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在民国 第59章

作者:鸩离 标签: 穿越重生

浑然不知她刚睡着,那帮城南客栈的川兵自发性的围着她,给她围出一个空旷的床位,避免有些士兵生出不该有的心思,做出不该有得动作。

等她再次醒来,已经是下午了。整个营地除了几个值守的士兵,全都跟着程继贤到鹞子涧村头和鹞子涧隘口筑造工事。

鹞子涧村是公路上的一个小村,在山谷之中,四面是光秃秃的高山。山上有一隘口,公路即从该隘口穿过。要从鹞子涧向平型关进发和增援,隘口下的公路是必经之地,也就需要两面修工事。

看见她醒来,一个瘦小的士兵过来,笑眯眯的说:“记者小姐,团长有命令,现下大战在即,留在营地里的一干人等不要乱跑,以免误伤。池小姐要是想去什么地方,可以跟我报备,或者让我随同,保护您的安全。”

打仗的时候,一般前线军队都有口令对号,并且一小时就要换一次口令,以防汉奸狗腿子和日军伪装成我军士兵过来打探消息。若是对不上暗号,又到处乱跑,很容易被当成可疑人物,遭遇巡逻队“手滑”的。

池槿秋心里明白,客气的跟那士兵道了谢,指着前面的村庄说:“近日天气不大好,郭连长他们都穿着单衣,我怕下雨把他们冻坏了,想去村里找找看,有没有村民遗留下来的衣服拿给他们避寒。你看,你能跟我一道去吗?”

那士兵是晋绥军,内心虽然也看不上双杆枪川军,但人家大老远的从四川徒步走过来支援,而且穿的这么单薄,他光看着都觉得冷。也就没拒绝,跟着池槿秋去村里‘扫荡’。

鹞子涧村庄户不多,但庄子不小,这里的房屋都是用石头和土砌的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院子,院墙都是用大鹅卵石头堆成的一米高矮墙,站在院外就能看见屋里的情景,跟没院子一样。村道也是用石头铺的路,看起来像个原始部落古朴。

池槿秋一路和跟着她叫向元的士兵挨家挨户的搜索,令她失望的是,这些村民都把家里所有得东西都搬了个精光,连个锅碗瓢盆都没放过,每间屋子都是空荡荡的,除了不能带走的炕床、大柜子之类,整个村庄啥都没有。

他们好不容易找到两身衣服,都是单衣,还是小孩子穿得,连件有棉得衣裳棉被都没有。

两人郁闷不已,一人拎件小小的花衣裳往回走。没走两步,就见一大群士兵潮水般的跑了回来,每个人的神情都很紧张凝重。

“发生什么事了?”池槿秋也跟着紧张起来,随手拉着一个兵就问,“你们跑啥?日军来了?”

“没来,但是勘察兵在迷回北山和涧头都发现了鬼子的踪迹,团长让俺们带上刀枪,分成两部去追鬼子。”

啊?迷回北山?那是哪里?池槿秋一脸迷茫,还想问什么,那士兵已经跑远。

“走吧黎小姐。”向元推了推她,“团长有令,一旦有战事就让我们守卫兵保护您,不准您跟着队伍上前线采访,要对您的安全负责……”

得,挂了个记者证,反而被限制了自由。池槿秋万般无奈,跟着向元回到营地,眼睁睁的看着除却后勤伙夫,403团所有士兵包括医疗的查理斯全都出去,只剩下她和向元几个在营地里大眼瞪小眼。

从这时候开始,向元和另一个卫兵就一直牢牢盯着她,不管她上厕所还是喝水走动什么的,都一直跟着,不让她四面窜乱。

搞得她亚历山大,想偷偷带着武器跟上去的心思便渐渐歇了。

傍晚又是一顿“便饭”,在卫兵的监督下,营地里留下来的人稍事洗漱,就直接在搭棚通铺合衣而眠。

天气已经转寒,隐隐又要下雨的样子,没有棉被盖在身上,又没有厚衣服穿的池槿秋,虽说通铺周围点了几个小小的火堆,到底怕引来日军侦察机的注意,烧了小小一会儿,就被守夜的士兵浇灭。

于是她一晚冻醒无数次,又睡下无数次,待天边微曦时,出去的士兵大部分都回来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喜色。

池槿秋洗漱完毕,有些好奇的抓着向元打探军情。一问之下才知道,昨夜403团在程继贤的指挥下,兵分两路摸到涧头、迷回北山,居然把这两个丢失的阵地,以零死亡的代价收复了回来。

现在两个阵地由一、二两个连的兵把手着,这些回来的士兵兴奋不已,吃完饭,就要赶紧去修筑昨天下午还没修好的工事。

因为这一偷袭丢尽日军的脸面,为防止他们集火反攻,也为了趁热打铁,趁着战士们热情高涨之前主动出击。程继贤命所有人积极参与工事修筑,这回连池槿秋都没放过。

在搬完第六十五个沙袋到战壕前堆掩体后,团长程继贤终于意识到这个战地女记者不一般,主动走过来叫她歇一会儿,并和她搭话:“黎小姐是吧?我看你年纪轻轻,原本还以为你是某个大家小姐。嫌活的不耐烦出来游玩的,没想到你力气不小,做得活儿丝毫不输我的兵。趁现在日军还没攻过来,你有什么问题赶紧问吧,我会酌情如实回答。”

“……”这种态度突然转变,还不忘记嘲讽自己的程继贤,还真是让池槿秋不大适应。

她局促的掏出随身携带的皱巴巴笔记本和笔,问了几个一点都不专业的记者问题。在程继贤一头黑线的一头目光中,算是勉强完成了替身任务。

当晚,程继贤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进行战前总动员,和战局部署。

程继贤的意思,是三连蹲在鹞子涧

隘口的公路进行伏击,四连和川军郭令的连队一左一右,在隘口上的平原山上进行远程射击以及机动增援。剩余的后勤、伙夫、医疗兵们负责随时补给替补。

众人得令,纷纷摩磨刀试枪。作为一个只会拖累人的“记者”,为防止打起来没人顾上她的死活,池槿秋也分到了一杆枪和一把大刀自保。

“……”她默默的把刀和枪放在一边,拿出自己用布紧紧包裹住的弩/枪和长刀,觉得自己再不漏个底,就真成无用的花瓶,到处惹人嫌。

很快,在凝重又紧张的气氛下,在第二天黎明之时,池槿秋一阵阵枪炮声惊醒。

昨天半夜突然下起了大雨,营地里众人手忙脚乱的跑去村里歇息,作为整个军队里唯一的一个女性,大家都很自觉的让她独自一人睡一间屋子,清早集合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喊她。

这就导致双方开战很久后,她才被阵地上一阵阵号声给惊醒。噌的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一边拿武器,一边往外跑。

远远地就看见从搭棚撤入村尾一家空旷大院的指挥部里人声鼎沸,程继贤正冲着电话大吼:“我部已与日军交火,敌军目前就两个大队,十门炮!后续部队?暂不清楚!我已派人去看!”

看见池槿秋拎着武器出来,他楞了楞,毫不客气的指挥她,“给郭令的川军送子弹去!这群鳖孙!连坦克装甲车都没见过,看见铁皮车一出来,都好奇的不要命的冲到人家面前去送!现在右侧的川军已经死了一半,急需弹药补给!”

川军居然没见过坦克?池槿秋震惊了!一直听说川军被内斗打穷了,她还觉得夸大其词。等到看见出川的川军穿着单衣,一双破草鞋,走出还没修各种公路铁路的凶险山路到达太原时,她还觉得他们是意志坚定所致。现在看他们无脑冲上去,池槿秋真觉得悲哀,川军勇猛是勇猛,可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爬吧,怎么就这么无脑上去送呢?

对此,川军连长郭令破口大骂:“放他程继贤奶奶的屁!他们狗/日的晋绥军,小鬼子都把他们战壕轰了个稀巴烂了,他们还不想办法把那两个坦克搞掉。我们是看得着急,这才下去帮忙炸坦克,没想到狗/日的小鬼子又派来两个大队在屁股后头追到打,这才遭了一半人!”

大雨绵延不绝,池槿秋蹲在已经积了小腿高积水的战壕里,听着郭令那气愤到变了音调的声音,默默在心中扇了自己一巴掌。叫你质疑川军的智力能力!你才是最蠢的蠢货!你怎么不去死!

默然无言的来回送了几次子弹后,因为雨下的太大,整个阵地打了半天后日军就停止了射击,似乎后退补给,求增援去了。池槿秋也就趴在战壕上,任由雨水冲刷着自己的身体,原地休息躺尸。

不过其他人可就不敢像她这样注意懈怠,他们要冒雨抓紧时间,找回战友的尸体,进行清理和稳住工事战壕。

因为在不久前,不远处的涧头和迷回北山阵地,403团一连二连也遭遇就日军的大量军队袭击。

他们已经打了五个小时了,日军战斗力出乎意料的强,完全就就是把这儿当主战场打的样子!

指挥官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他们已经扛不住了,在电通程继贤后,得到他保存实力的指挥下,正退往鹞子涧隘口与三、四连队汇合。

此时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全团士兵都在风最大的隘口战壕工事后备战,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不说,浑身上下全被暴雨堆积起来的雨水泡成了“黄泥汤泥人”,现在又是深秋,山区的公路十分阴冷,狂风一吹,个个冻得直打哆嗦,双腿麻木。

而穿着单薄衣裳,剩下一百多号士兵的川军,更是冻的牙齿打颤,嘴唇发紫,双手抖得连枪都拿不稳。可下着雨不能生活,又没有厚实的衣服给他们穿,他们只能咬牙硬扛着。

一个小时后,大雨终于停歇下来,但队伍在公路两侧的山沟里隐蔽着,天还是阴沉沉的,冷风飕飕,战士们只好穿着湿淋淋的衣服,在山沟里等待作战命令。

很快,要到中午了,被划分进炊事班的二麻子要回村里给大家掌勺,瞧见池槿秋一个姑娘家跟着川军队伍趴在半腰深的战壕里待命,想起自己远在家乡的女儿也是这么大点,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这姑娘还天不怕地不怕的在这里吃苦受累,于是二话不说,拎鸡崽子似的拎着她往村里走。

两人没走出两步,一道尖锐破空的声音传来,一个士兵率先发现,扯破喉咙的大喊:“炮/弹!鬼子从侧面攻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