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4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点点头,“行吧,我知道了。”

  郭璞:“……你这是什么表情?什么叫我知道了?”

  傅庭涵笑了笑道:“我本来也没指望真的能算出什么来,这次出去也是因为听说汾水一带的山中有会治水的隐士,当地县令和郡守几次进山都没找到人,含章目前需要坐镇洛阳,不好出门,正好我要去看黄河,所以就去找一找。”

  郭璞:“……你就这么放弃了?不再求一求我?说不定一求,我就帮你算了呢?”

  “算什么?”赵申的脑袋从地板下伸上来,看到傅庭涵也在此,他立即从楼梯上爬上来,笑吟吟的道:“庭涵也在此啊,你们要算什么?要不要我帮忙?”

  郭璞脸上不值钱的表情立即一收,整个人都高深起来,没有回答,而是眼睛瞥向傅庭涵。

  傅庭涵一如既往的好说话,温和的解释了一遍。

  赵申一听,当即从怀里摸出龟甲,“郭大师或许是不方便,我来算吧,庭涵,你可知傅二叔的生辰八字?”

  傅庭涵沉默。

  赵申停了一下后道:“不知道也没什么,来,你就拿着龟甲,在脑海里默念他的名字,再想清楚他的脸,然后投掷,如此三次,我给你算。”

  傅庭涵迟疑着没接,傅畅的脸?

  脑海中很模糊,他来到这个世界后就没见过几个叔叔,他努力想了想,实在没想出来他长什么样。

  赵申见他迟疑,连忙把龟甲塞他手里,示意他诚心祝祷后投掷,“庭涵,你得相信这世上是有神仙之术,你现在就站在这钦天监上,你还是六部尚书之首,怎么能不相信呢?”

  傅庭涵:……他应该相信吗?

  算了,这世上的未知这么多,谁能知道这世上真的没有命理之类的东西吗?

  傅庭涵顺着赵申的手抛下龟甲,如此三次之后看向赵申。

  赵申就认真的算起来。

  一直背着手站在一侧的郭璞目光扫过去,只一眼便挑了挑眉,将傅庭涵上下打量了一场。

  傅庭涵一脸莫名其妙,正想问他怎么了,一通算,额头都冒汗了的赵申高兴道:“是吉卦啊,庭涵,你这次要算的事能成。”

  “你问的什么?能不能找到傅二叔?”

  傅庭涵点头,“对。”

  一旁的郭璞轻哼了一声,和傅庭涵道:“去吧,不过出行最好小心一些,小心要找的人找到了,自己却丢了。”

  傅庭涵若有所思。

  赵申瞬间兴奋,“大师是说有变卦?从哪里演算出来的?”

  要是以前,郭璞一定不稀罕搭理赵申,但一脸平淡的傅庭涵在侧,他就忍不住炫耀自己的高深,于是盘腿坐下,将刚才的卦象摆出来,指点赵申应该怎样推演。

  这个太难了,变卦需要推演的卦图在易经上并不显,还得自己画,赵申小心翼翼的提了四个问题才弄明白。

  郭璞难得大方的教他。

  赵申听得如痴如醉,一旁的傅庭涵听了一遍就开始放空脑袋,他听懂了,可,冥冥之中真的有意志会干涉这些卦象,以给算卦的人透露这世间他们眼前看不到的信息吗?

  郭璞教完赵申,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喝,扫了对面坐着的傅庭涵一眼,知道他第一遍就听明白了,不由道:“你真是个天才,奈何你不相信这天地意志,所以,你虽有天赋,却走不进这条道。”

  还在回顾的赵申立即问,“我呢,我呢?大师你看看我,我的天赋如何?”

  “你嘛……”郭璞上下打量过他后道:“你天赋尚可,勤勉有加,但……福兮祸之所倚,你不适合走这条道,我劝你早日放弃,不然沉迷其中,伤人伤己。”

  赵申:“……上次大师也说我福祸相依,莫非我是招惹了什么东西?”

  郭璞不愿与人算命的一个原因就是,总有人喜欢追根问底,想要问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可这世间的福祸说到底不过功名利禄相争,有什么好说的?自己往深处想一想不就明白了吗?

  都得让他说清楚,说明白,一样的话翻来覆去换着法儿的说,他会吐的好不好?

  所以郭璞但笑不语,让赵申自己猜去。

  傅庭涵对算卦的结果并不执着,像这种想不通的事他从来都不会硬想,他看了看时间,起身道:“晚上我再过来。”

  他叫上赵申,“申堂兄,一起走吧。”

第1126章 还民

  赵申只能惋惜的起身,和傅庭涵一起离开。

  见赵申还沉迷其中,傅庭涵就劝他,“申堂兄如果喜欢卜算,偶尔算一算没什么,但不该太过倚重卜算。天地间或许真的有意志在告诉我们一些事情,但我相信人力可以改变许多东西。”

  “不然,命理如果不能更改,那一个本应富贵的人在知道自己的命理之后懒惰又纨绔,难道还可以保持他算出来的富贵吗?”傅庭涵道:“所以卜算,可以做一些参考,却不该被奉为固定的结果。”

  他道:“您对神仙之术太过看重了。”

  赵申若有所思,“郭大师说你比我有天赋,或许就在于此处?难道真是我走偏了?”

  他一路沉思,快要走出皇城时,听到前面传来激烈的争吵,“要裁军,就从我身上踏过去,大将军不能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赵申猛地一下抬起头来,傅庭涵也皱起眉头看过去。

  看到前面还在拉扯的人,赵申嘴角翘起,虚伪的上前打招呼,“原来是米将军和乔郡守。”

  米策和乔今回头,看到赵申,脸色不太好看,待看到他身后的傅庭涵,这才勉强收敛怒色,上前行礼,“傅尚书,赵侍郎。”

  赵申回礼,傅庭涵皱眉看他们,“你们若对大将军的决策有异议,也该去大殿找她,为何在此争吵呢?”

  赵申笑吟吟的道:“这样的小事哪里需要去找大将军?乔郡守和米将军进京述职的事我知道,裁军的事我也知道,算起来这事还是我提的呢。”

  米策也忍不住一脸怒容,“原来是赵侍郎提的,不知为何我们二人怎么得罪赵侍郎了,以至赵侍郎要裁撤我和乔郡守俩人的驻军。”

  “说是裁军,其实该叫还兵于民,”赵申道:“我做过调查,如今军中的兵员,年过三十的占了五成七,这个年纪的士兵体力已经开始下降,年过四十的更不用提,这当中还有高比例的伤兵和残兵。”

  “米将军,乔郡守,你们不仅是将军,也是地方郡守,应该知道现在士兵有多少,民有多少吧?”赵申道:“豫州在其他州来看已经是安定繁华,但依旧兵比民多,十六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壮大半在军中,于国家来说,两位觉得正常吗?”

  “大将军让我们屯田,兵就是民,民就是兵,有什么不正常的?”米策道:“现在就裁军,将来再有战事怎么办?赵侍郎才打过几场仗,怎敢在我们面前说养兵?”

  乔郡守道:“总之我不裁,我的兄弟们为了打仗伤的伤,残的残,现在没用了就把他们裁掉,这就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赵申冷笑道:“乔郡守不必如此讽刺,你们不舍得裁军,到底是心疼士兵,还是不舍得这些人力?那些伤兵和残兵都已伤残,却还要为你做牛做马,对于士兵来说,朝廷裁军到底是卸磨杀驴,还是救他们于水火,问一问他们愿不愿意归籍还乡便知。”

  “你,赵侍郎既觉得裁军这么好,你们赵家军怎么不裁?”

  “谁说赵家军不裁的?”赵申哼了一声道:“赵家军裁的人可不比你们少。”

  乔郡守惊讶,一脸的不相信。

  赵申就伸手拽住他们道:“不相信?那我们现在就去问大将军。”

  赵含章正和汲渊议事,看到赵申拖着乔今和米策过来,便对汲渊道:“互市的事就交给先生了。”

  汲渊也看了眼进来的四人,点头应下,起身告退,离开时把傅庭涵也给拽了出去。

  傅庭涵从进屋到被带出门就跟赵含章对了一下视线,一句话都没来得及说呢。

  汲渊将他拉到门口,笑道:“傅尚书来得正好,我正要找你商议互市的事呢,走,我们户部说去。”

  赵含章似乎早料到他们会来,待他们行过礼,不等开口便道:“坐下吧,我这里有一份数据你们看看。”

  赵含章示意赵云欣。

  赵云欣立即翻出几张纸来递给米策和乔今。

  “这是豫州各郡的户口数、人数和驻军数,以及大致的年龄统计。”

  米策和乔今看到上面罗列得特别详细,甚至还有一排柱子一样的图形代表,心头不由发寒又疑惑,“大将军并未命县衙统计人口,这些是怎么来的?”

  不会为了让他们裁军就胡诌的数据吧?

  赵含章道:“这三年,豫州各县重新分配土地,收置流民,他们的来历,年龄,家人和最后定居之处皆有记载。”

  “去年守国之战,豫州两次征收兵税,又有口赋和田租的数据在,算一算人口不就出来了吗?”赵含章道:“而豫州内各驻军的屯田数,军饷粮草消耗都要报到兵部,虽然要查他们的年龄和身体情况有些麻烦,却也不是不能查。”

  米策和乔今同时想到了傅庭涵,那可是个扫一眼粮草消耗就能算出他们大略兵员数量的人。

  那些乱七八糟的算法他们是不懂,但……要是他来算,还真可能算出来。

  见俩人沉默,赵含章就笑了笑,“我知道你们在忧心什么,但此次裁军并不针对乔家军和米家军,赵家军要裁撤的士兵只会比你们更多。”

  那是因为你们赵家军人本来就最多好不好?

  赵含章道:“我如此说并不是因为赵家军人数最多,而是,赵家军裁军的比率会比你们两军还要高。”

  米策和乔今提起心,他们都没说出口,赵含章怎么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

  “数据就在这儿,你们也看到了,如今豫州人口不过一百二十八万,而兵员就有四十八万之多,”赵含章道:“从前我们征兵是为了平乱,他们参军是为了活命,而现在,中原乱势已平,自该放兵归田,让他们做回百姓,娶妻生子,安家乐业。”

  “不然,难道真要让一百二十八万人口除了养活自己外,还要再养活四十八万将士吗?”

  米策呼吸急促起来,看了乔今一眼后咬牙问:“是只有豫州裁军,还是其他州也裁撤?”

第1127章 看到优点

  赵含章道:“从豫州开始,是因为豫州安定的时间比其他州要长,百姓和将士们也更信任朝廷,整个豫州皆为我心腹,一旦再生战,我等振臂一挥便又可征召到足够的士兵。”

  乔今心中一动,问道:“也就是说,这些被裁撤的士兵不会被送回故乡,而是留在原地为民?”

  赵含章道:“他们想归乡,我等自是不能拦着,但如今天下情势如此,又有多少人会千里迢迢的归乡呢?”

  她和俩人道:“你们做好安抚工作,该给的田地给满,该给将士们建的房子建好,朝廷给他们的免税工作也要做好,左右邻里皆是袍泽,又有多少人会想离开呢?”

  米策忍不住道:“这不还是军队屯田吗?”

  赵含章道:“那怎么一样呢?军队屯的田可不属于士兵,而是属于军队,属于朝廷,而还兵于民,分到他们手里的田地就属于他们了,他们耕作土地是需要给朝廷纳税的。”

  米策和乔今心中一动,互相对视一眼,明白了。

  “此事我是一定要做的,”赵含章淡淡地道:“豫州乃安定之地,所以从它先开始,此后各州驻军皆效之。”

  米策捏紧了手中的纸,到底不敢再反对,“是……一下裁军二十万吗?”

  “不,”赵含章道:“先放身有残疾和年过四十五的士兵,待安顿好了他们,听我命令继续第二波。”

  放士兵归于民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物力的,自然要一步一步来,不可能四十八万大军一下就裁走二十万。

  其实裁军的事,赵含章向外露出的口风一直是放年老的士兵和伤残兵离开,却没想到……

  赵含章目光落在米策身上,浅浅笑了一下,“米将军,豫州裁军一事我便交予你了,军中的事你比赵刺史更精通,我亦信得过你。”

  为了让米策能够指挥得动豫州内的各位郡守和将军,赵含章当即擢升他为兵部右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