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叔万福 第152章

作者:九月流火 标签: 女配 宫廷侯爵 甜文 爽文 穿越重生

两人就这样手牵手,慢慢走回慈庆宫。此刻慈庆宫上下全都整装站在院子中,脸上含笑,看到李承璟和程瑜瑾后齐刷刷行礼:“给太子、太子妃请安。太子、太子妃新年康顺,万福归泰。”

这些声音又欢喜又响亮,程瑜瑾听了不禁露出笑容,李承璟也难得露出笑脸,说:“你们伺候太子妃有功,所有人都赏三个月俸钱。”

宫女太监们听到更加开心,越发卖力地说吉祥话。程瑜瑾在满院子欢欣中走回内殿,她在广场前看了许久的烟火,身上全是硝石味。净房全天都是有热水的,她去简单沐浴更衣,换了全新的中衣,才慢慢朝外面走来。

内殿里红影重重,外面的灯笼将窗花照得红彤彤的。程瑜瑾在内殿里没见着人,早已习以为常,自己单手挽住头发,朝里间走来。

李承璟果然在屏风后坐着,瞧见她,很自然地上前接过她手里的头发。不过今日他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替她绞头发,而是用力握紧帕子,用帕子吸了吸她发梢的水,便随手往旁边一扔,打横将她抱起来。

程瑜瑾猝不及防,下意识攀住他的肩膀。“殿下,你做什么?”

李承璟抱着她大步朝床帐走去:“自然是办有利于国家传承、宗庙祭祀的大事。”

程瑜瑾听到十分无奈,她双颊绯红,一手扶在他肩膀上,不知道该推开还是应下:“你怎么突然这样?明天元日,还要大朝贺呢。”

“我知道。”李承璟将她放在大红锦被上,笑着支在她颈侧,“正因如此,所以才更要加紧了。这可是事关国本稳定的大事啊,外面已经催了好几次,你若是再不怀孕,我颜面何存?”

程瑜瑾咬唇,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耳根通红:“你这个人简直……你说这种话,竟然还一副上朝奏事的神情。”

李承璟挑眉:“那不然呢?像你这样,脖子都红了吗?”

程瑜瑾气得瞪他,立刻就要伸手捂住自己的脖颈。李承璟轻松拦截住她的手,压在锦被上:“乖,这是我的职责,今夜配合点。”

第117章 归宁

元日大朝会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典礼, 程瑜瑾被折腾了半夜,第二天一早还得顶着沉重的九翟四凤冠和太子妃翟衣,在大朝会上站一整天。

等晚上回去, 李承璟自知理亏, 对程瑜瑾百依百顺。程瑜瑾恨恨瞪他,简直不想和这个道貌岸然的人说话。直到了第二日归宁,李承璟还是想笑又不敢笑,处处为程瑜瑾赔着小心。

初二惯例出嫁女回娘家, 程瑜瑾也不例外,要回宜春侯府。李承璟作为夫婿,自然陪同。

他们两人去慈宁宫、坤宁宫告会长辈, 便登车朝宫外驶来。今日宜春侯府格外热闹, 程家得知了太子妃要回来,太子也将随同, 全都早早提起心,如临大敌。除了程瑜瑾,程家其他嫁出去的女儿, 程敏和程瑜墨, 今日也各自带了夫婿家庭回来。

程老夫人一早就全幅披挂,正襟危坐,庆福郡主和阮氏等人也差不多, 各个都换上了最端正华贵的衣服。程敏受了徐家的嘱托, 一大早就来了,还带来徐家众多小辈。程老夫人见了程敏面含欣慰,她难得见女儿一面, 一进门就将程敏和徐念春拉在身边询问。程敏虽然应和着,但是屋里谁都没法安心, 都隐隐注意着外面的动静。

巳时左右,外面突然咚咚咚跑进来一个小厮。这个小厮还没说话,屋里女眷心里全都咯噔一声,纷纷站起身来。

即便小厮还没说,但是女眷已经猜出来是太子和太子妃来了。果然,小厮还没站稳,就急急忙忙喊道:“老夫人,夫人,二太太,皇太子和太子妃的车架已经出了宫门,侯爷让夫人太太去二门迎接太子妃车鸾。”

程老夫人早就等着这句话了,闻言只觉得一块大石头落地,整个人都松了口气。如今程元贤已经成了宜春侯,程老夫人荣升老封君,庆福郡主成了正经的侯夫人。下人不再以大太太称呼庆福郡主,而是全都改口称“夫人”。

程老夫人带着众人等在二门,过了一会,外面传来太监拍手的声音,提醒路人回避。程老夫人低头,领着众女子给程瑜瑾请安:“臣妇叩见太子妃。”

马车停稳后,众多宫女围上前,簇拥着程瑜瑾下车。程瑜瑾出来后,瞧见跪在地上的程老夫人,抬了下手,说:“地上寒凉,祖母快请起。”

程老夫人这才在丫鬟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站起来,庆福郡主就跪在程老夫人身边,程老夫人起身的时候她也起身去扶。程瑜瑾见了庆福,轻轻颔首:“母亲。”

庆福郡主却不能应,立刻规规矩矩给程瑜瑾行了个请安礼:“太子妃。”

“是我不孝,竟然让祖母和母亲在寒风中等了这么久。祖母和母亲快进来说话吧。”

程老夫人连声说不敢,让开通道,等程瑜瑾进门后,她才跟在其后。程瑜瑾进屋坐好,笑着对程敏点头:“姑姑,您今日倒来得早。”

方才程瑜瑾在二门只和程老夫人、庆福郡主说了话,程敏身为姑姑,并无亲口得太子妃免礼的殊荣,直到此刻进了屋,程敏才能和程瑜瑾说上话。

程敏受宠若惊,立刻笑道:“不敢当。臣妇思念母亲,兼之想早些来迎接太子妃,便特意起了个大早。”

程敏说完,立刻轻轻推了身边的晚辈一把:“你们几个,还不快来拜见太子妃?”

程敏这次带来的不止有徐家的姑娘,还有徐家的几个少爷,几个少年都在前面迎接太子呢。奇怪的是,徐之羡却不见了。程敏解释道:“臣妇那个讨债冤家如今被他祖父、父亲逼着进学呢。他父亲打算来年打发他进官场,他整天没个正形,在家里便罢了,去衙门怎么得了。他父亲着急,拘着他在家读书,不让他出门。”

程瑜瑾点头,笑着说了句“二少爷进学是好事”,便不再多问。在程瑜瑾刚刚守孝那段时间,徐之羡大声嚷嚷过想要娶她这类话,无论徐之羡到底是因为什么不肯见她,无论这是徐家授意还是徐之羡自己的主意,程瑜瑾现在已经成了太子妃,这些瓜田李下的事,还是避讳些好。

程敏压着几个姑娘给程瑜瑾见礼,程瑜瑾笑着点头,让连翘一人给了一份见面礼。徐家几个姑娘对程瑜瑾又好奇又敬畏,行礼时只敢用余光看程瑜瑾,拿到太子妃的见面礼后,忍不住握在手里前后翻看。

外面包着的荷包精美雅致,不说里面包着的东西,仅是这个荷包,就已经不是凡物。而且徐家几个姑娘几个无论嫡庶,荷包都是一模一样的,从外面并不能看出来高低贵贱,但是悄悄试探手中份量,恐怕里面还是有区别的。

程敏暗暗感叹,程瑜瑾不愧是当了太子妃的人,入宫后做事越发滴水不漏。程敏陪着程瑜瑾说话,慢慢问起淑妃的事。程瑜瑾也不耽搁,让杜若将淑妃娘娘托她带出来的包裹递给程敏。

淑妃和程瑜瑾不同,淑妃还不到能随便召家人进宫的位份,所以如果想给家里人传些东西,就格外麻烦。淑妃的这些东西当然能通过太监传递,但是一来要破财,二来惹人注意,不妨让程瑜瑾借着归宁的时机捎出来。

而程瑜瑾应承此事,当然也特意存了和淑妃乃至昌国公府加强走动的心思。人情往来人情往来,便是有来有往,感情才能越来越密切。

庆福郡主和阮氏眼睁睁看着程瑜瑾和程敏交流宫里的事,满口都是淑妃、皇后、太后,还当着众人的面递给程敏一包东西。程家众人面面相觑,都感到一丝落后于人的尴尬。

程敏拿到淑妃的书信和包裹眉飞色舞,志满意得,她亲手将淑妃娘娘的书信交给婆母和大嫂,这在徐家当然是极有脸面的事情。因此,程敏对程瑜瑾笑的更加热切。

程敏才刚刚将东西收好,外面就传来声音,阮氏蹭的一声站起来,险些撞翻茶盏:“墨儿来了!”

丫鬟们也接连迎到外间打帘子,彼此传话道:“是二姑奶奶。”

阮氏快步走向门口,屋里其他人慢慢站起身,虽然露出了迎接的姿势,但是并没有像阮氏那样迎出去。阮氏思女心切,但是其他人可各个比程瑜墨辈分高,断没有她们去迎接程瑜墨的道理。而程瑜瑾,更是稳稳坐在位置上,将视线转到门口,就已经算给程瑜墨面子了。

程瑜墨进屋,看到阮氏立刻红着眼睛喊了声“娘”。她和阮氏拉着手进暖阁,见了里面的人,又一一问好:“墨儿给祖母,大伯母,姑姑请安。臣妇参见太子妃。”

程老夫人暗暗皱眉,程瑜墨这话说的失礼,她怎么能将太子妃放在后面?程老夫人悄悄去看程瑜瑾,发现程瑜瑾笑容温和,并没有降罪的意思,便也只能压下担心不提。

在座的一个身份比一个高,程敏又是个外嫁女不好出口招揽,庆福郡主只能代替程老夫人,招呼程瑜墨道:“二姑奶奶来了。今儿天气冷,二姑奶奶路上可被冻到了?”

“这倒不曾,谢伯母关心。”

庆福郡主应了一声,又问:“这一冬天我懒得出门走动,已经许久没见过霍家老夫人了。霍老夫人近来身体可好?”

听到霍薛氏的名字,程瑜墨脸色略有僵硬,淡淡点头道:“婆母身体一向都好。”

当初程瑜墨流产的事程家众人都知道,现在突然提起霍薛氏,气氛尴尬,程敏连忙笑着圆场:“好了好了,墨儿刚刚进门,身上斗篷还没脱呢。暖阁里地龙烧的足,一冷一热的,小心得伤寒。”

众人都笑着附和,程瑜墨松了口气,在丫鬟的服侍下解下大斗篷,露出里面的家常衣服。这段功夫婆子搬来了绣墩,程瑜墨由丫鬟搀扶着,坐在阮氏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