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65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是啊,凭什么关我们?小子,你知道我是谁吗?”

  ……

  柯九没说话,直接拔刀,大人说了,只有废物才会无能狂啸。

  刀一亮,这些没吃过苦的官宦子弟顿时噤了声。

  康旻气急败坏,压抑着怒火说:“我要见你们陈大人!”

  柯九懒得跟他废话,手一挥:“通通关进牢房里。我家大人明日要去仁州,你们谁最先反省了就带谁去,诸位好好想想吧。”

  康旻一行听到这话,顿时眼睛发亮。

  几天前,他们惶恐不安地逃离仁州,但在定州吃了憋后,他们如今只想快点回仁州,仁州现在对他们来说,那就是天堂。

  而且到了自己的地盘,有陈云州好看的!

  柯九将这些人的神色纳入眼底,没说话,哼着小曲去找陈云州汇报情况了。

  “大人,经初步统计,这批人总共携带了金子一千八百两,银子六千七百两,金银首饰珠宝好几匣子,还有绫罗绸缎十二箱,古董字画孤本等共计八十九件,此外还有……”

  光是报这些人带了多少东西,柯九就说了小半刻钟。

  陈云州听得头大:“你就说总共大约多少银子吧!”

  柯九一脸为难:“大人,古董字画孤本、名茶、瓷器等物可不好估算价值,只能算金银细软,全部换成银子应该有四万多两吧,可真是太有钱了。”

  可不是,一个知府,一个通判,还有几个跟他沾亲带故的富户就这么多钱。

  这还没算他们在仁州的田产铺子这类的家业。

  朝廷天天喊着没钱,这不挺有钱的吗?

  这些银子就可供养几千士兵一年的基本开销了,当然如果要出去打仗那得另算。

  “现在定州百业待兴,正是用钱的时候,将金银直接入库,其他的东西,回头看看,若是他们这几家的祖传之物就物归原主,不义之财通通没收了。先将这些人关押一段时间,不要动刑,等我们从定州回来再将他们给放了。”

  之所以将这些人关起来不是为了折腾他们。

  主要是担心康旻不满,跑出去节外生枝,还是关押在牢房中安稳一些。

  柯九点头:“是,大人。”

  陈云州尤问:“你在客栈呆了半天,可看出里面哪个可用?”

  柯九想了想说:“柳明坤,仁州通判之子。他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听说他当初不同意走,但仁州通判就这么一个儿子,怕儿子留在仁州出了事绝后,所以将他绑了带上马车的。小的偷偷看过,他胳膊上还有被绳子捆绑过的红痕。”

  陈云州……

  真是歹竹出好笋,生错家庭了。

  “行,那重点留意他吧,若他主动请缨,明日就带他跟咱们一道去仁州。”

  虽然陈云州现在有了仁州知府的大印,但对仁州的情况完全不了解,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有些身份地位又熟悉仁州情况的当地人领路了,这样能事半功倍。

  仁州知府和通判这两个老油条带着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乱子,带这柳明坤就挺好的。

  柯九点头:“好,小的这就去安排。”

  陈云州摆手,示意他:“你顺便通知门房一声,詹尉和阿南回来了,让他们过来见我。”

  他明天就要走,还有些事得交代他们。

  

  翌日,秋高气爽,天气晴朗,是个无风的好天气。

  陈云州带着鲁公公、柳明坤一道离开了定州。

  鲁公公上了马车,看到前前后后都是士兵,粗略估计至少也有几百上千人。

  他有些惊讶:“陈大人,咱们这次带了不少人啊。”

  从兴远回定州,他们才带了几十个护卫。

  陈云州无奈叹气:“还不是那葛家军给闹的。我这不是担心咱们这去京城路上危险吗?所以多带了点人,万一遇到小股乱军也有一战之力,至少掩护咱们逃跑没问题。”

  鲁公公看了看自己的腿,这群人里就他跑得最慢。

  他深以为然:“还是陈大人考虑得周到,是该多带些人。”

  陈云州一看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忍住了笑:“公公坐好了,咱们启程,争取早日到仁州。”

  鲁公公放下了帘子,坐回了车里。

  陈云州去了后面一辆马车,至于柳明坤,则安排在了队伍的靠后的位置,好跟鲁公公隔开,免得鲁公公提前发现了仁州的事。

  紧赶慢赶,天一亮他们就出发,天快黑时才找个地方落脚,风餐露宿,五天后总算是到达了仁州。

  鲁公公这几天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恹恹的,精神萎靡。

  当陈云州说这么多人需得进仁州城补一些物资后,他忙不迭地答应了:“其实也不用那么赶的,咱们在仁州城歇个两天再启程都没关系的。”

  陈云州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歇个两三天,只怕鲁公公会后悔今天的决定。

  可能是康旻带走的人太多,仁州城内百姓也听到了风声,大白天的,城门口连看守的卫兵都没有,不时有带着家小面色仓皇出城的百姓。

  尤其是看到他们这一支军队后,不少人更是吓得瑟瑟发抖,远远地避开,还有些甚至拔腿往城里跑,不知是不是通知还留在城中的亲朋好友了。

  等进了城,城内百姓更是都吓得往家里跑,边跑还边大喊:“葛家军来了,葛家军来了,快藏起来,快……”

  街边的店铺赶紧关门,有女儿和年轻小媳妇的立马将人藏起来。

  街上的小贩更是连摊子都不要了,飞快地跑到房子里躲起来。

  不一会儿,整条街道都空寂了下来,偌大的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跟座死城差不多。

  陈云州让柯九去盯着鲁公公,自己骑马落到后面,跟柳明坤的马车并行:“把帘子掀起来。”

  两个士兵连忙将柳明坤所坐马车的帘子全部掀了起来。

  柳明坤坐在马车中,紧抿着唇,看着往日热热闹闹的大街突然一下子变得死寂。

  马车拐过两道弯,路过一家包子铺,包子铺的蒸笼还放在外面,热气腾腾的,里面一个个大包子白白胖胖,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可却没有人。

  再往前是他熟悉的书肆,往日里总算是墨香悠长,今日却大门紧闭。

  没走多远,一辆卖糖油果子的手推车横七竖八地倒在路边,无人过问,可想而知当时主人逃跑得有多仓促。

  柳明坤的眼神暗淡下来,自责、惭愧涌上心头,他垂下了头,神情萎顿。

  陈云州一看就知道这小子被家里保护得很好,想什么都写脸上,难怪当初会被绑走呢。

  对这种青涩的小青年,不能用对付老狐狸的那一招,真诚才是必杀技。

  陈云州叹道:“柳公子,你也看到了,仁州如今人心已乱,城门大敞开,别说是数万乱军了,随便几千人都能拿下这座城池。而这一切皆是拜康旻和你父亲所为,身为地方父母官,乱军都没打来,他们先弃全城百姓于不顾,只顾着自己逃命,枉读圣贤书,可耻可恨。”

  一席话说得柳明坤面色赤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陈云州看火候差不多了,继续道:“如今我们路过仁州,看仁州之乱象,不能不管。柳公子,你可愿帮我?”

  柳明坤正被自责啃噬着内心,一听这话,忙不迭地说:“当然愿意,陈大人,您尽管说,小人都听您的。”

  陈云州满意点头:“仁州城里应该不少人认识你,尤其是府衙的人。也不知府衙现在还有没有人,一会儿咱们就要到了,若是产生什么误会,伤了自己人就不好了。这样,你去前面,先跟知府衙门的人沟通一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柳明坤连忙点头:“是,小的这就去,小的会骑马。”

  陈云州示意马车停下,命人带他去前面,自己则不紧不慢地跟上。

  行至鲁公公的马车前时,鲁公公显然也发现了不对劲儿,探出一个头问:“陈大人,怎么回事,这仁州城里一个人都没有?”

  陈云州悠悠叹了口气说:“怕葛家军打来,逃走了一些,还有一些躲了起来。”

  “那……咱们要不也别歇了,赶紧走吧。”鲁公公登时改变了主意。

  陈云州抬头看了一眼天色:“下午了,咱们的食物都吃光了,必须得在城中补给一部分食物,先弄些吃的。”

  鲁公公没法反驳,只得答应,但有些心不在焉的。

  陈云州没搭理他,到了府衙就让人先送他去后衙休息,再给他准备一堆好吃的就行。

  柳明坤倒是早跟衙门里的人沟通过了,面对他们的到来,衙门的人虽有些紧张戒备,倒是不像城中的百姓那样惊慌失措。

  陈云州下马,粗略扫了一眼,大概有六七名下级官员。

  他笑了笑说:“诸位,咱们进里面谈吧。”

  几人对视一眼,带着陈云州进了厅堂,为首的人拱手道:“久闻陈大人美名,今日一见,大人果然仪表不凡。下官乃是仁州司户参军严焕。”

  接下来几名官员也一一介绍了自己。

  陈云州听完后蹙眉道:“怎不见兵马都监?他也跑了。”

  严焕苦笑:“对,在康大人他们走的第二天,郝都监也带着亲信和家小离开了,他走后,守军群龙无首,散的散,走的走,剩下的也不当值了,如今官府就还剩我们这些人,还有几十名衙役和一百多名守军。”

  陈云州点头,问道:“那严大人你们为何没走?”

  严焕笑得比哭还难看:“下官就是仁州人氏,家族亲朋都在此,如何走?我们这些人的情况都差不多。”

  故土难离,况且现在战乱四起,去异乡谋生,谁又能确定自己去的不是下一个仁州呢?这种朝不保夕的日子,只能祈求老天爷怜悯。

  陈云州赞同:“严大人说得是。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早灰心,葛家军人虽多,但都是边打仗边强征的平民,还有一部分地痞流氓恶霸,说是乌合之众也不为过。仁州城高墙厚,城中百姓有数万之众,定能守住仁州。”

  他这话很有说服力。

  谁不知道当初葛家军去打庆川的时候,庆川也没兵没人,最后还不是挺过来了。

  严焕虽然官位不高,但他是个聪明人,陈云州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他自然明白陈云州的意思。

  至于陈云州会不会觊觎仁州,那不是他这种不入流的小官能决定的。况且,早听说庆川军纪律严明,从不抢劫,滥杀无辜,仁州落入庆川军的手中总比被葛家军占领强吧。

  于是他跪下恭敬地说:“陈大人说的是,只是我等皆无守城的经验,如今城中知府、通判、都监等几位大人都跑了,城里人心惶惶,下官恳请陈大人怜悯仁州百姓,留下来主持大局,我等唯大人是尊!”

  “请陈大人怜悯仁州百姓,留下来主持大局,我等唯大人是尊!”其余几名官员也连忙跪下磕头道。

  陈云州连忙将严焕扶了起来:“严大人言重了,共抗乱军,守护百姓是我等义不容辞的责任。诸位大人既然信任我,那咱们就坐下来商量商量如何守城。”

  严焕虽然早就猜到了陈云州会同意,但真正从他嘴里得到肯定的答复还是松了口气。

  几人一一正襟危坐,看向陈云州:“我们都听陈大人。”

  陈云州知道指望他们拿主意不现实。这里面若真有那等力挽狂澜的能人,仁州也不会是现在这样乱糟糟的情况。

  他点头道:“既然诸位大人如此信任我,那我就托大,先抛砖引玉,说点我自己的看法。首先由我带来的一千庆川军看守城门,不能再让城门处于无序状态,其次要安抚城内的百姓,严惩这段时间趁乱在城中为非作歹的,尽快将城中的治安稳定下来,这就要仰仗诸位了。”

  “诸位大人和还留在府衙的衙役、卫兵应当都是本地人,城中百姓也熟悉你们,由你们出面跟城中百姓说明情况,张贴告示,把不法分子全部抓起来,杀人越货、妇女等重罪的直接在菜市口处决了,以儆效尤。那些小偷小摸的则抓起来,让他们做苦力以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