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9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汲渊撑着腿起身,笑着与众人行礼要告退,有一人拦住他,迟疑的问,“刚听赵含章称呼先生为汲先生,难道先生是赵中书身边的汲先生?”

  汲渊笑道:“正是汲某,没想到这儿还有知道汲某人的人。”

  “真是先生,久仰大名啊,”对方一脸惊讶的问道:“先生怎么跟在一个女郎身后?”

  话匣子这不就打开了吗?

  赵含章留下汲渊打探消息,她则带着两个部曲在营帐里瞎逛起来,逛着逛着就摸到了粮草,又去看了一下她的马,顺便看了一下旁边马厩里的马。

  看得出来,联盟军并不是很富有,这么多人就这么点儿粮草,马也不多,看来大家都穷得很一致嘛。

  赵含章摇了摇头,带着护卫朝那些懒散躺着的士兵们走去。

  她现在年纪还不是很大,穿着盔甲,正是雌雄莫辨的时候,她不说,还真没人发现她是女子。

  所以她很快就和那些士兵坐在了一起,她拿出荷包里装着的炒豆子,分给他们一些后和他们唠嗑。

  士兵们看见吃的,纷纷热情的围过来,哪怕分到手的只有十几颗豆子,他们也很高兴。

  吃人的嘴短,于是大家决定喜欢她,对她的问题,不涉及军中机密的都回答了。

  “你们三天前就到了?那一场仗都没打过?”

第159章 消息

  “没呢,一直等着,说是要等所有援军到了再打,这不,这两天陆陆续续就来了不少人。”

  赵含章就问,“每日能吃饱吗?”

  “吃饱?也就头天打仗能吃顿饱饭,像这种等人的时候,能有五分饱就不错了。”

  所以他们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省力气!

  赵含章又问了一些问题,两刻钟后她背对着帐房忧伤的叹气。

  汲渊也和人寒暄完了,一路找过来,“女郎,盟军约有两万人,算上您的三千人,大概两万五吧。”

  赵含章:“听上去挺多的,匈奴军有多少人?”

  “打到现在,他们还剩五千人左右。”

  赵含章:“五比一,但胜算依旧不大。”

  “不错,”汲渊点头道:“刘景手中有一支骑兵,攻城或许不成,但对战和突围无人能敌。”

  “而且他手下的兵不说身经百战,至少都见过生死,比我们这些人新拉起来的队伍不知强多少。”

  一打五就跟砍瓜切菜一样,人家没带怕的。

  “这些人马已经是各郡县可以凑出来的最多的了,”汲渊道:“所以章太守他们犹犹豫豫,一直不敢冒进。”

  “没和灈阳城内联系上吗?”

  汲渊冷笑道:“何刺史不行,他向外传递过两次命令,都是让援军进攻,却没能给出好的调度法子,章太守又惜手中兵马,所以一直不能下命令。”

  赵含章摸着下巴道:“再不打,粮草支持不住啊,在这儿耗着,要是吃完了粮草怎么办?”

  “我问过了,有人提议就地征粮,章太守已经答应,”汲渊道:“除了灈阳下的村镇外,离得最近的就是上蔡县,上蔡恐怕还要再叫一层军税。”

  赵含章一听,脸色立时一沉。

  这军税不管是从土地上算,还是人口上算,她都占大头,因为她就是上蔡县的最大户啊。

  合着兜兜转转一圈,她不仅得养活自己带来的三千人马,还得养其他援军?

  想都不要想!

  赵含章扭头和汲渊道:“知道晋室为何总是打不赢仗吗?”

  汲渊:……这样重要的问题要问得这么突然的吗?

  “一便是因为这些自私自利的酒囊饭袋;二嘛,就是他们都太混蛋,将人命当草芥,上蔡县已经加过一层税了,再加,明年上蔡县还能留下多少人?”

  汲渊压低声音道:“现在只加到上蔡县,明年只怕西平也脱不掉。”

  赵含章冷哼一声道:“想从我手上拿西平的税收,做梦!”

  若不是她不能做上蔡县的主,她连上蔡县的赋税都不想给。

  现在的赋税重得连她这个大地主都要喘不过气来了,更不要说普通的百姓。

  汲渊想起柴县令,压低声音道:“女郎,柴县令此人虽蠢笨,却识时务,或许可以通过他把控上蔡县。”

  “但他太蠢笨了,且不能拒绝来自太守和刺史府的不合理要求,”赵含章道:“只通过他一人,太耗费精力,而且我怕我的寿命会受到影响。”

  汲渊不解,“嗯?”

  “生气多了会短命的。”

  汲渊:……比如他吗?

  不知道无言多了会不会短命?

  汲渊将话咽下,问道:“那女郎想怎么处理上蔡这边的事务?让我一直留在上蔡打理吗?”

  “不,如今西平已在我的掌控之中,发展西平,以西平作为我们的根基才是重中之重,县务繁多,我需要先生帮我,上蔡那边……”赵含章顿了顿后道:“先生觉得柴县令身边的常宁如何?”

  汲渊想了想后摇头道:“女郎想以常宁代替柴县令?他不行,常宁是庶民出身,连参加品评的机会都没有,没有品级,如何能出任县令之职?”

  赵含章笑道:“虽然我并不是想让常宁代替柴县令,但我依旧要说,我用人不看品级,而是看才德。”

  “中正官正是以才德定品级。”

  “先生这话也就糊弄糊弄二郎那样的,”赵含章道:“我又不是小孩儿了,若真是以才德定品,那以先生之才,先生之品行,不该定以上品吗?但先生并未去定品,这是为何?”

  汲渊沉默下来。

  因为他是寒门,就算去了,那也定的下品,不论他多有才华,家世摆在那里,能有个下九品就算不错了。

  但下九品,县令也就到头了,与其如此蹉跎,不如放手一搏,所以他才跑去给赵长舆当幕僚,这一当就是十多年。

  通过赵长舆,他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做许多自己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但幕僚就是幕僚,可以出谋,却不可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

  要说不遗憾是不可能的。

  汲渊沉默的看着赵含章,心中却是掀起轩然大波,“女郎的意思是,再定品,只以才德,不论家世吗?连庶族都能参加?”

  要是连庶族都可以,那他寒门更可以啊。

  赵含章摆手道:“我不论身份高低,血脉贵贱,只看才德。”

  汲渊心内在做着剧烈斗争,半晌他才艰涩的问道:“女郎想怎么安排常宁?”

  “他若肯投靠,我给他两条路,一,还是做柴县令的幕僚,引着他偏向我们,将来待我掌握上蔡县,我让他当上蔡县的县令;二,我直接让他当上蔡县的县丞或者主簿,架空了柴县令,等以后还是他当上蔡县的县令。”

  汲渊问,“女郎打算怎么拿下上蔡县?”

  赵含章意味深长的道:“那要看以后灈阳在谁的手里了。”

  上蔡县距离灈阳太近了,之前何刺史还是太守时就常住在灈阳,所以上蔡县做什么都不方便。

  但这一次之后,何刺史应该不会再想留在灈阳了。

  汲渊:“女郎对自己可真有信心啊。”

  赵含章:“倒也不是。”

  她能说,她是因为对大晋没有信心吗?

  历史上刘渊称帝后不久,大晋就慢慢走到了末路,皇帝没有威望和权力,一直想着摆脱东海王的控制,根本没有心管地方百姓;

  而东海王疲于应付各地叛军,在洛阳之外,别说一郡一县,就是一个村子都可以自行其政,有许多日子走到绝路的人振臂一呼,随便就拉起一支起义队伍。

  她并不觉得自己割据几个县是多困难的事,只要她有钱有人,胆子够大,拿下整个豫州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当然,这些事都不能告诉汲先生,免得吓坏了他。

第160章 选择

  虽然大军粮草看似不多,但晚上的酒宴依旧办得很丰盛,天还没黑,主帐前面的空地上便搭好了台子,台子上是两个席位,而台下左右两边也摆上了席子和矮桌。

  这一次,赵含章的位置被安排在了最末。

  便是汲先生再有涵养,此时也不由脸色一沉,赵含章却是脸上笑眯眯的,还有空安慰汲先生,“这个位置正好,我们就是来摸鱼的,只听他们怎么安排就好。”

  汲先生脸色这才略微好转,但还是忍不住回了一句,“若他们让我们做前锋去送死呢?”

  赵含章意味深长的道:“那也要他们有这个胆子啊。”

  都看不起她是个女人了,得多大的胆子才敢把前锋这么重要的位置给她?

  汲先生一想也是,便是他们家女郎有这个本事,也要他们相信啊,前锋一溃,全军崩溃,他们只怕不敢把这么大的担子放在他们家女郎身上。

  不知为何,汲先生竟然有一点点的失望。

  待所有人入座,章太守这才和一中年将领走来,汲渊小声道:“那就是东海王派来的吴参将。”

  赵含章也压低声音和他说话,“之前在大帐没看见他呀。”

  汲先生赞赏的看了她一眼,低声道:“所以这盟军是章太守做主。”

  虽然是章太守为主,但他还是为大家介绍了一下吴参将,然后开始发表战前宣言。

  不,应该是鼓动大家的战争激情,章太守表示,解了灈阳之围,就是解了豫州之危,就是解了洛阳之危,解陛下和王爷的危难……

  这是大功,所以只要解了灈阳之困,大家以后升官发财,哦,不,是会在陛下和王爷面前留名,前程远大……

  其实是在东海王跟前留名,现在皇帝跟前留名有什么用?

  赵含章静静的听着,目光扫了一圈,发现激动的人还真不少,大家都跃跃欲试。

  章太守拍了拍掌,让人将酒菜端上来。

  赵含章闻到了肉香味儿,她不由坐直了些。

  有士兵端了老大的盘子上来,盘子用盖子盖着,一掀开,肉香味儿扑鼻而来。

  赵含章微微一低头,便看到上面是半条炙烤羊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