跟阿爹一个看法,赵世简这小子太贼了,什么买多了慧娘戴不完,都是借口,哄骗姝娘年幼不懂事。

张氏打圆场:“你阿娘眼光定要比简哥儿强些,简哥儿大小伙子,哪里懂这些。”

杨镇何其聪明,一眼就看出来了。他想起来自己在莫家住了大半年,中间好几次收到过豆娘给他做的鞋袜,他都没回过礼,下回他定要给李家姐妹们带些东西来。好在他和豆娘定了亲,他送东西,名正言顺。想到这里,他同情地看了眼赵世简,送朵花还要兜这么大一圈子,真是可怜。

一时,肖氏带着李姝姐妹去厨下准备午饭,她适当松一松口,但不能放任李姝和赵世简在一起,赵家还没来提亲呢。看李穆川的意思,要看赵家哥儿这次考试的成绩了。

三位少年郎说罢各自的文章,就开始闲聊。杨镇心不在焉的,他来了这会了,还没看见豆娘呢,也不知她最近怎么样了。

等午饭做好了,肖氏让英娘带着豆娘三姐妹到堂屋摆饭。正好,李泗新出门溜达回来了,他和张氏带着李承业、三郎,在正堂陪赵世简和杨镇一起吃,肖氏郑氏留下伺候公婆,刘婆子在一边打下手。英娘带着三个妹妹,另外在东耳房开了一小桌,闵婆子照看着。肖氏让墨竹进屋吃饭,他坚决不从,杨镇发话,让刘婆子给他另外盛饭,打发他一个人在厨下吃。

杨镇只在豆娘端菜进来时看到了她。十四岁的豆娘,容貌出众,身姿婀娜,袅袅婷婷,如同刚打苞的荷花,浑身都散发着幽香。豆娘的美,清新中带着艳丽,艳丽中又有一股浑然天成的傲气,像即将盛开的牡丹花,颇有些此花一开百花杀的意思。

这大半年来豆娘闭门不出,也是张氏和肖氏见她越长越好看,怕别人看见,因此把她藏在家里。

杨镇心里想着,定要早日在科举上有所斩获,把豆娘迎娶回去。

豆娘目不斜视,随英娘一起,把菜摆好,茶果上好。李泗新还吩咐李姝给三位少年郎一人准备了个小酒杯,“你们眼下都参加科举了,以后出门也要应酬,岂能滴酒不沾。今儿跟我喝第一杯,以后再来,咱们爷孙四个,换大碗喝酒。”

张氏嗔他:“他们还小呢,都跟你个老酒鬼似的海量不成。”

李泗新哈哈大笑,“慢慢来慢慢来,我9岁时头一回喝酒,睡了一天,还是你给我熬的醒酒汤呢。”

众人都笑。三郎看着哥哥姐夫可以喝酒,也馋的不行。张氏只许他用筷子沾一点尝尝味道,三郎辣的直灌茶水。

李姝三姐妹和英娘在东厢房吃饭颇为自在,英娘才15呢,虽说成亲了,也还带着些稚气。她圆圆的脸庞上面带着新婚的喜气,如同清晨薄雾中刚开的花朵,颤颤巍巍,看着就能让人感觉生活是如此的美丽。

三姐妹在英娘面前也不用讲那多规矩。

李姝问她,“大嫂,大哥最近当差还受得住吗?”

说起丈夫,英娘红了脸,“听他说,一切都还好呢。有阿叔的情面,上官门都颇肯照顾他。”

豆娘莞尔一笑,“姝娘小小年纪,却爱关心外头的事。”

丽娘也笑:“姝娘以后定是个好管家婆。”

李姝笑话她们:“哎哟,我还还小呢,哪里能当管家婆。倒是你们,得赶紧跟大嫂学学管家,明儿都当个好管家婆。”

英娘吃吃的笑,豆娘和丽娘都来拧李姝的嘴,“这张嘴跟刀子似的,以后谁能受得了。”

英娘眼明心亮,赵世简来过几回,她看着不像李承业寻常同窗,再听李承祖一说,她心里明镜儿似的:“三妹妹以后不用操心,定能说个贴心的好夫郎,连花儿都不用自己买。”

李姝看像英娘,“我只愿嫂子赶紧生三五个大胖小子,整日忙的灰头土脸,才没功夫说嘴呢。”

英娘也要来捏她的嘴。

姑嫂四人一边吃一边说笑,虽声音不大,但李家房子浅,东耳房的动静不时有一两声传到正堂,杨镇和赵世简心里不免痒痒的。

郑氏守寡之人,规矩重,忙抽空过来,嘱咐英娘好好带着妹妹们。英娘知道婆母规矩重,赶紧正襟危坐,姐妹三个怕连累大嫂,也立马停止说笑。

第29章 使心机秦氏夺婿

县试过了一段时间, 眼见着就到了放榜的日子。

家里人发现,不论是李承祖考衙役还是李承业靠县试, 等待放榜的表现都是一样的,假装稳重, 暗自里围着地面画圈圈。

连日来, 赵世简上门也少了, 他也在家里等着放榜。

到了放榜那一天,赵世简一大早来找李承业, 兄弟二人一起往目的地出发了。

到了衙门口,考生们挤挤挨挨的, 二人静下心一起等待。

过了半晌,里面出来个衙役, 敲一声锣, 高声报了三次:“己亥年京畿县县试发榜。”锣声刚歇,又有人抬出长案, 案上一张纸,上面依次写着从第一名案首到第五十名的姓名。

衙役一一念出,二人耐心等待。

第九名的时候, 二人听到了杨镇的姓名。十六名的时候,又听到了赵世简的姓名。李承业暗自着急,到了第三十七名的时候,终于听到了自己的名字。他暗自舒了一口气,总算没落榜。

李承业与赵世简相互拱手道喜,李承业年纪大一些, 他叮嘱赵世简:“二郎,你先回去给父母报喜,衙役一会还要上门报喜,让你家里备好喜钱,要散给报喜的衙役,还有上门道喜的街坊。”

赵世简点头应了,二人说罢,各自朝家里去。

李承业回到家里,李家人听说他上榜了,异常欢欣。听说杨镇和赵世简的名词还在前面,也都为他们高兴。一时报喜的衙役来了,李家打发了厚厚的喜钱。

到了夜里,李穆川回来,有些可惜儿子的名次不显。

张氏看出儿子的不满意,忙劝他:“老二,二郎这次考的可以了,他年级还小呢,你快二十了才中榜呢。”

李穆川笑道:“阿娘说的是,儿子想左了,二郎肯用功,年级这样小就过了县试,是个不错的开端。”

上一篇:快穿之宠爱

下一篇:娱乐圈小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