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4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幽州有天险地利,易守难攻,只要他打下幽州,便可以据险拦住赵家军。

  至于王浚据险拦他,刘聪冷哼一声,打赵含章他打不下来,打王浚他还是很有自信的。

  可他没想到刘乂会突然回来。

  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他还带回来晋臣,其中有一个叫卫玠的,刘聪都听说过他的名号。

  刘乂回来是劝降的。

  他和刘聪道:“四兄,我们如今已到末路,你不能带着全族人去死,只要投降,赵含章会给我们一块土地栖居,就如同先祖们迁徙来并州时一样。”

  刘聪愤怒,“然后出入皆有人盯视,一辈子蝇营狗苟,当个奴隶一样吗?”

  刘乂道:“不会的,赵含章承诺过我,她视我等与汉人一般。”

  “汉人说的话怎能相信?”

  刘乂问道:“她不可信,兄长可以保证抢得下幽州吗?”

  他道:“您独战赵含章时都节节败退,此时又有王浚在后,南北夹击之下,你怎会自信抢得下幽州,还保得住汉国?”

  “你年纪小,从未上过战场,少在这儿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刘乂道:“我虽未曾上过战场,却会听叔伯们议政,此非我一家之言。”

  他劝道:“自赵含章出世,她从未有过违背诺言之举,兄长为何不试一试呢?”

  刘聪不愿听,直接把刘乂赶了出去,要不是他极力阻止,其实刘聪很想把卫玠砍了祭旗的。

  刘乂也心灰意冷,知道再劝刘聪没用,他只能联络刘欢乐等大臣。

  卫玠代替赵含章出面,在刘乂劝说后在一旁做出承诺,不少大臣都偏向了刘乂。

  不是他们看不起刘聪,而是他们对现在的局势都不太有信心。

  刘乂有一点说的很对,他们跟赵家军单打都打不过,又怎么可能在招惹了王浚后还能不败呢?

  他们之所以能够抢下这十几座城,不是他们太厉害,而是因为赵家军一开始就没进攻,他们退入幽州时,正值幽州爆发大规模的农民叛乱,灾民四散,王浚自顾不暇,而赵家军不知为何没有继续逼近,而是就围在幽州的边界处,看着他们连下十几座城。

  现在王浚已经集结大军对抗他们,只要赵家军挺进幽州,他们就被南北夹击,到时候怕是有灭族之祸呀。

  所以现在有另一条路走,不少人都考虑起来。

  听刘乂的意思,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回归几十年前,刚迁入并州的时候。

  但那也比直接被灭族,或者一路赶出塞外好吧?

  于是大家悄咪咪的计划要换首领。

  刘聪本来就不是刘渊属意的继承人,他弑君上位,本就不是正统。

  算起来,不管是身份还是受宠程度,刘和之后都应该是刘乂当皇帝才对。

  于是以刘欢乐为首的大臣们就凑在一起,想要换个皇帝。

  只不过,他们一直没商量好,到底应该怎么做。

  刘聪似乎感觉到了危险,行事越发急躁,他想将卫玠杀了,被刘欢乐等大臣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则劝住了。

  刘聪就要把卫玠等人赶出去,刘欢乐等人便跟着努力了一把,劝说刘聪考虑一下投降,差点被刘聪拔刀杀了。

  此后,再无人在刘聪面前提起此事,而卫玠也离开了潞县,只是在离开之前,他已经和刘欢乐等人商量好了投降事宜。

  卫玠前脚离开,后脚王浚被俘的消息便传来,幽州已落入赵含章之手。

  刘欢乐等人一听,本来还想再拖一段时间的,此时也忍不住了,当天就进宫和刘聪说,“臣等仔细思索过后,觉得陛下所虑正确,我们和晋国交战多年,与那赵含章早成死仇,此时投降就是束手就缚,所以不能降。”

  刘聪一听,大赞,“正是此理。”

  “北海王妖言惑众,留他在外不免影响民心与军心,不如将他暂时押在宫中,待我们全部攻下燕国后再放他出来。”

  刘聪略一思索就应下了,于是让人去请刘乂进宫,怕他不来,还给找了个理由,就说是给单太后提前庆祝生辰的。

第929章 单太后

  刘乂当即带上自己的随从进宫。

  说是宫殿,其实不过是个名称罢了,其前身是当地一个有名士族家的园子,刘聪打进潞县后就把这园子占了。

  刘聪把几个兄弟都杀了,当然,包括他们的妻儿子孙,所以现在住在这宫里的是他的妻妾子孙,以及单太后和一些宫妃。

  自跟着朝廷外逃,又和儿子分离,单太后一直很低调安静,刘渊驾崩的消息传来后,她就更安静了,虽然焦心刘乂的下落,却不敢表露,更不敢联合朝臣找人。

  她只能躲在一个角落里,悄悄的叫人出去打听,能多听到一些儿子的下落她就高兴,要是打听不到,她就整夜整夜的睡不着,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他平安无事。

  因为这份安静,心眼小的刘和登基后没有想起来找她的麻烦,虽然他当太子时恨死了刘乂和单太后,觉得他们随时可能抢自己的位置。

  但刘乂主动去引开追兵,剩下的单太后也很乖顺,没有给他找麻烦,加上他要安抚朝臣,所以就没有为难单太后,而是按照规矩尊她为太后。

  之后就把人丢在一边不管了。

  单太后的日子过得不算好,但也不算差,只是每每迁徙需要很用力的不掉队,偶尔饿一顿摔一跤,或者马车不够用,只能跟着宫人挤一辆牛车之类的根本不算事。

  让她最惦记的只有刘乂的安全。

  等刘和被刘聪杀害,单太后就被提溜出来了,因为理论上她才是有权利确定下一任继承者的人。

  然后单太后一点也不高兴这样的关注,她的待遇好起来了,但每日都过得心惊胆战,她很害怕刘聪,觉得他随时可能为了皇位杀她。

  等刘聪当着众人的面说要找回刘乂,奉刘乂为帝时,她就更害怕和惶恐了。

  她不聪明,但她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刘聪要是愿意他的兄弟当皇帝,又怎么会杀了刘和及他的儿子?

  所以单太后一直心惊胆战的等着自己被杀,她完全找不到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她只希望刘乂能够安全。

  结果,刘乂被俘为质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匈奴,单太后还没来得及为找到刘乂的下落而高兴或忧虑,刘聪就把晋帝和赵仲舆给毒杀了。

  单太后的心一下就凉透了。

  刘聪毒杀了晋帝和赵仲舆,那她儿子在晋国人手中还能活吗?

  为了这事,单太后哭了三天三夜。

  之后,她只要想起生死不知的儿子就哭,直到他们又离开博平县朝北逃亡,她这才没空想起儿子。

  这一次,刘乂虽然回来了,但他不能住在宫中,她也出不去,母子两个统共就见了两次面,这是第三次,单太后自收到消息后就细细地打扮起来,她把她最好看的衣裳和首饰都取出来,对着镜子比了比,和婢女笑道:“就穿这一套吧。”

  婢女笑着应下,服侍她换上衣服,一边给她拢发一边笑道:“娘娘真好看,殿下看到您这样也安心了,等殿下授了官职,再和陛下一求,说不定能把您接出去单过。”

  单太后笑容微敛,眉宇间陇上轻愁,她虽然不参与政事,但现在外面的争论她还是知道的。

  刘乂想要投效赵含章,但皇帝不许。

  单太后摸了摸心脏,总觉得有些不安,今日心脏似乎跳的格外的快。

  她问道:“小七进宫来了吗?”

  婢女笑道:“算算时间快了。”

  单太后心脏跳得更快了,她干脆起身走出屋子,站在门口朝远处看。

  婢女拿着要插的簪子有些无措,连忙跟上,“娘娘,您怎么了?”

  “有些闷,我来透透气。”

  单太后看了看,总觉得不太舒服,问婢女,“门外有走动声,谁在外面?”

  婢女一听,忙放下发簪走出去看,不一会儿回来道:“是宫中侍卫。”

  单太后疑惑,“侍卫怎会到这里来?”

  “说是为了保护宫中安全,各处都增派了人手,”婢女笑道:“娘娘,我们继续来打扮吧。”

  单太后却是脸色一白,她是经历过宫变的,当下就觉得不对劲了。

  她没有管婢女,而是转身上了二楼,又爬上阁楼,推开阁楼上的那扇小窗往远处看。

  此时已至黄昏,但各处都还清晰,她眼神又好,很快发现高墙之下有身穿甲胄的卫兵聚集,比以往时候要多许多。

  单太后经常上这个阁楼,刘乂还没回来时,她最喜欢躲在这里看那些大臣从前院走过,期盼能趁机打探点什么消息。

  今日她看到的守卫比往日多出百倍不止。

  能在这园子里调派这么多人手的只有一人,单太后脸色刷的一下惨白起来,现在有什么事值得皇帝在园内调派这么多护卫呢?

  还藏在了高墙之后。

  单太后颤颤巍巍的爬下阁楼,一把拽住同样脸色苍白的婢女道:“你可看到了?”

  婢女混身发抖的点头。

  单太后就抓紧了她道:“你从后墙那个缺口出去,去找北海王报信,或可活命。”

  婢女抖着身子摇头,不敢去。

  单太后焦急道:“我是北海王之母,今夜我必死无疑,你跟着我,也必死,只有逃出去,找到北海王报信才能活下去,知道吗?”

  单太后落泪道:“你让他快走,快快离开潞县,我与他阿父宠他太过,而刘聪年长他许多,又久经沙场,他怎会是他的对手?”

  婢女听说只有逃才可以活命,这才镇定了一些。

  单太后将一块牌子塞进她手里,将她拉到后院的一个花丛下,拨开花丛,就见后面的墙上有个洞。

  这是她们主仆偶尔发现的一个小洞,后来她们还手动扩大了,挖下来好几块砖头。

  具体说不上为什么,只是想着哪一天又发生叛乱,或是赵家军打进来,他们可以在此处躲避,或者从此处逃命。

  单太后将她塞出去,低声叮嘱道:“牌子你拿好,吾儿看到自会信你,若被人拦截,你便拿着牌子借口出去帮我买东西,知道吗?”

  婢女慌张的点头。

  单太后这才把她推出去,趴在地上看着她爬出去后跑远,这才抹着眼泪将花丛给拨回去,拍了拍身上的泥土颤抖的回去,她努力的想要自己平复下来,只是拿着眉笔的手一直在抖。

第930章 叛乱

  单太后好不容易稳住将自己打扮好,外面天色已经微暗,她起身走出去,守在外面的侍卫微微皱眉,手按在剑鞘上,“娘娘怎么一个人,身边的婢女呢?”

  单太后冷淡的道:“她要留下来看屋子,怎么,宫中要给本宫增派宫婢吗?”

  侍卫没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