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正妻难下堂 第10章

作者:信用卡 标签: 穿越重生

  姜玉春吃了早饭,换了衣裳带着思琴、玉棋两个坐车往李府去。盐运使李夫人早就备好了茶点同两个女儿在等着她。姜玉春和李夫人见了礼,坐下吃茶说了些闲话,李夫人才笑道:“我家园子里开的好玉兰花,还有几天花期就过了,我带你去瞧瞧。”姜玉春起身笑道:“我在屋子里闷久了,正想瞧瞧花呢。只可惜我家园子里没有好白玉兰。”李夫人上前挽着她的手,一边往外走一边吩咐两个女儿道:“你们两个就在屋里做针线罢,我同你玉春姐姐去转转。”

  姜玉春待走出屋子,才小声笑着问李夫人道:“大的那姐儿也有十四岁了罢,可相中什么人家了吗?”李夫人悄声说:“有几个瞧着还不错的,只是我们家老爷说要再瞧瞧再定。”姜玉春点头笑道:“可不是,姐儿一辈子的事呢,可得好好瞧瞧。”李夫人拍了拍她的手说:“改日我将名单给你,你也帮我打听打听那几个孩子的人品。你们家二爷成日在外头走动,肯定知道的清楚。”姜玉春笑道:“夫人放心,这事交给我来办好了。”李夫人笑道:“这成了亲的人说话做事带股爽利劲,和当姑娘时可不一样了。”

  两人说着话走到园门口,月型园门两侧种着竹林,一入园林但见草木繁盛、鸟兽众多。一对对鸳鸯在水面浮过,几只兔子在草地上蹦来蹦去,一只小鹿听见人声往山坡跑去。姜玉春不禁赞道:“好一副野趣图画。”

  李夫人笑道:“老看这些个不动的景,总有腻歪的时候,放些动物在园子里,方才觉得这景活了。”姜玉春叹道:“可惜我家园子小,要不然我也弄些个动物来养。”

  李夫人笑道:“小有小的妙处,亭台楼阁建的小巧玲珑的,更是细腻精美。那次吴总商的夫人做寿,请我们去热闹。她家园子倒是大,我估摸着怎么也有十亩地,可是格局差些,也没什么新意。说起来,你们家二爷是要建园子是不是?”

  姜玉春惊讶地看着李夫人:“我倒没他同我说过。”李夫人笑道:“我也是听我们家老爷说的。说你们家现在住这地方,是当初娶你的时候现买的,虽然规整但是稍微小了些。这两年你们家盐船回来的时候运的都是木材和石料,可不是为了建园子用的吗?”

  姜玉春笑道:“他随船回来除了山石木料还有好多茶叶粮食之类的东西。我们家二爷不还有些木材、茶叶、粮食、金银那些铺子嘛,我只当是运回来的那些铺子卖的东西,毕竟盐船运回来的东西都免税,省了好大的费用呢。”李夫人笑道:“可真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好好一个官家小姐,也知道这些生意上的事了。”

  姜玉春脸上红了几分,又拽着李夫人笑道:“若是我家二爷真建园子,我可找夫人当参谋去。”李夫人笑道:“那敢情好啊。大的方面还让那些工匠们去想,只给我们一小块来折腾就行。”姜玉春道:“别的倒还罢了,我就喜欢假山,层层叠叠的,最具精妙。”

  李夫人脸上又多了几分笑意,意有所指的说:“我听说这两年你们家二爷已经从苏州带回来好些个好大湖石了。这园子不仅要有太湖石也要有安徽的黄石才是,今年你们家二爷要多折腾些黄石回来才好。”姜玉春一听,眼睛一亮:“有劳夫人费心了,还替我们操着心。”

  李夫人嘴角含笑:“这盐商回来带的木材石料,多半是为了盖园子攒的材料,这在旁处可是没有这样的景儿。说起来,我也是到扬州来才知道这富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在别处有个百万家财也算了不得,可在扬州百万以下者皆谓之小商。”姜玉春忽的捂嘴笑道:“说起这个我忽然想起个事来,前儿我家二爷回来说,负责江西那边的盐商李老爷喜欢不倒翁,也不知买了几千几万个都放在河里,他坐在船上瞧,可是不倒翁太多了结果把河道都给堵了。你说说这可不是糟蹋东西。”

  李夫人也说了几件趣事,两人一路说着一边看着园中景致,李夫人顾忌姜玉春的身子,走了一段路便带她到楼阁上去吃茶,既能避风又能瞧见园子里的花。

  姜玉春在李府吃了午饭方才回家,待睡了午觉起来,周天海回来了。姜玉春替他把外头的大衣裳脱了,问道:“今儿回来的倒早。”周天海应了一声,先拿了茶吃。姜玉春坐在一边,一面给他续茶一面说道:“今儿李夫人邀我去赏花,可说了句好话你要不要听?”周天海笑着睨她一眼:“什么好话把你乐成这样?”姜玉春道:“起初她引着我说园子的事,说园子自然会说到石头。李夫人说了句‘今年你们家二爷要多折腾些黄石回来才好’,你说这是不是好话?”周天海大笑道:“可真是好话。不过晚了一步,今儿李大人也给我透了话了,说过几天就叫我去衙门里兑安徽那边的引窝银子去。”

  姜玉春了然笑道:“原来你早就打点好了,也不早说,白让我替你操心。说起来加上安徽这一块,可是要不少银子才吃的下罢。”周天海点头道:“我早都备下了,等今年船回来,我就给你盖个大宅子可好?”姜玉春捂嘴笑道:“难道往后走船不使钱,哪里就盖大宅子了。”周天海洋洋得意道:“这官盐可是五倍的利润,这安徽又是我的老家,直接走自己家的铺子,这比别人多每斤又省了几钱的店铺费,这看着虽小,可是咱的量大,加起来也能省几万两银子呢。”

  姜玉春笑嘻嘻地拿手指戳了戳周天海的腰:“那今年当真要盖大园子。”周天海探过身来和姜玉春道:“我在瘦西湖那边看了块地,大概六亩左右,位置极好,还有几个温泉眼。”

  姜玉春激动地一巴掌拍在周天海肩膀上,喜滋滋地道:“有温泉眼可比什么都好。”周天海咧着嘴揉了揉被姜玉春拍的地方,摇头道:“二奶奶,你最近怎么越来越野蛮了,以前的大家闺秀模样可见不到了。”

  姜玉春脸上一红,掩饰地抬头道:“我以往倒是大家闺秀了,可也没见你和我多说几句话。”周天海讪讪地笑道:“那时侯二奶奶过于端庄,小的不自在。”姜玉春嗤笑了声,回身坐在榻上,拿起昨日翻了一半的书接着看。

  周天海挪在炕桌这边,环住姜玉春的腰,将下巴垫在她肩膀上:“我看你拿回来许多安徽各地的地方志。”姜玉春一边看着书一边漫不经心地说:“我是想看看什么样的地方可以养育出你这么精明的商人来。”周天海慢悠悠地说道:“我们安徽山多田少,靠种地是要饿死人的。只有奔走四方,做些生意。好在水路多,周围省市又都是富庶的,安徽多竹林山石,光靠卖这个就能赚不少钱。起初我家先祖是靠走贩起家的,等有了些积蓄的时候趁机囤了几笔好货待好年景的时候一卖又赚了不少。慢慢地就开了好多家铺子,漆器、药材、木材、茶叶、布匹什么都有,到了爷爷那一带又开了些钱庄。我父亲主要是守着我爷爷的产业,家里的伙计掌柜的都是同宗同族的,倒是都齐心协力,又有族里支撑,倒也不用费什么心。”

  姜玉春合上书,歪头去看周天海:“那你怎么想到扬州来做盐商?”周天海微微笑了一下,望着窗外慢慢回忆说:“那时候我十五岁,跟着父亲走南闯北自认为也算是见过世面了,可是到了扬州见了扬州的盐商以后我才知道自己多么眼界狭隘,我便想留在这里,当一个盐商。”

  姜玉春看着周天海认真的眼神,心里不免有些动容,便继续问道:“你以前就没像三弟一样,想走做官这条路?”周天海想了想,摇了摇头道:“我的功课不比三弟差,但是我更喜欢经商,喜欢那种精干筹算的生活。其实经商不代表就不需要读书,贾而好儒才能善用心计,审时度势,决定取予。”

  姜玉春眼睛有些迷离,羡慕地说道:“能做自己喜欢的事真好。”周天海看着她问道:“你有想做的事吗?”姜玉春点了点头:“我想有一个自己的药圃,种很多很多药材。”周天海闻言不禁笑了起来:“才看了几天的医书就把自己当神医了,还要种药材。”姜玉春撇了他一眼,泄气地转过头。周天海笑着拉过她,捏了捏她的手说:“等我们新园子盖好以后,给你留块地当药圃可好?”姜玉春眼睛一亮,伸出小手指:“拉钩。”周天海伸出小指,勾住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比上班还累,默,赶紧更新完明天又上班了~~~

  管事

  过了几日,安徽的盐引果然批了下来,周天海交了银子,把自己所负责地域的盐引买了回来,便携巨资去了仪征,买盐装船预备起航。此时众盐商汇集仪征,只等四月份的开江大典便可将盐运到全国各地。

  趁着周天海不在家,姜玉春悠闲地看着书,计划着自己的药圃和新园子的设计,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三个姨娘病都好了。李嫣红带着冰梅抱着账本笑吟吟地到姜玉春屋里,请了安方才站在一边笑道:“本来早就该把账本给二奶奶送过来的,谁知碰巧又病倒了,想着二奶奶身子刚好,婢妾怕过了病气给二奶奶,所以才拖到今日,还望二奶奶不要见怪。”

  姜玉春微微地点了点头:“既然身子好了就去王嬷嬷那里吧,虽说你规矩礼仪都不差,但也不能特殊了,雪雁和秋华都过去了,你这就去罢。”李嫣红惊讶道:“王姐姐好了?我前儿看她脸色还蜡黄呢。”姜玉春皱了皱眉头:“今天早上来请安了,说是好了。你看你们三个,哪里就那么娇养了,三天两头的都病着。依我看都是闲的。去学了规矩,就没那闲功夫成日生病了。”

  李嫣红眼睛一愣,忙上前笑道:“二奶奶说的是,我也是觉得有时候闷了,接着身上就不自在了,可不就是二奶奶说的闲的嘛!”姜玉春道:“我今早也和她俩说了,这回学了规矩可不许前头那几日一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一日嚷嚷两天头痛什么的。除非大夫把了脉确实说病了,方才可以休息。”李嫣红讪讪地笑道:“婢妾知道了,定不会偷懒耍滑的。”姜玉春听了语气这才松缓了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也是为你们好。”李嫣红忙附和了一番,姜玉春也不耐烦听她奉承,只说道:“你先去罢,若是晚了看王嬷嬷该罚你了。账本我先看着,若是有差池我再差人叫你过来。”李嫣红应了一声,行了礼就退下了。

  之前因郭嬷嬷、杜妈妈两个把的严,家里官中账目以及库房等地并没都交给两个姨娘,只单捡了奴仆、浆洗、洒扫、花木、针线、买办、上夜、抬轿、厨房等地教给他们管了,每个月单支银子给她俩。因李嫣红负责厨房、采办等几处重要的地方,都是单独走账的。而王秋华负责的浆洗、洒扫几地没什么油水的,因此倒不用额外交接。

  姜玉春花了三四日只见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看了账目,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最后交上来银两也能和账目上的银子对上。姜玉春把银子交到官中的账目上,将账本递给郭嬷嬷:“她倒是个不简单的,两三年下来,都还能不差分毫。”郭嬷嬷粗略看了两眼便收了,冷笑着道:“她最是个会做人的,平日里赏人出手也大方,倒是个不在乎银钱的,我估摸着就是和账目上短了银子,她也会自掏腰包给补上。”

  姜玉春闻言挑了挑眉毛:“若她不在乎银钱,还为何打压王氏,把这几样经手银钱的事揽在手里了。”杜妈妈笑道:“许是没想到二奶你会把差事收回去吧。再者说这上头的管事们差不离都是老宅来的,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笼络好了对她也有好处。就是王姨娘管的那几个差事的管事嬷嬷,李姨娘待她们也不差,每个月也会打赏一两次。”

  姜玉春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半晌说道:“这两日一直是嬷嬷帮着忙着,既然我今日看完账本了,也该正儿八经管事了。郭嬷嬷,你叫所有管事婆子们到莲花屋去候着。”郭嬷嬷听了连忙去吩咐了。

  莲花屋是主院旁边的一个二进小院子,姜玉春不常用的箱笼都放在那边的卧房内,姜玉春想着以后每日回话倒不如用那边的厅堂,不但离自己院子近,就是周天海在家的时候也不会扰了他。

  莲花屋因放着东西所以每日都打扫的,云画带着几个小丫头把常用的垫子靠枕等物送了一套过去,等所有管事婆子都到了以后,郭嬷嬷才同姜玉春过来。

  姜玉春在塌上坐了,众婆子请了安都立在一边。姜玉春往下望了几眼,见有低头的、有侧眼瞧旁人荷包的、有嘀嘀咕咕挤眉弄眼的,便知道以往的姜玉春太过好性,在这些婆子眼里没甚么威信。

  郭嬷嬷见姜玉春脸色不豫,便冷着脸咳嗽两声,屋子里这才静了下来。姜玉春也不发怒,只慢悠悠地喝着手里的茶,有人开始不安地抬眼偷瞅一眼,正好对上姜玉春似笑非笑地眼神,立马又低了下去。

  姜玉春看众人都安分了许多,这才冷声说道:“我这两年身子不适,也没正儿八经管过府里的事情,所以你们大多人我是不认识的。从东面这边,一个个自我介绍一下,说下名姓和负责的事情,我也好对上号。开始吧!”

  东边那边忙回道:“我是周虎家的,负责厨房上头。我是……”待一个个说完,姜玉春这才点头道:“你们既然都是管事娘子,就都有自己负责的一亩三分地,往常你们都是想起什么事随便抓个下面的人就吩咐了,办错了事几个人互相推脱。今日你们回去就把每件事细化,每个人只领自己的事去做,谁要是做的不好,你们同下面具体做事的人同责。往后明日早晚两次来莲花屋点卯。早晨辰时来回事,领牌子。晚上酉时过来交牌子,另外把今天做的事逐一汇报了这才算完。”

  姜玉春话音一落,下面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姜玉春不禁冷笑道:“你们都是管事娘子,怎么如此不懂规矩?主子没说完话,谁许你们开口了?”说着将茶盏往桌上狠狠一敲,杂音立马消了去。

  姜玉春拿帕子擦了擦被茶水溅湿了的手,慢条斯理地说:“你们当中有周家世代的老人儿,也有我的陪房还有二爷来扬州后另外买的。不管怎么个来路,你们在府里有今天这个位置都不容易,都是辛苦了几年才挣上来的,往后说话做事都想想分寸,省的行错一步被我罚了或是撵了出去那可就没了脸面。”

  众人闻言更是低头不敢吱声,姜玉春又松缓了口气说道:“你们若是尽心尽力做事,管好自己手里的人,我也不让你们白辛苦,每个月除了月例另有一两银子赏赐。”众人听了满脸喜色,一齐行礼道:“谢二奶奶。”

  姜玉春喝了口茶,先让厨房的回去看着置办午饭。其他的留下来回话。姜玉春忙完已经到了晌午了,巧书先回去带着小丫头摆饭。姜玉春回了屋子换了衣裳,又吃了两口茶,巧书便来请姜玉春去西屋用饭。

  姜玉春见桌上摆着十几样菜式,虽然习惯了但心里仍忍不住叹了口气:太奢侈了。可据说这还算普通的,好些个盐商家里每顿都要几十个菜式才行。姜玉春坐下先吃了半碗汤,才开始吃菜,她食量本来就不大,每样吃上几口就差不离饱了。因怕她身子虚弱,郭嬷嬷又劝着吃了好些炖的鸡肉才罢手。

  姜玉春吃罢了饭漱了口,指着那盘鸡肉味道:“这可是拿人参红枣喂养那种的鸡?”思琴在一旁笑道:“回二奶奶,是那种鸡。”姜玉春疑惑道:“我记得每日都要吃几只,还没吃完吗?”思琴道:“二爷见二奶奶吃的惯,又吩咐养了几批。”姜玉春点了点头:“把这个给王嬷嬷送去罢,她一把年纪,还要和那三人费心,怪不容易的。这个既滋养又软嫩,正合适她的牙口。”思琴取了食盒,将鸡肉装进去,吩咐小丫头去送了。

  姜玉春又问道:“哪几样是她们三个孝敬的?”思琴指了边上几样,一一说了是谁送的。姜玉春道:“把她们送来的菜叫小丫头送回去,其他的你们就吃了罢,往后就别叫她们送菜过来了。”说着就回了东屋,歪着看书。郭嬷嬷、杜妈妈以及思琴、玉棋等大丫头先轮流去吃了,剩下的赏给了小丫头。

  因为周府一共就两个年轻主子外加三个妾室,整个府里也不过五十来口人,等姜玉春将事情捋顺了以后,便不觉得忙乱了。每日等管事婆子们回完事情,便看看书逗逗鸟,生活的无比清闲。

  而此时正在学规矩的那三个妾室,却没那么自在了。

  作者有话要说:对两日没更新道歉,大姨妈来了,实在爬不起来,还请了病假在家里躺了两天。准备后天跟朋友去看中医调理调理,要不然每个月太难熬了。今天字数少点,见谅。

  立规矩

  三位姨娘本以为王嬷嬷以教导自己的礼仪姿态为主,不想王嬷嬷重点却放在了妻妾相处上。张雪雁听了两天脸色开始不豫,王嬷嬷索性道:“明日早上你们去二奶奶院里立规矩的时候我也过去,好好教教你们该怎么做。”

  翌日不到卯时,王嬷嬷挨个院里去叫,把三个人都拎到姜玉春院子里站着。张雪雁将醒未醒,脸色有些难看,早把要巴结王嬷嬷的事抛在脑后,直冲着她撇着嘴道:“二奶奶至少还有半个时辰才能起来,这么早晚叫我们过来做什么?”李嫣红听了也偏头去瞅王嬷嬷。

  王嬷嬷冷着脸喝道:“你们本该就在二奶奶醒来之前过来候着,难道还有让二奶奶等你们不成?”王嬷嬷顿了顿,瞅了眼李嫣红:“李姨奶奶,我听说你从小学过规矩的,难道嬷嬷没有教过你这些?”李嫣红脸上有些难堪,掩饰地笑道:“二奶奶不太在意这些。”王嬷嬷冷笑道:“我倒是记得刚来那会二爷二奶奶可都说过叫你们每日立规矩。难道你们不把主子的话放心上不成?”

上一篇:双归雁

下一篇:重生之花开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