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23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因为楚家军和庆川军没有攻城的时候,高昌人也在不断跟禁军作战,今天这两军好歹牵制住了一点高昌人的兵力。

  楚弢对这个结果也不满意。

  他几乎是全军出动了,没想到还是没拿下南城门,倒是自己损失惨重。

  甄卫很是心疼,提议道:“楚将军,不如咱们去东城门跟王统帅汇合吧,高昌人占据地利,攻城太难了。”

  京城城高墙厚,而且高昌人极擅骑射,射术尤其好,现在他们端了京城的兵器库,不缺箭支,楚家军这么攻城只能用人命去填。

  甄卫就三万人,今天就损失了好几千,如何能不心疼。

  楚弢苦笑:“你去王石原很欢迎,我去他恐怕不会轻易同意。”

  两人目标不一样,楚弢一心想救嘉衡帝,维持正统,王石原想扶持年幼的八皇子登基,肯定会提防他,哪会让他从东城门入。

  现在王石原巴不得他在南城门这边跟高昌人死磕,这样既消耗了楚家军又消耗了高昌军。

  这是王石原最想看到的局面,不然王石原早邀请他们去东城门汇合了。

  甄卫语塞,迟疑片刻说道:“不知道庆川军那边怎么样了?”

  楚弢轻轻摇头:“上午的时候倒是动静挺大的,后来就没了声息,估计也就那样吧。”

  他心里觉得很悲凉,三军汇聚,如此多的人,如今也就只有他一心惦记着救皇上了。

  隔了一日,三方再度发起了进攻,这次楚弢也没第一次的攻势猛了,明显有所保留。

  这一仗打得软绵绵的,毫无气势可言。

  倒是庆川军这边,经过两日的改造,共弄出四架适合将火炮运上去的箭楼。

  陈云州决定试试效果。

  杜将军让人将火炮运送上了箭楼,然后将箭楼推到离城墙五六百米远,然后对城楼上的高昌人发起了进攻。

  轰轰轰!

  炮弹落到了城墙上,炸得城楼上的高昌人抱头鼠窜,离得近的不少被轰下了城楼。

  城楼上的高昌人连忙向两边跑,这样可远离大炮的射程。

  等浓烟散去,城楼上除了满地的尸体和碎石已经不见了人,准确地说,是到了大炮射程的两侧。

  大炮火力够猛,但就是装载、发射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箭楼太过高大,移动速度太慢,机动性差,敌军有了防备效果就没那么好了。

  不过对庆川军而言也够了。

  一个人都没牺牲,就轰炸死了敌军几十人,还将一个城垛都轰开了。

  庆川军顿时士气大振,不少将领站出来主动请缨:“杜将军,让末将带兵前去攻城!”

  杜将军是知道此战的目的,当然不会答应:“先缓缓,以后有你们立功的机会。”

  

  城楼上,朱宜年面色凝重。他前天才说庆川军的火炮不足为惧,没想到今日就被打脸了。

  虽然对方的火炮移动速度慢,发射的间隙时间也比较长,可这杀伤力实在是太强了,很容易让底下的士兵产生恐惧心理。

  这仗不好打啊!

  亲卫低声提议:“将军,庆川军的火力太猛了,不如咱们向统帅申请增兵吧。”

  “不急,东城门那边才是如今的重点,不要因我们扰了统帅的计划。”朱宜年盯着庆川军的方向看了许久,忽地说道,“听闻陈云州爱民如子,在南方名声很好,你说,我们若是放数万百姓出去呢?他会开炮吗?”

  想到这里,他脸上露出了看好戏的笑容。

  亲卫闻言连忙说道:“将军,不可,现在统帅下令封锁城内,您这样做,恐怕会被人攻击。他们早就嫉妒您受统帅信赖了。”

  那些高昌人的将领被朱宜年这个外来户抢了风头,如何能甘心?他们平时可没少给朱宜年上眼药,使绊子,不过右贤王一直对朱宜年信赖有加。

  朱宜年淡淡地说:“无妨,我会说服统帅的。”

  他写了一封信,让人送去给右贤王,陈述了此举的必要性。

  两军交战之时,数万百姓突然冲出城,不管是杀还是留,总会打乱庆川军阵脚。

  而且要是陈云州在京城门外杀了这些百姓,城内的百姓、官员肯定会极为恐惧厌恶乃至于憎恨他,他经营这么几年的好名声没了。

  但如果陈云州放任这些人逃跑,又要担心这里面会不会有乔装打扮的高昌人了。

  杀,还是留,这可真是个艰难的选择。

  右贤王果然批准了朱宜年的提议,但让他第一次不要放太多人出去,因为城内的百姓官员权贵数量总是有限的,这些人可是他们的人质。

  最后朱宜年弄了一万平民,又在里面混了几十名高昌人,然后直接打开了城门。

  一看城门大开,这些京城百姓立马不管不顾地往外冲,生怕跑晚了就没了性命,事实也是如此,因此后方高昌人的弓箭手盯着,跑得最慢的已经听到了弓箭擦过耳边的声音。

  这么多人一口气冲了出来,确实打了陈云州一个措手不及。

  西城门外就一条路。

  杜将军看到这么多平民冲出来都惊呆了,连忙问陈云州:“大人,这……要开火吗?”

  开什么开!

  陈云州脸色凝重:“不能开,派人上前拦住他们,挨个登记盘查……不,让大军往南退,侧开一条路,放这些人走,不要拦他们,当心这里面有高昌人,不要接近他们,凡是有敢靠近的,立即斩了!”

  陈云州看到了这些逃难百姓后面呼啸而来的弓箭,立即改变了主意。

  庆川军仓皇让路,但路只有这么宽,而且还有笨重的大炮、攻城器械,挪动非常慢。

  好在杜将军也是个果决之人,他命人对着天空放了一炮,巨大的爆炸声吓住了这些百姓,再乱也没人敢往庆川军这边跑了,不少往两侧跑,也不管是山坡、还是河流。

  很多人不小心栽进了雪地里,不知踩到了什么,直接往下陷,其他人也不管,直接踩着他往前冲,生怕跑慢了会被人一箭穿心射死。

  陈云州看着这混乱的一幕,目光发沉,眼神往城楼上瞟了一眼,这人好狠的算计,要是下次在双方交战时,他们再来这么一出,自己这边必定会大乱阵脚。

  陈云州收回了落在城墙上的目光,眼神忽地瞥到一张有些熟悉的面孔。

  虞书慧!

  陈云州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远处抱着一个小女孩疲于奔命的狼狈女子竟然会是虞书慧!

  不过想想嘉衡帝都被挂在了城墙上,她……一个弱女子只能混在人群中逃难也就不足为奇了。

  几年不见,虞书慧再也没了初见时的明媚开朗。她眉头紧皱,似有化不开的雾,瘦弱的手臂紧紧抱着一个看起来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艰难地躲避着身后冲撞而来的人群。

  可她太弱了,那些只顾着逃命的人哪会管前面有没有人呢?

  眼看她被人撞到在地,后面还有人不管不管地往前冲,陈云州终究是不忍,对柯九说:“去将那个抱着小女孩的女子带过来。”

  柯九连忙带了几个士兵过去挡在虞书慧身后,制止后面的人往她身上踩踏而过。

  后面总算是没人挤了,虞书慧松了口气,连忙抱着小女孩爬了起来准备继续逃难。

  但她这一抬头就被柯九给认出来了。

  “公主!”

  虞书慧一惊,浑身瑟瑟发抖,抱着小女孩的手不自觉地收紧。

  等她鼓足勇气抬头,认出柯九时,她张了张嘴,眼圈不自觉地红了,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柯九看到她瘦得两只眼珠子都凸出来了,也是非常吃惊。虽然如今京城陷落了,但也没多久,这么点时间人不可能瘦成这样,可见先前虞书慧的日子恐怕都不好过。

  若不是五官很相似,柯九很难将眼前这个狼狈、瘦弱、可怜的女子跟当初那个骄傲、漂亮、活泼的公主联系在一起。

  到底是熟人,柯九放缓了语气道:“公主,这边危险,请随我来吧。”

  虞书慧点了点头,抱着孩子跟着他。

  但没走几步,柯九就发现她走得特别慢。

  他回头仔细观察了一下,只见虞书慧左脚落地特别慢。

  察觉到他的目光,虞书慧连忙加快了脚步,这速度一提起来就更明显了,她走路一瘸一拐的,难怪快不起来。

  柯九正想说什么,后面响起了马蹄声。

  他回头看到一辆马车停在了旁边,当即明白了什么意思了,连忙邀请虞书慧:“公主,上车吧,要小的扶您吗?”

  “不用,谢谢。”虞书慧婉拒,抱着小女孩踩在脚踏上,缓缓挪上了马车。

  柯九命人将马车驶回营地,给她们俩准备点吃的和换洗的衣服,然后跑回了陈云州身边,低声说道:“大人,安排好了。”

  陈云州点头,没说什么。

  柯九欲言又止,但见陈云州跟杜将军讨论起了军情,只得闭上了嘴巴。

  杜将军看着四散逃离的百姓,眉头紧蹙:“就这么让这些人逃了吗?这里面肯定混了高昌人,若是人多,可能会偷袭咱们。而且有了今天这一次,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要是后面几次人数增加,里面多混些高昌人,逼近他们再动手,又或是绕到他们后方动手,他们搞不好会阴沟里翻船。

  这阴谋很明显,但哪怕知道也很难防范,总不能将这么多百姓全部射杀了吧?万一这里面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百姓呢?

  想到这里,杜将军就恼火:“他娘的,这些高昌人真是太可恶了。”

  确实可恶,但还是那句话,兵不厌诈,这一局是敌人占了上风。

  今天讨不了什么便宜了,搞不好还会有第二第三轮的百姓冲出城,陈云州随下令鸣金收兵,暂时退回军营中再想对策。

  回到大营,柯九再也憋不住了,低声对陈云州说:“那……那是公主吧?她……小的差点没认出来,变化太大了。”

  陈云州这才想起自己把虞书慧给捡回来了。

  他想了想问道:“将她安顿好了吗?”

  柯九摇头:“小的也不清楚,小的这就去问问。”

  “不用了,我去看看吧。”陈云州制止了他。

  两人一道去了虞书慧的营帐。

  因为是柯九派人送回来的,留守的将士不知道虞书慧的身份,就将她和那个小女孩安置在了靠近西侧角落的一个帐篷中,那边去的人比较少。

  陈云州走到帐篷外,冲柯九抬了抬下巴。

  柯九明白了,赶紧隔着门帘喊道:“公主殿下,您方便吗?我家大人来看您了。”

  少许,里面传来一道有些干涩的女声:“进来吧。”

  柯九连忙掀起帘子。

  陈云州踏入营帐内,看到虞书慧正在喂那小女孩吃饭,他立即拱手道:“臣陈云州见过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