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甜品暴富 第46章

作者:桃柳笑春风 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美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唐珺闻声,从屋里出来,看到院子里的摊车和地上的碳炉,差异地问:“妹妹,你今儿怎么又把这些东西翻出来了?可是甜品铺出了变故?”

  他现在在家专心念书,比以前白日做工、晚上念书的效率高多了,昨日还找了国子监刘司业曾经出过的题,试着做文章一篇,自我感觉写得还不错。

  可若是唐玥的甜品铺真的出了问题,他立刻就出去做工,绝不让妹妹在这大冷天的出门摆摊。

  唐玥笑道:“哪能啊,甜品铺生意红火,为了回馈乡里,我今儿去村头施粥,这才把摊车和碳炉找出来了。”

  唐珺闻言也笑了:“这样啊,乡亲们一定会很开心。”

  说着便弯下腰,一人就把碳炉搬上了车。

  他虽是书生,长得斯斯文文,体格却不弱,两个唐玥都搬不动的炭炉,他自己就能搞定。

  “我也去帮忙吧。”

  唐玥笑说:“不用,我一个人能行,阿兄在家好好念书,快到年下了,来年就要会试,阿兄只管用功就好。”

  唐珺推脱不过:“好,总之村头不远,有事随时喊我。”

  唐玥应了声,像第一日去长安城摆摊一样,推着摊车出门了。

  等唐玥一走,隔壁就传来一声阴阳怪气的女音:“得意什么?还回馈乡里,谁稀罕她那碗破粥。”

  “你就长了张利嘴!”王大郎不满道,“你说两句她的生意就能倒了?”

  崔二娘不服:“那我还能怎么样?”

  自从崔二娘不在西市摆摊,王大郎也被兴盛酒楼赶出来后,再也没有在城中找到活计,想种田,田也被崔二娘赁出去了,当真没有半份活计可做。

  如今两人龟缩在家,寻思着等开春再回去找活,把田也要回来。

  可整个冬日在家坐吃山空,那滋味也真是煎熬。

  王大郎一向都比崔二娘狠心,从怀里摸出一包粉末:“给。”

  崔二娘压低声音:“这是什么?”

  “巴豆粉。”

  -

  “阿玥,又进城做生意啊?”

  唐玥推着摊车在村子里慢悠悠走,院里和田地里的人瞧见了,都会停下来问一句。

  她便笑着答:“今儿不做生意,去村头熬粥,香喷喷热腾腾的牛乳红豆粥,汤阿婆一会儿带着桂娃儿去喝啊。”

  “有热粥喝啊,那感情好啊。”

  就这样一路走,一路宣传——

  “柴阿翁,一会儿去村头喝粥,热腾腾的呢。”

  “是啊,牛乳粥,香着呢。”

  “当然不要钱,给乡亲们喝还要啥子钱。”

  “没事就来哈。”

  “……”

  摊车在村头立定,往炉里添上新碳,炉腔里烧的红彤彤,架上锅子,加入泡好的红豆、黑豆、花生仁、红枣,再加牛乳和白砂糖,在锅中汩汩煮着。

  不一会儿,枣花村的村民就来了不少。

  六十岁的汤阿婆带着刚满五岁的总角小孙儿,孤身一人的柴阿翁,拄着拐杖慢慢走来的王大娘……

  “乡亲们还得再等一小会儿。”唐玥道。

  “不着急,左右冬日里在家无事,又有不要钱的热粥喝,多好。”

  “阿玥,你这粥闻着真香啊,比自己家熬的香多了。”

  “那是,放了牛乳呢,牛乳多值钱啊。”

  都是乡里乡亲,聊起天来很亲热,有人问唐玥在长安城做生意的情形,唐玥便耐心地讲如何在长安城开铺子。

  天呐,那可是长安城诶,他们这些人买东西都不敢进城,铺子里的东西多贵啊,而唐玥都能在城里开铺子了。

  最后纷纷感慨:老唐家出了个有出息的闺女。

  汤阿婆聊得最热,分毫没注意到小孙子的异样。

  崔二娘混在村民当中,故意站在小桂儿旁边,悄悄张开手,露出躺在掌心的饴糖给小娃娃看。

  “想吃吗?跟婶走。”

  小桂儿懂什么,当即被那甜丝丝的饴糖吸引了,眼睛直勾勾盯着那糖,脚步蹒跚地跟着崔二娘走离了人群。

  等唐阿婆反应过来,突然发现孙子丢了。

  “小桂儿呢,你们瞧见小桂儿了吗?!”

  村民们茫然地摇摇头,这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唐玥身上,丝毫没注意一个五岁的小孩子溜到哪了。

  枣花村附近有不少池塘,汤阿婆就担心小桂儿失足跌进水里,这大冷天的,要是掉进冰窟窿里,那还有的活吗?!

  唐玥也意识到危险,忙道:“大家分头去找,先找池塘附近,只要孩子没在池塘附近,就没有生命危险,再找别的地方也来得及。”

  众人觉得有理,纷纷转头去寻,刚才还热热闹闹的摊车前,一下子空无一人了,全喊着“小桂儿”的名字焦急地寻人。

  王大郎藏在树后,看准时机,鬼魅般窜了出来,一步步向摊车靠近。

  四下无人,他来到锅子前,掀开锅盖,腾腾的雾气顿时弥散在眼前,等挥开雾气,入目便是乳白的红豆粥,香味袭人。

  “真是一锅好粥,可惜了。”

  他从怀里摸出一只四四方方的小纸包,展开,露出里面灰扑扑的粉,准备倾倒进锅中。

  喝了你的粥群村人都会拉肚子,看你在枣花村还怎么混?带着你那书呆子阿兄滚离这里吧。

  下一秒,王大郎觉得天旋地转了一瞬,后腰一疼,身体飞了出去,等反应过来时,已经重重摔在地上。

  他被人踢飞了,手里的巴豆粉没倒进锅子里,反而撒了自己一嘴。

  “呸呸呸!”王大郎忍着全身的疼痛,翻身起来,急吼吼地把口中的巴豆粉吐出来,可方才因为震惊,嘴巴长得太大,一部分巴豆粉进了喉咙里,怎么吐都吐不出来,可能已经进了肚子里。

  该死。

  他气急败坏地看过去,原本空无一人的摊车前,站着个个头很高的、模样清冷的女郎。

  虽然个头高,瞧着却瘦弱不堪,不像是个有力气的,刚才那实打实的一脚,似乎是错觉。

  王大郎压根没觉出危险,冷脸走上前:“刚才是你踢我?”

  这话带着威胁,四周没人,收拾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郎再轻易不过。

  江映雪不答反问:“你方才想往锅里下药?你想陷害唐玥?你和唐玥有仇?”

  “少废话!”王大郎面露凶相,“出门在外,我来教教你什么是规矩,不是什么人的闲事你都能管。”

  他气势汹汹地朝江映雪走去,江映雪一步都没退,反而是绷紧了嘴唇,既然不记得刚才是怎么飞出去的,不介意让他再飞一次。

  “住手!王大郎,你住手!”

  恰在此时,唐珺跑着而来,气喘吁吁道:“王大郎,你是男子,莫要欺负姑娘家。”

  他一脚踏进王大郎和江映雪中间,挡在江映雪前面,一副英雄救美的模样。

  王大郎皱了皱眉,心里暗骂唐珺这耽误事的玩意。

  唐珺一直听唐玥说铺子里寻了个帮工,是个女郎,能说话姐解闷,再好不过,略微一想,他便转过头,温和地开口:“女郎,你便是阿玥铺子里的帮工吧?”

  江映雪从不知道,男子说话也可以这么温和,一时有些发愣。

  唐珺安抚性地笑了下:“你别怕,有我在这,王大郎他不敢对你怎么样。”

  王大郎头顶升起一个问号:你最好弄弄清楚,刚才是谁踢飞了谁。

  江映雪“嗯”了声。

  唐珺转过身,神情已从温和变为严肃:“你在阿玥的摊车前做什么?阿玥呢?”

  王大郎知道今日是成不了事儿了,巴豆粉撒了,唐珺也来了,最好的机会已经丧失,干脆想一走了之,囔囔道:“没事,闲得慌。”

  江映雪一语揭穿:“他刚才手里拿了一包粉,想往锅里下/药!”

  唐珺面色一凝,立刻拦住王大郎:“下/药耐龌龊污秽之事,干系到全村人的性命,你不能走,跟我去见官!”

  王大郎不耐烦道:“什么下药?那又不是毒药。”

  唐珺寸步不移:“那也不行,说清楚了才能走。”

  王大郎“啧”了一声,就见唐玥带着枣花村的人回来了,汤阿婆怀里抱着小桂儿,正低低着头轻声安慰。

  见到王大郎,汤阿婆的脸瞬间绷不住了,张口就骂:“王大郎你管管你媳妇儿,竟用饴糖哄骗我孙儿,谁知道她安的什么心,亏的我们脚程快,找回来了,要不然我跟崔二娘拼命!”

  乡下人嗓门大,汤阿婆这一嗓子,唾沫都快飞到王大郎脸上了。

  她们一群人刚才去找小桂儿,听了唐玥的话,最先去了河边,果真瞧见小桂儿一个人站在河边,有个身影匆匆忙忙进了林子。

  别看汤阿婆年纪大,眼神却好得很,一眼就瞧出那背影是崔二娘,又一问小桂儿,这娃果然说“是崔婶婶给的糖”。

  气得汤阿婆差点去掀了崔二娘家的锅!

  等回到村头,又瞧见崔二娘的丈夫王大郎,汤阿婆怎么会不生气?就连枣花村的其他人,都愤恨地瞧着王大郎。

  王大郎心里暗骂崔二娘是个废物,诱骗个孩子都能让众人认出来,这婆娘一点小事都办不好,还妄想在长安城摆摊暴富?

  他可能忘了,自己的事也没办好,就让唐珺给扣下了,此刻乡民们都围了过来,更是不好办了。

  要说搭,还得是他俩。

  “那就不奇怪了。”江映雪冷声道,“王大郎的媳妇利用孩子引开你们,他自己来这里往锅里下/药,为的就是毒害枣花村的村民,嫁祸给唐玥。”

  村民们不认识江映雪,只觉得眼前的女郎甚美,和唐玥两人,一个冷清,一个灵动,都是美人坯子。

  村民震惊地问:“王大郎往锅子里下/药?!他想毒死我们?”

  江映雪便把刚才发生的事一五一十讲了一遍:“他自己也吃到嘴里一下,应当不是毒药,否则他这会儿,已经没命了。”

  即便不是毒药,也起了抗害乡亲们的心思,这样的人,怎配继续住在枣花村。

  “枣花村容不下坏了心肠的人,带着你媳妇儿,滚出我们村子!”

  “早就瞧出王大郎一家不是好人,当初受了阿玥父母多少恩惠,最后竟是恩将仇报,欺负兄妹俩没人管。”

  “阿玥和阿珺多好的孩子,以后有我在,绝不会让王大郎一家再欺负这对兄妹。”

上一篇:贵极人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