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8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瑚就静静地看着她。

  赵含章就哈哈大笑起来,和他道:“不过我会让二郎和赵正帮你一把的。”

  赵瑚精神一振,双眼发亮的问:“怎么帮?”

  “正堂弟年纪虽轻,却知政擅治,这半年来洛阳的民务多亏了他,所以我要聘他为洛阳县县丞,二郎呢,现在一心扎在军营里,脾气越发暴烈,正好洛阳缺一个县令,让他补个缺,也学一学正堂弟身上的和儒之气。”

  赵瑚一愣,微微皱眉。

  赵含章道:“我不好出面助叔祖父,但他们两个,一个是洛阳县县令,一个是洛阳县县丞,这县内的经济是他们职责范围内,所以这事交给他们。”

  赵瑚一脸的欲言又止。

  赵含章好奇:“七叔祖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赵瑚脸上表情变幻,还是没忍住道:“让正儿给二郎当县丞不好吧?二郎连字都认不全,这不同战场,可以用蛮力,治理地方是需要脑子的……”

  赵含章一直挂着的笑脸哐的一下落下来,面无表情道:“七叔祖,二郎是不认字,但那叫阅读障碍,他脑子没问题。”

  她有些忿怒的道:“不就是认字吗?身边有两个会读写的小厮就行,为官要的是爱民之心和治理地方的智慧,您以为打仗只需挥舞长枪靠蛮力?他能统帅一军,就说明他不笨!”

  “那不是谢时替他打理的军队……”

  赵含章冷着脸看向他。

  赵瑚的声音在她的目光下越来越低,他挪了挪身子,轻咳一声道:“行吧,他做县令就他做吧。”

  赵含章冷哼一声,扫了一眼他面前的面,冷冷地道:“时辰不早了,我让人送七叔祖出宫。”

  说罢,叫侍卫进来送赵瑚出去。

  赵瑚起身,走到大殿门口,忍不住回头冲偏殿的方向哼了一声,他也没说错啊,赵二郎怎配正儿给他做县丞?

  赵正饱读诗书,学富五车,而赵二郎只有一身蛮力,大字不识几个,赵瑚只是想想就觉得不甘心。

  赵含章也很生气,赵瑚一走,她就气得在殿里转圈圈,和听荷道:“我们二郎笨吗?我们二郎现在都能把孙子、六韬和三略倒背如流了,不识字怎么了,他倒是识字,但一把年纪了,还没八岁小童懂事,他也有脸嫌弃我们二郎?”

  听荷连忙安抚她,“是,七太爷就是嫉妒,他嫉妒我们二郎现在是将军,位高权重,您一直就知道他是这样的人,何必与他一般见识呢?”

  “哼!我才不与他一般见识呢,”赵含章深呼吸两下,低头看见案桌上的面,立刻道:“把这没吃完的面倒给狗吃!”

  听荷应下,就要端下去。

  眼看就要端下去了,赵含章到底没舍得,叫住她问道:“宫里有狗吗?”

  听荷道:“猫狗皆有,只不过不是人养的,侍卫们怕伤到陛下和女郎,正打算打杀了他们呢。”

  “捉了丢出去就是,倒不必杀了,让人挑一挑,要是有好狗,送到县衙和军中去做种子。”

  听荷应下。

  赵含章挥了挥手道:“罢了,把碗筷都撤下去吧,交给厨房处理。”

  听荷就笑起来,一边招手叫来侍女收拾,一边屈膝道:“奴婢待他们谢过女郎。”

  宫人的日子并不好过,这样的面喂狗实在浪费。

  赵含章点了点桌子,决定撒一撒心头的火,于是道:“派人去城外军营把二郎叫回来,让他多带些人进来,我有事让他去做。”

  听荷应声而退。

  赵云欣抱了一怀抱的东西来,全是被烧毁房屋的资料,有面积大小,原来的主人,甚至还有房契,房契上有具体的房屋结构图。

  除此外,还有以前的房价,以及最近的房价对比。

  赵云欣展开一张大图纸,直接铺满了整张案桌,到最后是侍女们上前将图纸展开在赵含章面前。

  她只看了一眼便道:“找一面墙钉起来。”

  赵云欣应下,带着人把图纸钉好。

  赵含章站在图纸前看,赵云欣拿了一支朱笔在旁边给她介绍,“这就是最靠近皇城的那排房子,您预计定价十二万,这一排是第二排,这里有一栋房子,占地是从这儿到这儿,自己就独占两条巷子,且在正中的位置,这里面有一面大湖,出门左转两百米不到就是直通皇城的大街,这栋房子被定为地王,七叔祖一直想要买下它。”

  赵含章只看了一眼便道:“这里曾经是王家。”

第1011章 风水

  赵云欣从前不在洛阳,但她也从资料上知道了,点头道:“因为是王氏旧址,朝中很多人都想要这块地,就连汲先生都问过。”

  哦,她的汲先生多半是为了她抬高地价呢,因为他虽有钱买地,却一定没钱建房子。

  唉,说起来她的功臣们还是有些亏,下次要是打仗,战利品得多分他们一点,不能因为他们不上战场就不分。

  赵含章问:“常宁给出的价格建议是多少?”

  赵云欣道:“六十万钱。”

  赵含章咋舌,这个价钱都够直接在现在的洛阳里买一栋院子了,而这只是一块地的价钱而已,要把房屋建造起来,最少还得耗费百万钱。

  赵含章心中啧啧两声,沉吟片刻后道:“这块地不能卖给七叔祖,你悄悄的传出话去,就说这块地有王气,可保主家百年兴旺。”

  赵云欣:“……这块地的位置如此好,大将军不自留吗?”

  赵含章不在意的挥手道:“罢了,这种好东西还是留给别人吧,我就不争抢了。”

  六十万钱呢,要是能形成竞争,说不定能卖出更高的价钱,如今什么东西都没有钱重要,她又不缺房子住。

  赵宅也在内城,还被烧了一半呢,就是吧,距离皇城有很长一段距离了。

  所有人都觉得赵含章应该在皇城根下建一所豪华大宅子,她现在是惟一的摄政大臣,住的房子怎么也要对得上她的身份吧?

  而能匹配她现在身份的宅子,要么是王衍的旧宅,要么是东海王的王府。

  东海王的王府还完好,只是离皇城有一段距离,那是当年他攻进洛阳后把三座王府并在一起做的王府。

  大是大了,但论精致富贵远比不上王衍的宅子。

  王衍的宅子,一石一水,一花一树皆有意境,听闻他们家回廊梁柱上的雕画都是请的大师,历时多年所作。

  当然了,一把火全毁了。

  可房子虽烧了,那一个宅子依旧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天下名士。

  王衍死后,世人对其虽褒贬不一,但以他为偶像,钦佩他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士族,他的宅子对士族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

  尤其在王氏历经风雨而不败,分属两个阵营却都能站稳脚跟后达到了一种高峰。

  很多人都觉得,王氏能有现在的局面,全赖王衍的老谋深算。

  他一定是看到了赵含章的潜力,所以自幼让王四娘和赵含章交好,在赵含章豫州崛起之后做了布置,这才让王玄兄妹成了赵含章心腹;

  他也一定看到了大晋的危局,知道将来大晋的出处之一在琅琊王,所以让王敦去做青州刺史,与徐州的王导策应,随时可以扶持琅琊王下江南。

  要是赵含章挡不住匈奴,那琅琊王就可以在江南江东一带和匈奴划江而治,赵含章若挡住匈奴,那更简单了,他的一双儿女便可借着赵含章平步青云。

  看,现在的局势不正验证了他的谋划吗?

  大才啊,大才。

  大家越猜想,越认定此事,好像他们就是王衍肚子里的蛔虫,将他的所思所想尽皆掌握。

  所以,还是那宅子风水好啊!

  大家都在等着赵含章占地重建,也占这风水的好处。

  结果就等来赵含章派兵把这些废弃房屋又搜刮了一遍的消息。

  赵二郎一收到他姐的命令,立即点一千兵就要跑进洛阳城。

  吓得刚午睡起来的谢时衣服都来不及穿,一身里衣就跑出去阻拦。

  他伸手挡在赵二郎身前,焦急的问道:“大将军可有说带兵进城作甚?”

  赵二郎:“没说,但一定是好事。”

  “是好事就更不能带这么多人进城了,你带三百人进去就好,其余人都散了。”

  赵二郎不高兴道:“才三百人,阿姐要我做的一定是大事,这点人怎么够?”

  谢时温和的教导他道:“二郎,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洛阳城中不仅有大将军,还有皇帝呢。”

  “若是以前,你别说带一千人,就是带一万人去京城我也不会拦,”拦还是会拦的,不过理由不一样罢了,“现今大将军万众瞩目,你作为她弟弟,更应该谨言慎行,像带兵进城这种容易惹人误解的事,更需要谨慎。”

  他道:“你就带三百人,要是不够,拿了大将军的令再派人回来调就是,军营距离京城又不远。”

  赵二郎虽然觉得麻烦,但他是个听劝的好孩子,嘟嘟囔囔的同意了,他往后一挥手,就选了三百亲兵跟上。

  谢时松了一口气,这才有空问他,“大将军的原话是什么?”

  赵二郎就抬起下巴道:“阿姐说,她有两件大事要我做,让我立刻带人进城,多多益善。”

  要不是他调超过一千的人需要问过谢时,他其实是想带一万人进城的,阿姐都说了,多多益善,那自然是越多越好了。

  谢时心累的挥挥手,决定待他处理完军务,晚一些他也要进城去。

  他得和赵含章谈一谈,就算是姐弟间的密令,那也要下精确一些。

  赵二郎性格单纯,多多益善这种词,信不信他能把整座军营都给搬进京城?

  赵二郎就屁颠屁颠带人跑了,等谢时傍晚进城要找他和赵含章时,就看到进皇城的那条主道上,他家将军带进来的那些亲兵正用力的往外抬着石头和木头。

  谢时:……

  他勒住马,居高临下的打量灰扑扑,脸上沾着一道道黑灰的亲兵们,目光慢慢移到他们抬出来的东西上,“这是什么?”

  亲兵们:“石头和木头。”

  谢时:“我知道这是石头和木头,我是问,你们抬出来做什么?”

  亲兵们:“囤积,将来卖钱。”

  谢时闻言冷冷一笑,“这些东西值钱?谁叫你们搬的?”

  “大将军!”

  是大将军,不是将军哦。

  所以,这是赵含章让他们干的事?

  谢时不能理解,当即一扯马绳就要进宫。

  一个亲兵在他身后道:“先生是要去见大将军吗?”

  谢时“嗯”了一声,就见听见亲兵道:“大将军在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