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星高兆 第395章

作者:谢其零 标签: 穿越重生

平武公主和吴驸马在自己院里,一个仆妇在一旁说了几句,福身退下。

“我都不知那高家女有什么好?回来没几天就又是送信又是送灯笼,这会点着人家送的丑里吧唧的灯笼自己一个人发傻,想想养儿子是白养了。”

平武公主看看吴驸马,没等他说话,又说道:“你甭劝我,我明白的很,我也想开了,就是还是忍不住心里有气,不过驸马放心,我就在你跟前发发牢骚,要是驸马连牢骚都不让我发,那我就憋不住,对儿子舍不得,对媳妇那就难说了。”

吴驸马说道:“那你说,我听着就是。”

“还有,带回几只猫,老猫还是断腿的,他要是养猫,我能不找来个好品种?这个我就不计较了,可是你听听给那猫起的什么名字?娇娇?有把猫叫娇娇的吗?还有呢,安弟给了四个女护卫。一个派到了高家那丫头那里。还有两个也改了名,好好的名字改成什么,雪碧、七喜?你说这都是啥名?还没进门呢,就啥都听人家的。这以后,是不是让我当婆婆的看媳妇的脸色过日子?”

吴驸马装着生气的样子说要去教训儿子,又被平武公主拦着,说她就是发发牢骚,吴驸马想起庆王爷说的高家大娘子就像是他闺女的话,脑海里浮现第一次见大娘子,她站在屋子中间,说我不愿意的话,对于普通小娘子来说,面对他们,算是胆大的了。

有回吴驸马去儿子院子,那两个改名的女护卫在来福家的带领下抓猫哪,老猫断腿好抓,小猫灵活,幸好是女护卫抓,要是丫鬟,怎么能抓住?

难怪儿子派她们抓猫。

吴驸马听着公主发着牢骚,想着高家最近的事,高家如此大事他肯定知道,他静观其变,看高家怎么处理,每天都有人来回话,说高家的进展。

对于高家祖父,吴驸马敬佩,如此大的委屈受了,又因为后娘的养育,后面忍了没张扬,但他心中自有一杆秤,把高家祖坟守在大房这一支。

只有两房人家,就有如此之事,就是因为高家没个宗族,没个约束和管理的地方,这也是高家祖父一定要分宗的原因。

他要建立高家宗族,建宗祠,立宗规,将来家大业大,家大分支,没个宗族,人心不古,就会乱套。

家产在高成继心里根本不值钱,他要的是为子孙后代的规划。

这是吴驸马头一次知道高成继在分家提出分宗和要祖坟时的第一个想法,心里称赞,不仅是个聪明人,更是个有头脑的聪明人。

儿子有这么个岳家不差。

平武公主说着说着又说道高家事上了,嘲讽就两户人家,还闹什么分宗。

吴驸马就说了他想的,平武公主听了收了笑,点头认同,她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金枝玉叶,快半百的年龄了,如何听不明白驸马的话。

高家的事她也知,但她总是挑高家大娘子,驸马也很少和她说高家啥事,夫妻俩对于这个相差太大的亲家肯定都格外注意。

“高家的人品算是不错,这点我是满意的,要是只是命格合适,亲家上不了台面,各种糟心事,我们倒是能处理,可是我替儿子委屈,高家不错,我没糊涂,该认同的会认同,对大娘子,就算不是高家大娘子,是另外的一个,我一样会发牢骚,谁让她抢了我的薰生,让儿子满心眼里都是媳妇,我当娘的还不能发发牢骚?以后还会发,所以别管我,我知道好歹,为难儿子的事不会做。”

吴驸马笑道:“对,别为难儿子,你有气就为难为难我,为夫绝对不还嘴。”

平武公主白他一眼,又笑了,最近自己是说的多了,儿子回来了,却想方设法的讨高家大娘子欢喜,她就不舒服了,当初大儿子这么做,她都没这么多想,还是在小儿子身上关注太多。

第440章 440 月儿圆

儿子回来,平武公主带着去宫里,贾老太妃听她抱怨,说你又不是寡妇,乡下人都知道寡妇的儿子不能嫁,就是因为亲娘关注儿子太多,这样的媳妇难做。

贾老太妃说你要是为了儿子好,就别管,有力气就和驸马再生一个。

这话让平武公主张大嘴,她都要五十了,还生?要老命了。

贾老太妃说生一个你的心思就不琢磨薰生和他媳妇了,也算放儿子媳妇一马。

这话说的让平武公主郁闷好久,就变成给驸马每天发牢骚,但见了儿子笑眯眯。

吴驸马倒是不担心将来媳妇进门会和平武不和,平武公主做事没那么小气,面子上的平和她能做到,再说,等薰生生了子女,平武哪有功夫和儿子媳妇置气,早就欢喜抱孙子了。

“上次进宫,我娘说什么,说让我再生一个,真是笑话,我这个年龄再生,笑死人了。”

吴驸马伸手拉过平武,挑笑道:“今晚月儿正好,嫦娥没准会吴刚哪,咱俩就听岳母的,生儿子去,这才是正经事。”

平武公主脸红了,但也舍不得推开驸马。

驸马比她小两岁,正当老壮男,嫁了他,除了公主从没另外的人,娶她时说的话做到了。

吴长亮院里,陶喜抱着瘸腿的大猫,公子说叫三条,一听就是高家大娘子起的,他想到那个改了名的七喜,为何要叫七喜,搞的跟他妹子一样,听说还是她抢着要叫这个,想到他和公子一回京,那个七喜就凑他跟前,他就起鸡皮疙瘩,他喜欢代秋好不好。

吴长亮的院里现在多了两颗树,是最近他不在家交代种的,是挪过来的,让小猫爬树玩,公子每天在树下看小猫爬树,突然有天又让挪了棵大树,自己开始让护卫教他爬树。

院里的下人都非常的吃惊好奇,以前这个院子是一点动静都没,院子里也是光秃秃的,打杂的人轮换着不停的扫院子,就怕有个石子啥的把公子绊倒,没石子都能摔倒的,要是有石子,公主都把他们都给卖了。

有和陶喜要好的,偷着问将来的主母怎么样,好脾气不,被陶喜给骂了,嘱咐少打听,就是陶喜他娘问什么,陶喜都不敢说一个字。

陶喜能被选上给公子当唯一的小厮,那可是多少人里面选出来的,因为他跟了公子,一家人都来了公子院里,以后就都是公子的人了。所以陶喜不敢一丝马虎,不能砸了一家人的前程。

陶喜的娘以前在公主院里,就是一个干粗活的,嫁的男人老实吧唧没啥能耐,就打扫花草,种花也不会,

陶喜有个弟弟和妹妹,公主能挑他,那是因为他的名字,陶喜娘给子女取名陶喜、陶福、陶寿,一直想凑个陶禄没凑到,只生了三个。

吴长亮因为命格的原因,他的下人的八字都是算过的,平武公主听她身边的婆子说陶家子女名字后,就把这一家子算了下,算派到儿子院里去了,还用原名,不用改了。

这可好,以后公主府的下人再生孩子就是名字全往吉祥方面去取,有个姓王的,就王吉、王祥,而且哪家取了哪个,别家就不重复,免得到时不知主子选谁家的。

可是有个下人,还是个管事的要哭了,原来他觉得和主子一个姓,又当管事,没少在下人们面前得意,这会傻眼,姓吴,人家姓陶叫陶喜,讨喜,他家起了就是无喜。

等他二孙子出生,他硬是几晚没睡,起了个吴事,说平安无事,可儿子一句话他又丧气,儿子说无事,坏事没,好事也没。

没办法,他仗着在驸马跟前得脸,去磕头求主子赐名。吴驸马自然知道自家下人为何为名字上心,也好笑,等这个同姓的跪求赐名,他也傻眼。

吴驸马是想到自己儿子名字,还有将来儿孙的名字,他先给了那个管事的一个名字:吴宵,还解释说没有夜晚永远是白天,多好。

吴驸马也是随意一起,觉得好笑的很,吴管事的欢天喜地回去了,孙子就叫吴宵了,谁知孙子两三岁都不爱笑,儿子说吴宵,自然无笑了,吴管事的丧气,哪敢把个不笑的人送到主子跟前伺候?

吴驸马自此多了个爱好,时不时的研究名字,自然研究将来孙子孙女的名字。

儿子这一辈是长字辈,大儿子出生,他想到了远方的老家,起了个长远,小儿子出生是贾宏光让静闲大师给起的,长亮。

那时嫡长孙女已经出生,儿子给起的叫吴琼,还好,等嫡长孙子出生,因为是芝子辈,可把吴驸马发愁坏了,吴芝,无知?

无比痛恨那些起名的下人来,让吴驸马跟着魔似的对自家名字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