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52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两个孩子一听便知道他们的伪装被识破了,羞窘的低下头去,老实地跟着女兵去梳洗换衣服。

  赵甲雅是个十六岁的姑娘,她是四年前被赵含章所救,当时就进了育善堂和学堂,一边读书,一边习武,最后被选中特殊培养。

  今年年满十六了才到军中来做赵含章的亲卫,她现在的姓和名字都是被救后取的。

  她对两个孩子的状态很熟悉,四年前她不也是这样吗?

  她扭头问俩人,“你们多大了?”

  男孩道:“我十一岁了,我弟,我妹妹九岁。”

  赵甲雅给俩人各找了一套衣裳,道:“等回到洛阳,你们就可以上学去了。”

  小男孩心中忐忑,问道:“我们是要离开使君,自讨生活去吗?”

  “放心吧,育善堂中的孩子,除非军中饿死了人,否则育善堂是不会断粮的,你们现在还小,跟在使君身边做不了什么事,得先学本事,学好了以后再报答使君。”

  赵甲雅道:“我就是育善堂出来的孩子,我刚进去时与你一般大,四年,我便能到使君身边效力了。”

  小男孩眼睛一亮,问道:“有钱拿吗?”

  “当然,我这叫军饷!每月一吊钱呢。”

  两个孩子惊叹连连,一直沉默的小女孩也没忍住开口问,“我和哥哥会分开吗?”

  “你们不想分开就不会分开,”赵甲雅道:“不过到了育善堂,你们晚上睡觉的地方得分开,男孩子与男孩子一起住,女孩子和女孩子一块住,不得逾越。”

  “白日上课大多在一起,吃饭也在一处,干活也多在一处。”

  小男孩忐忑问道:“要干什么活?种地吗?还是挖水渠,修建城墙?”

  “种地吧,”赵甲雅无语道:“你们才多大,挖水渠和修建城墙哪里用得上你们?”

  “就你们这身量,去插秧,播种,拔草或者收割之类的轻便活,重活自有大人们做。你们要是有天赋,还可以学木工、纺织一类的事,若能学会,那分配工种的时候就会轻便一点。”她道:“我就是没有天赋,最后剑耍得最好,这才被选中去训练,进军中当兵的。”

  两个孩子都哇的一声,惊叹的看她。

  赵甲雅骄傲的抬了抬下巴,见他们略微放下戒备,这才随口问道:“你们都会做些什么?说不得我能发现你们的天赋,提前给你们介绍几个师长,育善堂和学堂里的人我都熟,我好几个同窗此时在学堂里一边帮工,一边进修呢,就是教你们这样新进学堂,什么都不懂的人认字。”

  男孩立即道:“我力气大,会打架,我觉得我也能做亲卫。”

  亲卫呢,那就是刺史身边的心腹,将来说不得还能当将军呢。

  小女孩也满眼亮晶晶的看着赵甲雅,很想成为她的样子。

  赵甲雅笑了笑,问道:“你之前经常打架?”

  半个时辰后,赵甲雅去见赵含章,和她禀报道:“他们是一家八口迁来的,是听说了刘刺史的美名,家中的地被匈奴圈了做牧场后便举家来投。”

  “但只三年的时间,他们的祖父、父亲兄弟三人皆死在了守城战中,这一次匈奴再次围城,他们的母亲一个饿死,一个则是外出乞食时因为与人争夺食物而死,”赵甲雅顿了顿后道:“他们是堂兄妹,城中有人贩子专门瞄准了城中十四岁以下的女孩,选姿容妍丽者带走贩往他处。”

  “价高不过五斗米,价低的,两个包子就把人换走了,但城中因此而偷盗女童的事频发,衙门并没有有效的举措阻止。”

  赵含章绷紧了脸,问道:“晋阳令是吃干饭的?”

  赵甲雅没说话,赵含章这才想起来,晋阳令还真是吃干饭的,现在还在她军营里关着呢。

  赵含章问:“徐润的病好了吗?”

  “高热已经退下。”

  “那明天一早就送他离开,直接送回洛阳去,让人盯紧了他,他只要不离开洛阳,一切循律而为,他若敢私逃,杀无赦;若犯事,按律处置!”

  “是。”

第909章 晋阳活了

  赵含章垂眸想了想,问道:“刘刺史现在何处?”

  “在刺史府中。”

  赵含章就起身去刺史府。

  刘琨正在用下午茶,顺便听听音乐喝喝酒,正微闭着眼睛享受时下人上前小声的禀报赵含章来了。

  刘琨睁开眼,看到赵含章正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的乐队,立即大笑着起身,和她炫耀道:“这是我花费数年寻到的人才,他们各有所长,有擅琴箫的,也有擅二胡唢呐的,还有胡笳和大小鼓,但要论在琴上的造诣,还是徐润第一。”

  刘琨问道:“徐润的病怎样了?”

  赵含章怎么都没想到刘琨在这等时候还这么奢靡,听到他最先问的还是徐润,便神色微淡,“好了一些,只是还未退烧,军医正看着呢。”

  刘琨大松一口气,“那便好,他若不好,我这心难安。”

  刘琨请她坐下一起用酒赏乐,赵含章坐下了,问道:“越石如此自在,这是晋阳内外的难民都安置妥当了?”

  “晋阳是一座容纳各方百姓的大城,每日进出的百姓不计其数,其中大半是流亡而来的难民,”刘琨道:“所以难民是安置不完的,这等事已有章程,晋阳令自会办妥。”

  赵含章:“徐润之后,谁为晋阳令?”

  刘琨这才想起来,赵含章把他的晋阳令要走了,如今晋阳没有县令。

  见他卡壳,赵含章就顺势道:“单论难民安置,我豫州的官员也十分有经验,我敢说,在难民安置这一条路上,他们称第二,便无人敢称第一,我们还需要在晋阳停留一段时间,不如我给你举荐一个人,你且用她暂时治理晋阳。”

  “含章说的是?”

  “范颖,”赵含章道:“她心细胆大,跟着我有丰富的治理难民的经验。”

  刘琨沉吟不语。

  赵含章就笑道:“我们安置难民,除了分田地外,最主要的就是用工坊安置,城镇建设少不了砖石,所以我们每到一处就会大量的建造砖石作坊,我看过,晋阳周围也有适合烧砖的泥土。”

  又道:“除此之外,还有琉璃和纺织一类的作坊,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材料也会开办起来。”

  刘琨眼皮颤了颤,问道:“人手都从难民中选择吗?”

  赵含章点头。

  刘琨:“让他们卖身?”

  赵含章:“要是卖身就没安抚百姓的效果了,他们只是进作坊干活,领一份可以活下去的工钱罢了,依旧是良身。”

  刘琨这才松口,“我也听闻过范长史,她是含章的左膀右臂,让她做晋阳令,是不是太委屈了?”

  赵含章不在意的笑道:“只是代任而已,等越石找到合适的人接手,难民们可以妥善安置了,她自然要回到我身边的。”

  又道:“你不必担忧她官位低而抱怨,因为我还要向你举荐一个县尉。”

  刘琨:“……是谁?”

  赵含章笑道:“石勒。”

  刘琨愣了一下,仔细打量赵含章的神色,确定她是认真的以后微微激动,“含章果然舍得?”

  赵含章道:“越石或许还不知,近来人贩子猖獗,城中常有女童走失,”她眼中的笑意消失,只余冷冽,“我平生最恨者,除暴君昏官外,就是人贩子了。”

  “石勒乃大将军,自有一股浩然正气,必能镇得住这些恶人。”

  虽然上次被赵含章撞破他拉拢石勒,可他还是没放弃这个想法,毕竟,石勒太凶残了,他要是能收用他,他何惧王浚?

  甚至现在鲜卑族尾大不掉的局面也能改善。

  赵含章把石勒放到晋阳县衙不是正便宜了他吗?

  从此以后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和石勒说话了,随时随地都可以拉拢他……

  这么一想,刘琨有些心虚又怀疑的看向赵含章。

  她明知他对石勒有想法,为何还要把石勒放到他眼前?

  赵含章当然敢,因为她知道,不管刘琨怎么撬,石勒都不会投向他那边的。

  明知他撬不动,赵含章还会介意他们接触吗?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赵含章对刘琨奢靡的下午茶不是很感兴趣,商量完事情就走。

  范颖和石勒接到命令,当天就入驻晋阳县衙。

  范颖主要负责安置进城的难民。

  晋阳城解围,除了之前大量涌进城中的难民外,这几日每日都有近千难民进入,这些难民被分开安排在城中的几块空地上,除了一开始可以免费领到衙门赈济粥外,后面都需要争抢城中富户的赈济,或者去找事情做,以换取粮食。

  可城中的工作就这么多,本来城中的人都有空闲下来的,突然涌入这么多难民,哪里能用得上?

  大量的人口闲置,社会矛盾急剧上升,打架斗殴,抢劫杀人的事都时有发生。

  刘琨以自己独有的魅力吸引来了大量的难民,然而他没有相应的举措留下他们。

  听人说,刘琨刚到百废待兴的晋阳时,亲自带着百姓们下地开荒,又亲自修建城墙,与百姓们同甘共苦,因此才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重建晋阳。

  可惜晋阳重新恢复生机后不久,他就又恢复了从前的纨绔习性,虽然还算勤政,但依旧少不得享乐。

  范颖一进入晋阳县衙才发现,刘琨制定的安置难民政策其实和他们的大同小异,也都分有土地,安排难民与当地居民互帮互助,帮忙建造房屋留下,以工代赈……

  只是,这些政策已经停滞一年左右,从册子上看,这一年来涌进来的难民几乎不做安排,至少少部分带着家产来的难民被妥善安排了。

  可范颖派人去查过,说是妥善,他们也付出了不少的财物,心里并不好受。

  想到前任晋阳令是徐润,范颖不由揉了揉额头,没有用豫州那一套,而是就用刘琨制定的难民政策,只不过她实施到位了而已,然后加开工坊,修缮水利工程,令难民们以工代赈。

  开荒、耕种、修缮城墙和道路,开作坊,修水利等等,晋阳突然就人人忙碌起来,大家每日到县衙走一圈,似乎都能从那里找到适合的工作,每日最少也能拿到一份工粮。

  而一份工粮基本够两个人吃一天。

  晋阳,瞬间活了。

第910章 生隙

  除难民外,还有本来就生活在晋阳中的百姓也走出家门,开始到县衙附近的街道上晃荡。

  一个衙役拿了一张纸出来,用抹布将一块石板上的字擦掉,重新写上一行字,出来找活干的方老头立即挤上前去,等他写完立即问:“差爷,这写的是啥?”

  衙役念道:“城北八里坡要犁地一百八十亩,招募青壮拉犁者二十人,每人每日米三升,招募能扶犁者十人,割草者五十人,每人每日米两升……”

  话音才落,方老头立即喊道:“我能扶犁,我能扶犁!”

  跟着他的声音一起的是身后此起彼伏的喊声,“我能拉犁!”

  “我可以割草!”

  “我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