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之妹 第43章

作者:长沟落月 标签: 穿越重生

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得让李惟元好好的读书。读书了才能科举,科举了才能进入仕途。

*

世安堂是三进五间屋子的构造,等李令婉走过了第一进,来到第二进老太太起居的院落时,一眼就看到有人正直挺挺的跪在院子当中的青石板路面上。

他穿了一件佛头青的缎子夹棉袄,背后看身影清瘦。

李令婉上前一看,就见这人正是李修松。

虽说现下早就已经立春了,都快要到惊蛰节气了,但倒春寒么,还是冷的很。李修松跪在风地里,朔风凛凛,一双手都冻的通红。

李令婉就在他面前蹲下来,叫了一声:“大伯。”又问他:“大伯,你跪在这里做什么?地上冷,你起来啊。”

李修松白净面皮,颌下微须,很斯文的长相。不过日子过的不如意,所以平日里总是愁眉苦脸的,时间长了,眼角唇角瞧着就有点往下,更加的一个苦相了。

听到李令婉在叫他起来,他并没有起来,但也没有回答他为什么跪在这里。他只是温和的同她笑了笑:“不妨事,大伯不冷。你是来找你祖母的?你祖母在屋子里呢,外面风大,你快进去吧。”

李令婉沉默了一会,起身站了起来。同时她心里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她自然是晓得李修松跪在这里做什么。必然是求着老太太让李惟元也去读书的。

说起来这李修松和杜氏原是一对恩爱夫妻,但无奈当年杜氏家里出了那样的事,李老太爷和老太太要强行送杜氏到尼姑庵里,李修松又是个愚孝,性子懦弱的人,纵然心中再不舍,可到底也不敢反抗自己的父母,也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杜氏被送到了尼姑庵里去。后来的一系列事,包括幽禁杜氏,娶了徐氏,也都是由着父母给自己做主,他再没有反抗过。

李令婉不晓得该如何评价李修松。

无疑他是一个好人。就算后来他晓得李惟元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也没有对他怎么样,反倒是痛哭自己对不起杜氏。若是当初他坚持要护着杜氏,不让父母送了杜氏去尼姑庵,那杜氏也不会遭受那样的侮辱,李府也不会最后被李惟元给灭门了。

但是那时候他再后悔又有什么样?一切都迟了。他不过是一个愚孝的,懦弱的烂好人罢了。

李令婉叹完气,起身继续往前面走。

小扇给她打起了门口吊着的夹棉门帘,李令婉低头走了进来。

杨氏不在明间,在东梢间的套间暖阁里。

她上了年纪的人,怕冷。而且今儿还没日头,风也大,瞧着就越发的冷了。

李令婉直走进了里面的暖阁里去,就见杨氏正阖着双眼,侧躺在临窗的木榻上抽旱烟。

杨氏一到起风下雨的日子就会觉得骨头里都潮湿湿的,按着她的话来说就是:“我这一把老骨头不经用啰,身子就跟在水里泡过的一样,沉重的很,没事就得抽几口烟来熏熏干。”

无疑杨氏的日子过的还是很精致的。

紫竹绞丝雕花的烟杆儿,玛瑙烟嘴儿,熟铜烟锅子里面装的是金丝烟草,双红正站在她身旁,伸手拿了燃起来的纸眉子,倾身弯腰去点烟锅子里面的烟草。

见着李令婉掀帘子进来了,双红就要放下手里的纸眉子对她行礼。

李令婉摆了摆手,示意她不用行礼。然后她轻手轻脚的走过去,接过了双红手里的纸眉子。

双红就轻手轻脚的退了下去,吩咐小丫鬟给三姑娘上茶。

杨氏这边还在一脸惬意的抽着烟,不时的就喷一口灰白色的烟雾出来。

被迫吸二手烟的李令婉:......

但是她还是得忍着啊。

好在杨氏抽了一会烟之后,睁开眼睛要茶的时候就看到了李令婉。

“婉姐儿来了?”她手扶着木榻就想起身坐起来。李令婉忙放下手里的纸眉子,赶着上前去扶她。随后又在她的腰后面垫了一只大迎枕,让她靠坐的更舒服一些。

杨氏就点头,用赞赏的目光看她:“我的婉姐儿可真是越来越懂事了。”

她喜欢懂事的孩子,所以近来她便越发的喜爱李令婉了。

李令婉就笑,很娇憨明媚的模样:“都是祖母您调、教有方啊。”

杨氏就伸手去刮她的鼻子:“你这一张小油嘴倒是会说话。”

李令婉笑了一笑,然后亲自端了炕桌上放着的盖碗给杨氏,让她喝茶。等杨氏喝了两口茶,她又接过了盖碗来放到了炕桌上去。

杨氏看着她做这些事的时候面上一副小大人的模样,就笑道:“你怎么忽然对我这样的殷勤起来了?都说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罢,你这是有什么事要求祖母呢?”

原本李令婉放好了盖碗之后就凑过来,正小手握了拳头在给杨氏捶腿呢,猛然的听到她这样一说,她捶腿的动作就顿了一下。不过片刻之后她就笑的很天真无邪的看着杨氏:“做孙女的服侍祖母不是最应该的,能说是什么献殷勤呢?”

杨氏自然是不信的,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李令婉心里就想着,这个杨氏倒是个精明的,只怕不说个理由出来轻易是糊弄不过她去的。于是她脑中急转,随后就苦了一张小脸说着:“祖母,其实,其实我还真的有事想求您。”

“说吧,”杨氏轻描淡写的,“我就晓得你心里必然是在打着什么鬼主意,不然怎么会好好儿的跑到我这里来,又给我点烟,又给我奉茶捶腿的呢。”

李令婉心里就咬牙。一个个的都是人精啊,她觉得她的智商在这些人面前未必够用。

于是她就扑过来,右手拽了杨氏的袖子,一双清澈的杏眼中水光闪啊闪的:“祖母,我不想去学堂。我看着先生教案上放着的那根藤条心里就害怕啊。我怕痛。”

杨氏听了就止不住的笑:“但凡只要你好好儿的听先生的话,不惹事,先生又怎么会打你?”

随后她又沉了脸下来:“不去学堂这必然是不成的。你是我李家的子孙,怎能大字不识一个?又怎能女红,礼仪这些都不会?说了出去要被人笑话的。往后不上学这样的话不可再提了。”

见李令婉眼中的眼泪水就要滚下来,她又将声音放的柔和了一些,劝着她:“现下你不想去学堂,看祖母逼着你去,你心里可能还要怨怪祖母,但往后等你大了,你就会晓得,多亏今日祖母逼着你去学堂呢。”

李令婉想想也装的差不多了,便可怜兮兮的抽了抽鼻子,随后做了很乖巧的模样出来说着:“嗯,我明白的,祖母这都是为我好。”

杨氏一见她这个模样心中便欢喜。

她喜欢听话,明事理的孩子。

一高兴,她就叫双红:“去将我的那对白玉绞丝镯子寻出来给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