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45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嘉衡帝面色稍霁:“那依虞爱卿所见,派谁担任兴远知府一职最合适?”

  本来能有个外放的机会,对那些考中了进士却还一直不受重用,等着授官又或是丢到穷困县历练的低级官员来说,是个不错的差事。

  但现在庆川情况不明,万一陈云州真的跟葛家军勾结了,那去就是送人头的。

  虞文渊肯定不能安排自己人去,他正琢磨,大殿外面一耳聪目明的年轻官员站出来道:“皇上,微臣愿意前往兴远州,为皇上分忧解劳。”

  嘉衡帝抬头望去,示意大太监刘安去将人带上来。

  很快刘安就将年轻人叫到了前面。

  嘉衡帝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衙门当差?”

  年轻人约莫二十来岁,长得斯文有礼。

  他跪在殿内说道:“回皇上,微臣太仆寺主簿钱清荣。”

  “姓钱?你跟博远侯什么关系?”嘉衡帝问道。

  博远侯连忙站出来说:“回皇上,是微臣那不成器的长子。”

  嘉衡帝很满意,钱清荣这身份去了兴远也不用担心被陈云州给收买,他定然会如实将庆川的情况上报。

  “不错,虎父无犬子,博远侯你有个好儿子。传朕旨意,任命钱清荣为兴远知府,即日上任,不得耽搁!”

  早朝后,嘉衡帝又特意将钱清荣留下嘱咐了几句,让他去了兴远,尽快摸清楚庆川的情况,及早汇报给朝廷。

  

  拿下了兴远,收回了仪州,打退了葛家军,陈云州发现自己的拥护值并没有长多少,两个月了,才不到二十万,要凑齐两百万,猴年马月去了。

  他怀疑这是因为他没在兴远州亮过相,兴远百姓、仪州百姓的拥护值都跑到了林钦怀和卢照身上去了。

  这怎么行?

  好不容易攻打下两个地方,结果他这半点好处都没捞到。

  在确定葛家军全部退回了怀州、桥州后,陈云州决定去兴远一趟。

  朝廷的官员恐怕还得一个月后才能到达,在此期间,兴远城中百业待兴,有些惠民、利民的举措也该及早布置下去。

  首先当务之急就是在兴远州推广红薯。

  现在才五月份,这时候种下一批红薯,还能赶得上。

  将庆川事务都交给陶建华和郑深后,陈云州带着柯九,拉了十几车红薯,前往兴远。

  林钦怀见到他如释重负,自从仗打完之后,他在城中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如今看到陈云州就跟见了救星一样。

  陈云州被他这反应逗笑了:“此战辛苦林叔了。召集兴远城官员议事吧,我有事情要跟大家说。”

  兴远城中目前只有几名低级官员,最要紧的职务还都是庆川这边的人担任着。

  陈云州将他们叫过来:“我已上书朝廷,说明了庆川,想来最迟下个月,朝廷就会派新的知府大人过来,这段时间还要辛苦诸位管理好兴远州。”

  众人连忙说不敢当。

  陈云州又道:“一会儿将城中百姓召集起来,我带了一些红薯过来,发给大家,教大家种植之法,红薯产量更高,而且对土壤、水分的要求要低很多,山地都可种植。”

  林钦怀听到这话高兴不已,连忙去安排,还让发红薯的人告诉他们,这是陈大人亲自从几百里外送过来给他们的。

  这法子果然奏效了。

  到了傍晚,陈云州就看到自己的拥护值嗖嗖地往上长,每次都是两三点的加。

  满意地关上了系统,陈云州跟林钦怀、童良、崔弦等用过饭后谈起了接下来的规划:“林叔,童良跟我回去,你留在兴远如何?我担心新来的兴远知府会跟孙崎嵘那厮一样,为免兴远再陷落,咱们必须得在庆川留个人。童良阿东他们太年轻了。”

  此举正合了林钦怀的意。

  他辛辛苦苦拿下兴远,可不是为朝廷做嫁衣裳的。

  他笑着说:“好,庆川的兵都练得差不多了,少了我,也还有童敬在,新兵让他练即可。大人放心,我会守住兴远的。”

  “如此就有劳林叔了。”陈云州举杯敬他,然后接着说,“下午,崔弦将最近统计的名册给我看了,如今兴远城中只有四万多百姓,人实在是太少了,不少房屋闲置。林叔,人口兴,城才能兴,我建议可向托拖家带口,家世清白者半赠半送城中的闲置房屋,以尽快增加城中人口。”

  不光是城里,兴远州都应该发布吸引流民、灾民的措施。

  被葛家军占据半年多,兴远州的人口总计减少了五十多万。一半逃往其他州府寻求生路,一半是被葛家军杀了。

  兴远州原本也只有两百来万人,这下人口一下子减少了四分之一,可不是个小数目。

  林钦怀知道,征兵养兵首先就得需要人,没有人何来的兴盛一说。

  他赞许地说:“大人说得是。如今新任知府还没来,大人暂代知府之职,兴远上下听大人的,大人尽管吩咐。”

  陈云州算是看明白了,除了打仗,林钦怀就想当个甩手掌柜。

  罢了,不为难他了。

  陈云州转头跟崔弦认真商议了起来,边喝边聊,一直聊到夜深,最后还是童良受不了崔弦一直霸占着陈云州,将陈云州给拉走了。

  次日,陈云州就代兴远知府发布了一系列的通知。

  第一是兴远本地阵亡将士、百姓的抚恤,兴远城中四间屋子的房子或是四亩地,任选其一。

  第二是招募人口,欢迎外州府百姓前往兴远定居,若是选择居住在城内,可半价购得一座房屋,二十年内不得买卖,若是住在城外,每一口人可获两亩田地的租种权,前五年免租,只需缴纳朝廷规定的田赋即可。

  第三,本地百姓没有房子的,可优先购买城中的闲置房屋,只需付四成的价格。房屋面积太小想置换的,打六折,但二十年内不得买卖。

  此外,兴远全州百姓,今年田赋减两成。

  第四,鼓励兴远百姓种植棉麻等作物,庆川府会全部按照市价收购。

  ……

  官府的告示张贴出来后,立即在全城引起了轰动效应。

  因为这些几乎惠及了兴远州每一个百姓。

  仅仅一天时间,便让陈云州的拥护值上涨了二十万,这还是因为兴远城中只有几万百姓,城外偏远一些的地方都没听到消息。

  但随着知府衙门的告示张贴下去,陈云州可以预料,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拥护值都蹭蹭蹭地往上长。

  除了拥护值开始狂涨,好消息还一个接一个。

  夏喜民的商队回来了,途径兴远,知道庆川拿下兴远后,他没再绕路,直接从兴远城中经过。

  陈云州看着他们带回来的三千匹良马,佩服得五体投地:“夏员外,你真是太厉害了。”

  这么多马,排队都有几百米长,在这乱世能买到马,还将马顺利运回来,可不容易。

  夏喜民哈哈大笑:“多亏了几个朋友帮忙。对了,大人,如今兴远收了回来,北边的路是畅通无阻的,我有些朋友很喜欢咱们庆川的布料、镜子等物,大人可否派兵去兴远北部清楚匪患,保证商路畅通?”

  现在兴远、庆川、仪州都很安全,但去年战乱发生后,兴远和北边的冲州交界处,多了不少土匪。这次他们这么大的队伍回来都遭遇了两拨土匪,好在自己这边人多,不少人都有一定的武力值,不然还真要阴沟里翻船。

  但这并不是每支商队都能有他们这个规模的。

  长此以往,小商队根本不敢往南走。

  陈云州一听还有这种事情,当即保证道:“没问题,夏员外所言甚有道理,回头我便安排人去剿匪。”

  不光是要剿匪,而且还要宣传三州的太平。

  现在的传播速度太慢了,等百姓口口相传,那得后年马月去了,只能自己出击。

  陈云州将这个任务交给了童良。让他带一队人马去北边剿匪,并在附近的村落张贴官府的告示,严厉打击土匪,土匪自愿下山的可入册编入良民中,安生种地做买卖都可,冥顽不灵的,直接杀了。

  此外,他们还派了一支百人小队,驻扎在两地商路的必经之处,为进入兴远的商队保驾护航,此外,还给各商队发放兴远、仪州两地的招募百姓公告。

  这些商队头一次碰到这么热心的官府,感激之余,自然也愿意帮他们将这些招募的公告在途径的镇子、城里发放。

  于是钱清荣还没到兴远便先看到了兴远官府发出来的公告。

  彼时,他刚进入冲州,距冲州城都还有两百多里,到兴远城更是有五六百里。

  这么远,他竟然都能收到兴远官府发的告示,钱清荣好奇极了,指着张贴在客栈柜台上的纸询问掌柜的:“冲州怎会有这张告示?”

  掌柜的一遍拨弄着算盘珠子,一边跟他闲聊:“这是我一个常客送过来的,说让我放在柜台上,若是看到流民,就告诉对方。”

  “真有告示上说的这么好吗?”钱清荣挑眉问道。

  掌柜的耸了耸肩:“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不过我那熟客说,他们的商队从定州路过兴远往北时,遇到了土匪,兴远官府灭了土匪,还护送了他们一程。他感动极了,这一路上,走到哪儿都给人发这种纸。”

  “我也是头一次听说还有这样的官府,这位客官你说稀奇不稀奇?”

  钱清荣点头:“确实稀奇,我活了二十几岁也是第一次听说这样奇怪的事。”

  掌柜的叹道:“应该是真的,我那熟客都在我这客栈住过一二十回了,若不是真的,他不会如此卖力地给对方发告示。哎,现在世道艰难,处处不太平,若都能像这兴远官府就好了。要不是离得太远了,我都想去兴远了。”

  这年月,挣钱能比全家老小的小命更安全吗?

  “掌柜的说的是,这兴远听起来是真不错。”钱清荣附和道。

  掌柜的抬头笑道:“公子这是打算去哪儿啊?现在定州、怀州、桥州不能去。乱军在攻打定州,恐怕要不了多久定州就要陷落了,怀州、桥州也在乱军的控制下,听说那些人哦,名义上是兵,实际上跟土匪没两样,看到好的就抢。”

  钱清荣含笑说道:“多谢掌柜提醒,那我去兴远州看看,就不叨扰掌柜的算账了。”

  谢过掌柜,钱清荣带着小厮阿元上了楼。

  一进客房,阿元就迫不及待地说:“公子,您说那个兴远州真有这么玄乎吗?您都还没上任呢。”

  钱清荣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笑道:“应该是陈云州做的吧。哎,真是没想到,当初那个书呆子竟也能变成这样有趣,真是识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他跟陈云州是同届考生,两人都考中了。但一个是风光无限的状元郎,一个落在榜单倒数。

  阿元却很愁:“公子,您还笑得出来。他把收买人心的活都干了,您去兴远州怎么办?还有减田赋这事,他这样擅作主张,回头您怎么向朝廷交代?依小的,这人就是不安好心。”

  现在全京城的人谁不知道户部缺银子啊。

  年初那会儿,皇上还下令让朝中大臣,京中勋贵,富户募捐银子打高昌人,最后弄了五十多万两银子,皇上大发雷霆。

  他们走的时候,户部尚书富大人又出来以户部的名义借银子,还说一年给一成的利息,可写借条,也不知道能借多少银子。

  户部都穷成这样了,肯定不会减免兴远州的田赋。

  可他家大人还没到,兴远州就发布了减税的告示。陈云州倒是当了好人,可他家大人呢?

  回头不认账,兴远州的百姓肯定怨声载道,可减免吧,朝廷这里怎么交代?

  钱清荣伸出手指将他的眉毛提了起来,往两边拉:“多大点事啊,怎么愁得跟个小老头似的?你家公子都不担心,你怕什么?”

  阿元无奈叹气,公子也不知怎么想的,好好的京官不做,非要跑来这劳什子兴远。

  第二天,钱清荣带着阿元继续启程。

  一天后,他们遇到了一支商队,说是去庆川的,钱清荣便跟着商队一块儿出发。

  这支商队说是去庆川买便宜布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