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卖甜品暴富 第3章

作者:桃柳笑春风 标签: 布衣生活 情有独钟 美食 甜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低调的马车滚滚而过,旁边随行一位身穿深黑劲装的年轻男子,观之“嗬”了声:“这甜点摊生意挺红火,摊主竟还是个年轻小娘子,想必手艺不错。”

  马车里的人嗓音低低地“嗯”了声,无甚多余的话语和动作。

  黑衣男子引诱失败,仍不死心:“似乎是没见过的点心,您尝尝,说不定能尝出……”

  他的话戛然而止,马车里仍没什么动静,可他却觉出一丝冷冰冰的警告,只好闭上嘴。

  过了几个瞬息,车里的人淡淡开口:“试过的甜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都无用,莫要再折腾。”

  黑衣男子默默,有些气馁地垂下头。

  恰在此时,唐玥帮顾主热了一批蛋挞,竹筐里的蛋挞有些凉了,要在摊车上的炉里重新烤一下,否则会影响口感。

  其实她是在甜品屋的烤箱里烤的,温度和时间设定都更精准,若是在炭炉里烤,容易焦黑,也容易沾灰。

  只不过她把蛋挞的“出生地”设在了炉腔里,这样看起来,蛋挞就是在炭炉里烤出来的。

  炉门打开那一瞬,浓郁的奶香味争先恐后弥散开来,萦绕在客人的鼻尖,也钻进长街一行人的鼻孔里。

  “好香啊!”黑衣男忍不住深吸一口,比他吃过的任何一种甜点都香。

  马车里的人原本闭着眼,突然微耸了下山根,睁开一双疏离淡漠的眼睛。

  骨节分明的手掀开轿帘,朝那甜品小摊回望了一眼。

  片刻后,他收回手,对外面的人道:“想买就去买。”

第3章 三明治

  唐玥正给客人包蛋挞,一抬头,发现摊前的几位客人齐刷刷看向同一个方向,目光惊喜。

  还给没看过去的人挤眉弄眼,用肢体动作和夸张的表情“说”:快看那边!

  唐玥好奇地顺着看过去,一辆青灰色马车徐徐而过,车前坐着轿夫,车旁跟着三两个侍从,也没什么特别的呀。

  一直等马车驶离数丈远,这群被“禁言”的人才算能开口。

  “啊啊啊是裴郎君我没看错吧?”

  “我也看到了,就是裴郎君,依旧那么惹眼!”

  “幸亏今儿来西市了,幸亏裴郎君掀开了轿帘,幸亏方才转了下头,一切都是注定的……话说刚才裴郎君在看谁?”

  “不管看谁,反正我们看到了裴郎君!”

  唐玥:“……”

  这些人怎么都追到偶像似的?不过追偶像不都是当面尖叫吗?怎么到了这里成偶像走远了才尖叫,那偶像还能听见吗?

  她把疑惑一说,立刻有热心客人解释:“裴郎君太过高冷,气质冻人,当着他的面,谁都不敢有一丝的放肆举动。”

  有个小姐打扮的姑娘道:“小娘子不是长安的吧?长安城里的人哪有不识得裴泠的,裴郎君样貌、学识、门第都是数一数二的。”

  唐玥觉得话没说完,应该再加一句“是多少小姐的春闺梦里人”,那小姐没好意思说罢了。

  可惜她刚才单顾着打包,没抬头看上一眼俏郎君,实在是遗憾。

  不过看那马车如此普通,车前的吊脚梁上连代表裴家身份的木牌都没悬,想必那位裴郎君也是低调出街,并不想引起围观。

  “我是城南外枣花村的,惭愧,确实不识得裴郎君。”

  有人宽慰说:“无妨,往后在城中做生意,总会再见到。”

  那小姐不愧是了解裴泠的人:“可裴郎君不吃甜啊,小娘子又是卖甜食的,这缘分怕是浅。”

  裴泠不吃甜,这在长安城里不算什么秘密,唐玥瞧着众人惋惜的表情,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想说和那裴郎君的缘分,也不是非要不可。

  等这波客人散去,唐玥刚松一口气,就见黑衣劲装的年轻男子小跑过来。

  是裴家马车旁的侍从,和旁人口中描述的裴泠不同,这位侍从生了双笑眼,人还没到跟前儿,声音就先到了:“小娘子,刚才那是什么点心?这般香!”

  刚才还说缘分浅,缘分自己跑着来了。

  唐玥答:“是刚出炉的蛋挞,刚出炉的枣糕也很香呐,客官要哪种?”

  “一样各来五份吧,家里人多,裴郎君若是不吃,有的是人分呢。”方恒掏出鼓鼓囊囊的荷包,抓出一把铜板问价。

  提到“裴郎君”,唐玥多问了句:“给裴郎君买?听说他不吃甜食啊。”

  方恒是个好说话的,笑呵呵答:“不是不吃,是吃不出甜味,这才满城搜寻甜点,就盼主子的味觉能恢复正常。”

  唐玥吃了一惊,这世上竟有人尝不出甜味,那可太惨了,若是自己从此以后吃不出甜味,会觉得整个天都塌了,人生还有什么幸福可言?

  方恒都习以为常了,这些年给主子寻过多少种甜食,裴泠倒是来者不拒,愿意去尝一口那些各色甜点,只是所有点心入口,全都味同嚼蜡,尝不出半点甜味。

  因此那些点心除了品尝那一下口,大多还是入了裴家侍从的肚子。

  方恒时常打趣,裴家的侍从比其他家的都要胖上一些,若不是自己是个练武的,也得是个胖子。

  唐玥把包好的蛋挞和枣糕递给方恒,由衷道:“希望这些点心能让你家裴郎君吃出甜味。”

  作为一名甜品师,自然是希望所有人都能享受甜香,可她的点心到底不是药石,让人恢复味觉的可能性不大,只不过是句微不足道的祝愿罢了。

  方恒一扬纸包:“借小娘子吉言。”

  送走客人,唐玥这才得空松口气,别说,这一上午还挺忙活。

  “崔二娘呢?”刚才太忙没顾上,等一回头才发现刚才看摊车旁看笑话的人早已不知踪影。

  旁边的大娘正拿水泡胡饼吃,闻言道:“早走啦,看你生意那么好,待不住了,走的时候脸色儿可难看了。”

  唐玥抹了把额上的汗珠,不去管闲杂人等。

  “吃饼子吗?有些凉了。”大娘指了指自己面前的胡饼。

  他们这些进城摆摊的人,虽说能挣点钱,却不舍得随便花,连买顿热乎的饭菜也不舍得,都是从家带了干粮来,等饿了将就着吃。

  唐玥肚子适时叫了两声,忙活半晌,还真有些饿了。

  她倒是从家带了胡饼来,即便盖在笼布下,也凉透了,这天儿虽说不冷,吃生冷的食物还是会有些不舒服,硬邦邦得也费牙口。

  “婶子,我带饼子了。”唐玥道,“我帮您放炉子里烤烤?热乎的到底比凉透的好吃。”

  大娘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笑笑:“那感情好。”

  唐玥“假模假样”把两张饼子都搁进炉腔里,又往炉底下加块炭,静等饼子热起来。

  身子在摊车前没动,神识已经进到甜品屋里来。

  小屋里还残留着烤蛋挞和枣糕的馨香,闻着都是一种享受。

  唐玥把饼子铺在案台上,刷上一层晶莹的橄榄油,往上面撒黑芝麻时犹豫了下,只能撒在一张上,否则待会穿帮了,最后把胡饼放进烤箱。

  在摊车前站了大半晌,脚都站木了,这会儿往柔软的沙发上一窝,那叫一个舒坦。

  叮——

  烤箱到时间了,唐玥站起身,取出热腾腾的胡饼,又出现在摊车前。

  “婶儿,烤好了。”

  胡饼经过刷油烤制,表面一层金黄酥脆,散发出诱人的面点香气。

  大娘深嗅一下,嘀咕道:“奇怪,怎么比刚出锅时还香。”

  唐玥嘿嘿一笑:“越烤越香呗。”

  她把自己沾了芝麻的胡饼撕开,递过去一半:“婶子尝尝我的,撒了芝麻。”

  差了一辈人的两人把胡饼分吃了,不得不说,刚出炉的胡饼不知道比泡水吃美味多少倍。

  两个人边咬着胡饼,边一齐感慨——幸亏有个炉……

  填饱肚子,唐玥的摊前又零零星星来了不少散客,还有上午的回头客,是位衣着华美的夫人,说买少了没吃够,专门又来买。

  唐玥竹筐里的存货根本不够,少不得再进一趟甜品屋,临时做了些蛋挞和枣糕带出来。

  日头逐渐西沉,不少摊主卖空了货,已经开始收拾摊子了。

  旁边大娘的独轮车上只剩下零星几捆荠菜,价格降下来,打算贱卖处理掉。

  唐玥掂量一下沉甸甸的荷包,嘴角不自觉噙上笑意,她的甜品店虽然没能开张,可这甜品小摊赚的也不少呢。

  等以后继续开发新甜品,攒够钱,也要在这大乾朝开一间独一无二的甜品屋。

  “婶子,您还要再留会儿吗?我得回了。”唐玥把两只竹筐收到下层,台面测试干净。

  大娘铁了心要把最后几捆菜卖光,点头说:“行,闺女你先回,婶等暮鼓敲了再走。”

  暮鼓响,城门闭,此刻距离关城门也不远了。

  唐玥推着摊车往回走,刚出城门,就瞧见前面夕阳晚霞下有道瘦高身影,背上背着包袱,手里还攥着串糖葫芦。

  她弯了弯杏眼,脚底生风,推着车冲过去,像个快乐的小蜜蜂:“阿兄!”

  唐珺脚步一顿,回过头来,脸上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笑容,音色温和:“慢点跑,瞧你这一头汗。”

  等唐玥冲到跟前,他顺手接过摊车推手,又把糖葫芦塞到小丫头手里,包袱安放在摊车上,松了松筋骨。

  唐玥抹了把汗,咬下一颗甜丝丝的糖葫芦,鼓着腮帮子嚼:“阿兄你发工钱啦?”

  唐珺在长安城一家书斋当账目伙计,他原本是要考科举的,奈何家中变故,为了生计不得不出来做工,可骨子里还是想念书,因此寻了家书斋做长工,工钱不多,幸在主家愿意把书借于他看。

  每日下工时,带书回家,第二日上工时再还回去,包袱里背的便是书。

  “没发工钱就不能给小馋猫买吃食?”唐珺浅浅笑着。

  “能,当然能,阿兄待我最好啦。”唐玥凑近去,掂量一下怀里的荷包,响声沉闷,“阿兄,我摆摊可是挣了不少钱,你把那长工辞了吧,在家专心念书。”

  虽说她阿兄现在晚上也能念书,可白日的时间都耽误了,历朝科举考试的难度她是知晓的,本就没知名的先生点拨,再没有充足的时间背书,头悬梁锥刺股也难考中啊。

  可唐珺每次都笑着拒绝,他是兄长,要养家,不能让妹妹挨饿,至于念书,再刻苦些就是。

  哪怕唐玥主动要求出来摆摊,他也不十分赞同,小娘子家家的就应该在家里绣绣花做做饭,跑出来摆摊多不像话。

  可又拗不过妹妹的三声撒娇,便同意让她出来试试,没成想还真赚着钱了。

  “那也不行,摆摊多辛苦,我不会同意的。”唐珺人看起来温温和和,拒绝起来一点情面不留。

  唐玥也不打算退让,决定徐徐图之。

  绕过这个话题,兄妹俩聊一整日的所见所闻,一同往家走去,影子在官道上拉了老长。

  唐玥的家在城南不远,一个叫杏花村的村子里。

上一篇:贵极人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