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皇后 第98章

作者:西皮皮 标签: 穿越重生

圣人点点头,“我从前以为他身子骨弱,又甚少参与朝政,朝堂之事只怕一知半解。谁想到,他能靠着一封不同寻常的书信摸出资阳王一事。此次也是这样,朕不过露出一点儿差池,竟被他瞧了出来。”

想到儿子成长如此,圣人有些欣慰,却也有些遗憾,这个儿子心肠还是不够坚硬。捂着嘴咳了两声,继续说道:“可他偏偏不肯随着我的局走,黄齐你说,是不是我老了,所以这些年轻人的心思,我都摸不准了。”

“皇上,您是仁慈之君,殿下自然是随了您的仁慈清正。”

“仁慈并不是能当好一国之君的必要品德。”圣人笑着摇了摇头,脸上酸楚难忍,若是仁慈编能成为君主,那这个皇帝当的该有多轻松。

“朕做这一国之君快三十年了,这个皇位朕坐的没有一日是舒心的。人人都高呼天子万岁,可谁能活到万年之久呢?自阿玥去后,朕也仿佛日渐老去。特别是今年,朕觉着精神头一日不如一日,怕是大限将至。到了那个时候,黄齐,你们几个也出宫享些晚年的福分,朕五十多岁了,身边的老人也只有你们几个了。”

圣人想起发妻,不觉苦涩,仁慈有何用,但凡他当年手腕再强硬一些,阿玥便不会死了。

黄大监心里头有些发苦,圣人近来时常会在私下说些近乎遗言的话。

“圣人,您可别千万多想,您不信韩老太医的话,上善国师的话总是对的。他出关后,请他来替您治病,圣人定能立马康健。”

上善国师自谢景瑜大婚病好那日便闭关,谁也不能打扰他。黄大监时常想请他出关来宽慰圣人,可偏偏圣人也下令不许他去扰了国师清净。

圣人心下却自知天命如此,上善国师闭关前,便同他讲过顺势而行、且遇而安。他如果不知他的命也差不离的走到了尽头。

圣人又提了几个儿子一遍,皇位不是他想给谁就能给谁的。天家父子间,总比普通人家的骨肉亲情参杂的更多,那几位已经年长的皇子都以为自己做事滴水不漏,却不知道圣人早就已经知道的一清二楚。

偏其中一位,得圣人偏疼,却自来不争不抢,真就是一副为国为民不为己的模样,让圣人想要摸清他如何想的都不知。其余几位皇子各有其优点,圣人不会因为偏疼谁而草率定下储君,却依旧想要将疼爱的那位培养成一位优秀的继承人。

黄大监苦苦思索着如何回这话,便听圣人又说:“秦岳那边可已经安排好了?”

“已经安排好,只等您下令。”

“只是,那一方如今觉察着咱们插手了,如今也按兵不动蛰伏了起来。”黄大监忙回。

亲耕一事并不是只是圣人插手,也是秦岳听了慎王之语,才发现他们布下的局里头,还有旁人在推波助澜。

“嗯。”圣人应了一声,许是有些疲惫,他阖眼靠在床头休息,不再提国事和家事。

黄大监见状,轻手轻脚地放下床帐,退至一旁守着。他眼中有着对圣人的担忧,如今圣人的病还能靠韩老太医的药丸撑着,明面上如今朝臣、后妃都不知晓他的身子虚空得很。

可是终究会有一日,圣人撑不住病倒,到了那个时候,国无储君,动荡难平。他并不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他知道圣人为了天下付出了什么。这么多年,圣人身侧能够被他得到信任的没有几个,而他黄齐,生死皆是圣人手中的刀,不会背主。

燕京陈伯府正院中

老夫人怎么看孙女都看不够,她有五个孙子,三个孙女。孙子多了,家业立起来,她就对孙女多上了些心。可惜,如今三个孙女,各自都有了不一样的人生。而她这位长孙女,从小便不曾被要求为了陈伯府做些什么,养的也是花了十足的心思,可偏偏,到了陈伯府危急关头的时候,挑起大梁的却是她。

娇花易碎般的年纪,却撑起了陈伯府的一片天。

老夫人昨日激动了些,晚上便有些睡不着,又唤醒了老伴儿,说上大半个时辰的话,苦苦思索了一番,终究觉得愧对长孙女。从前二儿媳妇怀子艰辛,千辛万苦才生下了一对双生子,有些人说双生子不吉利,便是里头大的那个没了命就没了吧,却有老神仙来救回大孙女儿的命,她便觉着这个孙女儿有些不凡,能得道家相助。

“苦了你了。”老夫人握住陈青瓷的手,感慨了一句。

见老夫人暗自伤怀,陈青瓷忙宽慰:“不苦的,殿下对我极好,祖母您放心,我在京中同家里一样,半点委屈都不曾受过。”

话音落了,才有守门的婆子前来通报,大太太同三太太来请安了。

大太太挂着笑,“可见儿媳今日懒惫来晚了些,还请老夫人莫怪罪。”她掌家,早晨起来先要吩咐一番家务事,又因为陈青瓷归宁回来,府上之事便又要着重嘱咐几次,其实同寻常时来请安的时间是差不离的。

三太太淡淡地念了一声老夫人安便立在一旁不言语。

两个儿媳态度鲜明,老夫人哪有不知,心中也瞧不上三太太这副小家子气,姑奶奶回门,这副脸色是摆个谁看的?

“大嫂来的才正是时候,是我今早起的早些了,便先来叨扰老夫人,套一杯茶水吃。”二太太笑着搭话。

“都坐着说话,咱们家姑娘回门,不兴立规矩了。”老夫人和蔼的看着陈青瓷,让几个儿媳都坐下说话。

大太太看了一眼陈青瓷,笑了笑,“昨日都不曾好好同大姑娘说话,今日咱们娘几个总要好好聚上一番。”大太太也不口称王妃了,终归是看着长大的小姑娘,唤上一句大姑娘总显得亲近些。

“大姑娘回来的巧,枫哥儿过两日要去吴府下聘礼呢。”

陈青瓷眼前一亮,枫哥儿便是陈伯府长房长孙,年岁已经二十出头好些,因着陈伯府那些年的糟心事,便是他日后要继承陈伯府的爵位,亲事也艰难。

枫哥儿幼时定过一门亲事,到了今年,因为陈青瓷嫁给慎王。吴府也就是大太太娘家这才松口让自家闺女嫁入陈伯府。

虽然大太太心里头有些不舒服娘家嫂子的这般行径,可到底再也不会比吴府还要好些的亲事了。

“那我岂不是有嫂子了。”陈青瓷眼睛一亮。

大太太心情好,笑得也开怀了些,“正是,后日下聘,再过俩月有吉日,新妇就进门了。”

陈青瓷算了算日子,大堂兄成婚那日,她无论如何都已经回京城了,再没有姑娘家嫁人后能在娘家待上一两个月的。况且,殿下还要回京办差呢。

想到这儿,她有些失落,她也想看看大哥成亲的热闹呢。

陈老夫人打趣,让大太太讲她给儿媳的聘礼,屋中便热热闹闹的说了一番陈晴枫的亲事。

待到老夫人有些疲倦,众人这才告退。众人一同走到正院门口,三太太翻了个白眼儿扭着腰就走了。

左右无事,大太太便请二太太两母女上她院子里头坐坐。

“对了,三姑娘如今在康王府可好?”聊着聊着,大太太提到了陈青月。方才在老夫人院子里头不好问,毕竟出了个上赶着去做侍妾的姑娘,除了三太太,府上人人心里头都不舒服。

时人重脸面,他们虽被赶到燕京了,却还是有着爵位的,如今燕京哪家哪户不是在看他们的笑话,大姑娘冲喜做了皇子妃的时候被笑了一回,后头因为圣人夸赞了一回大姑娘,还给陈伯府赐下恩赏,这才堵住了众人的嘴。可三房却送了闺女去康王府做侍妾,这又让外人看了一回笑话。

陈青瓷摇了摇头,自三妹妹进了康王府的门,她们便并无来往。但也未曾听说过三妹妹在康王府过得不好。

大太太叹了一口气,再不说这个,让人将她准备的东西拿了上来,“你难得回来,虽说慎王府用的都是御造之物,可毕竟还是家中准备的舒服不是?”

婢女端着大太太准备的香片,还未到跟前就闻着沁人心脾,“点在房中最是宜人。”

这香闻着清冽却不闷人,定是品质上乘,价值不菲。

“多谢大伯母。”陈青瓷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