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小吏家千金 第217章

作者:青云上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三郎忽然抬头看向郑氏,“大娘,眷娘我和定亲三年了,如今她还没过门就没了。刘家祖坟她进不了,我若不迎她回来,她只得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郊外,身边都是一些枉死鬼和短命鬼,以后连个上香的人都没有。”

郑氏立刻反驳他,“刘家人不愿意为她破例,就要来强压着我李家的头吗?谁家媳妇没过门之前死了让人家迎牌位回去的?你以后再娶媳妇,人家好好的原配成了填房,谁家愿意?”

三郎见郑氏的话铿锵有力,他一向性子温和,不大与人争辩,忽然哑口无言,刘家的要求确实过份了些,但岳母一边哭一边说女儿以后成了孤鬼,他心如刀绞,自己开口应了这事儿。如今家里人反对,他要怎么办?

三郎忽然心里好难过,他不想伤害家里人,又想让眷娘以后坟前有人添土上香,可世事总是难两全。

三郎忽然落下了泪来,“是我不懂事,大娘莫要生气。”

说完,他绕开大家,往内院走去。

肖氏见他这样,顿时又哭出了声音。

中午,叶妈妈做了些简单的饭菜,肖氏只喝了几口蛋花汤,三郎一口没吃。郑氏随意扒了两口,全娘回杨柳胡同去了,李泗新老两口不能没人照看。

李姝姐妹一个奶孩子一个有身子,郑氏命她们好生吃饭,姐妹两认真吃了些饭菜,嘉娘和庆哥儿都乖乖地跟着自家阿娘。

下午,李穆川回来的早。

李穆川早上到衙门后不久,家里小厮急忙去报了信,故而他今儿回来的早一些。

李穆川听郑氏说了三郎的意思,沉吟片刻没开口。

过了许久,李穆川让金宝把三郎叫了出来,“你已经十七了,明年就要参加乡试。我在你这个年纪,你阿娘已经进门了。刘家的事情,你再好生想一想,若你真的愿意,我们也不阻拦你,只是,以后你莫要后悔。”

三郎猛地抬头,眼里冒出惊喜,“阿爹,我不后悔。”

李穆川看向他,“你确定你以后不后悔?”

三郎坚定地点点头,“阿爹,我不后悔。若不能给眷娘一个交代,我才会后悔一辈子。”

李穆川点点头,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跟我一起去刘家。”

郑氏见李穆川点头,不再说话。

肖氏忙喊道,“官人。”

李穆川回头,看向肖氏,轻声说道,“娘子,三郎有情意有担当,咱们做父母的,要成全他。有了这份担当,以后,有眼光的人家也会更喜欢他。若媳妇才死了,咱们立刻撇清了干系,要被人耻笑了。”

郑氏道,“还是二叔比我更有见识。”

李穆川怕郑氏多想,安抚她道,“大嫂是当家长嫂,原该那样说,还要劳烦大嫂帮我看着家里。”

郑氏点头,“二叔只管去,家里有我呢。”

李穆川父子走后,郑氏又对李姝姐妹两道,“你们两个先回去,过几天有了消息再跟你们说。”

姐妹两听话地回去了。

过了几天,李姝实在等不急了,打发玉娘回去了一趟,玉娘很快就回来了。

刚进门,玉娘先咕咚咕咚喝了一杯茶,然后坐下跟李姝说道,“二奶奶,三奶奶的牌位已经迎回来了。老爷和三爷去了刘家,和刘家商议过了,咱们家迎了牌位回来,刘家不退聘礼,把三奶奶的嫁妆陪了过来。因三奶奶已经没了,婚事从简,只李家族人来了几个人,其余亲朋一概没请。二奶奶怀着身子,太太怕冲着二奶奶,故而没叫咱们回去。”

还没等李姝开口,玉娘继续说道,“二奶奶不知道,那刘家原先看着还好,怎地这般欺负人。还让三爷以后再娶亲生了儿子,过一个到三奶奶名下。三爷要答应,老爷拒绝了。”

李姝顿时也觉得刘家有些过分,“牌位都迎回来了,还这般不足?她家女儿又没生了个娘娘,咱们家又不是文家。”

玉娘点头,“谁说不是呢,不过这事儿是刘大奶奶提出来的,听说刘老爷当场呵斥了她。”

李姝冷笑,“哼,一个红脸一个白脸罢了,谁不知道呢。阿娘如何了?三郎呢?”

玉娘回答道,“太太有些伤心,也有些生气。三爷,三爷的脸色我看不出来。老爷说让三爷去国子监读书,暂时还没个结果。”

李姝叹了口气,人家成亲,娶了美娇娘,三郎成亲,说好听了是娶了个牌位,说难听了就是娶了口棺材。唉,希望他早些缓过劲来。

李姝和眷娘只见过一回,二人之间并无感情,她也同情眷娘,但人争不过天,她很快把这个丢开了手,一心继续养胎。

隆冬时节,李姝的肚子有七八月大了,某一天早上,李家再次来人。

来的还是福宝,他肩膀上戴着孝,站在门口和李姝说道,“三姑奶奶,老太爷昨儿没了?”

李姝被惊得差点摔倒,老天爷,今年是怎么了,李家怎地这样流年不利。

玉娘忙扶着李姝坐下,对福宝说道,“我们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福宝走后,玉娘不等李姝吩咐,立刻收拾了东西,并让墨染去御林军通知赵世简,自己在两个丫头的搀扶下,带着庆哥儿,一起往秀水坊去了。

到了秀水坊,家里已经空荡荡的,只剩下一个婆子和一个小厮看家,婆子对李姝说道,“太太走前吩咐我,若三姑奶奶回来了,先歇一歇,喝口水,若是感觉走急了,先睡一觉再说。”

李姝摆摆手,“我还好,玉娘,把我的东西放下,咱们去杨柳胡同。”

等到了杨柳胡同,整个院子里已经挤满了人。李家族人都来了,李泗诚年纪大了,把操办丧失的事情交给了儿子李穆平。

厅堂里,一口黑漆棺木放在那里,灵堂已经布置好了,李承祖是承重孙,戴着重孝,跪在棺木前,一边烧纸,一边给来上香的人回礼磕头。

张氏在正房东屋里哭泣,王氏正在安慰她,“老嫂子,还请节哀。大哥也七十多了,儿孙都有出息,享过了福,这辈子也值得了。”

张氏近些年有些糊里糊涂的,家里人本来担心她,结果李泗新先走了。

张氏一边哭一边跟王氏说道,“弟妹,你说说,个死老头子啊,昨晚上还跟我说话来着,睡到半夜,我喊他他没动静,我再一摸他的鼻子,直接没气儿了啊。”

王氏也陪着哭,“唉,嫂子,大哥没受罪,走的安详。您发现的也早,大郎给他挪下来的时候身上热乎乎的,那口气估计还没泄完呢。大哥这是提醒您呢,怎地睡到半夜您忽然就要叫他。若不是您发现的早,大哥要背着床走了,到了阎王那里也不好交代。”

张氏听王氏这样说,心里好受一些,“可不就是,往常我半夜从来不叫他的。个死老头子,才享了几天福啊。我六七岁就到他家了,一起过了七十多年了啊,如今就这样撇下我一个人走了。”

郑氏和肖氏等人在一边陪着哭,全娘在里外忙活,蒋氏也跟着一起操办。族里一干汉子和妇人都自觉地根据李穆平的分派忙个脚不沾地,全娘担心两个孩子,把瑞娘和理哥儿交给了娘家人照看。

今儿,李姝的两位姑妈,张氏娘家人、郑氏娘家人、肖氏娘家人、全娘和严氏的娘家人都来了,李姝静悄悄地到了。

上一篇:快穿之宠爱

下一篇:娱乐圈小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