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46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头发洗了四次,换了三次水,澡也洗了三次,要是条件允许,他还想泡个鲜花澡之类的。

  可惜刺史府的下人似乎对男子有什么误解,竟然不肯拿鲜花给他泡澡。

  王玄坐在镜子前仔细地看了看自己的脸,叹息道:“粗糙了许多啊。”

  被派来伺候的小厮纠结了一下,还是跑出去找认识的侍女姐姐们拿了一些脂粉进来。

  王玄只看了一眼便摇头,没有用。

  小厮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位郎君和他们的大郎君二郎君一样,就听到他道:“这一看就是劣等脂粉。”

  小厮就把话给咽回去,庆幸自己没说他和大郎君二郎君一样,都是阳刚好男儿。

  王玄起身,“走吧,不好让赵刺史久等。”

  赵含章都跑去和赵铭等人开了一个短会回来,正是用晚食的时候,傅庭涵也正好下班回来吃饭。

  王氏知道王玄找到了,还特意过来见他,知道他们有事要说,她只见了一面就走,把空间留给他们。

  赵含章给王玄布筷,道:“世兄一路艰辛,不好直接大荤大腥,所以今晚我们多吃素。”

  桌上只有一道煮鸡蛋,都不能说是肉,但厨子手艺很好,菜都做得很好吃,尤其是煎豆腐和煮豆腐,王玄吃得很开心。

  埋头吃了一碗饭,王玄这才微红着眼睛道:“民生多艰,以前我等虽知民生疾苦,却不知他们这么苦,多是从书上理所当然的认为,与惠帝的不食肉糜相差何几?这一次,我方知道,他们的苦是连活着都是奢望。”

第761章 荆州刺史,做吗

  赵含章停了停,给他夹了一个鸡蛋,坐在一旁的傅庭涵也扭头看了王玄一眼,一样给他夹了一个鸡蛋,“多吃一点。”

  王玄看了一下俩人,有些许感动,盆里的鸡蛋只剩下两个了,今晚的好菜基本上都被他吃了。

  王玄:“说吧,荆州出了什么事,竟让我那叔叔不远千里的派使臣来找我。”

  赵含章挑眉,放下碗筷,擦了擦嘴角后道:“荆州的流民一直得不到安置,王刺史终日饮酒,不理政事,所以荆州流民反叛,如今已大乱,前不久,他派兵袭杀流民八千余人,其中有不少被迫卷入的当地平民百姓,这些人虽贫穷,但世代居于荆州,族人亲眷众多,所以叛乱不但没平定,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叛乱,波及范围也更广。”

  “这时候来找你,或许是想请王世兄去帮忙吧?”

  王玄略一思索便摇头,“不,以我这叔叔的孤傲性格,他是宁愿辞官离去,也不会求助第二人的。”

  王玄道:“他来找我,应该是不想当荆州刺史了,把荆州交给我。”

  赵含章眉眼一动,忍不住坐直了身体,说这个的话她可就不困了,“他愿意将荆州全权交给你?”

  王玄苦笑一声道:“他愿意有什么用,刺史须得朝廷册封,我这叔叔名望高,又是朝廷指派,荆州的士族都不服从他,何况我呢?”

  赵含章却道:“何不试试呢,我愿意举荐世兄为荆州刺史。”

  王玄不由的看了她一眼,“我若没猜错,三娘一开始应该是不想我去荆州,为何瞬间改了主意?”

  赵含章道:“王澄放浪形骸,其孤傲不在世伯之下,乱政之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世兄是良才美玉,我当然不愿意让你去荆州被那股秽气污染,可要是去当刺史,那你就是去改正风气的,能让荆州的百姓多一线生机。”

  王玄抿了抿嘴,没想到赵含章对他这么有信心,说真的,他都没有呢。

  现在能当一地刺史的都是他的叔叔辈,王玄有自知之明,他虽有些名气,但从未出仕,就算有赵含章举荐,也很难一出仕就是荆州刺史。

  赵含章却觉得没什么不可能,豫州之下是荆州,她将来要收复江南,荆州是必经之路,它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要是能在这时候通过举荐王玄成功拿下荆州,将来她事半功倍。

  赵含章:“世兄只说敢不敢去荆州当刺史,你只要敢,我便给你弄到手。”

  王玄:……这么凶猛,他好像看到了他爹。

  当年他爹说要给王氏留后路,于是让他一个叔叔去青州当了刺史,一个去荆州当了刺史。

  如今赵含章也是一副,只要他想便让他去当刺史的自信模样,他不由有些忧虑,“三娘这是要像我父亲一样留置后路吗?为何不从赵氏中选人,而要选我?”

  赵含章:“世兄,你记性堪忧啊,我刚才便说了,举荐您去荆州是为了荡清风气,你会比王刺史更适合当一个刺史,给荆州百姓一条活路。”

  “赵氏子弟中虽不乏有才之人,但他们不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都远不及世兄。”

  他们这一辈最杰出的弟子赵宽,此时都还只是洛阳县令呢,哦,他过两天就要走马上任河南郡郡守了。

  其实以赵宽的能力,倒也不是不能够去做荆州刺史。

  赵含章看了一眼王玄,说句心里话,她觉得论处政的能力,赵宽或许还在王玄之上。

  只不过……

  王玄去当荆州刺史,王澄和琅琊王氏有可能会放权,赵宽去,想也知道他们不会答应。

  苟晞也不会答应的。

  可操作性太小,还是选择王玄吧。

  王玄一时不能决策,刺史这个官位责任太大了,要是请他当个县令或是参军之类的,他一定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可刺史,掌一州军政,需要为一州的百姓负责,荆州地理位置又特殊,战略意义极大,就算是王玄自命不凡,他也不确定自己能当好这个刺史。

  要是早两年,他一定不会有此顾虑,他就算不会像叔叔们一样孤高自傲,不将这一州刺史放在眼中,也会从容淡定的走马上任去。

  可这一年多的流浪生活让他知道一州刺史的责任有多大,几十万百姓的生死都在他肩上,甚至会影响整个天下大势。

  王玄是想为这天下做些什么,也有雄心壮志,认为自己将来一定会是国之栋梁,可他没想一步登天,直接就做刺史,他不确定自己可以做好。

  从汝阴郡飞快赶回来的王四娘还没来得及抱住王玄哭一场,经过刺史府大门左侧偏房时,就听到里面两个正在吃饭的书记官在议论,“王眉子没答应荆州的使臣去荆州吗?”

  “没呢,使君放出了话,要举荐王眉子继任荆州刺史,但他好似不太乐意。”

  “王刺史愿意让贤?”

  “整个荆州都要被他祸祸光了,他派使臣来找王眉子,不就是想甩锅吗?有什么不乐意的?”

  王四娘听完,更加快了脚步往后院去。

  王玄还在思考呢,当然,他思考的时候也并不闲着,他随手翻开工部的公文,替傅庭涵将这些公文分类放好。

  这是傅安的活儿。

  被抢了工作的傅安散发着一股怨气,默默地在墙角盯着他们看,只要有机会就拎着茶壶上去添热水。

  王玄看到杯中飞升而起的雾气,一时不能理解,“这么热的天喝热水……”

  傅庭涵低头批复了一笔钱出去,随口回道:“夏天喝热水养生。”

  王玄默默地看着他,“庭涵啊,你比我还小几岁,现在就考虑养生是不是太早了些?”

  傅庭涵抬起头来,还未来得及说话,就见王四娘蹬蹬的从门外小跑进来。

  王玄看到小妹,立即将傅庭涵抛在脑后,激动的从席子上站起来,只穿着袜子就冲她奔去,他张开手想要抱住她,兄妹两个好好地哭一场。

  他们自分别后各自经历生死,差一点儿就见不着面了呀。

  结果他才把人抱住,还没来得及哭出声来,王四娘就已经推开他,一脸严肃的道:“大兄,答应使君,我们去荆州做刺史!”

  王玄:……

第762章 我来当

  王玄也只惊讶了一下就接受了,他两个姐姐,两个妹妹,长姐不仅有美貌,还是名副其实的淑女,三妹妹也性格温柔,只像貌和才情比长姐差一点而已。

  可二姐姐和四妹妹却是另一种脾性,二姐姐是外柔而内刚,四娘则是内刚外也刚。俩人还从小都喜好读书,自有一番见解,别说他了,就是他们名震天下的爹也不能使他们信服。

  所以不管她们做出什么事来,王玄都不奇怪。

  他收回自己的眼泪,压下心中的激动,问道:“我做不好荆州刺史。”

  王四娘:“我助你,不然我来当刺史,兄长你来助我如何?”

  王玄张大了嘴巴,半晌才道:“这,这怎么可以?”

  “为何不可?”王四娘道:“你是王氏子孙,我也是。父亲让二叔去荆州是为了给我王氏留后路的,此时二叔派使臣来找你,为的是让你接手这条后路。”

  “你做得了,我亦可,你做不了的,我也能做,”王四娘道:“所以你要是不愿做刺史,那就我来做。你要是做了刺史,我就给你当副手。”

  王玄嘴巴大张,正想说话,瞥眼看见已经放下笔认真看着他们的傅庭涵,一肚子的话瞬间憋了回去。

  他匆匆向傅庭涵行了一礼,拉着王四娘就往外走。

  他憋着话一路走到花园,选了一座凉亭停下,这里四面比较开阔,近处躲不了人,压低声音便可以防止人偷听。

  “四娘,你知不知道赵含章为何要让我们去荆州?”

  “知道啊,”王四娘道:“她想要荆州。”

  “……你既知道为何还要去荆州?”

  “就是因为知道,我们才更要去荆州,”王四娘理所当然的道:“阿兄,荆州现在这样的局势,我王氏还能将它作为退路吗?”

  “二叔无心理政,荆州被他治理得怨声载道,王氏要是迁居荆州,不说当地士族,连百姓都不会接纳我们吧?”王四娘道:“二叔既然要我们接烂摊子,那我们就要做主,不然束手束脚,如何管理好荆州?”

  “而我们既要做主,现在能向朝廷举荐我们做荆州刺史的也只有含章一人而已。”

  王玄:“……你说的都没错,可你知不知道,荆州要是也归属赵含章,那这天下……”

  “我知道,这天下将来有可能姓赵嘛,哦,也有可能姓傅,”王四娘理所应当的道:“这有什么呢,阿父早早准备好退路,本来也没想着尽忠晋室。对了,你还不知道吧,阿父被俘时,曾劝过石勒反叛刘渊,自立为帝,他投效了石勒。”

  只不过石勒没接受而已。

  王玄:……

  王玄静静地看着她,王四娘毫不相让,也直直地盯着他的眼睛看,以表达自己坚决的态度。

  王玄无法,只能道:“赵含章会举荐你为刺史吗?朝廷会答应吗?二叔和宗族能答应吗?”

  王四娘:“大兄可愿助我?”

  王玄点头,“若赵含章果然愿意举荐你,朝廷也有意,那我愿助你。”

  “好,我这就去请求使君。”王四娘转身就去找赵含章。

  看着一脸坚毅的王四娘,赵含章没有立即答应,也没反对,而是问道:“你打算怎么处理荆州现在的乱势?”

  荆州来陈县的使臣是王澄的家臣,王澄是王四娘的亲叔叔,所以他也得尊王四娘为主。

  她了解过荆州的事,加上赵含章这边的情报,她知道现在荆州最大的事就是流民四处作乱,匪患严重,而王澄几乎不管事,任由事态发展,且对下属官员无慈无恩,太过凶狠,以至于上下离心。

  “我先见荆州官员,告诉他们,我听命于使君你,我来荆州不仅代表朝廷,琅琊王氏,也代表西平赵氏。”

  赵含章嘴角微挑,示意她继续。

  “使君仁心在外,名望极高,加之二姐姐在洛阳,我又是使君亲自举荐,他们一定会相信我,只要荆州官吏上下一心,我便可做许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