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县令,被迫登基 第138章

作者:红叶似火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基建 穿越重生

  其实城中的粮食大军倒是够吃,可目前的情况是,因为没赶上这一季收割小麦种植水稻,城里普通百姓已经开始断粮。

  为防城内先乱起来,林钦怀已经以工代赈,组织百姓修筑城墙,搬运东西,在城中所有能用的空地上种植蔬菜、红薯等作物,以此来给这些缺粮的百姓发粮。

  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郑深看的比较开:“大人莫急,兴许葛家军先坚持不住了呢?兴远城还能撑好几个月呢。”

  “这倒是,当务之急是咱们庆川要继续多囤积物资。”陈云州强调这点。

  郑深有些哭笑不得,大人就是太谨慎了,他们都囤了够庆川城十万人消耗一年的各种物资了。只怕葛家军的储备都没他们这么丰富,大人还像过冬的松鼠一样不停地往城里搬东西。

  两人聊着聊着就到了衙门。

  马车刚一停,陶建华就急切地迎了上来:“大人,葛家军那边派人送信过来。”

  陈云州下了马车问道:“哦,他们说什么了?”

  陶建华笑呵呵地说:“葛家军撑不住了,想跟咱们议和。”

  陈云州下意识看向郑深:“郑叔,你这张嘴可真是开过光啊,要不再说点好听的?比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之类的。”

  郑深也没料到这么巧,愣了愣摆手无奈笑道:“巧合,纯属巧合。”

  陶建华没听懂二人的话,追问之下才得知原委,他也怂恿郑深:“郑先生,你就说说呗,万一好使呢?这全天下的黎民百姓都要感谢你。”

  郑深一把推开凑上来的陶建华:“陶大人,你怎么跟大人一样也笑话我,我要有这本事,那我祝陶大人早日秃顶。”

  “呸呸呸,好你个郑深,嫉妒我长得好看是吧,咒我掉头发,你这人好阴险歹毒……”

  陈云州无奈摇头,两个加起来都快要凑齐百岁的人了,还这么幼稚。

  他没理会两人的官司,径自走入书房,拆开信认真看了一遍,等放下信的时候郑深跟陶建华已经若无其事地坐在书房里喝茶了。

  陈云州把信递给郑深,然后问陶建华:“陶大人,你怎么看?”

  陶建华敛了笑说:“如果真能够交换,那倒是达成了咱们最初的目的,只是如今死了这么多人,再将兴远让给他们,我实在有些不甘心。可一直这么打下去,林将军他们守城也很艰难,每日都有伤亡。”

  放弃吧,不甘心,继续守他还是担心守不住。

  郑深跟他的看法截然相反:“这葛家军就是地痞流氓,他们的话不可信,搞不好这是个圈套。”

  陈云州也赞同:“不是没这个可能。葛家军的话不能全信。”

  陶建华怔了怔道:“那……咱们回绝了他们?”

  陈云州摇头:“为何要回绝,他们可能算计咱们,反过来咱们也可算计他们啊!最后谁算计算谁还不知道呢。既然是他们主动求和的,那我写封信,让他们先将仪州的一万多大军撤了,将仪州让出来。”

  郑深……

  大人的行事作风真是越来越彪悍了。

  陶建华听后倒是颇兴奋:“那咱们要派人去顺势拿下仪州吗?”

  但不一会儿他又自我否认了:“不行,听说仪州城大半被烧了,如今城里的人也跑得差不多了,这就是拿了下来,要让仪州城恢复成往昔的模样,怕是也要花不小的代价。”

  “而且咱们这点兵力一分为三,兵力太过分散了,守城的难度将增加不少。搞不好这就是葛家军的阴谋,想将咱们的兵力分散,各个击破。”

  陈云州说:“也不是没这个可能。但送到嘴边的肥肉不吃实在是有些不甘心啊。”

  郑深笑道:“这有何难的?大人忘了还有卢照吗?将仪州的兵马交给他,让他自己回仪州招兵买马,拿下仪州,收复仪州。若失败,跟咱们关系也不大,若成功了,仪州至少目前还是咱们的盟友。”

  卢照坚持要留下,陈云州没赶他走,但现在庆川的官职也满员的,而且他就比陈云州低了一级,陈云州是没资格给他授予官职的。

  所以就将他全家安置在了城中一处空闲的院子中,没再管他们。

  但这卢照也是个人才,说什么不能白吃白喝白住仪州的,自己跑到郑深手底下帮忙做事。

  他也不嫌郑深没有官职。

  郑深确实有些忙不过来,来了卢照这么个熟手,便将一部分不大重要的工作分给了他。

  卢照这段时间都是兢兢业业的在郑深手底下做事。

  所以郑深这时候想起了他。

  陈云州一想也有道理,立即命人去将卢照请过来。

  卢照过来开始有些不解,等听郑深说明了事情的缘由后,激动不已:“我就知道,只有侯爷才能收复仪州,我只是没想到这么快,侯爷,谢谢您!”

  他投靠陈云州,一是为了躲避朝廷的追责,二是期望有一天陈云州能从乱军手中夺回仪州。

  本以为这一天会很遥远,但他没想到才一个多月这天就到了。

  陈云州轻轻摇头道:“卢照,不是我们,而是你。光复仪州是仪州百姓,仪州通判,与我们庆川无关。我们只能将两千仪州守军还给你,如果不够,其余的人手只能靠你自己去召集了。至于粮草,我们可借一部分给你们,等你们光复了仪州收了秋粮再还我们即可。”

  卢照惊愕地望着陈云州,被惊喜冲晕的头这时候清醒了,原来陈云州压根儿就没打算收编他们,拿下仪州。

  这怎么行,朝廷现在靠不住,仅仅他们仪州自己绝不是葛家军的对手。他好不容易抱上大腿,现在傻乎乎地跑出去自立门户单干,那才是蠢了。

  卢照是个聪明人,他清楚野心是要与实力相匹配的。

  就他在庆川这一个多月的见闻,庆川比他们强多了,只是积累不够,再假以时日,那所谓的葛家军绝不会是对手。

  好不容易上了这么艘大船,坚决不能下去。

  卢照毫不犹豫地跪下行了大礼:“侯爷,当初走投无路,是您收留了我们,我卢照的命从那时起就是侯爷的,侯爷若需要下官回去收复仪州,守住仪州,下官义不容辞。侯爷,仪州土地广袤,气候湿润少天灾,今年必定粮食丰收,可为庆川军提供粮草兵员。”

  怕不够,他顿了一下又说:“下官那老母亲已有七十,身子骨不好,实不宜舟车劳顿,下官恳请侯爷容她在庆川颐养天年。下官不能在母亲面前尽孝,就由下官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代劳吧。那两小子被拙荆惯得不成样子,日后还请郑先生和侯爷多教导一二,若是郑先生不嫌弃,就让他们在郑先生身边伺候吧。”

  太忠了!

  陈云州和郑深、陶建华都沉默了。

  卢照这投名状递得太令人震惊了,竟将他的老母和两个儿子留下做人质。

  他膝下就两个儿子,没其他的儿女,老母亲就更别提了,这算是他最亲最重要的人。

  但也不得不说他非常聪明。

  他才来庆川一个多月,大家都不了解他,陈云州凭什么相信他的忠心?

  仅凭他嘴上这几句话吗?不可能。

  陈云州看向郑深,征求他的意见。

  郑深跟卢照相处更多,此事听听他的意见比较好。

  郑深也被卢照的果决给惊呆了。这卢照可真是个人才,做事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从火烧仪州到今天的投诚,一桩桩真是出人意料。

  若非其出身差了一些,只是个举人,入仕较晚,怕是早就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了。

  得到陈云州的暗示,郑深上前,笑呵呵地扶起他:“卢大人,都是自己人,你快快起来,陈大人不喜这一套。”

  卢照看向陈云州。

  陈云州轻轻点头:“卢通判,坐下说话吧。”

  卢照见自己没被一口拒绝就知道有机会。

  他这才依言坐下,继续加大自己的砝码:“侯爷,如今咱们拿下仪州、兴远两地的机会来了。下官可带人回去伏击那一万多葛家军,然后退回仪州城中,龟缩不出,仪州城中现在什么都没有,又距怀州较远,葛家军应是不愿花大力气再去攻打仪州。”

  “如此一来仪州可守。而兴远州这边,葛家军既已提了议和,他们恐也是经不起这样持久的消耗了,只能咱们再坚持一阵子,葛家军应该就会退军。这样两州便都在我们的控制中,我们庆川军的实力较之葛家军也不弱了。”

  他毫不犹豫地说出自己的野心。

  陈云州感觉身后似是有一只无形的手,用力把他往前推,不容他后退。

  他忽然有种预感,再这么下去,以后的去留只怕由不得他了。

  “楚弢将军在江南战事失利了,目前葛家军是没什么压力的。”陈云州淡淡说道,事情未必会向卢照说的这么简单容易。

  卢照闻言顿了一下说道:“侯爷,依葛家军的野心,迟早会再次攻打庆川,他们不会允许后方有他们没法控制的力量。咱们只能争,必须得争,既注定了要为敌的,得罪他们又何妨?兴远也不是他们的,抢了就抢了,端看谁有本事。”

  真是狂妄。

  但他说得也有道理,陈云州他们本来也是打算坑葛家军的。

  陈云州挺欣赏卢照的,此人做事虽激进了点,但看问题很犀利,做事也非常果决。

  “行,那就依卢通判说的办,你可召集仪州旧部,等我们跟葛家军谈妥就行动。”

  陈云州只将仪州那边的事告诉了卢照,至于兴远这边他们打算怎么办并没有说,以防消息走漏。

  卢照是个聪明人,知道陈云州还没有完全信任他,也没多问。

  

  没几天,葛镇江就收到了庆川的回信。

  他让人叫来葛淮安和军师,还有一众将领商议:“庆川方面的来信大家都看到了,他们要求咱们的大军先从仪州撤离,三天后,他们的人再从兴远州撤离,诸位怎么看?”

  其他几个将领对视一眼说道:“攻打兴远这段时间,咱们已损兵折将一万多人,再打下去还不知何时才能拿下兴远,如今朝廷势弱,正是咱们东进北上的好时机,实不宜在兴远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是啊,兴远州比起江南各地还是差了不少,咱们应趁着朝廷战败的机会打回去。”

  ……

  葛淮安嗤笑了一声:“可万一庆川军反悔了怎么办?那岂不是白白将兴远让了出去,还丢了个仪州!”

  “葛大帅,不能这么说,兴远城现在本来就在庆川军手中,除非韩大帅打回来了,不然怎么叫让呢?”

  “是啊,兴远这等偏远落后的州府,丢了就丢了,当务之急是往东边扩张。怀州以北的定州虽然面积不如兴远州大,但人口却更多,打过去正好能增加咱们的兵力。”

  “大将军,依末将看,咱们目前实不必与兴远较劲儿,等拿下了江南,回头要攻下一个小小的兴远州还不是很简单的事。”

  葛家军中的将领大多出自江南,也就最早跟随葛镇江的那批人。他们最难忘的还是故土,如今发现有机会打回去,对兴远的兴趣就远不如从前了。

  葛镇江本来是打算拿下庆川、仪州,作为大后方,这样他们葛家军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力东进北上了,不然背后有一支不小的力量,始终是个隐患。

  但攻打庆川失利,如今在兴远又踢到了铁板,短期内是没法拿下了。

  他也赞成将领们的意见,不然也不会主动给庆川那边写信了。

  “诸位所说有理,那此事就这么定了,若能拿回兴远自是最好,若庆川军不守信用,他日再算这笔帐。”

  说完,他示意将领们退下练兵,准备下个月攻打定州。

  将领们满意离去,只有葛淮安很郁闷:“大哥,咱们真的要放弃庆川和兴远州啊?”

  葛镇江眯着眸子:“当然不,让你手底下的周将军带一万精锐埋伏在兴远通往庆川的必经之路上,如果庆川军守约退出兴远州,正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到时候从仪州退回来的那支军队直接接受兴远州,如果他们反悔也没关系。”

  “你明日就挑些兴远、桥州的将士,有家人留在我们手中的,忠心无疑的那种,扮做流民混入庆川城中,到时候让子坤、老周配合你们,来个里应外合,争取一口气拿下庆川。”

  “此事关系重大,你不要与子坤再置气了,平日里你们吵吵闹闹我不管,但不能耽搁大事,否则休怪我葛镇江不念兄弟情谊。”

  可能是觉得这话有些重了,他稍稍放缓了语气补充道:“淮安,这可是关系着我们的大业,你我兄弟的前途和脑袋,要以大局为重。”

  葛淮安震惊极了,没顾上这些,惊讶地问:“大哥,咱们,您这次的真正目的是拿下庆川,而不是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