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侧福晋 第119章

作者:悄然花开 标签: 穿越重生

这真是个不太好的消息,康熙脸上的笑容收了一些,暗自算了起来,若是每隔五年就换一次种子,也就是说这研究种子的人,势必得一直干下去。大清的耕田共有十万万亩,每亩地至少需要种子半钧,十亩地最少是一石,算下来,至少需要种子一千万石。

而大清每年的田税最多了也就一千四百万石,和粮种差不多一样了,这么多的种子,要从哪儿弄?胤禛的庄子,是绝对没这么多的种子的,就算是整个京城的庄子都用来培育粮种,也绝对供应不上,就算是有了五年的缓和期。

“你可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康熙想了一会儿,转头问胤禛。胤禛有些迟疑,康熙脸上的神色缓和了很多:“你但说无妨,就是说错了,汗阿玛也不会说你的。”

“那儿臣就斗胆了。”胤禛微微鞠躬行礼:“儿臣原本是想着,将儿臣庄子上的几个人分派到各地,让他们去指导百姓们怎么培育粮种,但是后来想了想,若是百姓们都去培育粮种了,谁来种田?就觉得这方法有些不可靠了。后来就又想到,若是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在每个地方,直接划了一块儿地方培育粮种,那么平摊下来,粮种就不是大问题了。”

康熙是很会举一反三的,瞬间就又想到,若是派去的人都是自己人,那么就相当于在各个地方另外放了一只眼睛。每年卖出去多少粮种,地里会收获多少粮食,这个机构也必定是能算出来个大概的。

若是知府知县想要贪污,那就得掂量着看了。但前提是,这派出去的人,绝对不会和知府知县勾搭起来,要不然,贪污的问题还是没办法解决。

同时,这个机构若是成立起来,六部里面就没一个能单纯的控制这个机构,那就相当于这支人马是全部属于皇上的,也相当于皇上直接恩施于民,不用经过贪官污吏的层层剥削了,也能让皇上对百姓的恩情不打折扣了,更利于他明君仁君的名声。

“朕知道了,这件事情朕自会考虑的,你庄子上的人,过几天朕过去亲自瞧瞧,若是可以,朕就送几个人去向他们取经学习。”康熙沉思了良久,这才抬头对胤禛说道。

胤禛应了,看康熙没什么说了,就告退走人了。他也是很满意的,虽然说将培育粮种的人都送出去了,能给康熙带来很多好处,但他雍亲王研究出来的种子,也绝对是能在百姓里面挂上号了,这才是他争取民心的第一步。

民心所向,才是成君之道。但是在上一个君王还活的好好的时候,这民心就要有技巧的得去才行,太嚣张了,上个君王必定会收拾你,太低调了,百姓们都不知道,谁给你民心?

所以啊,这会儿刚刚好,康熙考虑着自己所能得到的民心,就忽略了胤禛在其中所获得的民心。在康熙的影子下,胤禛慢慢的成长起来,等民心攒够了,影子也就能从康熙的身后站出来了。

只是,得防着这影子在没长成之前,上面的遮挡物被人搬走,或者是有别的光线从另外一个方向射过来。

这边胤禛盘算着自己以后要走的路,毓庆宫里,太子气的眼睛都红了,绷着一张脸问道:“你说的是真的?汗阿玛刚下旨册封胤禛为亲王了?”

“是,奴才刚才见到梁谙达的时候,梁谙达并没有隐瞒。”跪在地上的小太监脑袋都没敢离开地面,声音颤颤的说道:“梁谙达 半个时辰前就是去雍王府宣旨的,这会儿雍王已经进宫谢恩了。”

“可恶!”胤礽猛的摔了手里的茶盏,一脸青色:“好个雍王!孤真是小看了他,原本以为他只是有点儿小聪明,没想到,他倒是背后给孤来了一刀!”

索额图一死,他身边的势力就去了一大半。但他还是太子,汗阿玛还是很宠爱他的,那么假以时日,他必定还能再起来,只要那几个位置他拿到手里,可是现在胤禛插了一手,他倒是成了汗阿玛面前最受宠的人。

那么,那几个位置,就不是他说了算的,就算是为了讨好胤禛,也得均出来一个给胤禛的门人。那个年遐龄,也是胤禛的门下,今年刚回京,若是不出意料,年家是要得到一个位置的。

太子这边火急火燎的想着怎么在胤禛之前将索额图一派留下的空位置重新补上自己的人,而大阿哥那边,也没放松,太子能想到的,大阿哥和他的幕僚也能想到,于是直郡王府里,大阿哥也是一边骂着胤禛,一边赶紧扒拉自己能用的人,不管怎么说,先占两个位置才能继续下一步。

三阿哥府里倒是很平静,胤祉自诩是个读人,干不来摔茶杯骂人的事情,就在心里用不带脏字的话将胤禛给念叨了一遍,然后开始思索,文官武将,自己能沾手哪一个,汗阿玛只说让推荐人,却没说让往哪个位置上推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位置都有可能?

那自己这边要个武将的位置?索额图的儿子,貌似留下了个侍卫头领的缺吧?还有明珠的儿子,留下的也是侍卫缺,这两个一个是皇宫里的,等级高点儿,一个是兵营里的,实权大些,自己选择哪个比较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估算了一下,这个文大约月底会完结,大概只会写到登基,然后来几个番外,亲爱的们收藏一下我的专栏吧,开新文也能早找到开新文的时间应该是这个月哈

☆、128风起

“朕前段时间让你们推荐的几个位置,你们都想好人选了吧?”康熙倚在榻上,漫不经心的问道,下面一溜儿站着几个皇子阿哥,从大阿哥排到十四阿哥,中间突出一个身穿黄色衣服的太子。

后面还另外站了几个身穿石青色朝服的大臣,手里俱都是拿着折子的。胤禛低着头没说话,只等着太子先出头。

果然,太子先递了折子:“回汗阿玛的话,儿臣已经选好了,京官空出来的位置有五个,儿臣推选了苏图录等七人,另外官三个,儿臣推荐了石国柱等六人。”

大阿哥也是不甘落后,等梁九功将胤礽的折子给接过去递给康熙,立马出来将自己的折子也递了过去:“儿臣也选了几个人,都是很有能力的,汗阿玛看看,若是能用,也算是儿臣为汗阿玛分忧的心意了。”

有了这两个带头的,三阿哥也就不磨蹭了,同样是递上了折子。胤禛自然也是准备了几个人选的,但是他准备的可不是自己那边的人,准确的说,他自己除了李家张家等汉官,在满人这边是没有人手的。

可是,有些位置是满人才能担任的,他就从康熙信任的人里面挑选了一些。看过那珠子,他自然是知道后期康熙都会宠信谁的,现在他不过是卖个好而已,一开始可能是显不出来,但是时间长了,这些人就得欠他一个人情了。

“行了,朕都看过了,你们都用心了。”康熙翻看了一下那些折子,眼神很有深意的从几个人身上滑过,另外问后面的人:“你们可有什么推荐人选?”

“奴才推荐石大人家的石满珠,那小子年纪轻轻,却武艺不凡,前段时间刚在镶红旗军队里打了一架,一对五,还半点儿不落下风,奴才觉得此人可用。”佟国纲卖了一个面子给石家,石家自然也是要回一个面子的。

上次索额图的事情,康熙并没有给这两家明面上的赏赐,这次倒是考虑了一下他们推荐上来的人,想着石家和佟家的人确实是不错的,就随意将两个不是太重要,却也有点儿重要的职位给安排下去了。

“朕叫你们过来,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宣布。”剩下的官位,康熙并没有立马做出决定,而是将折子给放到一边,开口说了另外一件事情:“朕打算在工部下面另外开一司,掌天下粮种,这侍郎的位置,就由张廷玉担任,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张廷玉现在在翰林院已经呆了差不多三年了,这个侍郎的位置应该是能应付的来的。而且,张英是康熙的宠臣,这会儿年纪大了,也要退休了,自己就是看张英的面子,也得先安置一下张廷玉。

几个人都是很明白其中的意思的,也就没人反对,康熙很是满意,接着说道:“过段时间,朕要去西巡,胤褆胤礽胤祉胤禛和十三十四都跟着去,老八守在京城,若是有什么拿不定的事情,就去找佟大人商量。”

“是,汗阿玛,儿臣一定不负您所托。”胤禩恭敬的上前说道,胤禟本想说什么,被旁边胤誐拽了一下休息,就闭嘴不言了,康熙也不理他,只敲了敲桌子说道:“这次就不用带家眷了。”

几个被点名的阿哥一起应声,康熙想了想,又说道:“十三听了半年的政了,也应该开始办差了,这样吧,这次西巡的事情,朕已经交给董鄂平都负责了,回头朕和他说一声,将一队侍卫交给你负责。”

十三一脸大喜,赶紧上前谢恩,十四有些羡慕,赶紧问道:“汗阿玛,那我呢?儿臣也听政很长时间了,也能办差为汗阿玛分忧了。”

“你心性未定,平日里还总是惹祸捣乱,这次就没你的事情了。”康熙想了想说道,十四立马不依了,靠着康熙这两年还算是宠爱他,当即撒娇道:“汗阿玛,您小瞧儿臣了,儿臣之前那是没事情做,这才做别的的,若是您给儿臣一点儿差事,儿臣保证好好的完成,绝对不给汗阿玛丢脸。”

康熙不允,十四就缠着康熙非要讨差事,后来倒是胤禩开口了:“汗阿玛,儿臣倒是觉得十四弟已经可以办差了,他和十三是好兄弟,两人一起长大的,十三会的,十四也会,不若汗阿玛给十四一个机会?”

胤禟也跟着大大咧咧的说道:“就是就是,汗阿玛,儿臣也觉得十四挺能干的,上次他还不将教骑射的谙达给打趴下了吗?汗阿玛您就当让他练练手,真不行的话,再磨练两年呗,谁也不是刚开始就一定能办好差事的。”

几个哥哥一起给十四求情,最后康熙迟疑了一下说道:“若是你要办差,就不能跟着出巡了,你选哪一个?”

十四立马为难了,皱着眉想了大半天,才犹犹豫豫的说道:“要不就办差吧,反正汗阿玛每年都是要出巡的,大不了,我就明年去呗。汗阿玛,您明年会带我去的吧?”

康熙瞪他一眼:“明年朕还不一定去不去呢,既然你想办差,朕正好有个差事给你。前段时间,朗卫军里面有个副护军参领被革职了,你去将那一支朗卫军给安抚下来,然后协助护军参领挑选出合适的副护军参领。”

其实这事情应该是护军参领办的,将名单送上来,然后康熙按照他们的履历功劳选拔一个上来就可以了。或者,是大家推选上来的,今天的折子里就有这个副护军参领的一份儿。

现在康熙直接派了相当于监军的十四过去,就是想看镇压一下心里各起的朗卫军,让他们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谁。

十四闻言大喜,这可是相当于直接往军权里面参了一下,能不能从里面获取利益,就要看这次的副护军参领是谁了。既然他去了,那选出来的人就说不准是哪一边的了。

就连太子和大阿哥,都对十四投过了一个很复杂的眼神。胤禛到是什么都没说,听康熙说完了事情,解散了之后和众兄弟告别一番,然后就直接回家去了。

胤禛出宫刚回到府上,就见有小厮过来回报:“爷,前厅来了个客人,拿着您的玉佩。福晋已经打发人送了茶水点心,这会儿已经等了一炷香的时间了。”

胤禛顿了顿,问了一下那人的长相,就起身带着苏培盛往外面去了。进门就瞧见有个年轻男人正背着一双手,站在墙壁上挂着的那幅画下面,只看背影,也看不出什么。

那男人也听见了脚步声,转头就看见了胤禛,然后眉毛一挑,露出个似笑非笑的表情,一撩衣袍,给胤禛行了个大礼:“草民戴铎,见过雍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