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61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便是这样,一通忙活下来,弘农公主发现这院子还是不能住人,因为连一张床都没有。

  他们要从隔壁院里搬一张床过来,结果抬到一半床散了。

  要知道,这宅邸就在赵宅前面,赵二郎当年搜刮洛阳时怎么会忘了它了?

  所以这宅邸能用的东西早几年就被赵二郎搜光了,正院和长松院能住人是因为里面的东西都是重新添进去的。

  弘农公主看着散架的床,一直以来的涵养也没能让她维持住脸上的表情。

  护卫和下人们噤若寒蝉,都不敢吭声。

  亲兵们则左右看看,最后一什长小声提议道:“要不您和驸马先挤挤?”

  任慧等人都一脸惊恐的看向亲兵什长,这话是他一个小兵能说的吗?

  弘农公主气得胸膛起伏,才要发火,青姑领着赵宅的一众下人到了。

  听说是王氏身边的贴身女侍,弘农公主脸上的怒气快速消散,她整理了一下袖子后转身坐到正堂上,这才让青姑进来。

  青姑一进门就恭敬的跪下问安,低着头道:“公主远归,我家女郎本要亲自接待的,奈何国事繁忙,所以便将此事托付给了我家娘子。”

  “娘子本要上门拜访的,但公主才回,又怕她过来是添乱,所以派奴来听候差遣,公主若缺什么少什么,只管和奴说,奴派人去寻。”

  弘农公主道:“赵大将军有心了,国事要紧,我这里还有几个贴身人,暂时不必劳烦大将军和王夫人。”

第1068章 被说服

  虽然弘农公主这样说,但青姑还是热情的把带来的人和东西都留下了。

  为了让她用得放心,青姑还把他们的卖身契交给了任慧。

  任慧捧着匣子来见弘农公主,低声道:“奴婢问过了,这些都是赵家这两个月买的下人,调教过一段时间,不过他们之前本就是各家的下仆,本来大将军是要放归分田的,但有些人不会种地,也不愿意学,于是拿了放归书后又到人市上自卖自身。”

  这些人原本是王氏给赵二郎准备的。

  她都计划好了,等赵含章一成亲,过完年她就给赵二郎说亲。

  姐弟俩都成亲了,那就不好两家再住在一起了。

  正好赵二郎有一个新宅邸在建,她就想一边建宅子,一边给他培养下人。

  一个好用的下人也要打磨上一二年的,甚至需要更久,所以她现在就开始准备。

  她也没想到最后赵二郎还没用上,就要拿出来送给弘农公主了。

  虽然有点心痛,但王氏只要想到那是公主,又是三娘的婆婆,便舒心了,这些人她好歹养过一段时间,放到傅宅去,将来都是她家三娘的人手。

  弘农公主翻了翻那些卖身契,交给任慧,“你去调教他们,按照卖身契上的银钱把钱送回赵家,再打听一下洛阳的人市,去买一些老仆世奴,调教后放在身边使唤。”

  外面来的人,她还是不太信任。

  任慧应下。

  弘农公主又道:“给宫里上书,我要求见陛下。”

  “是,”任慧顿了顿后道:“那赵家送来的东西?”

  弘农公主叹息一声道:“挑能用的用上吧。”

  巧了,赵家送来的东西他们全都能用上。

  青姑不仅让人运来了床,还把工匠送来了,打扫好屋子以后把床搬进去,工匠当即把床装起来,还有完整的榻,抬进去摆上就能用。

  任慧打开一个箱子,看到里面珍美的帐子,目光一闪,当即捧去给弘农公主看,“殿下您看,这帐子是和两匹布一起送来的。”

  不仅帐子,还有香巾和木盆呢,任慧还搜出了一盒香,这已经不是送礼了,倒像是搬家一样。

  如此的贴心和周到,让弘农公主都愣怔了好一会儿,然后道:“能教出赵含章这样的女儿,王氏果然不可小觑。”

  而这会儿,王氏正看着单子心疼。

  青姑一回来她就追问,“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过去?那里面好多都是我给三娘准备的陪嫁呢。”

  青姑笑着安抚她,“这些东西您也没想着记在嫁妆单子上,早晚都是要送过去,晚送不如早送。”

  王氏:“那怎么一样,当嫁妆送过去,那就是三娘的东西,现在送,是礼,怎好索回给三娘使用?”

  “我的娘子,您不知那边府邸的情况啊,现今三娘和姑爷多住在这边,成亲以后也是要搬到新宅子的,傅宅那边几乎不怎么布置,但将来偶尔还是需要回去住几日的,您准备的那些东西新宅多半也用不上,”青姑道:“三娘又要俭约,这些都不能上单子,不如给那边送去布置。”

  “结亲是结两姓之好,傅家好了,三娘脸上也有光,傅家若困窘,难道三娘和姑爷脸上好看吗?”

  决定要成亲时,赵含章便在皇城边上,靠近皇城大门的附近选了一栋空置的大宅子。

  这一座大宅子曾是东海王司马越所居,赵含章入洛阳后,这种无主的宅子便被收为国有,既是国有,那她就有支配的权利。

  所以她送给了自己。

  她已决议,婚礼就在这座宅子里办,两个月的时间,宅子已经修缮妥当,大东西也基本上准备好了,这段时间就是添置一些小东西,王氏可是知道这件事的,但新回京的弘农公主和傅宣一定不知。

  王氏这才不说话了。

  青姑扶着她坐下继续劝道:“弘农公主他们刚从蜀地回来不知,但我们却是知道内情的,姑爷的钱全都填了三娘和二郎的坑,他自己都没几个钱,更不要说养家了。”

  王氏有些心虚,傅庭涵把家底都给三娘和二郎的事她是知道的,而且,这些年傅庭涵给三娘做事,几乎没有收益,有也是转一手又回到三娘手里。

  以至于新房装修,全是赵含章和赵瑚借的。

  本来王氏想借,不,想替她承担的,但赵含章一口就回绝了,“阿娘,为了养兵和打仗,我把祖父留给二郎的那笔钱都用了,再用您的嫁妆,那成什么样了?”

  王氏的嫁妆是她的底线,说什么都不能碰的,当然,日常的饮食衣饰礼物等,阿娘要送,赵含章还是会厚着脸皮收下的。

  但装修就算了,那王府多年不住人,加上时不时的有人溜进去顺点东西,修缮需要花费不少的银钱。

  赵含章和傅庭涵俩人对自己的还债能力都很自信,于是自信满满的找赵瑚借了钱。

  虽然赵瑚不太理解,但还是借了,别的事情可以不借,但成亲,毕竟是一生大事,他勉强忽略前不久和赵含章闹的不愉快。

  不仅借了钱,还容许赵含章从他的施工队中借了一支人过去。

  看着没有父母操持的傅庭涵,再看一眼只管细枝末节的王氏,赵瑚觉得赵含章的这个小家没有他要完。

  话题扯回来,王氏之所以心虚,是因为父母在,无私产,傅庭涵不仅有私产,还全补贴了外人,却没钱养亲生父母,这话传出去,对傅庭涵和赵含章都不好。

  她立即改变态度,连连点头道:“你说的对,是应该送,你再看看那边还缺什么,再准备一些送过去?”

  青姑就笑道:“奴婢留意着呢,明天让人给他们送一些米面菜蔬和肉过去,他们刚回洛阳,只怕连菜市往哪边开都不知道呢。”

  王氏应下,想到现在弘农公主和傅宣孤独的住在对面的宅子里,以己度人,便也有些生气,“三娘也真是的,多大的事啊,庭涵父母回来竟还找他来商量国事,就不能给人一日假期吗?”

第1069章 分势

  青姑默默地没说话,前不久她被下人叫到前面听吩咐,前面围了一大圈的官,傅庭涵被围在中间,听意思是各地在审核完成的水利工程出了一些问题,她也不懂,就觉得事情好似也不小,大家都在问傅庭涵问要意见呢。

  不过青姑没有为赵含章辩解,傅郎君和他父母的关系似乎不太好,以傅郎君内秀的性格,以后恐怕真的会避开父母。

  用女郎当借口,总比用公事更好。

  夫人对女郎再不满,转过半个时辰就又好了,但对傅郎君,虽然欣慰,却到底没那么疼爱。

  夫人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弘农公主了,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影响婆媳关系。

  不过想到赵含章的身份和地位,青姑又放松了些,罢了,谁都会有婆媳矛盾,但他们三娘一定不会有。

  她的矛盾,是直接关系国运,能要人命的。

  而此时,刚刚送走李班和李骧的赵含章也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一件事。

  她忙去找傅庭涵。

  傅庭涵身边的人在慢慢减少,工部、户部和司农寺的官员们领了手札和条子后一一和傅庭涵行礼告退,出来看见赵含章,连忙再行一礼。

  傅庭涵把最后一份公文处理完,赵含章这才上前,“是劳役审核出了问题?”

  “有些郡县擅自增加了水利工程的修建长度,为了赶服役时间,挖出来的水利沟渠不合标准,有工部的官员下去巡察发现了。”

  这就是因好大喜功而造成的工程质量不达标了。

  赵含章看了一眼他的笔记,颔首道:“我让御史再查一遍,确认其郡县的其他政策举措,到时候我来处理。”

  傅庭涵应下。

  他往外看了一眼天色,问道:“李班和李骧走了?”

  “嗯,我与他们初步谈了谈,明日带他们进宫去见皇帝,”赵含章顿了顿,和傅庭涵说起私事来,道:“我来找你,是因为我发觉疏忽了一件事,我忘记给弘农公主准备公主府了,让他们夫妇二人住在你那里本来也没问题,但我记得你现在住在主院,收拾出来的长松院虽大,却距离中轴线极远。”

  赵含章叹气道:“这个时代和我们那个时候有些不一样。伦理上来说,父母在,子女不应该有私产。”

  傅庭涵:“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赵含章大笑起来,摇头道:“当然不是,不论哪个时代,实际上做的事和规矩都会有出入,子女要尊重孝顺父母,父母掌控子女,只要他们在,子女不远游,没有私产,这只是一种伦理上的期望,既然是期望,那就说明基本上实现不了。”

  “但实现不了,人们行事还是会向它靠拢,所以即便那宅子是你的,如果他们提出来住主院,那舆论就会站在他们那边。”

  傅庭涵随性,皱了皱眉道:“罢了,反正我们也不常回去住,他们想住就让给他们吧。”

  赵含章又没忍住笑起来,摇头道:“你啊,就是图省事,但你不知道,这不是谁住主院的问题,而是,这个家的话语权归谁的问题。”

  傅庭涵蹙眉:“他们还做不了我的主。”

  “他们是做不了你的主,但他们可以给外面的人一个印象,他们可以做你的主。”赵含章往外看了一眼,确定外面只站了曾越和听荷,这才和他道:“你不知道,弘农公主回洛阳对朝局有多重要。”

  傅庭涵一脸迷茫,“她……只是一个公主而已,记忆里,她虽然一直维护晋室正统,但很少能参与到朝政中来,她对朝政的影响应该在你的可控范围内吧?”

  “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但影响力可不止是一点而已,”赵含章道:“今时不同往日,她现在不仅是晋室公主,也是你母亲,是我的婆母。”

  “你不知道,她一直在为晋室奔走,”赵含章递给他一沓纸,“这是汲先生找出来的,当年她在长安时,她便出面请求士绅富商出粮赈济粮荒的百姓,所得虽不多,但受她恩惠活下来的百姓也不少。”

  “东海王掌控朝政时,她受傅祖父的嘱托在长安奔走,陆续为先帝招兵买马,提供粮草,可以说,后来先帝能养得起一支亲兵,她有一份功劳。”赵含章本人是很敬佩弘农公主的,她的父亲被毒死,母亲也死得凄惨,她和随后上位的怀帝只是叔侄关系,其实并不怎么亲近。

  这个晋室破破烂烂,四处漏风,她的叔伯兄弟和皇室亲戚们为了权势打得脑袋出屎,她却一直努力奔走,想要把它缝补起来。

  要知道,她在长安都朝不保夕,不然傅庭涵怎么会出走回洛阳搬救兵?

  她的资产一点一点变卖,最后连下人和护卫都要因为缺少银钱而遣散去不少,都这样了,她都还省吃俭用的把钱拿去招兵买马,再给先帝送回去,只希望他能管理好国家。

  先帝罹难,匈奴和石勒大军南下,天下大乱,她自己都不知道明日是否还能活,不朝江南逃,却跑去蜀地找援军,想要再救一次晋室。

  弘农公主如此,她怎会将她当做一个普通的婆母对待?

  赵含章让赵信把他们请回来也不止是为了傅庭涵而已,也是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