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极人臣 第180章

作者:姽婳娘 标签: 女强 女扮男装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可王尚书……”杨慎和谢丕还是免不了担忧。

  月池道:“万岁即便只为赌一口气,也会保住王琼。更何况,圣上也是今非昔比了啊,大明以武功著称的帝王,唯有四位,太祖、太宗、宣宗与当今而已。”

  杨慎奇道:“你就不怕猜错?”

  月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而不语。谢丕道:“要是连他都猜错,就无人能猜对了。家中老父为何遣你我上门,不就是这个缘故吗?”

  朱厚照果然被气得不轻,第二日就传召要去游猎。一众年轻的贵胄弟子并锦衣卫随侍左右。有人道:“不是说去打猎吗,皇爷怎么今天还乘辇驾了。”

  “没听说吗,今次有李侍郎同行,他身体不好,吹不得风。”

  众人闻讯目瞪口呆:“他吹不得风,所以就去坐龙辇?!这也太……”

  老人摆摆手道:“这才哪儿到哪儿,你们是来得晚,没见过当年。总之,别大惊小怪的,以后这种事多着呢。”

  此人说得果然不错。一会儿,他们就见皇上先从辇驾上跳下来。他们还有些茫然,不是说李越在吗,刚一动念,就见皇上转头伸出手去搀李越了。武定侯府的郭勋,年纪轻轻就有爵位在身,此时自然也列,见状倒吸一口冷气。旁人忙推了他一把。他忙合上嘴,再也不敢吭气。

  月池瞥了朱厚照一眼,避开他的手自己下来。她道:“臣只是体虚,又不是废人。”

  朱厚照道:“啰嗦什么,万一摔了怎么办。”

  月池道:“既然怕我摔,就别在大冷天休沐日把我叫出来。”

  朱厚照道:“你成日在屋里都要闷出病了。朕又没叫你上场去。你想吃什么,朕给你打回来就是了。”

  月池心底暗笑,憋出病的明明另有其人,难不成是已经揭不开锅,所以要亲自出来打猎,回去养家糊口了?

  朱厚照疑道:“你笑什么?”

  月池道:“没笑什么。笑天下可笑之人而已。”

  朱厚照道:“……”

  月池拍拍他的肩膀:“去吧,时间很紧,你得多打一些,回来才能赏赐群臣。”

  她明明什么都没说,但好像什么又都说尽了。朱厚照又好气又好笑:“你在这里阴阳怪气讽刺谁呢?”

  月池也掌不住笑了:“那个人自己心里有数。”

  朱厚照翻身上马:“朕懒得跟你饶舌,你要吃什么?”

  月池仰头看向他,他穿一身宝蓝色的曳撒,骑在高大神骏的马上,身上的织金纹在日光下华彩流转。果然是手头再紧,衣裳也不会少做。

  她想了想道:“鹿、野鸡。”

  朱厚照凝神记下,打马去了。月池眼见千骑如云,席卷山岗。她掩口咳嗽了几声,杏黄色的落叶在她脚底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她紧了紧斗篷,走进了秋色之中。

  一上午紧张刺激的行猎后,朱厚照先前的郁闷已经一扫而空。他面上洋溢着快意,目光在营地里转了一圈,眉头却不由皱起。只一个眼神,谷大用就明白他的意思,忙道:“回爷的话,李侍郎说要去走走,叫我们不必近前。”

  朱厚照道:“胡闹,万一出事怎么办,他去哪儿了?”

  谷大用指了指东边:“走得不远,就在那边的坡上。”

  朱厚照立马调转马头,一众人不明就里,也要跟着来。谁知,朱厚照转头也说了同样的话:“你们不必近前。”

  谷大用:“……”

  他胯下的小红马奔波了一上午,也有些疲累。它打着响鼻,跨过了低矮的灌木丛,来到了原坡上。

  太阳已经升到了正中,生机勃勃的阳光从无云的天空中倾泻下来。野菊花开得既热烈又灿烂,漫山遍野都是望不断的金黄。她就立在花丛中,闻声回过头,对他道:“快下来,别踩坏了花。”

  朱厚照这才如梦初醒,胸口因不自觉的屏息而微微发疼,泛着苦味的清香涌了进来。他看着她朝山中走去,隔着花海望去,连她的背影都有些模糊,仿佛下一刻就要融化在阳光中。他突然不太喜欢这种感觉,道:“快回来,该用膳了!”

  她生生止住了脚步,发出幽幽的叹息,好像从美梦中惊醒,然后又回到他身边了。他没有问她刚刚在想什么,只是道:“苏州的花,哪里及得上帝都的繁盛。”

  月池一愣,她的眼中沁出一点儿笑意:“在您看来,什么都只有这儿最好了?”

  朱厚照道:“不是这儿,而是朕身边,就是最好的。”

  月池不由莞尔:“是啊,在这儿,只有你身边最好。”

  月池走了好几步,这才发觉他杵在原地了。她奇道:“想什么呢,你怎么不走了?”

  他立在原地,微微一笑:“我在想,要是你天天都肯这么骗我就好了。”

  这下轮到月池一怔了,她垂眸道:“这次是真话。”

  朱厚照歪头看向她:“真的?”

  月池点点头:“比真金还真。”

  四目对视良久,他忽然问道:“这次宗藩之事,你希望朕怎么做?”

  月池答道:“我希望什么并不重要,关键要看您怎么想。”

  朱厚照挑挑眉:“可你的眼睛不是这么说的。”

  月池躬身一礼:“我会尽量克制我的心绪,避免影响您的判断。”

  朱厚照的心咯噔了一下:“……还是怕朕迁怒?”

  月池失笑:“臣早说了不是。”

  她想了想道:“我们要长久在一处,我不能老拿感情来逼你让步。”感情,是一种难以再生的消耗品。

  朱厚照突然想到那个梦,那个他见到李越的梦。他问道:“因为我的爱,也应该卖一个好价钱?”

  月池一震,哑口无言。朱厚照道:“说不出话了?”

  月池苦笑一声,即便她肯天天骗他,他也不肯天天被骗。宗藩一了,结党势在必行。朱厚照之前还料少了一步,通过宗藩和文臣的这次交锋,她又可以在时隔多年后,再次看清朝堂中的阵营。而感受到威胁的皇帝,会和她一起,逐步除掉一些人,再腾出更多的位置。

  营地中,野鸡的披胸肉已被清酱彻底浸透入味,包裹上网油,放在了铁奁上。小太监们又添了一把柴火。鸡肉在铁奁上发出了滋滋的响声,金色的油花冒了出来。鹿肉则被直接放在了火上,很快就变皮酥肉嫩。满营地都是浓郁的香味。

  朱厚照道:“去取桂酒来。”

  谷大用应道:“是,奴才这就去暖一盅来。”

  朱厚照道:“不必烫了。”

  谷大用一愣,他想起朱厚照病得那几次,到底还是壮着胆子道:“爷,龙体为重。这大冷的天……”

  朱厚照道:“啰嗦什么!”

  月池几乎是与他同时开口:“臣斗胆,也想来一盅。”

  朱厚照一愣,他摆摆手,示意谷大用离开。谷大用如蒙大赦,不出一会儿就端了浸了玉桂的烧酒来。酒烫得正热,晶莹剔透,香味扑鼻,月池也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朱厚照连灌了好几杯,心头却更加火烧火燎。他有心发作,却无话可说。

  他以为此刻已经是他心情的谷底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还有更糟心的。农民起义从未因宁王兵败而停息,反而随着生计持续艰难,汇聚成了另一股力量。一场盛大的农民起义,从沧州浩浩荡荡而来。义军攻城略地,诛杀贪官。而他们起义的口号,叫“建国扶贤”。

  所谓建国是指逢州破州、逢县破县,打下南京,重建新朝。至于扶贤,起义军在攻破舞阳县后,发现舞阳的牢狱中有一个僧侣,名叫德静。德静自称是唐王之子,乃是唐王和宫女所生,义军领袖因此将他留在营中,称为新一代天命之主。不过,义军也并非是百战百胜,当这股义军杀至兖州时,却被庄王幼子归善王朱当沍率众以飞箭击退。

  一时之间,朱当沍勇武之名,传遍朝野。不过随之而来也有不少质疑之声,那就是归善王的护卫和兵刃是哪儿来得?他今天能率军剿灭叛贼,明天是否也能率军威胁朝廷呢?

  这两桩事,对朝局形成了极大的冲击。这下是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宗藩对中央的威胁。前有宁王起兵作乱,后有唐王之子被充作傀儡,再有归善王私藏护卫兵器。

  朱厚照在东暖阁中气到浑身发抖:“这群混账,这群蛀虫,要不是他们贪得无厌,寸步不让。事情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现下他们倒成了被扶的贤主了。还有那群愚民,真真是瞎了他们的狗眼!”

  他将奏疏狠狠掷在地上。月池叹道:“百姓愚妄,只知眼前之利,哪知背后的弯弯绕绕。您又何必同他们生气呢?事到如今,还是快想法子为好。”

  朱厚照怒道:“还需想什么法子。那伙人既然自诩贤主,那就该拿出贤人的样子来!”

  宗藩的权柄在永乐、宣德两朝,被一削再削,本以为已成被荣养的吉祥物,只是花钱而已,不会惹出大乱子,可现下看来,是连钱也不能多给了!

  月池垂眸道:“万岁圣明,如此,兵祸便须臾可解了。”

  皇上的态度由暧昧不明转为一边倒。户部尚书王琼如服了仙药一般,趁势而起,他也拿祖训来说事:“太祖爷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可诸王待陛下,却远非如此。民祸愈烈,究竟是谁之祸?!”

  兵部尚书刘大夏亦道:“几股义军来势汹汹,不可轻忽,需得尽快安抚,给予安身立命之所。”

  在这股强大的外部压力之下,险些停滞的宗藩改革被急速提上日程。而月池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是对王琼之见补充和细化:一是令各地巡按御史严查藩王、官员侵占民田之事,及时退还流民,以平灾殃。二是大削宗禄。亲王宗禄改为二千石;郡王而下禄米中半支给;仪宾以下的宗室成员按有司事例执行;五服以外的远亲依照庶人事例,月领三石禄米。三是放松对宗藩的应试经商的管制。中尉以下的宗藩成员,应该自食其力;宗藩成员中有文武才能的人可以应试,按照宗亲事例任职;来自将军、中尉层级的宗女及宗婿,除给予婚资和冠服之外,令其自力更生,并且恢复徭役。【1】

  与此同时,其他六部官员、詹事及都察院官员也纷纷上疏,对宗藩的岁禄、婚娶、犯罪之事提出了对策建议。内阁见状果断奏请:“何不修成条例,以成定法。”

  这是要一下落实了。这正合朱厚照的心意,当日就御笔批复。月池闻讯,心中既有欣喜,又有担忧。喜得是要是真能出台一部《宗藩条例》,自然是万民之福,忧得是要定法典,非一朝一夕之功,可民祸却是不能再拖下去了。她心念一动,打算差人去恐吓唐王,毕竟那个即将被扶立的新主,可是他的儿子。

  唐王爷已经寝食难安许久了。他算是宗室中难得的正派之人,笃行博学、喜好书画,兴办学校,还资助贫困的学子。他那些为非作歹的亲戚屁事没有,可偏偏他遭了这种飞来横祸。他都不知道是哪儿冒出这么大一个儿子,但为了一家老小的安危,他还是派了一个使者来到叛军中,郑重说明德静和尚不是他的种,和皇室、和他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但实际上,叛军就是需要一个象征而已,德静是真是假无所谓,能起到吉祥物的作用就行了。

  正所谓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唐王四处声明,最后还是徒劳无用。正当他焦虑不安时,忽听王府长史来报,有京都的客人至了。

  唐王一凛,忙迎了出来。

第298章 同是天涯沦落人

  可李侍郎您,当感同身受才是啊。

  唐王一惊, 他问道:“可是天使?”

  长史摇头道:“回王爷的话,不是,不过他自称是李侍郎府上的人。”

  唐王疑道:“李侍郎?是哪个……”

  他突然福至心灵:“是李越?!”

  长史连连点头:“正是。”

  唐王思忖片刻, 道:“快请他到花厅相见。”

  第一代唐王是洪武爷的第二十三子朱桱。当他就藩南阳后, 大兴土木,修建府邸。他所居的唐王府占了大半个南阳城, 后院中的假山气势恢宏,其中的石头都是耗费大量人力武力,从几千里外的江苏运来的太湖石。时隔百年,藩王的权势早已不比当年,就连这座轩昂壮丽的王府, 亦蒙上了岁月的烟尘。

  时春一路走来,心中既有讥诮, 又有感慨。唐王眼见一位身材高挑、步履矫健的青年入门来,虽然衣饰简朴,但其气度沉凝从容,自有一番摄人的风采。

  唐王心下感慨,果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观此人的神采,便可知李越的厉害。时春依制行礼:“臣妇时氏拜见王爷。”

  唐王一惊, 他诧异道:“臣妇?你这……”

  明明好端端一个男人,他突然回过神来。他也曾听说过, 李越的妾室乃是一员女将,颇有勇武,自九边护持他至鞑靼, 立下了汗马功劳, 亦受朝廷的表彰, 有诰命加身。

  唐王道:“免礼平身,原是淑人亲至。”

  他心中难免有些心惊,没想到李越连自己的女人都派出来了,这一趟估计所谋不小。可他这里,有什么是值得这个圣上跟前的大红人如此大费周折的呢?

  唐王所料不差,寒暄过后,时春果然很快就切入主题。

  唐王问道:“不知淑人为何而来?“

  时春道:“回王爷的话,自然是为王爷的身家而来。”

  她说得是实话,她此来就是为了藩王的家产,可唐王却会错了意。他道:“德静其人,与本王并无瓜葛。”

  这话一说,就透露出了他内心的焦灼。时春还没怎么问,他居然自己就说了出来。时春淡淡道:“德静和尚是否为王爷血脉,已然不再重要。他造成的恶劣影响,已与王爷紧密相连。”

  唐王心中又是咯噔一下,他道:“那又如何,你的意思是,圣上难道会因这种子虚乌有的事,问罪本王吗?淑人,祖训有言,离间天家骨肉,可是重罪。”

  时春依旧面无表情,她直来直去惯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太大改变:“王爷要是真像你说得这么自信,又何必还大老远派人去叛军营中。你派人,不就是因为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