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269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大概去哪个衙门任职呢?”

  时春被问得哭笑不得,尔顷她正色道:“还是那句话,别老想着自己。救人也是救己,我们的根基这般浅薄,如不再扶持些同道,就更加孤掌难鸣。”

  这些生活在广西大山的女将们,心性单纯,连声应道:“咱们不是那没良心的,能拉一把肯定拉。”

  “等我的府邸发下来了,我就让那些孤儿寡母来住。”

  “那么多赏银,我也花不完,肯定要分出去一些。”

  “找些资质好的丫头,教她们怎么开枪宰人……”

  时春听着这些犹带稚气的话,不由发笑。希望来得太美、太好,叫她都有些不真实之感。或许是因为远离故土,不知情形,一种难言的焦虑,始终压在她的心头,叫她喘不过气来。

  而当她回到广东后,这股早已压在心头的焦虑,果然成了真。谁也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能完成心学的改造……新的典籍,新的学说,被大肆宣扬,连三岁小孩的蒙书都增添了心学的内容。而理学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排挤。无数学者痛哭流涕,却无能为力。所有人都知道风向要变了。这可不同于科举改制的小打小闹,这是要完成道统的更替。

  可心学的创始者王守仁,自得到消息后,却再不肯开坛讲学。风尘仆仆的时春看到他时,惊觉他消瘦不少。她焦急道:“您,您这是怎么了?”

  王守仁抬眼,他片刻后像是才认出她。他和她说得第一句话便是:“他为何要如此,难道他不知道,这会带来何等可怖的后果吗?”

  皇权失却了最后的束缚,将如山一样,压在每个人的身上。而权力不会消失,只会转移。每一次转移都伴随着血腥,得到权力的人有多欣喜,失去权力的人就有多愤怒。

  时春的手微微发颤,她道:“她总有她的考虑。我相信她。”

  不论何时何地,她永远都会相信她。

  谁也不知道李越究竟在想些什么,即便是她的枕边人也一样。在心学登上大经筵的舞台后,他们这才久违地进入蜜月期,毕竟权力才是最好的春药。朱厚照为丰厚的收获而欣喜,更因将至的角逐而兴奋。月池又何尝不是呢?

第408章 千家笑语漏迟迟

  我会让你摘下这劳什子,和我一道共赏这太平盛世。

  又是一个冬天。

  月池还记得, 她们到北京的第一个春节。孝宗皇帝仁厚,更是深知他自己的宝贝儿子是个什么德行。他破格赐了月池黄金五十两,放她回家去好好休息。月池还记得自己当时的心情。她辞别了闷闷不乐的朱厚照, 背着沉重的黄金, 走在长长的宫道上。

  迈出宫门,离家越近, 她越觉轻松,僵硬的脊背也渐渐松弛下来。直到这时,她方更有真实之感。她不再是被关在龙凤店里的可怜弱女,而是有了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身份,有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资本。于是, 贞筠就看到,她拉了满满一车年货, 立在家门口。

  月池现在都记得贞筠当时的模样,她呆呆地立在矮檐下,手中的扫帚也掉在地上,傻傻地望着她。那个年,她们过得都很开心,躲在温暖的小屋里,吃想吃的东西, 看想看的书,哪怕是只是无意间对视, 都能忍不住笑出声来。

  可她们的邻居,和她们一起生活在天桥东的人,却过得并不轻快。冬天意味着寒冷, 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食物。贞筠只是给几个流浪汉送了几件衣裳和剩饭, 之后就有更多的人来找她。他们就像从地底钻出来一样, 面容憔悴,衣衫破旧,只有一双眼睛,闪烁着渴望的光芒。他们跪在贞筠的必经之路上哭求,甚至窥探她们的家,一见有人出来就呼天唤地。

  月池明白,他们其实并无恶意,实在是无计可施,才想着求人帮忙。可她隐藏的秘密,叫她不能也不敢冒险。月池让贞筠躲在屋内不要出去,她说她会想办法安抚他们,让他们饱暖过冬。贞筠信了,她怎么会不信呢?

  然而,月池一出门,就借着太子伴读的身份,找到京兆尹,把这些乞讨的百姓全部赶走。为了不惊扰贞筠,衙役借口在巷子尽头会施粥,把他们骗了过去。这些穷人在大雪天等了这么久,终于等来了好消息,怎能不开心呢?他们欢天喜地地跑过去,迎接他们的却是一顿好打。

  月池那时就立在巷口,她听着里面的惨叫,确保都打痛之后,她才及时叫停。所有人望着她,眼神充满恐惧,如避蛇蝎,保证再也不会去惊扰。

  可她回家后,又是满面轻松了。她告诉贞筠,事情都解决了,穷人们都心满意足回去过冬了。贞筠很高兴,她这才放松下来。月池告诫她,要布施不是不行,可以把东西收拾好,趁着夜色悄悄丢在别人家门前,再不可暴露自家的位置。贞筠点头应了,之后每年春节,她们都会找时间去送东西。直到她们搬了新家后,月池才允许贞筠以她们家的名义大规模地在外城施粥送衣。

  贞筠每次做完好事,她都感到幸福满足。她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年冬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月池没想到是,多年以后,竟会另一个人对她做同样的事。

  朱厚照本来就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他不肯呆在宫里不稀奇,可他在年关时节愿意白龙鱼服,带着月池到民间走访,就着实稀奇了。

  这次出京,月池所见的乡土景物,与过去截然不同。四通八达的道路,是连接乡里与城池的生命线。村中房舍俨然,并且还多了几间瓦房。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福字、贴对联,房下的地窖里则堆满了玉米、南瓜和土豆。广袤的田野里,还有豌豆、萝卜和番椒在静静生长。更让人惊叹的,是这随处可见的水利工程。

  北方水旱灾害太过频繁,几代先帝不是不知道,而是管不了。而到了朱厚照这一代,通过平定边患,开关通商,官制改革,国力财力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他有能力,也有意愿大修工程。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治农官带领当地百姓修堤筑堰,开沟通渠,引水入渠,由渠灌田,既可防洪,又可防旱。有了水,才有今日安居乐业的盛况。

  阳光像金色的纱幔层层笼下,映得水渠中金霞万点。月池伸出手,阳光落在她的手指上,这温暖是有重量的。她久久没有言语,朱厚照拉着她的手,揶揄道:“这就说不出话来了?未免也太没见识了。”

  月池横了他一眼:“怎么,你还有叫我更吃惊之物吗?”

  他点点头,得意洋洋:“那是自然。”

  自从有了乡约,农户与农户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到了年关,方圆一二十里的农户,都齐聚在一处,祭祀祖宗,欢度佳节。夜幕降临后,白昼时的繁华并未落下帷幕。锣鼓声震耳欲聋,威风凛凛的火龙在小伙子们的卖力挥舞下,腾空俯冲,盘旋舞动。月池远远望去,只觉犹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1】。

  她看得入了神,正是此时手却一重,朱厚照拉已着她往前跑去。他一面跑,一面回头对她笑,星河仿佛也淌进他的眼中:“还愣着干什么,去玩啊。”

  他们一行人汇入人潮中。起先村民都对他们敬而远之,自顾自地歌唱鼓吹。可随着朱厚照嘹亮的歌声响起,形势就陡然一变。他们周边的真空地带慢慢缩小,最终消失于无形。他们甚至在队伍中,越进越前,到了最后,他居然还抢了领唱的位置。歌声悠扬明快,响彻云霄,人人都听了入了神,甚至连跟唱都忘了。他唱完一首,就有人起哄叫他再来一曲:“唱得真是好啊!”

  “你是哪家的,再来一首!再来一首!”

  “大过年的,多唱点怎么了。这是你娘子?你还是不是男人,当着自个儿娘子的面,怎么能说不行!”

  朱厚照:“……”

  月池笑得直不起腰,他只得再来。后来,他实在受不了了,便想吹唢呐。可既要吹唢呐,他就不能再牵着月池了。一旁的侍卫和旁边的大娘都劝他放心。大娘更是直爽:“你这也太黏糊了!别拉了,大娘给你看着媳妇呢,跑不了!”

  可到头来,他还是既不放手,又不放心,最后索性一面背着月池,一面吹着唢呐,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中走在广袤的原野上。直到弯月高悬碧空时,这场热闹的舞火龙方到尾声。年迈的长者,都选择回家休息。只有青壮年,仍在兴头上,还要去看社戏。

  此刻,河边的戏台似笼在云雾中,远远能看见翩跹的身影。横笛声穿林度水而来,婉转悠扬,又叫人生出迷惘之感。孩子们拿着饴糖,围着冲天的篝火,嬉戏打闹。

  月池伏在朱厚照的背上,只觉他的喘息一声比一声重。她闷笑:“不行就算了,回去睡吧。”

  他哪里听得这些:“谁说的。来都来了,怎么能不去看看。”

  他们还是来到篝火的边上,身上的风寒,被温暖驱散。他们如走进了画卷中。戏台上锣鼓喧天,戏台下笑语连连。月池叫人买了些零嘴来。此地集市虽小,什么桂花糕、山楂糕、酥饼、糖葫芦、炒花生却也应有尽有。月池让他枕在自己膝上,因着有帷帽遮挡,她往往是自己先吃一块,再摸索着给他喂一块。

  这时,有调皮的孩子看到了,马上凑了过来:“我也要喂,我也要吃!”

  朱厚照已累得不想动弹,他不耐烦道:“一边儿去,不给!”

  孩子们马上翻脸:“真不害臊!”“这么大,还要人喂,羞羞脸!”“大懒虫,羞羞羞!”

  朱厚照的脸已经绿了,虽说是与民同乐,可也不能被这样说吧。皇爷一个鲤鱼打挺,就要起身。月池忙按住他,她道:“叔叔可是背了我一路,才有点心吃的。你们也想吃,可不能白拿。”

  孩子们还没听完就叫道:“我们也背,我们也背!”

  朱厚照的眉心突突直跳,月池又笑得发软,她道:“不用你们背,你们……一人说一句吉祥话。我就给你们点心吃,好不好?”

  还有这样的好事,孩子们两眼放光,好听的话如洪水一样涌出来:“祝叔叔婶婶吃得饱,睡得好!”

  “祝叔叔婶婶家里年年都丰收!”

  “祝叔叔婶婶恩恩爱爱!”

  “祝叔叔婶婶……家的猪仔越长越肥!”

  朱厚照和月池听着这些童言稚语,都被逗乐了。他们把所有的零嘴都悉数分了。看着孩子们蹦跳远去的背影,他们二人不由相视一笑。之后,他们就这么静静地坐着听戏。直到曲终人散,直到篝火前只剩他们两个人。

  月池方开口道:“你带我到这里来,就是为了看这个。”

  朱厚照睁开眼,眉眼带笑:“不知这众人熙熙,如春登台之景,能否称得上惊喜呢?”

  月池环顾四周,月亮早已收敛光辉。黝黑起伏的山丘,倒映在她的瞳孔中。她扯了扯嘴角:“当然能。我没想到,你能做到这个地步。”

  朱厚照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我答应你的承诺,就一定会成真。”

  他伸手摘下她头上的帷帽:“你相信我,终有一日,我会让你摘下这劳什子,和我一道共赏这太平盛世。”

第409章 悄立市桥人不识

  他自恃她插翅难飞,可他自己又何曾离开她的股掌之中。

  长长的面纱轻盈地落在地上, 在朱厚照的眼前,就像鲜花绽开般露出了一张美丽的脸。这是这个晚上,他第一次真切看到她的面容。他原本满心期待。他看到了她的手, 纤细柔软;看到了她的脖颈, 洁白修长,可就在他的视线即将触及她下颌的一刹那, 他却猛然低下了头。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漫长的,万籁俱寂,人、兽、虫儿都陷入酣睡,只有木柴仍不知疲倦地在跳动的火焰中噼啪作响。

  那双极善作画的手,落在他的眉眼上, 细细描摹。微凉的指尖最终久久停驻在他的嘴唇上。他想要抬头,却被她按住。她低下头, 温热的气息笼罩住他。她的声音带着笑意和笃定:“你在怕我。”

  她的面孔清晰地倒映在他的瞳孔中。李越实际并不符合世俗对佳人的标准。她的身子太单弱,面色太苍白,目光清冷彻骨,城府深不可测,言辞锋芒逼人。寻常男子初见会被吸引,但只要真正认识她,哪怕只是窥见冰山一角, 也会心生畏惧。可谁也不能否认她的魅力,她的风姿与气度, 就像沧海水,巫山云。面对这样的美景,凡人既庆幸遇见, 又懊悔遇见, 因为有缘无分, 还不如从未相识。

  可他不是凡夫俗子。仙女失却羽衣,她再也回不去了。他是大地的主人,她始终都在他手掌之中。

  他重归镇定,语带调笑:“你在做梦?”

  月池只是发笑,火焰给她的蓝裙镀上了瑰丽的华彩:“做梦的又岂止我一人。我们,不是都在梦里吗?”

  要是不起疑心,那就不是李越了。朱厚照早有预料,他依旧坦然:“你尽可施为,只是别忘了,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月池不由莞尔,她环顾四周:“即便是梦,可你要是能叫我梦一辈子,那醒与不醒,又有何分别。”

  她把玩着他的手:“可你真的愿意吗?”

  朱厚照定定地看向她,双眸如星:“不知李相公,还想要小可如何剖白心迹呢?”

  月池俯在他的耳畔:“这未免太短暂了。你有没有想过……”

  说到这里,她突然语塞了。这可太不像李越了。他不由起身,转而让她靠在他的胸膛前。他抚触着她的头发:“有什么不好说的。你还想再出来?”

  月池慢慢道:“我只是在想,如果你不是皇帝,我不是臣子,我们只是平凡世界的一对夫妇,会是什么样?”

  朱厚照的动作僵住了,她只需要抛出一个引子,他就再也控制不住思绪。月池叹道:“可惜,这是不可能的。回去吧,已经耽搁得够久了。”

  语罢,她便要起身,可就在此刻,他却紧紧抓住了她。月池又摔了回去,她对上他的眼神,半晌方道:“我随口一句而已,你疯了吗?”

  朱厚照既有调侃,又意味深长:“你这么了解我,难道不知会怎样吗?”

  他自恃她插翅难飞,可他自己又何曾离开她的股掌之中。

  东方晨曦乍现时,他们就出发了。他们就像往常一样,只带着几个好手去街上闲逛。可这一次,随行的锦衣卫,却硬生生跟丢了。朱厚照的心腹第一时间就想到,这或许是另一次叛乱。

  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为情?少来痴人说梦,那可是李越!”

  “我看,八成就是她诱骗了皇爷,借机生事!”

  “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局势……早已是暗潮汹涌。”

  “可皇爷一定是同意了的,否则,他们不可能一点儿痕迹都不留。”

  勉强冷静下来的锦衣卫,终于想到去看朱厚照的行李,这才看到了他留下的字条:“五日即回,勿惊勿寻。”

  锦衣卫:“……”

  碰上这么一个主子,也是他们点背。只是,他们忍不住大眼瞪小眼:“他们身上压根就没带多少银子,别说五天了,一天都熬不住了。”

  朱厚照可不在意这些,比起历代先帝,他出门的机会不知要多上几倍,可每次不是有十万火急的事要做,就是身边有一堆人劝着围着。这次,他终于可以享受几分自由,还是和月池一起,当然是兴奋更多。

  游走在繁华的市镇时,他是什么都在问,什么都想要。

  路上鞭声十分响亮。朱厚照只看了一眼,就挪不动脚:“这是什么?”

  月池看过去,原来是几个小童在抽陀螺。

  朱厚照十分惊奇:“陀螺还有这样抽的?”

  月池含笑道:“当然有,只是没人敢叫你知晓罢了。”这要是碰着了一点,不得把天都闹翻。

  他显然也明白,要是以前的他,会生气发怒,可现在的他,反而不会计较。他道:“那到了这会儿,总不会有人多管闲事吧?”

  月池嗤笑一声:“放心,某人就算是把腿打折了,我也不会说半个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