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3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微抬下巴道:“他们侵略我们司州和豫州时,自然是不死不休的,但休战时,我们要选择性的敌视一些人,选择性的团结一些人,最好从内部分化他们,我们再从外部统一他们。”

  曾越听得一愣一愣的,听到后面的动静,连忙回过头去看站在门口的傅庭涵,虚心请教道:“大郎君,您听懂了吗?”

  傅庭涵轻轻瞥了他一眼,这个很难懂吗?

  “您不必说,我明白了。”是他蠢笨,竟然没听懂,他决定记下来回去好好的琢磨琢磨,“那这些东西……”

  “收起来,”赵含章一挥手,看到傅庭涵,想到空虚的内库,话音一转道:“既然是送给我的,那就入我的私库,听荷,听荷——”

  大帐外面的听荷听到叫,立即应了一声,小跑进来,躬身听候吩咐。

  赵含章就指着地上的两只箱子道:“记账入册,收好了。”

  听荷快乐的应下。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她现在管着赵含章的私库帐房,但帐房里没钱,她做事总是束手束脚的,生怕得变卖东西才能维持住赵含章的生活所需。

  听荷翻出账册,拿好纸笔就开始现场记录。

  傅庭涵等他们说完话才将手中的信递给赵含章,道:“刚送到的,冀州的消息,还有郓城、豫州和洛阳的信。”

  一沓呢。

  赵含章接过,翻了翻,找出冀州的信便盘腿坐在席子上看。

  傅庭涵坐在她对面,也随手拿起一封信来拆开。

  俩人沉默的看信,曾越看看俩人,又看看忙碌的听荷,最后默默地退了下去。

第741章 回信

  赵信和卫玠都留在了冀州,他们促成了王浚和刘琨的合作,还要在那里接受赵含章送去的物资,以达成三方合作。

  信是赵信写的,写信的时候,他们已经出兵占下青州齐郡的西安县和广饶县,有一部兵马甚至绕过了临淄县,直奔北海郡。

  临淄是青州治所,苟纯就在那里。

  信上说,王浚索要的武备和粮草都翻了一番,并和赵含章索要兵马,如果她觉得赵家军到不了青州,他这边可以出一部分兵马代赵家军招兵。

  说白了,他就要赵家军的旗帜扬起来,和他们一起出兵青州。

  赵含章看完,直接将信丢到一旁,拿起另一封信看。

  这是郓城苟晞的来信,和苟晞的信一起来的是皇帝的信,以及朝廷的询问公文。

  赵含章干脆一起拆开来看。

  苟晞骂她,皇帝在刺探她的意图,她看过就算,倒是将朝廷的公文来回看了两遍。

  既然朝廷发公函问她,那她就要上折子自辩,给皇帝的信在做决定时就想好怎么写了,倒是辩折得对照着公函来写,所以还没动笔。

  赵含章横扫了四封信,再一抬头,傅庭涵还在看豫州的来信,她不由惊讶,“这么厚?谁写的?”

  傅庭涵抬起头来,眉眼间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他递给她,努力憋住笑道:“倒也不是很厚,就是文彩太好了,我忍不住多看了一遍。是铭伯父写的。”

  说不厚,却是所有信中最厚的一封,好几张呢。

  赵含章接过,低头一看,是她熟悉的中楷,笔法古拙劲正,但也有些差异,她总觉得这封信上的字比之以前更加的锋利。

  赵含章沉下心来看,果然,开头就是质问。

  赵铭在陈县得知王浚和刘琨联手攻打青州,刚刚升起一股灭国之乱的恐慌,寒意顺着脊背爬到了一半,结果有人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赵含章促成的,她也参与了。

  兜头一盆冷水浇下,不等那股寒意慢慢上升,他直接里外都被浇透,内外皆寒。

  他都没敢让赵淞知道,一边瞒下这个消息,一边联系赵驹、荀修等将领,让他们调兵前往兖州边界戒备,以防苟晞。

  等做完这一切,他才抽出空来写信骂赵含章。

  认真计算,自赵含章上任豫州刺史以来,豫州一年都不曾安定过,年年都有战事。

  去年一年,虽然豫州没有成为战场,但豫州出兵勤王,攻打洛阳,年中在兖州边界时不时的有冲突,年尾又协助赵含章收复司州各郡县,也就是说,豫州其实一年都没消停。

  只不过赵含章没有扰民,也没有增加赋税以筹备粮草,所以豫州百姓感触不深。

  可一旦再起战祸,还是对上苟晞,这意味着大晋又要分崩离析,他可是知道的,赵含章的积蓄,还有这几年作坊的收入都被这几场战事掏空了,再打,必须得从百姓身上取军饷粮草。

  这岂不是要将才安稳没多长时间的豫州又打乱?

  他们之前分明讨论过,她也认为豫州需要几年的安稳发展的,为什么突然主动去挑拨苟晞?

  奈何这是写信,他也怕信落在别人手里,所以有些话不能说透,只能拐弯抹角的骂她,提醒她,警告她。

  人要是在跟前,赵铭一定直接问她,你这是不掩饰自己的野心,直接摆明了要做乱臣贼子,千古罪人了吗?

  因为不能直接问,他就只能在信上引经据典,拐弯抹角的问。

  傅庭涵看得是津津有味,有些典故还看不懂,所以觉得这封信特别有文采。

  赵含章把信放到一边,再拿起洛阳的来信,汲渊告诉她,大军已经回到洛阳,青州所需的军备和粮草他已经筹备好派人送去,问她是不是要准备王浚要求的两倍军备和粮草。

  赵含章哼了一声,把所有的信都丢在一处,对听荷道:“准备笔墨,我写几封回信。”

  听荷应下,将手头上的事暂停,先去给赵含章准备笔墨纸砚。

  傅庭涵问她,“你要派兵去青州吗?”

  “不去,”赵含章道:“赵信和卫玠只是在冀州,朝廷和苟晞都那么大的反应,我再派兵去青州,天下人都要骂死我了。”

  “谈合作时都说好了,我只支援他粮草和军备,王浚得寸进尺,反复无常,哼,想要我出兵,可以啊,我要东莱郡和北海郡!”

  支援粮草和军备是一回事,出兵是另一回事,她的兵马出去,总不能空手而回,王浚只要舍得把北海郡和东莱郡给她,她就……到时候再说。

  哼,大不了她再多要求一个郡呗。

  不过以她对王浚的了解,他是一定不会答应的。

  赵含章就先给赵信回信,然后才给皇帝和苟晞回信,她告诉俩人,对于王浚和刘琨攻打青州的事,她也一脸懵呀。

  她派使臣去见王浚是为了劝说王浚停止攻打刘琨,完全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进攻青州,要不,你们写信去问问王浚?

  对赵铭,她表示,这完全是无奈之举,王浚软硬不吃,只能让他转移注意力,不然刘琨真的会被打死。

  至于攻打青州……

  就算王浚不打青州,她也打算上书请求皇帝换掉青州刺史,自苟纯出任青州刺史以后,青州百姓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她让赵铭放心,她心中有数,不会和苟晞打起来的,她明白,当下还是安稳为主,她是晋臣,不会让晋帝难做的。

  最后才开始写给朝廷的辩折。

  这一封是给百官看的,她需要细细地琢磨,怎样推卸责任打太极才能让人不那么生气,还要相信她一些呢?

  朝中相信她的人并不多,王浚和刘琨都打成那样了,怎么可能突然转头去打青州?

  势必要有人在中间斡旋,而就这么巧,当时赵信和卫玠就到了冀州,要说和他们没关系,谁信呐?

  连对面平阳城里的刘渊都不信!

  他消息慢了一些,收到刘琨和王浚合力进攻青州时已经是三天之后,他立即派人去赵家军大营查探,一去才发现,那里已经人去营空。

  只有面向平阳城的那面有几十座帐篷,后面的早拔空了,斥候一摸土灶,发现还有淡淡的热气,立即道:“人还没走远,追!”

  他们追出五十里才发现赵家军的踪迹,但他们只有几百人,总不能赶上去追击吧?

  而且看痕迹也不太对劲,十万兵马撤退怎么可能就这点动静?他们只能派人回禀。

  刘渊一想就明白了,赵含章他们早分批撤军了,他扼腕道:“错失良机矣。”

  再追也追不上了,刘渊只能让人回来,并让人紧盯青州态势,“要是赵含章和苟晞也反目成仇就好了,只待他们两败俱伤,我们便可出兵。”

第742章 哭着拦路

  所有人都在等,等着看赵含章和苟晞会不会反目成仇,进入他们早已经熟悉的下一个轮回。

  连皇帝都在忐忑的等着。

  当然,也有人不愿意听天由命,所以有的人去郓城劝说苟晞,有的人则去洛阳找赵含章。

  赵含章还没回到洛阳呢,有的人选择在洛阳等她,还有的人心急,直接掉转头就继续往北,想要去平阳城一带找她。

  才跑出洛阳的范围,便见前面旌旗猎猎,定睛一看,上面一个大大的“趙”字。

  坐在牛车上的人眼睛一亮,立即让家仆驱赶着牛车迎上前。

  赵含章刚收到一批公文,此时正坐在马车里一边左右摇晃,一边批阅公文。

  傅庭涵在一边发呆,手指一点一点的,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车轮哐的一声滑进坑里,赵含章屁股一用力坐住了,傅庭涵却没防备,猛地一下往前一栽,赵含章伸手按住他的肩膀,把人按回了坐位上。

  赵含章眉头一皱,刷的一下扯开帘子,正要教训车夫,就看到外面路面坑坑洼洼,一坑连着一坑,足有十几米的地方没有一处平整。

  旁边骑着马的亲卫们也压着马速,让马儿小心的走过。

  她就把要骂车夫的话憋回去,转而对左右亲卫道:“后队暂停,让人从附近挖些泥土来,把这些坑全给填了!”

  她道:“斥候是怎么探的路,这么明显的坑,要是急行军怎么办?”

  亲卫立即领命而去,同时教育斥候去了。

  赵含章这才刷的一下把车帘放下,皱起眉来,“路太难行了,难道我们一定要修筑水泥路?”

  傅庭涵摇头道:“城内也就算了,现在水力煅压机有了进步,利用水力可以制作水泥,但也就勉强可以供给城内,想要修筑官道也用水泥是不可能的,我还是提议用泥土,夯实,再加以熟土和煅烧,其实不比水泥路差。”

  “城内最省力还是用水泥铺设,想要好看坚硬持久一些就用石头和砖块,”傅庭涵现在是工部尚书,修路是他的重要职责之一,他自然也想过的,他道:“其实,从后续维修和使用时长来算,还是青石板最好,水泥路的损坏率也挺高的。”

  “不过,用水泥修路效率会高很多,现在我们人手不够,人力贵重,可以暂时用水泥,等将来国力上升了,再损坏时可以考虑换。”

  赵含章点头,“你能造出水泥了?”

  傅庭涵笑了笑道:“这个并不难,水泥的公式又不是秘密,只是以前力不够而已,成本太高,不值得,现在有了水力,粉碎石灰石和铁矿石都不难了。”

  而且,他们有铁矿。

  像那种使用率不高的铁矿石和废渣,拿来做水泥最合适不过了。

  “我们还需要找石灰石矿。”他离开洛阳前就派人出去寻找了,只不过还没有消息。

  等找到石灰石矿,再计算和铁矿的距离,在之间和洛水间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建造水泥作坊,就可以运用水力制造水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