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是有灵魂的 第73章

作者:退戈 标签: 系统 穿越重生

  “大家都是朋友,今日你伤心,我找个悄悄的地方,请你喝酒。”叶疏陈揽着项信先的肩膀说,“先说好,项寺丞,今日不办公,你可别把那好地方给揭发了,往后谁难过了,才能有个一醉方休的机会,对吧?走!”

  他直接捞着已经无力反抗的项信先走在前面,邱季深亦步亦趋地跟上。

第72章 旧账

  叶疏陈到地方的时候,酒肆已经要关门了。这里地处偏僻,也没挂任何的招牌,不知是怎么被他找到。

  最后叶疏陈请掌柜通融,买了两小坛酒,偷偷抱回到家中去喝。

  高家的这个小院,真的是见证了不少的离合。

  高吟远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自己家道中落后随意买下的院子,最后成了一个收容之所,京城有名的几位官宦子弟,都来这里住过。连九五之尊也招待过一次。

  这样说来,这平平无奇的院落,真是格外包容。

  邱季深正感怀之际,叶疏陈翻出了煮酒的家伙。他熟练地在院里支起来,烧热之后,给两人各倒了一碗。

  邱季深只喝了一口,便被辣得合不上嘴。

  大梁怕百姓沉迷酒色,耽误营生,一般是不允许随意买卖酒的。就算商家卖酒,也只卖低浓度的米酒一类,基本不会让人喝醉。反倒是军营里的是士兵喝酒最多。

  在如今的酿酒水平和社会背景下,能找到这种程度的烈酒,是真的不容易。

  叶疏陈将碗举在半空,说:“今日不谈前仇旧怨,不可翻脸,不能生气,就当是朋友,互相间畅饮两杯。”

  项信先看着他二人苦笑说:“我们能做朋友吗?我们做得了朋友吗?”

  叶疏陈还是潇洒说:“朋友嘛,交心就好。是吧邱季深。”

  邱季深撸了把头发,只管点头道:“啊……是啊。有理有理。”

  叶疏陈:“你看,我们三人,我是前千牛卫的国公长子,你是年纪轻轻的大理寺左丞,邱季深虽然没用了些……”

  “喂喂!”邱季深不满叫道,“我是前途无量,享誉盛名的邱公子好吧?今上的五郎兄弟,你说谁没有用呢?”

  叶疏陈大笑道:“哈,好吧。反正我们三人都是天之骄子,虽说如今落寞了些,那也不是常人可以比及的。若我们都要妄自菲薄的话,天底下的人又该怎么才过得下去?项信先,只要你明白自己做的决定没错,那还管它许多干嘛?”

  项信先说:“我也不知道有没有错。可我不是那般坦然,也不是那般大义,你们错看我了。我也卑鄙地暗想,若我不是那么执拗,不会至于今日,我分明如此弱小,为何非要自视过高?”

  邱季深:“人皆自私,所以我才觉得你能如此,尤为可敬。弱小又怎样?人就是生而卑弱啊!与天地相比,更是沧海一粟。可天下间能力挽狂澜、铸造历史的英豪,也同我们一样弱小,你见过哪位不会受伤、不会后悔的圣人了吗?我觉得你的志向不弱小,不可笑,更不是自视过高。”

  叶疏陈放下碗,乐颠颠道:“邱季深,你都开了口了,也来夸夸我啊!”

  邱季深正要说话,叶疏陈急忙道:“不能翻脸,也不能生气,先前说过了!我再加一句,不能骂人。”

  邱季深笑了出来:“夸你两句怎么了?我们英武非凡,恣意潇洒的叶公子,难道不该夸吗?”

  叶疏陈美了,一口喝尽碗中余酒,叫道:“好!”

  “那我也坦诚说一句。”叶疏陈对着邱季深道,“虽说自遇见你,我就有不少麻烦,可与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是最高兴的。”

  邱季深说:“……被夸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套路点。”

  ·

  邱季深喝得并不多,大抵因为他们都不是喜欢借酒消愁的性格,聊到无话可说之后,就各自散了。

  邱季深回房间睡了会儿,因为不习惯喝酒,脑子有点昏昏沉沉的。早晨天还未亮,听见更夫敲着铜锣从街上走过的报时声,立即窸窣地爬起穿衣,一番准备后去官署报到。

  此时街上已经有了人气,早晨贩卖餐点的摊位陆续摆出,官阶高的官员,穿着繁复的官服,走着与她相反的方向,赶往皇宫早朝议政。

  小摊的架子上挂着几盏橘灯,顺着两侧蔓延开去,照亮了这一条通往森严宫廷的曲折道路。

  而宫中,宫仆手中提着烛灯,候在殿外为官员引路。

  因为天色尚早,先到朝臣们或打着哈欠,或小声细谈,都是一副精神困倦的模样。

  此时项古山到来,认出他的官员作揖喊了句:“项左丞。”

  以往礼让谦逊的项古山这次却未有回应,只径直走到最前方,将最外身的官服脱了下来。然后在一众官员瞠目结舌的表情中,半跪下身,仔细地折叠衣物。

  御史公挥开围观众人,走上前急道:“项左丞你这是怎么了?面见陛下岂可衣冠不整,赶紧将官服穿上,马上就要开门早朝了!”

  他话音刚落,项古山将头顶的官帽也摘了下来,端端正正摆在衣服上方。

  御史公惊讶道:“你……”

  项左丞抖了下长袖,后退跪下,以头磕地,用带着疲惫的声音用力喊道:“罪臣前来请罪!”

  众臣议论纷纷,茫然不解,与他关系亲近的官员,弯着腰小声劝说。

  不久,唐平章在侍卫的簇拥下到来,停在项古山的身前。看不出表情意味,只客套又疏离地说道:“项卿快起,有事大可商量,都且入殿再议。”

  ……

  等邱季深听到风声,已经是快散值了。

  一般工部的上官卯时前去朝会,差不多天亮就会回来,可这次过了中午才相继回到官署,还皆是一脸凝重。之后在同僚私下的闲谈中,邱季深得知是项古山指认了太后谋杀忠臣,因涉及审问与处置,才在宫中耽搁了那么久。

  邱季深想找人打听,无奈知道实情的几位都是讳莫如深,不敢提及。想来也是,牵扯到大型的权势阵营,谁敢在未有定论前擅加非议,不怕得罪了哪边人,被当做出气的替死鬼?

  邱季深在工部逛了一圈无果,只能悻悻回家。刚进家门一扫,发现项信先的挚友梁渊弘又来拜访了,正与项信先背对而坐,思索人生。

  “原来你来了?亏我还在外面找了那么久!”

  邱季深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搬了张椅子坐到梁渊弘的对面,催促道:“想必你是知道宫中发生了什么事的,麻烦给我说说。”

  梁渊弘瞥了眼项信先,顾及地没有开口。

  项信先主动道:“说吧,我也想知道。”

  梁渊弘嘴巴张了张,发现无从入手,问道:“你们想从哪里听起?”

  “项……”邱季深说,“他应该坦白了当年的事吧?就从那事开始讲起。”

  梁渊弘低头思忖,手指不停在桌面上弹动,依旧觉得:“这个也要往前好多才能听得明白。要说太后与楚氏的恩怨,得从一些不大可靠的传言进行推测……”

  邱季深:“我知道,是先帝的楚昭仪,与太后交恶在先。太后曾与我说过。”

  梁渊弘点头:“确实如此。那一次先帝南游,带了宠妾楚氏与皇后,就是楚使君派人招待的。那一年真是血雨腥风,或许是楚氏觉得自己归了故乡,又备受陛下宠爱,所以忘了分寸了,出了小皇子落水的疑案,太后因此被重罚。可是之后,楚昭仪诞下的皇子因落水病逝,紧跟着楚昭仪也因伤痛外加风寒去世。因二人过世,此事就算了了,太后没有再追究。”

  邱季深皱眉:“没有再追究?难道楚氏亡族,不是因为太后多年清算旧账?”

  梁渊弘摇头:“依项左丞而言,不是。”

  他压低了声音,严肃说:

  “太后当年,不受陛下宠爱,生下太子之后,二人相敬如宾,之后出了楚昭仪一事,越加冷淡了。可太子还是颇受陛下赏识的。十多年前陛下病重难以理事,太子即将承袭大统,却先一步罹难,储君之位突然空悬,其余几名皇子便开始趁机争权。这个应该人人都知道。”

  这个自然是知道的。如果不是因为夺权全死光了,也轮不到小透明唐平章了。

  邱季深问:“太子之死别有隐情?”

  “诚然如此。”梁渊弘遗憾说,“许是为了报仇,也许是因为不甘。楚昭仪的生父,当时确实蠢蠢欲动了。虽说他们只是楚涵英的远亲,可楚涵英毕竟是家主,哪能置身事外?”

  “项左丞发觉后告知了楚使君,望他能刮骨去毒,使君不知为何心生迟疑。项左丞便自己向上呈报。大约是使君渐渐发觉形势不对,心生悔意,想找国公代为求情,可惜为时已晚,太后不能容他。再之后,你该已经知道了。”

  叶疏陈抱胸靠在门边,哂笑道:“竟是如此。”

  梁渊弘回头看了他一眼,叹说:“说有辜,却也无辜。可说无辜,又确有牵连。太后当年悲愤交加,加上朝局不稳,手段过于强势,不难想象。我只是想不明白,楚氏这番举动,是求的什么呀?几位皇子互相争权也就算了,毕竟储君之位空缺,他们若能得势,还可以说得上是名正言顺。可这与他一外姓官员有何关系?我可不信是为了楚昭仪报仇。”

  无人应声。场面诡异地安静了下来。

  梁渊弘惊讶说:“若真如项左丞所言,其中该另有隐情,否则楚氏的举动难以解释。可他既已自首,又无需再做隐瞒。这两两矛盾之处,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邱季深站在一旁摇着折扇,不做评价。项信先更是木头一般,全无反应,不知道听了多少。

  梁渊弘见好友心情不佳,悻悻住嘴,说道:“说到底,我等为人臣子,也不过是领命行事而已……不过此事确实做得不对,心太狠辣了些……唉我也不知道我要说什么了!罢了当我什么都没说吧!”

  他说着拍了下自己的嘴,然后懊恼闭嘴。

  叶疏陈此时感慨了一句:“陛下也是长大了啊。”

  此话听着,竟有些令人唏嘘。

  “诶!”梁渊弘提起一口气,摆出憋大招的气势,最后转成了一个让人听了想抽的轻叹:“唉……”

  邱季深咋舌:“要说就说,吞吞吐吐的,现在哪还有人顾得上你的心情啊?”

  梁渊弘:“说便说吧。我是觉得各事安排,不像是陛下的手笔。行事果决步步为营,还恩威并施,旁敲侧击,仿佛有人在背后指点。”

  邱季深:“你就直言是楚美人吧。”

  “莫非不是吗?”梁渊弘说,“事事表露皆指向她啊,自她入宫之后,陛下品性大变,若非是她,也牵扯不出这桩旧事。难道你们不这样认为吗?如今太后与陛下交恶,之后要怎办?互相翻旧账?那朝廷还不大乱!”

  邱季深:“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唐平章如今折了项古山,太后与余氏又怎会坐以待毙?唐平章如今最缺的就是亲信,几位宠臣都是初露头角,想伤他们太过容易,唐平章一定会疼得比他们厉害。

  “下一个是谁?”邱季深自嘲道,“我提名我自己吧。”

第73章 猜测

  这猜测不是毫无道理,甚至应该说是极为准确。

  事发之后,唐平章立即命侍卫把守在太后宫殿外围。但又不敢做得太过明显,所以未直白说不许外人出入,只是对所有出入的人群进行排查,同时叫后宫嫔妃不得随意打扰。

  平时与太后走动最多的,不正是余兼吗?此举针对的谁,自然一清二楚。余兼也是大为恼火,直觉受到了侮辱,接连几日都没再来。

  太后对此,是好笑多过于愤怒。

  她不觉得自己有哪里做错,那本是株连的重罪,楚使君知情不报,理该同罚。纵然她有挟私报复,也是对方亲自将把柄送到她的手上,纵然是重来一次,她还是要这样做。

  而唐平章偷偷摸摸的手段,在她眼中就如同一个在发脾气的孩子,大概是因为唐平章在她心中的形象历来如此,难以改变。

  要说喜欢,她以前的确是不大喜欢唐平章的,无论是性格、资质,还是品性,唐平章都没有出挑的地方。

  可这孩子算是她一手培养起来的。因为幼子早逝,小侄又亡故,她深感凄苦寂寞,如今身边只剩下唐平章,这孩子陪她最久,说没有半点感情,是不可能的。

  细细回想,唐平章与她不说多亲近,起码尊敬孝顺,这一点叫她安心。如果可以,她希望就这样安然老去、结束一生。偏偏天不遂人愿,到了最后关头,还要起些风波。

  她已经这把年纪了,还能跟他们抢什么呢?

  婢女在她身后小心地为她梳着头发,太后看着铜镜中斑驳的画面和满头的青丝,抬手轻抚。

  她同梁渊弘有一样的困惑,不解当初。

  楚月河死去多年,楚氏何故发难?总不可能是要为她报仇。纵然楚昭仪双亲如此念想,家主楚涵英也不会同意。

  楚涵英统兵多年,该知道自己的兵力难以抗敌,可以强势一方却不足以横扫天下。何况此举还名不正言不顺,人心溃散。这不是自寻死路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