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4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刘桀偏不,他要杀鸡儆猴,不仅警告投降的匈奴人,也警告他们这边守城的将士们,只要有人敢投降,他就杀!

  他不信,悬刀之下,还有人敢投降!

  城楼上的弓箭手一出,曾越立即敲鼓令人后撤,说客们一看,立即呼啦啦的转身往回跑。

  城上的匈奴士兵虽然收到了命令,但射箭嘛,有准的,也有不准的,于是,这一次全都不准,箭矢还没到他们跟前就刷刷的扎在地上,离人还老远呢。

  刘桀看了大怒,“尔等敢阳奉阴违!”

  当即有士兵辩解,“卑下不敢,这是……”

  一语未毕,就被刘桀拔刀砍杀了。

  他握着刀,一脸寒意的盯着他们道:“无用之人也该杀,最后一次,尔等会射箭吗?”

  士兵们脸色大变,听命令拉圆了弓弦,将箭射出……

  箭先飞上半空,然后远远的扎下去,得到曾越命令的士兵扛着盾牌迎面跑上去,越过那些妇人,将盾牌架起来,落下的箭矢就铛铛铛的落下,绝大多数被盾牌拦住了。

  零星几支箭飞跃盾牌,但也被赵家军挥刀砍落,没有伤到人。

  这点功夫,她们已经跑远,远离了弓箭的射程。

  见她们面色没多少变化,还能凑在一起叽叽喳喳的说话,跑去和刘琨要奖励的粮食,曾越便不由道:“不愧是匈奴人,还真是胆大。”

  刘琨被一群中老年女子围住,只觉得汗臭味扑鼻而来,他只能屏住呼吸喊道:“钱在那里,一个一个来。”

  他不想干这种杂活,连忙叫来自己的长随,让他代为发放奖励。

  刘琨挤出人群,离得老远才敢呼吸起来。

  他低头嗅了嗅自己的袖子,一脸嫌弃,他已经半个多月没洗澡了。

  刘琨去找赵含章。

  赵含章正坐在地上写写画画,和将军们商量作战事宜呢,看到刘琨来,便问他,“效果如何?”

  “刘桀恼羞成怒,要杀鸡儆猴,好在她们跑得快,一点油皮都没蹭掉。”

  刘琨蹲在地上看了一下她在泥地上画的图,问道:“何时攻城?我愿领一军。”

  赵含章:“去爬云梯吗?”

  刘琨没吭声。

  攻城,要是没有奇计,那就只能把握攻城的节奏了,作为将军,这有什么好请战的,他又不会自己跑去爬云梯。

  赵含章见他闷闷不乐,就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不急,我们有的是机会,我一定让你上一次战场。”

  刘琨眼睛微亮:“果真?”

  赵含章点头。

  不让他上一次,他怎么知道自己几斤几两重,愿意老老实实地去徐州呢?

  赵含章决定给他选个好对手。

  她道:“刘桀既然恼羞成怒了,说明是有些效果的,晚上继续,兄长的乐队可以用起来了。”

  刘琨特意训练过一支乐队,奏的是匈奴人家乡的小调,用的是胡笳、胡琴等乐器。

  赵含章还让刘乂给他找来一百多个长调唱得特别好的匈奴人,原汁原味的,晚上夜深人静时,他们就在城外奏乐唱歌。

  既然他能用胡笳退敌,自然也可以用胡笳降低人的战意,使城中的人想要投降。

  赵含章物尽其用,人也尽其用。

第938章 收集

  夜晚,安乐县西便响起悠长又悲凉的胡笳声,还有匈奴人低低的吟唱,唱的是草原上最常见的歌谣。

  趴在城楼上望着城下的士兵在这熟悉的歌声中似乎看到自己在草原上越走越远,母亲在后面呼唤他把牛羊驱赶回去用饭食,今晚有美味的羊肉和菜团吃……

  或是看到自己躺在马背上,随着它走动,他一晃一晃的进入梦乡,睁开眼睛时,他的牛羊都在围着他……

  有年纪小的士兵掉下眼泪来,悄悄梗咽道:“我想回家了……”

  年长的士兵没说话,只是红着眼眶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一场仗打得好累,士兵们的思归之情在这歌声和乐声中达到顶端,全军厌战!

  就连刘延都不由的想起曾与先帝君臣相得的时光,算起来,陈元达与陛下才是真的惺惺相惜,可惜他……

  刘延的思绪随着音乐飘远,回顾往昔后也忍不住对前路产生怀疑,他们真的可以冲破赵含章的重围,在这幽州中打下一块地盘来吗?

  或许北海王才是正确的,不如投降,静待以后。

  先帝可以沉寂百年后崛起,他们的后人自然也可以,只要静等时机……

  刘延觉得刘聪太过急躁,也太武断了一点。

  念头闪过,刘延悚然一惊,不知不觉间他竟也被乐声影响了,他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士兵?

  刘延着急起来,转身就要去找刘桀想办法,但走了两步腿脚就慢慢沉重起来,能有什么办法呢,声音难以隔绝,就算是用手把耳朵捂起来,也能隐约听到,且会让士兵们更认真的去听……

  陛下现在听不得第二种声音,此事上报,不过是徒增烦恼,到时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刘延走着走着就停了下来,依靠着城楼不动了。

  今夜,刘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音乐才能,他带来的乐队也立下大功,都没等天亮,围城的赵家军就接收了二十多个出来投降的匈奴兵。

  赵含章嘴角一挑,让人厚待他们,交给刘乂管理。

  刘乂本来就是个心软乖顺的性格,并不介意他们是后来投降的,只要来人他都高兴的接受。

  安乐城的匈奴士兵们听了大半晚上的音乐,又哭了小半晚上,整夜都在想家乡,想父母兄弟姐妹和妻儿,根本没几人能够合眼睡觉。

  就在此时,养精蓄锐的赵家军攻城,两度攻上城门又被打退,最后一次,赵含章亲上前线激励,还带上了刘乂和匈奴将士。

  就在他们的呼唤和喊杀声中,敢死队一百人,有七十余人跃上城楼,没遭受什么抵抗便稳住了云梯,为身后的同胞闯出了一条生路,然后他们往楼下杀去。

  城门下,少了城楼上的箭阵和石头等守城利器,赵家军攻城梯队也赶到,直接开撞。

  里应外合之下,很快就打开了城门,赵家军冲杀进城。

  刘延知道大势已去,只能去推刘桀,“殿下快走,快走啊!”

  刘桀推开刘延,一刀砍下一个转身要跑的士兵,大声吼叫道:“打出去,怯战者杀无赦——”

  转身要跑的匈奴士兵们只能又回身往外攻。

  刘桀还要亲率亲军攻出去,被推倒在地的刘延一把抱住他的腿,大声喊道:“殿下,安阳城已经守不住了,您得赶紧回去告知陛下,快快冲出重围,不然待赵含章越过安阳城,狐奴县就成了一座孤城啊!”

  狐奴县虽然也有山河为险,但比之晋阳差多了,最要命的是,他们在县中囤兵八万,加上匈奴百姓,近十五万人,一个狐奴县并不能自给自足,也就是说,赵含章围都能围死他们。

  刘延道:“要陛下快走,在赵含章成合围之势前走!”

  刘桀气恼的挥了一下刀,只能放弃,“此处交给刘卿了。”

  说罢转身带着亲卫,去领剩下的士兵跑。

  然而有的士兵并不想走了,于是悄悄的放慢脚步落后,等赵家军打上来时,果断的丢下武器投降。

  赵家军果然不杀俘,只是把他们都另外收编进俘虏营中,听说会给他们编造入册,然后就交给他们的北海王。

  交给北海王好呀,那还是自己人。

  投降了的匈奴士兵们都松了一口气,对拿着笔和本子上来问他们姓名、年龄、擅长的东西,甚至还问了他们父母兄弟擅长做的事的士兵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配合得很。

  刘琨看着一册又一册的本子被写满,然后就收进箱子里封好,不由的眯了眯眼,“为何要记录这么详细?这得耗费多少纸张?”

  赵含章正在看士兵们记下来的特殊人才,这是另外的册子,与封进箱子里的册子不一样。

  听见刘琨问,她也只是掀起眼皮看了一眼那些成堆的书册,“和人才与信息的价值比起来,纸张的价值不值一提。”

  赵含章手下许多人才都是从俘虏和流民中挑出来的,全靠学堂培养出来的孩子,且还要再等好些年呢。

  她是怎么得到这些人才的?除了他们自荐和被人推荐,更多的就是靠这种信息收集了。

  赵含章看过小册子,转手递给傅庭涵,“和他们谈一谈,能带走的全带走。”

  刘琨对她的小册子很感兴趣,连忙凑上去道:“我看看。”

  傅庭涵看向赵含章,赵含章抬了抬下巴,他就把小册子给刘琨看,以往,这种事是要交给范颖的。

  范颖出去巡查,只能他接手这种核心事务了,现在看来,她并不反感用刘琨。

  刘琨随手一翻,一开始还没留意,待翻到第二页,他立即反应过来,身体不由绷直,握着册子的手一紧。

  他快速的抬头看了一眼赵含章。

  赵含章冲他微微一笑。

  刘琨心中一凛,翻着册子的动作就不由慢下来,他一张一张的往后翻,这册子不是很厚,上面大概记录了有两百三十来人,有他们的姓名,籍贯,年龄和现在的身体状况等。

  特长一条在册子上粗看不显眼,但只要翻过,谁的眼睛都不能从上面挪开。

第939章 保驾护航

  这两百三十来人,有力气极大之人,屡立战功;有擅长养马养牛之人,上面小字记载,一户单独养过五百多匹马,甚至还有替刘渊养过马的马倌……

  还有识字认数的,有知道草药和会粗浅医术的;刘琨还在上面看到有两个巫师,他们说他们会做法,给人拔除瘟疫,精神焕发,接通天地……

  刘琨半晌无言,指着那两个人问:“你相信这个?”

  赵含章笑道:“他们会说十二种语言,不仅包括匈奴各部的方言,还有鲜卑、氐族、羌族,甚至连西域那边的域外之语都会,听说在被刘聪征召为兵时,他们是各自部落里的巫,常跟着部落的商队出门,这次匈奴举国之战,所有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子皆要参战,所以他们就被征召了。”

  刘琨:……

  刘琨服气了,无话可说。

  这样的人,可不仅仅是通晓语言而已,他们到过许多地方,对各地的山川河流,村庄部落肯定都有涉猎,这样的人若留在身边……

  刘琨心头一阵火热,然后在看到赵含章的浅笑时迅速冷却下来,虽然很心动,但这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这都是属于赵含章的。

  刘琨惋惜的合上册子交还傅庭涵。

  也难怪赵含章越打,手下的能人越多,可以供她做这么多的事,原来是这样收集人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