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蓉的鉴宝人生 第137章

作者:胖瓜 标签: 穿越重生

所有人穿着西服扎着领带,面对着客人非常热情,面对同行冷漠或高傲。

姿态完美,礼仪完美。这是非常严苛的工作环境。

交流团的人没有穿正装,杰克也没有要求过,不过他们穿的比较统一,是在京城商贸商场定制的团服,集体活动嘛,必须要有集体服饰。

杰克把他们带到会议室,不算很大的地方,但足以容纳五个国家的交流团,他们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两支团队到达。

☆、103.最好的

中国交流团成员平均年纪,不算入阿蓉的, 在四十五岁左右。

现在会议室里已经就坐的两支外国团队, 成员们却非常年轻, 比中国的鉴宝师们他们有着年轻人的锐气。

看到中国团队他们都抬起头, 但没有主动交流的意思,彼此对视一眼,然后暗自打量着对方。

房间里不算是安静,有人低声交谈, 却给人一种很严肃的气氛。

杰克给他们安排好位置,把阿蓉安排到周文瀚的身边。

苏凡毅坐在周文瀚另一侧, 观望一会儿, 低声道:“看到我们身后的德国人了吗?看他们的态度, 不像是来康普顿做鉴定交流的,倒像是开什么重要会议。”

两支队伍都是外国人面孔,但德国人很好辨认, 因为他们非常规矩, 坐姿端正, 团队之间没有沟通。另一支团队是美国本土的,成员聊天时候说话和动作也比较随意。

中国交流团里的鉴宝师焦兴宁道:“我认为只是礼貌问题,苏鉴宝师, 你别明目张胆的盯着人看,行不行?”

苏凡毅无所谓地笑了笑:“不看就不看吧, 我倒是认为我们跟这两支队伍没有什么太多的竞争关系。”

没想到杰克这时候问道:“咦, 苏, 你为什么这么判断?”

“他们太年轻了!”苏凡毅啧啧作声,摇头道:“在中国鉴宝行业里,所有成功的鉴宝师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杰克,你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杰克似乎一呆:“这是为什么?”

“因为中国传承下来的物质文化太丰富了,人的精力有限,所以在中国,鉴宝师只会挑选两到三类的藏品研究,鉴宝师因为研究的时间长,经验更丰富,成为行业顶尖的可能性才大。”

杰克点头道:“中国古董的确是最有价值,也是最有鉴定难度的。”

苏凡毅呵呵笑道:“你知道要在中国考鉴定资格证有多难吗?”

杰克撇嘴道:“在美国考也不简单呀。”

“她是天才。”苏凡毅指了指阿蓉,用非常严肃的语气说,很显然他发自内心承认这件事,转过头来对杰克道:“但是她想要拿到初级鉴定资格证,至少要等大学毕业以后,那时候她该多大?二十二岁左右吧,还有八年多的时间,想要拿到中级鉴定资格证,不仅要考相关的资格证,还要有工作经验,至少要等到二十七岁才能拿到中级鉴定资格证。”

杰克有些不解:“二十七岁,成为中级鉴宝师已经很厉害了。”

苏凡毅笑道:“当然很厉害,但现在国内没有这样的先例,一个都没有。我说的这些,都建立在小蓉是天才的基础上,顺利考取八类资格证,只要一次失败,就要第二年重新考。八类资格证其中包含上百门的课程,三年内全都通过的几率都非常非常的小。”

“听上去很恐怖。”

杰克这次是真的有些惊呆了。

在座的鉴宝师们回想刚成为鉴宝师的时候,无数考试在等着他们,真的是恐怖的回忆。

阿蓉也是刚知道鉴定资格证的考试这么艰难,更加认为要努力学习鉴定,为考鉴定资格证而做充分的准备。

她不知道国外的鉴宝师需要面临什么样的考试,不过她知道国外鉴宝师分类很广,从珠宝首饰,热武器,盔甲再到名表香水等奢饰品,都有专门的鉴宝师。

这类鉴宝行业需要年轻人才,需要有活力的鉴宝师。

这也是国外出色的鉴宝师不凡有年轻人,而中国的鉴宝师需要耐心和时间,所以,苏凡毅认为中国的鉴定交流团队跟这样的鉴定团队没什么竞争,他们鉴定方向都不同。

这时候,又有人走进会议室。

看到来人,杰克呲出白牙:“伙计们,我们真正的对手来了。”

然而中国团队又给他一次意外,首先苏凡毅几乎不掩蔑视的态度:“这也算对手?”

周文瀚更是恢复以前狂傲的性格,鄙视杰克道:“这种团队,再来五个也不会是我们的对手。”

焦兴宁等人纷纷道:“挑对手也要挑个档次高点的吧?绝对不能是这种,拉低我们团队的水平啊。”

这个团队只有六个人,而康普顿考核团的要求很严格,能通过几人,就只能来几人,没有任何商量余地。

说明这支团队只有六人通过。

中国交流团共有十一人,美德人数是一样的,都是十人。可以看出他们眼前这支团队的质量是有多差。

杰克看到他们的身上穿的统一衣服,袖子都有韩国的国旗,笑着道:“好吧,他们看起来确实没那么强。”

这支团队的负责人指着中国团队旁边的位置:“你们就坐这里吧。”

团队成员都不由皱眉,打量着中国团队,其中某位成员看到阿蓉的时候脸色变了变,跟旁边的成员说几句话。

他们没有故意放低声音,不过他们用得语言阿蓉听不懂也没有当回事,而苏凡毅恼怒道:“这群人……”

焦兴宁问道:“苏鉴宝师,你能听懂他们说的话?”

苏凡毅点头:“我学过韩语,那个矮个看到小蓉,对旁边的同伴说我们这支团队是被滥竽充数的,否则韩国交流团不可能比中国交流团人数少那么多,而且他们认为人数少是优势,在精不在于多。”

中国交流团的人都翻了翻白眼。

苏凡毅面露嘲笑:“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哪来的自信。”

苏凡毅这些话都是用汉语说得,有点回馈韩国团队的意思,韩国交流团的成员意识到些什么,闭上嘴巴。

这时候又来两支团队,分别是日本的交流团和英国交流团。

英国鉴宝团队可以说全世界都知名,鉴定行业发展也是世界顶尖,世界最知名的拍卖行且能与康普顿相比的巴克利拍卖行就在英国,而英国交流团的鉴宝师们是对国际拍卖行业最为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