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8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刘渊表示并不,在从洛阳退去以后他就开始着手准备登基的事,他的谋臣们也认为他可以称帝了。

  毕竟,他可是连洛阳都攻进去的人。

  王弥干脆给他弄出一个祥瑞来,并带着一大批人马归顺。

  刘渊大喜,于是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便昭告天下,他登基为帝了,他取年号为永凤,迁都平阳。

  消息传出,天下哗然。

  当然,大晋的臣民是不认他的,刘渊面上也表现得不在意,但转身就组建大军,命人再次南下进攻洛阳,以及向着中原之地豫州进攻。

  赵含章忙了好几天,又赶了一天的路,所以难得的睡懒觉,第二天日上三竿还在呼呼大睡。

  赵铭收到消息赶到县衙时,只看到傅庭涵在衙门坐镇,纸上全是一些他见都没见过的笔画,而赵含章还赖在床上。

  赵铭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庭涵,让人去把三娘叫过来。”

  傅庭涵还在算着自己的东西,闻言愣愣的抬头,好一会儿这话才到达脑子,他反应了一下后道:“她太累了,让她多休息一下吧,伯父有事不如和我说。”

  赵铭低头看到纸上密密麻麻的符号,忍不住让话题飘了一下,“这是什么?”

  “戴尔猜想。”

  赵铭有听没有懂,“戴尔猜想又是什么?”

  “对有理数域上的任一椭圆曲线,其L函数在1的化零阶等于此曲线上有理点构成的Abel群的秩。”傅庭涵顿了顿后道:“我一直想要证明的两个猜想之一。”

  赵铭默默地看着他,更加没有懂,他不得不把话题扯回来,“让她别睡了,快起来,我有重要的事与她说。”

  赵铭顿了顿后道:“刘渊在北面称帝了。”

  他又看了一眼案桌上密密麻麻的东西,发现自己是真的一个字都不认识,便问道:“你们这么闲?不是说西平县现在百废待兴吗?”

  傅庭涵理所应当的道:“任务都安排下去了,只要不出错,我们偶尔去看看就好,出了错,他们会上来禀报的。”

  该他做的数据统计已经做完了,剩下的事他能做,但别人更能做,傅庭涵觉得自己不能去抢他们的工作。

  不过他还是起身去叫赵含章,刘渊竟然称帝了,昨晚上他们才说他会第二年称帝呢。

  看来和已知的历史相比,这个世界的进程反而是加快了。

  傅庭涵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根据自己的心意来。

  傅庭涵敲了敲门,在偏房里做针线的听荷立即出来,“姑爷。”

  傅庭涵放下手道:“铭伯父来了,把含章叫起来吧。”

  听荷一听,立即推门进去,着急的去推赵含章,“三娘,三娘,出大事了,铭老爷来了。”

  让长辈抓到睡懒觉,这可是很失礼和有损名声的事。

第144章 想要征兵令

  赵含章用最快的速度梳洗好坐在了赵铭的对面。

  听荷低着脑袋端上来一盘包子,一盘饼,一盘鸡蛋和一壶奶。

  赵铭木然的看着,“你早食吃这么多?”

  赵含章拎起壶给赵铭和傅庭涵各倒了一碗奶道:“不是还有伯父和庭涵吗?”

  赵铭:“我不吃。”

  赵含章给自己倒上,“吃些吧,就算茶点了。”

  “不早不午,这样用食小心坏了胃口,”赵铭道:“凡用食都应该饥三分知道吗?这样胃有余量,方有气力处理食物,似你这样暴饮暴食的……”

  赵含章道:“我没暴饮暴食,伯父,我还在长身体呢。”

  她道:“我又习武,要养力气,胃口便大了一些,不过今日的量是算了您和庭涵的,不信您问他。”

  傅庭涵拿过一个鸡蛋磕开,冲赵铭点头。

  他剥了鸡蛋递给赵含章。

  赵含章不好意思的冲他笑笑,接过,“我自己就可以来。”

  赵铭便沉默了一瞬,略过这个话题,“刘渊称帝了。”

  赵含章没有多惊讶,他都能在永嘉元年打进洛阳,此时称帝还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他还会出兵洛阳吗?”

  赵铭沉吟:“来的消息说他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要进攻洛阳,这一次应该不只是为劫掠,不仅会出兵洛阳,还有我们豫州。”

  赵含章就沉思起来,“上次他们是准备不足,知道打了洛阳也守不住,所以退去了,这一次他既有备而来,显然是想彻底拿下洛阳。”

  “东海王也不是吃素的,”赵铭道:“当时事发突然,他的大军都在外面,加之和皇帝内斗,想要杀他的威风,这才退出洛阳,这一次,不管是为了他自己还是大晋,他都不会再退了,刘渊未必能打进去。”

  “只是这样一来,我们豫州也没有救兵了,现在灈阳还被围呢。”

  赵含章就好奇的问,“刺史被围在灈阳,其他郡县不来援助吗?”

  赵铭想了想后道:“或许是他的威望不足吧,一个月前,张刺史被召回洛阳,领兵去往京兆郡,何太守被晋为豫州刺史。”

  也就是说,新刺史上任还不到一个月呢,还是从他们汝南郡太守直接晋升的,其他郡县可能心里不服,所以见死不救。

  赵含章啧啧两声,“都这时候了还内斗,一旦匈奴南下进到豫州,谁都别想善了。”

  赵铭就看着她问,“若是刺史的出兵令过来,你是出兵不出?”

  赵含章道:“出啊,只要他给我征兵权,我义不容辞的去救他。”

  赵铭愣住,“你真去救?”

  赵含章点头,“当然真去,伯父,覆巢之下无完卵,在匈奴兵南下前,须得把境内混进来的匈奴军打出去才行,不然任他们在境内肆虐,遭殃的是我们。”

  赵铭心内赞同,只是他还是有些心痛,“我们养的部曲可不易。”

  赵含章喝了一口羊奶道:“所以我需要征兵令。”

  虽然西平县现在在她手上,她招兵买马也没人跳出来说个“不”,但到底于理于法不合,这不适合她良民的形象,所以她需要一个程序正义。

  赵铭默默地看着她,“你都私自养了这么多私兵和部曲,还强求什么征兵令?”

  “伯父可别冤枉我,我部曲就一百多个,他们还都是祖父给我的,是合乎礼制的,剩下的那些都是庄子里的长工和佃户,为的是来保护族人和庄园才来的西平,他们连西平人都不算,他们是上蔡人。”

  赵铭被她的无耻震惊住了。

  不过他也放心了,挥了挥手道:“你心中有数就好,我若是刺史,我一定会强下令让各郡县出兵灈阳,但听从的不会很多,你不要为一股意气就冲在前面,匈奴军是要驱除,但你不能拿赵氏的人命去填。”

  赵含章表示明白,“您放心,我一定苟着来。”

  赵铭:“什么?”

  “咳咳,就是,我一定小心谨慎,绝不鲁莽。”赵含章立即夹了一块饼给他,“伯父,您尝尝我家的饼子,厨娘根据我的口述做的,里面是肉馅,很好吃的。”

  赵铭低头看,饼子两面金黄,被切成了三角形状,从切口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肉沫,闻着的确很香。

  赵铭夹了一块,略略品尝,入口酥脆,然后是肉和葱花的咸香,他略一挑眉,道:“在面上洒些芝麻就更好了。”

  赵含章略一想,竖起大拇指道:“伯父厉害,我怎么没想到这点儿?听荷,去让厨娘再烙一张来,这一次洒点儿白芝麻。”

  赵铭听得通体舒泰,这一刻,他终于知道父亲为何那么喜欢和赵含章说话了,即便他知道她是在有意拍他的马屁。

  “伯父,匈奴军南下,那我们的信还送得出去吗?”

  赵铭:“问题应该不大,他就是南下,也不可能断绝所有道路,我已经写信送往洛阳了,最多再有四天,族长应该就收到了。”

  赵铭和刘越石没什么交情,只能通过赵仲舆。

  刘越石,名叫刘琨,越石是他的字,他还有个顶厉害的哥哥刘舆,字庆孙,他们兄弟两个和赵仲舆一样,都是二十四友之一,年轻的时候出了名的浪荡子。

  但人家也是真聪明,尤其是刘舆,听说他遍阅天下兵簿、仓库、牛马、器械和水陆之形,只要是在档案文籍上有记载的,没有他不知道的。

  是赵含章做梦都想得到的人才。

  不过,她也就想想而已,此人现在是东海王的左长史,被对方认定为至亲心腹。

  而且,赵含章扭头看了一眼傅庭涵,心中哼哼,她现在有傅教授了,刘舆会的,傅教授将来一定比他还要厉害。

  刘琨能出任并州刺史,就是因为他哥刘舆的举荐,虽然并州很快就要沦为孤城,但不可否认,刘琨也是因为据守并州成为了一代名臣。

  赵含章眼馋刘琨背后的鲜卑势力,中原很少能买到好的,大量的战马,但如鲜卑一样的放牧民族就不一样了,他们的马多,牛多,羊也多。

第145章 迁都争议

  赵铭信中并没有告知赵仲舆是赵含章要买马驹,只说赵氏坞堡需要自保之力,因此需要购买马匹。

  赵仲舆没有迟疑,虽然豢养私兵等同谋反,他们赵氏养的部曲早已经超过礼制规定,但如此乱势下,没有足够的武力的确不能保全家族。

  所以他当即写了两封信,其中一封就是给刘琨的介绍信,赵氏的人可以拿着这封信去找并州找刘琨。

  除此外,赵仲舆还和赵铭交换了一下两边的信息,现在匈奴南下,民生艰难,就是他们世家大族也很难独善其身,赵仲舆希望他们多囤粮,囤积金银和布匹,一旦有事,他们也便宜离开。

  因为刘渊进攻洛阳,朝中有人提议迁都长安。

  哦,东海王已经成功拿下京兆郡,如今长安在他的掌控之中了,不过京兆郡的百姓也跑得差不多了,其荒凉程度堪比并州。

  所以朝中还有大臣提议迁都去南阳,一是因为京兆郡近几年饱受战火摧残,百姓流离;二就是因为那里太近羯胡,大臣们心中怕怕的,总觉得不安全。

  皇帝也想迁都,但东海王不答应,所以此时相持不下。

  但赵仲舆在心中思量过,以刘渊的攻势,他们要是保不住洛阳,极大可能就会迁都,选择南阳的可能性比长安大。

  若是都城迁去南阳,那距离汝南郡就近多了,到时候对赵氏也是好事。

  赵含章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是好事,当然,她此时还不知道此事,因为赵铭没收到信呢。

  这会儿她正坐在离城门不远处的饭馆里,居高临下的看着杜璋三人穿着囚服在搬石头。

  “这进进出出的,他们都没跑?”

  秋武禀道:“一点儿想跑的迹象也没有,老实得不得了,让他们搬砖他们绝对不提水。”

  赵含章也松了一口气,“不跑就算了,留下吧,这两天多给他们安排一点儿活,确定真的不想跑了,安排到县衙里去做文书的工作。”

  她叹气道:“我们缺认字的吏员啊。”

  “对了,让你们找的地方找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