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69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葛镇江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但不能不防,他还是给葛淮安写了一封信去,严令他不准主动出击,南庆县也是,以守为主。

  

  马典很好地贯彻了葛镇江的命令,无论庆川军怎么挑衅,他都坚守城池不出。

  童良想了好些法子,哪怕只派出几百人去城下骚扰,这马典都还是老老实实守在城中不动。

  童良也很憋屈,跟陈云州抱怨:“大哥,这人上辈子是乌龟吗?多好的机会,他都不出来,也从不出城骚扰咱们,他人数可是比咱们多啊,我就没见过这么胆小的。”

  陈云州也有些意外:“难怪葛镇江会把马典放在南庆县,这人确实是守城的一把好手,若他身上没太多的劣迹,他日生擒了为我所用。”

  童良有些不服气:“大哥,这人贪生怕死得很,你太高看他了。”

  陈云州可不赞同:“阿良,他能严格遵守上司的命令,能够在己方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不冒进,不为所谓的功劳冲晕头脑,这点就很难得,这人是个守城的好料子。”

  “大哥,你这么夸他,咱们攻城就难了。”童良嘟囔。

  本来攻城就比守城难数倍,再碰上个这么稳健的家伙,哪怕自信如童良,这次也没信心能拿下南庆县了。

  陈云州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急什么,咱们有时间慢慢跟他们耗。慢慢打,实在不行围而不攻也可,我倒要看看他能忍到什么时候。”

  城里是有粮不假,但缺少蔬菜和肉类。短期内还行,时间要拉长,几个月不吃蔬菜,便秘都要让他们头痛死,而且长期营养不均衡,这些将士的身体也会变差。

  当然,最重要的是,攻打南庆县本来就是个吸引注意力的幌子。

  现在目标已经达成,能不能拿下南庆县又有什么关系呢?

  童良想了失踪的父亲和骑兵,按捺下急切的心情说:“大哥,我知道了,我会在尽量减少损失的情况下,收回南庆县。”

  他换了个方式,干脆将南庆县当成练兵的地方。每天上下午,都让士兵去一趟,权当做负重跑步训练了,而且为了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他还开出了奖励条件,每次得第一的营,奖励红烧肉一顿。

  地点就定在南庆县城外五百米处,处于城楼上看得见,射不中的地方。

  有了吃肉的激励,庆川军们积极多了,每天各营都声势浩大地冲向南庆县外,搞得南庆县城中的葛家军每次都严阵以待,结果,一群人身穿铠甲,带着武器,跑到城外几百米却停了。

  而且更让人无语的是,停下你就停下嘛,但掏出锅,挖灶烧火煮肉是几个意思?

  看着庆川军在他们几百米外野炊,肉香顺着风飘荡进鼻翼间,城楼上的士兵一开始是不屑的,当谁没吃过肉啊?

  可眼看着庆川军天天在城外吃肉,一个个吃得嘴巴流油,时间一长,葛家军们馋了。

  当初大家之所以投奔葛家军,一是被逼无奈,二不就是为了混口饱饭吗?

  可现在天天却看着别人吃香喝辣,自己只能干瞪眼,谁能忍?

  他们现在在城里,储存的肉早就吃光了,甚至连菜叶子都见不到了。以前吃这些清汤寡水的水煮菜,大家都是嫌恶的,觉得难吃死了。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也不过七八天没吃水煮菜,大家竟然有些怀念,以至于看着城外的庆川军吃菜都觉得香。

  而且庆川军非常可恶,将城外方圆十里内的菜全部扒光加餐了,搞得他们在城墙上放眼望去,地里全是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就这么坚持到了小年,大家吃的照样是杂粮饭,碗里除了饭,不见荤腥,也没有菜叶子,将士们都有些受不了了。

  有人向马典提议:“将军,庆川军人数粗略估计只有一万人,比咱们人还少,怕他作甚?他们天天在城外吃香喝辣,听说今天还在吃烤羊肉,咱们何不派一队精锐出去,抢了他们!”

  “就是,欺人太甚,太不把咱们放在眼里了,天天在城外吃东西,当我们是摆设啊?将军,咱们人比庆川军多,就是打起来,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

  ……

  马典慢吞吞地说:“不可,咱们人虽然多了五千,可当初大帅带了五万人去攻打庆川,当时庆川城中士兵只有几千人,还是失败了。现在双方兵力差距并不大,不可冒险。大将军和大帅的命令都是让咱们守好南庆县,咱们只要做好分内之事即可,不要节外生枝。”

  “可是,这庆川军分明是故意的,咱们就这么任他们在城外嚣张吗?”最先说话那位营指挥使不服气。

  马典瞥了他一眼:“庆川军正是奈何不了我等,才会用这种方式引诱咱们上钩,冷静点,别中了对方的计。谁不听命令,擅自行动,坏了事,别怪我拿他的人头祭旗!”

  见他动了怒,这些人终于消停了。

  但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时间长了很影响城中将士的军心。

  等这些人退下后,马典思来想去,将这情况写了两封信,分别送给葛淮安和葛镇江。

  葛淮安一看信上的内容,火气就往脑门上涌:“这个陈云州,惯会用这些不入流的手段,有种的就正大光明地去攻城啊!”

  “不行,不能任他们这么嚣张。我得想想办法。”

  葛淮安打算派一支奇兵去偷袭庆川军,但被副将拦住了:“大帅,不可。奇兵人数太少,不会是庆川军的对手,但若是人数太多,万一这是庆川军的调虎离山之计怎么办?桥州比南庆县重要多了,咱不可因小失大。”

  “可就这么看着陈云州他们嚣张吗?”葛淮安很不爽,一碰到庆川军,他就想起那段被俘虏后的日子,屈辱、痛苦,让他没法冷静。

  副将说:“大帅莫急,等拿下了汝州,大将军定然会想办法解决庆川军的,那时候有他们后悔的。咱们现在听大将军的,不要妄动,免得坏了大将军的计划。”

  好说歹说,总算是劝住了葛淮安。

  葛镇江收到信后,眉头皱得更深了,他将信递给袁桦:“军师,你看看。”

  袁桦看完后说:“大将军不必担心,庆川军就是拿马典没办法,才弄这种不入流的手段,只要马典能坚持住固守城门不出,庆川军翻不起什么浪花,也拿不下南庆县的。”

  葛镇江叹气道:“我知道。但马典能沉得住气,下面的人未必。这个手段并不高明,可底下的士兵,跟着咱们不就是为了混口好吃的吗?”

  什么出人头地,封侯拜相,那只是少数将领的追求。

  对于绝大部分的底层士兵来说,今天吃好穿暖不饿肚子,要是再能有个女人,那就更好了。这才是实实在在能够打动他们的利益。

  眼界,地位决定了他们的追求。

  若是他们这种最基本的诉求和利益长时间得不到满足,而庆川军又天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吃香喝辣的,这样的对比,迟早会动摇军心的。

  袁桦点头:“大将军担忧的极是。如今只有三个法子,一是等拿下了汝州,咱们再分出精力去对付陈云州,围魏救赵,攻打定州、仁州,又或是直接派兵去突袭围在南庆县外的庆川军都能解了南庆县之围。”

  “第二个让葛大帅派兵支援,打退庆川军。”

  “第三,咱们跟庆川军议和,将南庆县让给他们,马典带兵退回桥州,收缩防线。”

  葛镇江蹙眉,想了想说:“第二条不可。淮安性子冲动,陈云州诡计多端,而且一旦跟庆川军全面开战,咱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糟糕境况。”

  他心里更倾向于选一。

  但现在汝州这边的战事迟迟没有进展,年前肯定是拿不下汝州的,过完年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南庆县怕是等不了这么长的时间。

  思虑良久,葛镇江下了决心:“跟庆川议和,将南庆县让给他们吧,区区一个县而已。而且南庆县本就位于庆川境内,距庆川、兴远两城都比桥州近,守住的成本不低。”

  “只要陈云州答应退兵,不再攻打桥州,就将南庆县还给他。”

  用一个小县城换来后方安稳,这笔买卖很划算。

  袁桦赞同:“大将军所言甚是,若能拿下庆川城,这南庆县迟早还是咱们的,但拿不下庆川城,单一个南庆县,作用不大,这时候还给陈云州,消弭一场战事,咱们也可集中精力去拿下汝州。”

  葛镇江当即让人铺上笔墨纸砚,写了信给葛淮安和马典。

  怕葛淮安冲动坏事,葛镇江还在信里格外强调,此事由马典跟庆川军谈判,葛淮安只需做好接应即可。

  

  南庆县城外六里,庆川军军营中,童良急匆匆地拿了一封信进来:“大哥,那马典派人送来的信。”

  陈云州接过信拆开。

  童良的脑袋立即凑了过去,跟着一块儿看:“马典不会是想开了,准备打开城门投降……让,让给咱们?真的假的,大哥这里面会不会有诈啊?”

  陈云州看完后轻轻摇头道:“不知道,不过这都是谈的嘛,他们若是肯让出南庆县,我保证不攻打桥州。”

  那可不,他们本来就没打算攻打桥州。

  这相当于葛家军要把南庆县白送给他们了,童良很积极:“大哥,那咱们明天就派人给他们回信?”

  陈云州在心里算了一下时间,摇头道:“不,现在就回,最好今明两日就把这事给落实了,不然拖下去,想要这么轻松就拿下南庆县是不可能的。”

  童良瞬间懂了。按照时间来算,他爹带兵要么已经拿下了怀州,再不济,那肯定也在攻城了。

  这个消息要不了几天就会传入葛淮安他们的耳朵里。

  到时候葛淮安葛镇江都会知道他们真正的目的,哪还会把南庆县拱手相让。

  想到这里,童良也急了起来:“你说得对,咱们现在就写信回复他们。”

  陈云州悠悠叹了口气:“可惜了,这次不能生擒了那马典。本来我还打算使点反间计,表达我对马典欣赏的,依葛淮安的性格,以后肯定会怀疑马典,万一哪天他把马典给逼反就好了,只是时间不允许,下次吧。”

  一个马典还没南庆县重要。

  况且只要人没死,挖墙角什么时候不能挖?先将好处拿到手再说。

  陈云州利落地给马典回了一封信,表示他们庆川军同意了这笔交易。明日他们庆川军就往后退兵二十里,后天,葛家军退出南庆县,将南庆县交给庆川军,半年内庆川军不会攻打桥州。

  半年,到时候汝州的战事早结束了。

  那时候,即便陈云州不对葛家军动手,大将军和大帅也未必肯罢休。

  马典对这个时间没什么意见。但他对庆川军只往后退兵二十里不答应,太近了,如果庆川军反悔,这事将对他们极为不利,所以他要求五十里。

  双方讨价还价,交流了一个晚上,最后定在了三十五里,时间倒是没变。

  次日清晨,吃过早饭,童良就下了命令,庆川军拔营往后退三十五里。

  马典则派出了上百名探子,一是打探陈云州是否信守承诺退兵,二来也是去后方打探,提前勘探好他们退回桥州的路线,以防陈云州提前布置了陷阱和埋伏,等着他们。

  到中午,陆陆续续有探子回来报告,庆川军已按约定在后退,返回桥州的路上已排除了二十余里,没有发现陷阱或是敌人的行踪。

  确认没什么问题后,马典下了一个决定,提前撤退。

  正所谓兵不厌诈,从他们几次攻打庆川不得,还吃了不小的亏就知道陈云州是个狡猾,诡计多端的人。

  他的话只能信一半,哪怕是约定,也不可完全当真。

  所以为了防止陈云州可能反悔,追杀他们,马典决定下午就撤离南庆县。

  等陈云州收到消息,已经是天黑了,双方到时候的距离肯定在五十里以上,庆川军想拦截他们回桥州都不可能了。

  好在他们已经占领了南庆县一年多,县里值钱的玩意儿早就搜刮光了,唯一有价值还带不走的就是粮草。

  马典也不愿意便宜了陈云州,下令在粮仓放了一把火后,就带着他的一万五千人提前出了南庆县,直奔桥州的方向。

  陈云州最先发现的是南庆县城中的大火。

  浓烟滚滚,十里外都能看到。

  探子回来说了这事后,陈云州的眉头就蹙了起来:“真是低估了这个马典,没想到他竟然是跟卢照一样的狠角色,够果断的啊。葛家军很可能提前撤离了,传令下去,咱们现在就出发,前往南庆县。”

  当然,为防止这是马典的奸计,诱他们入城,陈云州也安排了几队斥候在前面探路,保证安全大军才会继续行进。

  一路急行军,快到天黑时大军总算是抵达了南庆县。

  此时的南庆县城中大火滚滚,映红了半边天,而且城门大敞着。

  童良看着烧了半天都没熄灭的大火,脸都绿了:“这个马典肯定是故意的,下次逮着他,一定要好好收拾他一顿。”

  陈云州也很心疼,只怕是城里值钱又带不走的玩意儿都被他们烧了,还有一些民居也逃不掉,重建不要银子不要时间的吗?

  不过如果自己是马典,也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