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娘娘悠闲日常 第328章

作者:瀛洲玉羽 标签: 清穿 美食 爽文 穿越重生

  沈菡提笔回他:“京里还好,前几日打了两次雷,不过声音不大。钦天监说初雷和缓,今年的年景就好,若是雷起艮处,则人多疾病,国家遭灾云云……”

  玄烨道他这次远巡蒙古地方,所过之地都是他从前没去的地方,与之前他对蒙古的认知迥异,看来他以往对蒙古的了解还是太浅薄了。

  “水陆皆好,且烧柴丰足,畜粪虽湿,但油蒿、箭草、玉草、万年蒿、榆、柳条等诸种草木,均可烧用……”

  只不过在哨所内并没有能够掘土取水的地方,又说现在草场的青草只能喂饱羊,马匹就算连往年剩下的荒草一起吃了,也还是吃不饱,看得沈菡也跟着担心起来——马都吃不饱吗?那还怎么打仗?

  不但马吃不饱,人吃的也不是很饱。

  不久之后,玄烨又来信说鸡蛋不够吃,士兵们缺营养,需要朝廷这边运送鸡蛋过去。

  这可难为坏了胤礽。

  鸡蛋不难得,宫里有的是,但运输起来太费事了。胤礽先是叫人用柳条篓斗装鸡蛋,但篓斗虽然柔软,能保证鸡蛋不松动,不过从外面一挤压也会压扁,最后第一批送过去的鸡蛋全碎了。

  玄烨写信回来——装得结实点儿再送过来。

  胤礽只好再想法子,叫人换了夹板的斗,把地下铺的糠换成稻壳,但最后送过去还是碎了大半。

  胤礽没办法了,只好写折子请示皇父——臣愚钝,送的鸡蛋常常破损,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到底该如何运送,还请皇父示下。

  结果玄烨在朱批上说——鸡蛋又够吃了,以后见着信再送,信上没写就别送了。

  胤礽:“……”

  沈菡接到的信上也说了鸡蛋的事儿,玄烨说行军途中,运输不便,能用的食材极少,肉类还可就地狩猎,虽然所得数量不多,但也能丰富一下将士们的食谱,然素食难得,将士们只能吃干饼和肉食,多有便秘的烦恼。

  沈菡想了想,让人把留守畅春园的顾问行叫来了:“我记得菜库里新进来一批萝卜?”

  “是,有江南红萝卜和本地刚收获的白水萝卜,还入库了两万斤新王瓜。”

  沈菡让他去紫禁城和太子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把这些直接送去前线。

  萝卜这东西,运输起来比鸡蛋简单多了。

  “还有茶叶,今年的春茶刚刚下来,我记得内库中刚进了约莫一万五千斤。”

  没有蔬菜,有茶叶至少也能解一解燃眉之急。

  太子听顾问行说完皇后的意思,也没推脱:“皇额娘思虑周祥,儿臣这就着人去办。”

  战争从来不是容易的,大军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京中所有人的心都忍不住被此牵系。在大局面前,个人的立场和恩怨都要为国家让路。

  胤礽监国一月,不管是军政、文政、朝廷的人员调度还是外番使臣的应酬往来,都算是调度得当、应对周详。

  沈菡虽然身处畅春园,但并没有断了对外朝的感知——京中对太子的执政能力多有赞赏,说一句交口称赞并不为过。

  太子也确实干得不赖,皇帝在外,一个从未单独掌控过全局的太子,初次上任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可以说非常合格了。

  太子写给玄烨的折子也是事无巨细,恨不能将议事过程中各人所说的细节一一罗列纸上,令前线的皇上知晓。

  这一点玄烨很是满意,觉得总算没有白费了他这些年手把手的教导。

  疏远了许久的父子关系,因为太子的称职,竟然意外地迎来了转圜的契机。

  ……

第278章 转折

  太子到底是玄烨寄予了许多厚望的亲儿子, 哪个父亲愿意轻易放弃曾经费心培养的继承人。

  玄烨眼见父子还有转圜的余地,自然要努力亲近,试图挽回这个已经和他渐行渐远的儿子。

  隔着书信, 父子间隐晦的隔阂好像都消失了,一些当面不好说的温言细语,放在笔下,也能更顺畅地表达出来。

  “谕皇太子, 朕巡至哨所,见草渐长好, 自四月初始,马可吃饱, 羊已得苏……二十日启程之马三千匹, 均已安全到达……现备土产阿尔坦哈那、油蒿、万年蒿、东珠、莽吉尔、松吉等, 着将此进给皇太后、皇后及内廷主位阅赏。朕体安, 诸阿哥、王、大臣、兵丁皆好, 水草亦甚好。”

  “谕皇太子,朕定于初七日于水路启程,黄河湾多泥滥……”

  “谕皇太子, 朕出哨看得, 水、草愈好, 地势平旷无垠、处处有沙丘,沿途所见黄羊、长尾黄羊、野骡, 偶见慈鸟、搜讷黑、百灵……”

  “谕皇太子,为知照朕军迟缓缘由……若不将此事知会皇太子,恐尔昼夜思虑……”

  “谕皇太子……”

  自从十九日起, 玄烨一连写了数封朱谕回京问候太子,将沿途的所见所感、所用所想, 军情大事,生活小事,营地的天气、作物、动物、人情风貌,皆一一写入其中。

  信中正事没有多少,反而多是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他希望用这种家常的姿态,换得太子的只言片语,能令父子之间成功破冰。

  然而,自从第一封信笺寄出,整整翘首期盼了三十八天,玄烨才终于等到了太子送来的第一封折子,关于奏报补放内阁学士及耕田槽米等事的折子。

  ——里面除了开头有一句“恭请皇父万安”,剩下的全部只有正事,再无一句温存之语。

  玄烨宛如兜头被浇了一盆冷水,拿着这封折子,在书案前呆坐了很久很久,有好半天,竟都分不清自己在想些什么……

  *

  畅春园中的生活仍旧闲适安逸。

  玄烨一走几个月,沈菡一边忙着照顾越来越调皮的小十一,一边还要关心好像陷入了‘少女相思’的雅丽奇——策棱也被玄烨带走了。

  刚开始沈菡对玄烨的离开并没有太明显的感觉,但随着他离开的时间越来越久,思念就有点儿压制不住了。

  马上就快要到端午了,内务府又开始包粽子,甜粽咸粽肉粽糯米粽,往年每到这个时候,两人都会就着这满桌的粽子说道说道。

  沈菡爱吃蛋黄肉粽和豆沙粽,尤其爱把蛋黄肉粽里面那颗大大的鸭蛋黄抠出来,一咬一大口!

  玄烨却不太喜欢杂味的东西,他吃粽子只喜欢简单的白糯米粽子,顶多蘸点儿白糖。

  沈菡不理解:“你不觉得噎得慌吗?”

  干吃白粽子有什么好吃的?她自从吃到夹心的粽子后,再吃白粽子,总觉得像在吃馒头,一点滋味都没有。

  玄烨也不太理解她的喜好:“你爱吃鸭蛋黄,直接吃咸鸭蛋不是更好吃?”

  粽子里的蛋黄被糯米裹的黏糊糊的,再掺杂上腌肉的味道,那还是鸭蛋的味道吗?

  夫妻二人面面相觑,最后沈菡及时刹住了这场‘咸党’和‘甜党’之争。

  她面色严肃地学着传教士的样子在胸前划了个十字:“爱可以包容一切,让我们互相尊重吧,阿门。”

  一下子就把玄烨给逗笑了,她啊……

  今年的端午过得就要潦草多了。

  沈菡没精打采地趴在桌子前给玄烨写信:“你不在,我觉得什么粽子都不好吃了,都只有糯米的味道,今年的鸭蛋也不香,油也少,只有个咸味……你说小十一怎么那么皮?整天上蹿下跳的!我有时候真的很想揍他一顿,可缓过气来想一想,其他孩子都没挨过打,要是等他长大懂事了,和胤禛胤祥说起来,知道只有他被额娘揍过,会不会觉得不公平?”

  可是她有时候真很想揍他呀!怎么别的孩子都没有他这么能折腾呢?

  后面又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废话,和玄烨讨论了一下关于多胎家庭父母育儿怎么把一碗水端平的问题。

  最后下结论——根本不可能端平。

  “你不要叫胤禛和胤祥知道……其实我就是最爱雅丽奇。”

  她也试过平衡自己的心态,但她就是更喜欢女儿嘛。

  女孩子软软香香的,既不调皮也不作乱,体贴懂事,小时候每天都会来亲亲抱抱额娘,上树跳井的臭小子怎么比啊?

  玄烨看到这句话忍不住笑了,说得好像他不说,胤禛和胤祥就察觉不到似的。

  雅丽奇出生的时候,胤禛已经大了,对得了小妹妹的事情只有高兴,没有其他的感觉,再说他都已经有弟弟了。

  但胤祥不一样,两个孩子才差三岁半,三岁半的小孩子可以说什么都懂,又什么都不懂。

  胤祥现在是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了,但玄烨还记得,当时雅丽奇出生后,菡菡见是个女儿,又是喜欢又是心疼,抱着不撒手。

  喜欢玄烨能理解,心疼就有些奇怪了,问她,她当时也说不分明,只是欲言又止地说了一句:“女子活在这世上,诸多不易……”

  总之不管是因为什么吧,雅丽奇刚出生那会儿,菡菡的一颗心都扑到了女儿身上。

  小胤祥很委屈,哭着跑来找玄烨:“额娘为什么不喜欢我了?”

  小孩子最敏感了,以往额娘待他如珠如宝,妹妹一来,额娘眼睛里就只有妹妹了。

  玄烨抱起委屈坏了的胤祥:“额娘不是不喜欢你了,只是妹妹刚出生,太小了,需要更多的照顾……”

  “我也很小呀!”

  玄烨:“……”

  最后只好抱着儿子去找偏心的额娘讨要说法,沈菡这才注意到自己行为上的不妥,赶紧给儿子道歉。

  抱着胤祥三哄两哄,许了一堆承诺,这才叫儿子颜色回转过来。

  不过沈菡真正把心态端正过来,还得是生完雅丽奇六个月以后,激素的作用基本褪干净了,整个人的状态才回到生产之前。

  但沈菡骨子里确实更喜欢女孩是真的,也不能说是偏心,阿哥和公主在清宫的生存环境本就不同,阿哥自有天地一般广阔的生活,雅丽奇却只有母亲身边这一方小小的世界。

  沈菡从不觉得自己多爱护雅丽奇一些有什么不妥,胤禛和胤祥长大之后也很明白事理,都很怜惜他们的小妹妹。

  玄烨笑着往下看信,后面全是啰啰嗦嗦的闲话,没有一句正经事。

  “送去的萝卜和王瓜爱吃吗?王瓜没碎吧?茶叶都是今年的新茶,量太大也来不及挑拣,不过这是装给将士们喝的,你喝的我另外装了一个盒子,你别忘了。”

  又在后面写,我知道你要和士兵同甘共苦,给你的茶叶,小盒用的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在帐篷里偷着喝,别人也不知道……

  看得玄烨又忍不住一笑,这几日阴霾的心情一扫而空,提笔在手边的信纸上回她:“茶叶朕喝到了,偷偷的,没叫旁人知道。萝卜味道挺好,只是吃多了容易胀气,朕每天都要见人,唯恐不雅,所以不敢多吃。王瓜碎了一些,不过送来的量大,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将士们都已经吃上了。朕叫人在营中传了消息,说这是皇后体念军中将士,特地送来的,将士们都很感念你……”

  ……

  御前有专门负责参赞军务,处理往来政务的侍读学士,这些人每日在御前轮班,分拣皇上的朱批谕旨,看哪些要用八百里加急发出去,哪些用四百里加急,哪些发往京中,哪些发往蒙古或是外省。

  侍读学士把抄下来的奏折递给明珠:“我看皇上对太子恐怕是有所不满了。”

  明珠低头一看,上面写着——“……近来未见尔奏事,亦未闻皇太后、皇后安,故朕不胜惦念。前日萨布素上折奏事,又未见尔请安折,故朕愈加不安……”

  另一名侍读学士道:“皇上连发五道上谕,太子却连只言片语都没有送回,也不怪皇上多疑。”

  太子的胆子也太大了,皇上出征在外,你这正监国呢,手里握的可是皇上给你的权力,结果竟对皇父一封封殷切的问询视而不见,这放哪个皇帝身上也受不了啊!

  明珠伸手将纸条放到灯烛上点燃,赤红的火舌渐渐吞没了漆黑的文字,将皇上几乎无法掩饰的不满和猜疑付之一炬。

  “皇后那边有什么动向吗?”

  太子在京监国,听闻不过一月,已经收获了诸多赞誉和趋奉,皇后驻守京师,难道就在一旁干看着?

  侍读学士道皇后和皇上的书信联络倒是未曾间断过,但这些信都是机密,上有皇封,他们也看不着。

  只听说皇上经常着人给皇后送东西,皇后那边也叫人送过蔬菜瓜果,前几日看到御前太监在卸箱子,据说是几箱大毛衣裳。

  这么看来,皇后那边的反应似乎还挺平静的?

  明珠心里转了几转,对皇后的心思也有些摸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