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3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

  赵宽一言难尽的走到赵含章身边,“我若没记错,刘越石首战便败了吧?”

  赵含章点头。

  赵宽:“之后也未有大胜。”

  赵含章依旧点头。

  赵宽就问:“那他是哪来的自信,认为自己可以胜战?”

  赵含章没吭声。

  刘琨一瘸一拐的回家去,围住刺史府的人已经被范颖劝离,知道赵含章会为他们主持公道,晋阳的百姓和难民们这才抹着眼泪相继离开。

  但就是这样,刘琨也没敢从正门入,而是一瘸一拐,浑身脏兮兮的从侧门进去。

  一进门,管家就迎上来,着急的道:“郎君,老太爷和老太太受了惊吓。”

  刘琨一听,转身就要去见父母,走了两步察觉到自己这样去不好,两位老人只怕会更担心,忙对管家道:“快去拿一套新衣裳来。”

  但不等管家去拿,郭氏和刘蕃就互相搀扶着赶来了,看到他如此狼狈,刘蕃就连连叹息。

第923章 郭氏

  只有郭氏问他,“外面传言可是事实?晋阳果然出现了万人坑?”

  刘琨一听,连忙道:“没有万人,只有千人之数。”

  郭氏一听,忍不住一巴掌扇在他脸上,气怒道:“千人还不够吗?这可都是人命,晋阳乃你辖下,出了这样的恶事,你竟全然不知!你是怎么当的官?”

  刘琨羞愧不能言。

  刘蕃连忙问道:“此事重大,大将军可有说过怎么处置你?”

  刘琨道:“她让我调离晋阳,去徐州。”

  不等父亲说话,刘琨便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我不去,此时正是关键时刻,我怎能轻离晋阳?而且从哪里跌倒,我便要从哪里爬起来。”

  郭氏道:“你听大将军的。”

  刘琨脸一黑,问道:“母亲也认为我打仗不行吗?”

  “对!”郭氏气恼道:“你守城还勉强可行,主动出战中,哪一次胜过?”

  刘琨紧抿着嘴道:“那是因为时机不对……”

  郭氏见他冥顽不灵,气得又给他一拳,恼道:“看看你治理的晋阳!出了这样的恶事,而你全然不知,算一算时间,正是你开始奢糜,宠信徐润之时。令狐盛等人几次劝你,你皆不听从,可见你有多固执。”

  郭氏落泪道:“你既不能弘经略,又不能驾驭豪杰,轻信小人,不能兼听,专欲除胜己以自安,别说晋阳,便是去了徐州也是祸害,如是,将来必祸及我与你父亲。”

  刘琨听得眼泪汪汪的,“母亲此话杀我。”

  郭氏就眼望他,“如此,你改是不改?”

  刘琨认为,他要是有这些缺点,自然改过,可他觉得他没有啊。

  郭氏见了失望,也不再劝他,转身扶着丈夫就离开。

  刘蕃欲言又止,和妻子道:“徐徐劝之,或许可行。”

  郭氏则摇头道:“前有令狐盛,后有赵含章,他们一个是晋阳要倚重的将军,后一个是大晋要倚重的大都督,才能品德都在他之上,他们劝的话他尚且不听,何况我们两个老不死呢?”

  “再劝已无用,我们要么独自离开,远离这个孽障,要么就在此处等死吧。”

  刘蕃:……以他四十年的经验看,她这说的是气话。

  郭氏说的的确是气话,她哪里肯真的丢下儿子离开?

  但她的确做好了赴死的准备。

  不过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她也一样的,所以冷静下来后,她就去求见赵含章。

  这是赵含章来晋阳这么久,老夫人第一次求见她。

  赵含章刚从矿场回来,来不及收拾,立即来见她。

  一见面,郭氏立即跪下,“求大将军救救我儿。”

  赵含章吓了一跳,连忙疾走两步将她扶住,“老夫人这是作甚,快快请起。”

  郭氏道:“越石什么都与我说了,但他为人固执,不能自高官此以往,恐生大祸。”

  赵含章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夫人的眼光,她是站在历史的后面往前看,所以能够深刻分析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但这一位是真正的身在其中的人,却还能如此清醒的判断未来的局势。

  这才是真的巾帼不让须眉。

  赵含章叹息道:“我有意让兄长去江南,江南战乱少,又富庶,正适合兄长这样的文采风流之人,可惜兄长执意晋阳。”

  郭氏当然知道赵含章是在利用刘琨,晋阳毕竟是刘琨一手打下来的地盘,虽然出了这样的恶性事件,但待百姓们冷静下来,他们还是会服从刘琨的管理,他的威望还是在的;

  而江南,那里一大半是琅琊王的地盘,尤其是徐州,那里可是琅琊王的老地盘了,刘琨去那里就是要斗天斗地斗人去的,政治斗争,也凶险得很,不比战场上的明枪暗箭少。

  可这也代表,刘琨是有用的。

  只有有用之人方能被利用,一个人,若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那就只剩下一条性命,随时可能被杀。

  郭氏也想让刘琨出去看看,他这几年独守晋阳,得到太多的赞誉,却因为交通不便,少与英才来往,所以顾盼自雄,却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这世上的英才不知凡几,若不能虚怀若谷,总有一日,他会被自己的自大害死,还会祸及家人性命。

  所以她愿意让刘琨去江南,让他经受更多的风雨捶打。

  “当今天下,能让他听从命令的只有你一人,”郭氏道:“知子莫若母,这孩子有诸多缺点,有一点却是好的,那就是忠君爱国。”

  她道:“只要大将军以君命令之,他便是不愿,也会听从。”

  赵含章挑眉,她的确有这个打算,只不过还未到时机,毕竟闹得太僵了会多一个敌人,所以她想的是以情动之,最后不得已再用这个方法。

  郭氏说的不错,刘琨自觉最荣耀的是汉室的血脉,但最在意别人提起的,也是这个血脉,生怕有人因此而质疑他的忠诚之心。

  所以她只要以皇帝的命令让他去江南,他就算不开心也会听从。

  赵含章心中快速闪过各种念头,最后点头道:“好,既是老夫人所愿,我必达成。”

  郭氏松了一口气,她就知道找赵含章找对了,她肯定也想越石离开晋阳,毕竟,他在晋阳,在并州和冀州一带的影响力太大了。

  郭氏这便告辞。

  赵含章亲自将人送到府中。

  刘琨根本不知道他老娘跑出去找赵含章了,他正在委屈的给祖逖写信呢。

  他感觉今天受到了莫大的污蔑,加上各方受到的委屈和挫折,这让他很想不通,只能找另一个知己祖逖排解了。

  他在信中问祖逖,“你说,我不擅打仗吗?我从小学就文武,自认不比任何人差,在晋阳,我没有哪一日不想着出征收回故土,使天下恢复繁荣……”

  潜台词是,我怎么就不擅长军事了?

  祖逖收到信时,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所以此时刘琨得不到回答,但他才放下笔,封好信,就听说赵含章把他老娘送回来了。

  刘琨:……突然有一股很不妙的预感是怎么回事?

第924章 叛逃

  没等刘琨琢磨出来,石勒趁着晋阳因为尸坑的事鼓噪,所有人的视线都在人贩一案上时,悄无声息的带着人跑了。

  刘琨听到这个消息,双目圆睁,只觉得天灵盖上一阵隆隆的雷响,他快速的反应过来,大叫道:“快,快点兵去追!一定要将石军截住,若不能劝他们回返,格杀勿论!”

  赵含章疾步进来时正好听见,她停顿了一下,推开门进去,问道:“越石打算派多少兵马去追?要是遇到伏击怎么办?”

  刘琨看见她,着急问道:“难道就此放任他叛离吗?含章,石勒可是一枭雄,手握十数万大军的!”

  赵含章道:“他的十数万大军,有十万在我手上。”

  她脸色阴沉道:“不过你说的对,的确不能放任他这样离开,派人去追,去劝他回来,有事我们可以坐下来慢慢商量。”

  刘琨问:“他若不听从呢?”

  赵含章冷淡的道:“他的母亲妻儿还在我手上呢。”

  可是刘琨觉得,石勒就不是会为了亲人妥协的人,母亲嘛,他们之前已经分离好几年,他把他老娘找到送回去,石勒也就给他回了一份礼,后来俩人还吵架了呢,也没见石勒因为这份恩情相让几分;

  至于妻儿,他现在年纪又不大,连母亲都可以不顾及的人,又怎会顾及妻儿呢,重新娶,重新生就是了。

  刘琨欲言又止。

  赵含章真诚的看着他道:“兄长有话不妨直说。”

  刘琨道:“含章应该厚待石勒!”

  赵含章闻言,脸上尽是懊悔,“悔之晚矣。”

  刘琨咬了咬牙,和她道:“你还需当机立断,若不能将人劝回,还是应当击杀之。”

  他道:“他是从匈奴叛出,刘聪心胸狭隘,他必定不敢再回匈奴,如今天下,除非自立,不然就只能去依靠王浚。”

  刘琨痛心疾首,“若让王浚得到石勒,如虎添翼,今日之困局必消。”

  赵含章点头,当即派出曾越追击,还带上明预去劝石勒回来。

  刘琨还想增派人手,被赵含章婉拒了,她认为此时还不到时候,“若石勒只是与我闹别扭,这么多人去追他,他一误会,真跑了怎么办?”

  赵含章道:“也怕他路上伏击,损失惨重。”

  刘琨的质问就被这句话堵住了,他直觉不太对,以石勒的凶残性,这时候不应该趁着他仓促逃窜时能杀就杀吗?

  不然等他养大,必成大祸害。

  哼,还说他不懂打仗呢,分明是她谨慎过头,不会打。

  刘琨等她一走,立即招来令狐盛,让他点两万人去追石勒,“抄小路去,赶在赵家军之前抓住人,石勒若不愿投降回转,立即击杀。”

  他决定让赵含章看一下,他是不是真的不行。

  令狐盛一听,连忙劝道:“石勒既敢逃,必定是做了万全准备,他带走的不仅是石军中的精兵,还有张宾,张宾此人擅谋略,若沿途设伏,我们一追就落入圈套了。”

  又道:“他们兵少且精,要是走到末路,急迫的追赶,哀兵之下愤勇抗击,恐怕大败。”

  刘琨很不高兴,“未战之时便言败,如此打击士气,尔等不败,谁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