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的幸福 第73章

作者:浅浅墨色 标签: 穿越重生

  让自己未来的孩子,拥有一个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男人,让她未来的女儿,被自己的父亲嫌弃看低。

  既然上天给了高考这种机会,那么她就一定要把握住。

  “嗯,我们一定要考一个好成绩,离开村子里。”

  听着身边的妹妹的话,陆苹果然不再忐忑,她的心里已经有了决心。

  “我们比兄弟们优秀,不是不值钱的丫头片子。”

  这是所有生活在重男轻女家庭长大,却没有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太过严重影响的女孩子,心里最深刻的愿望。

  她们虽然是女孩子,但是并不比男性差,不是天生地位就低。

  姐妹俩握着彼此的手,即使身边再没有别的亲人,只要从娘胎里就在一起的半身还在就好。

  陆苹之所以会在成绩一直不错的情况下忐忑,是因为在她们考试的时候,不像别的学生一样,外面有父母在等候。

  不是因为她们自幼学习就好,因此父母不担心她们的成绩,也不怕她们会不会心态不稳。

  只不过是因为,她们两个参与高考这件事,并不受到期待而已。

  没错,她们参与高考这件事,并不受到家里人的期待,即使她们学校的老师,早就说出她们两个是一本的苗子也是一样。

  她们两个头上有一个哥哥陆东,下面有两个弟弟陆山和陆常。

  哥哥陆东去年就考上了大学,还是家里三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子中,位唯一一个本科学校。

  下面的两个弟弟,陆山比姐妹俩小一岁,陆常又比陆山小一岁。

  虽然他们两个在学习上的表现,没有两个姐姐这么强,可是当初陆东作为大哥,都比不上两个小两岁的妹妹,最后依旧能考上二本的事实。

  让一家子都非常坚定的相信,下面的两个儿子,等参加高考以后,肯定也能考上大学。

  这么计算的话,老大陆东刚刚开始上大四,老五陆常就能上大学了。

  同时供五个人上大学,就算不需要掏学费,只需要负担生活费,同时老人肯定愿意替孙子支出一部分,陆果的父母也供不起。

  他们这个时候,倒是已经知道了,现在的大学生上学还有对贫困学生的生活补助。

  问题是作为农村出去的学生,还是家里比较宝贝的男娃,加上家里也不穷。

  同宿舍的又大部分都是城里人或者说知青,先前考上大学的三个男生,完全没有把补助寄回家的想法。

  都是一方面领着学校的补助,一方面和家里要生活费,给自己买一些别的东西。

  毕竟男人好面子,别人都有的东西,就他们没有,心里难免尴尬。

  反正他们每月才和家里要十块钱生活费,从不过多伸手,不是和别人一样,动不动就要生活费给家里增加负担。

  只是把学校给他们的补助,合理的用在自己的身上,完全没有心虚的必要。

  对家里的说法也是,大城市的消费比较高,所以把生活补助用完了。

  而唯一的一个女孩子,因为从小到大在家里不怎么受重视,也不会考虑面子问题的陆兰。

  被先前明明考上了二本,却差点儿没能上大学,即使不用掏学费,父母都不愿意供自己的事情吓着了。

  在知道哥哥们没把生活补助寄回家以后,她也跟着有样学样,虽说省下来不少钱,却自己默默的卡了下来。

  以确保哪天她需要用到钱的时候,即使父母不愿意给,也不会害得她失去可能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

  也因此,在家里人眼中,去大城市读书读书,即使学校有生活补助费,每个月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即使陆苹陆果这对姐妹,完全可以按照陆兰的旧例来,每个学期给二十就行了。

  可是就算是这样,姐妹俩一年也需要八十块钱,加起来都快比得上,供一个男娃读一年的书了。

  尤其是因为,两个老人愿意替孙子出一部分的原因,夫妻俩供她们两个女孩子读一年书,花的比一个男娃都多。

  考虑到下面还有两个儿子,陆果的父母就不愿意让两个女儿读大学了。

  毕竟他们这种家庭,一个家庭只能供两个大学生没有负担,三个就要让父母生活拮据,更不用说现在相当于要供四个半了。

  还不如把女儿留下来,然后直接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也不克扣她们的彩礼钱,将来嫁过去婆家也不会看不起她们,够对得起这两个女儿了。

  培养三个儿子虽然困难,可是考虑到二儿子和大儿子重合两年,小儿子和大儿子更是只重合了一年,提前攒点儿钱也就够了。

  可是陆苹和陆果的成绩太好了,所有人都觉得,她们两个肯定能考上一本大学,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们不能直接阻止姐妹俩高考,这要是被人知道了,是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别说陆家坳了,就算是他们整个镇,能考上一本大学的也就去年的陆小雅。

  现在要是能再出两个,对于整个陆家坳来说,都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情,遇见别的村的人的时候,脸上也有光彩。

  因此他们就只能冷着这两个女儿,连高考都不愿意送她们,让她们知道夫妻俩的态度。

  两个女儿在明知道父母不愿意培养的情况下,心里难免忐忑不安,到时候只要她们发挥不好。

  也不需要太差,只要她们考不上一本就够了,一旦她们考不上一本,夫妻俩就能名正言顺的拒绝供她们读书。

  二本可没一本那么重要,到时候村里人也能体谅他们家娃娃多,下面还有两个儿子的情况,不会为她们两个说话了。

  然而陆果可不在乎这一点,因为这年头的零食发卡也就那么回事儿,远不如后世或者古代精巧。

  过去的那些零花钱,还有做活分给她们的钱,她都攒了下来没怎么花,去学校的车票钱还是能出的起的。

  只要去了学校,就算没有别的收入,有了生活补助,她和姐姐就能好好学习了。

  “姐,据我所知,大学的那些生活补助……”

  为了防止陆苹进了考场之后,再为了大学的生活费分心,她悄悄的把生活补助的情况说了一遍。

  反正村子里出了这么多大学生,她知道学校的生活补助,还有大城市里的花销也不是什么令人意外的事情。

  总有出去读书的人,没有把生活补助留在自己手上,而是因为家里太过贫困,供养自己更是加剧了这种困难。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说出学校的生活补助够她们花,不需要寄生活费的事情的。

  “那就好,那就好!不影响我们读书就好。”

  知道了自己没有后顾之忧,陆苹才彻底放心。

  虽说她觉得自己应该能考的不错,但万一呢?一旦姐妹们考不上二本,父母真的可能不愿意供她们。

  现在既然无论考的好坏,将来上学都没问题,心理压力就低了很多。

  至于去学校的车票钱,她虽然暂时不够,但父母再不给,不至于几块钱也不给,还是可以凑齐的。

  拿着手上的书,陆果脚步轻快的向外走着。

  从图书馆到宿舍的路上,一个穿着中山装的男青年,带着阳光的笑容向她打招呼。

  “陆学妹,你又来借书了啊?”

  青年高高瘦瘦,带着金丝边框的眼镜,看起来俊秀文雅,是一个非常吸引女孩子的人。

  “嗯,之前的那本看完了。”

  扬了扬手上的书,让对方看到书名之后,她就把书又端端正正的拿在了手上。

  陆果有着过目不忘的能力,前世学的东西也不少,加上高考她的发挥也不错,最终成功考上了现在所在的学校。

  一所虽然不算全国知名,但也是重点一本的京市的大学。

  在不需要父母供她们读书,替她们出火车票钱还有生活费的时候,陆果家的父母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的。

  且不说在陆苹陆果姐妹俩考上了一本大学的情况下,无论是为了面子,还是为了不被村里人指摘,他们都是愿意供姐妹俩读书的。

  只是难免的,在看到小儿子的时候,心里不太高兴而已。

  毕竟,如果供了两个女儿,等两年以后小儿子考上大学,他们夫妇怕是根本供不起他,心里难免觉得愧对这个儿子。

  他们本来就不是那种,为了哄儿子读书,就能毫不犹豫的把女儿用出嫁的名义卖出去,把彩礼给儿子用的狠心父母。

  他们只是重男轻女,担心如果现在供了女儿,将来等下面的儿子考上大学以后,可能供不起儿子的花销,所以提前开源节流罢了。

  别说现在心里其实是愿意供的,即使她们没考上一本,夫妇两不愿意供了,只要她们不花家里的钱,夫妇两都不会阻止她们去上大学。

  现在既然女儿表示不用父母出生活费,去了学校之后花生活补助就好,把家里的钱留给将来给弟弟,他们自然也就不会拒绝。

  同时对于两个女儿关心弟弟的行为,夫妇两更是非常满意。

  不过他们也不会那么冷酷,真的一点儿钱都不给,还是给她们掏了火车票的钱,以及每人十五块钱。

  搭配上她们过去攒下来的钱,平日里再节省着点儿,也能顺利过完这个学期,更不用说去了学校之后还有补助了。

第84章 七十年代农村女(二十)

  在报考志愿的时候,姐妹俩就商量过了,最后进了同一所学校的不同专业,平日里也住在不同的宿舍。

  陆苹因为喜欢读优美的文章,在报考志愿的时候,义无反顾的报了中文系。

  反正这个时期,所有的大学生出来之后都有铁饭碗,只要不是太偏门的,在志愿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也是很多人的决定。

  陆果因为前世看的医学书不少,想要再系统的学习一次医学,加上这个时候到之后二三十年里,医患关系还不会闹得太差,就报了医学类专业。

  等医患关系恶化的那几年到了以后,她也有了二十年的工作经历,不再是只有理论没有实践的理论党。

  再按照上一世的经验,时不时做点儿翻译工作,卖几件精美的绣品。

  这么二十年下来,家里肯定不会缺钱,实在不行她完全可以辞去医生的工作,惹不起她难道还躲不起吗?

  “学妹真是勤奋啊,经常能够在图书馆遇到学妹。”

  马辉的尾音微微上挑,话语听起来,也是非常诚恳的称赞。

  “不比学长,我只是一个农家子,如果不好好读书,连自己的未来都把握不住。”

  “学长明明是城里人,有父母的公职可以继承,却依旧如此孜孜不倦的学习,这才令人敬佩。”

  虽然带着柔和的笑容,和这个青年打了招呼,甚至现在还在称赞对方,可内心里,陆果的心情却比较平淡。

  丝毫没有被对方那,女孩子们都会喜欢的,城里人的身份,俊秀的面容,温柔阳光的态度吸引的意思,只是把这个人当成了比较熟悉的学长。

  她在开学离开之前,把她原本藏好的人参挖了出来,准备等到了大学之后再卖出去,找个理由合理的使用这些钱。

  那几根人参卖了钱之后,她就以自己外出的时候,忍不住在路边摊买了一个五块钱的略微有些破损的小玉坠子,结果是一件古董为由。

  给家里的父母寄回去二百块钱,爷爷奶奶各自寄了一双鞋,以及各家叔伯婶娘男的鞋子女的围巾。

  她虽然确实买了一个小饰品,不过那并不是什么古董,只是被她用来当了理由。

  毕竟兼职赚钱什么的,暂时根本赚不了多少,不能大额的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