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40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第682章 想买地

  从陈县到洛阳不远,要是赵含章带着士兵们跑马,两天便可到达,但因为这次回去的人不少,所以速度慢了许多。

  题外话,一直傲然不给赵含章好脸色的赵瑚在见儿子孙子都要随赵含章去洛阳后,他还是默默地跟上了。

  速度慢有速度慢的好处,他们路上可以领略风景无数。

  赵含章一半乘车处理政务,或是与傅庭涵、卫玠赵程等人讨论之后的洛阳、豫州建设;一半则是骑马跑在前面,看看风景,或是查看沿途的耕作情况。

  陈县到洛阳这一路上,大片大片的耕地空白着,人口希少,需要跑很久才看到人烟,稀稀落落的散在田野里。

  赵含章勒住马,骑在马上向远处观望。

  傅庭涵落后她一步,也勒住了马,抬眼望去,道:“他们选择的那块地位置很一般,你看那块,有沟渠连通河道,边上就是沟渠,一般来说,这样的田地不会很差,却杂草丛生无人耕种。”

  赵含章就下马,把马丢给听荷,带着傅庭涵就下去查看。

  走到地里,她扒拉开野草,底下是灰色的田土,她抓住草一拔,很容易就拔出来了,土质松软,她一抖,灰色的泥土就簌簌落下,赵含章忍不住一赞,“好地呀!”

  难得骑马散心的赵瑚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儿,也扶着长随的手下来看热闹。

  他一眼看到赵含章手中的草,再一低头,看到那土质,立即眼睛一亮,和赵含章道:“这块地不错,我买了!”

  赵含章就把草随手一丢,问道:“七叔祖有能耕作的人?”

  赵瑚就左右看了看,指着远处正挥舞着锄头的人道:“那不就是人吗,我把他买了,让他给我种地,难道他会不肯吗?”

  赵含章轻哼了一声,拎起马鞭就朝那些农人走去。

  赵瑚也立即跟上,一边走还一边抽空看脚下的地,时不时的点评一句,“这块地差一些,但也近水渠,算得上中田吧,这块不错,拿来种小麦,收成一定不错……这块离水远了点儿,但能拿来种豆子,先种上一季稻子,第二年便可种粟米……”

  等靠近正在耕作的农人,赵瑚已经下定决心,“你把这一片都卖给我吧,对了,这是你的地盘吗?”

  赵含章只看了他一眼。

  赵瑚就明白了,高兴的跟在她身后,“你卖我吧,这一片我都可以买下。”

  这里有河道,还有沟渠,虽然沟渠里淤泥不少,杂草丛生,但略一清理就能用。

  水网覆盖,只要不遇上巨大的天灾,这一片小旱涝的情况下也能保收。

  好地啊!

  越想,赵瑚越想买。

  赵含章却没回他话,找到正在耕作的农人。

  那人看到那么多人朝他走来,不由握紧了锄头,不远处正在耕作的农人看到了,纷纷扛着锄头跑过来,挺着胸膛却又一脸胆怯,双眼惊恐的瞪着他们。

  赵含章都不明白他们是怎么做出这样虚张声势的动作的,她停下脚步,抬手行礼道:“几位大哥,我们路过这儿有些口渴,不知你们可带有水?”

  农人们并没有放松,直接指着远处的河道:“那里就有水,去那打就是,你们刚从沟渠越过来,那里面应当也有水。”

  赵含章:“……那是生水。”

  农人们不由道:“我们带的也是生水,这时候还不冷,何必浪费木柴烧水?”

  “可生水不洁,喝了容易生病,”赵含章微微皱眉,“你们一直喝的生水吗?我记得县衙应当宣传过,该食用熟水的。”

  农人们放松了些,有人“嗨”了一声道:“县衙就那么一说,我们就那么一听,您怎么还当真了?”

  赵含章:……她发的政令,她都不当真,还有谁当真?

  傅庭涵忍不住低头一笑,在赵含章瞪过来后收敛住笑容,抬起头道:“你们用的生水也是河水吗?”

  “是呀,我们吃用也都是从河里打的。”

  赵含章这才重新开口,“你们没井吗?”

  “嗨,那河水、井水不都是水吗?”他道:“有水喝就不错了,前两年这一片干旱,连泥水都难得,现在河水那样清澈,还有什么嫌弃的?”

  赵含章默然不语,半晌后道:“如今野外到处是木柴桔梗,家中若有娃娃,可让他们烧火煮水,并不费功夫。生水中有水藻,多生虫害,就这样饮用,易生腹痛,要是生了内患,身体便易受外感,风寒等病症也易得。”

  农人们一愣,见她这么认真的劝告,便也认真起来,“女郎,非是我们不愿,而是孩子们也有事情要做,每日从睁眼便不得停歇,哪里有空烧水哦。”

  他道:“如今天要冷了,我们连过冬的木柴都没准备多少,哪里敢再费柴烧水?等再冷一些,到时候我们一定不喝生水。”

  另外两个农人更直接,“我们家中无孩。”

  赵含章就问:“你们家中有几口人?”

  农人们很戒备,不肯轻易透露自己的信息。

  一旁的赵瑚插嘴道:“家中青壮多吗,可耕作的有几人?牙口可还好,脚力如何?要是我买了你们,除了口粮你们有什么别的要求?”

  赵含章转头瞪了他一眼,但让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几个农人都瞬间兴奋起来,却又很快忧虑的打量赵瑚,斟酌的问道:“老爷是要买人吗?但不知买人做什么?”

  赵瑚没好气的道:“除了种地你们还能干什么?”

  “不能了,不能了,我们只会种地。”农人们斟酌了一下后道:“但不知每年的口粮给多少,是按月给,还是按季给,直接从地里出,还是府上出呢?”

  竟然就这么当着她的面认真的讨论起买人卖人的勾当来。

  赵含章干脆就站在旁边听。

  赵瑚也不是冤大头,他买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活契,就买几年,这种他愿意称之为长工。

  他不给买断的身价,钱粮是按月给的,每个月他还得看对方的劳动效率,合适就继续,不合适的话,他要么解雇对方,要么就把人丢去挖河泥,敢不听话试试。

  第二种是死契,直接把人的命买下来,一般情况下,这种买卖都是还有至亲在外面,买卖的钱粮是给至亲的。

  既然是死契了,自然没有工钱一类的存在,每月给一定量的粮食,饿不死就行,剩下的,就靠自己农闲时做些别的事情,或许能让日子好过一点。

  赵含章听他报条件都觉得他苛刻,但农人们却很认真的思考起来,一再问道:“老爷果真能每月给一斗粮吗?”

  赵含章想,一斗粮够干什么吃的?

  赵瑚骄矜的点头。

  几个农人都心动起来,然后躲到一旁商量起来。

  赵含章耳朵尖,一边听着他们商量,一边问赵瑚,“这个待遇很好吗?”

  赵瑚道:“一般一般吧,虽没有很优待他们,但我也没亏待他们。”

  赵含章蹙眉,“一月一斗粮,半饱都不够。”

  赵瑚稀奇的看了她一眼,蹙眉道:“这世上现在能半饱的人有几个?一月一斗粮不少了,和菜做些菜团,饿不死就很不错了。”

  他道:“现在外面每日饿死的人有多少?”

  赵含章看向他,“七叔祖竟知道。”

  赵瑚哈哈大笑道:“我又不是那等不知世事的士人,我的商队各地游走,我如何不知?”

  赵含章却突然很伤悲,僵硬的扯了扯嘴角道:“知道世事的士人无救国之心,有救国之心的人却又不知世事,也不愿放下身段去知道,这个世界还真是可悲。”

  赵瑚愣了一下后道:“这话你不必与我说,该与王衍去说才对。”

  说完赵瑚反应过来,“哦,王衍死了,现在是你和苟晞当道。”

  赵含章脸一黑,“您能不能换个词?”

  “行,你是个好官,豫州有你是福,可恶的是苟晞一类。”

  这个夸赞一听就不走心,赵含章一点也没感受到快乐,那几个农人也商量完了,即便做了决定,每个人脸上却还是带着犹豫和为难,显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

  因为听力太厉害而知道他们各自决定的赵含章没有等他们开口,直接问道:“自己耕种不能生活下去吗?”

  开口的是决定拒绝赵瑚,继续做良民的那一个农人,叹息道:“如今我家中有麦五斗,豆子半石,混着菜团,应该能活到明年三四月,但不知明年是何光景啊。”

  “卖身或许是一个出路。”

  一旁决定卖身的另一个农人却道:“但也要主子好,不然日夜驱赶,只怕连今年冬天都活不下去。”

  死契,生死由主人的。

  俩人都忧虑且忐忑的看着赵瑚。

  赵含章叹息一声,显然,卖身的心中惶恐,不知道自己卖身对不对;决定做良民的也犹豫,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所以都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怀疑。

  她抬手止住赵瑚要说的话,直接切入正题,指着沟渠边上的良田问道:“那几块田也是无主的荒田吧,你们为何不耕作那些,而是要选这边的地?”

第683章 你不想买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农人们答道:“那边的地太好了,我们现在种了也没用,过几年或许就有贵人来买,到时候我们不是白种了几年?”

  “还不如现在就选一块还行的地种着,把地养起来。”

  虽然地好,但把草烧了或者拔了还是挺费工夫的,他们也怕把地种好了,到时候贵人一来,大手一挥,就把他们种好的地给圈了。

  这还没什么,万一到时候地里还种着粮食,直接把粮食也给圈了呢?

  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这种种的事也是让更多的人趋于自卖为奴的原因之一。

  但卖身为奴会更身不由己,所以但凡还有一点希望,他们都不想卖身。

  选择卖身的那个农人是为了拿到卖身钱给他母亲治病。

  赵含章了解了自己想要了解的,直接道:“你们直接过去选自己心仪的地耕种了吧,只要能把地开出来种上粮食,我让县衙给你们做地契。”

  又道:“留的种子够吧?若是不够,去和县衙申请,我让人送一些过来,你们直接去县衙领。”

  农人们听得眉头一皱,赵含章则是低头看了一眼他们的农具。

  他们直接用锄头松了一下泥土,然后就把麦子撒下去,这样速度不仅慢,且做不到深耕细作。

  不过也能理解,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也没有畜力,也就只能自己扛着锄头松地。

  让赵含章一时之间给他们找几头牛送来或许不易,但送一些农具却不难。

  她道:“我会再给你们县衙一些农具,争取每一里有二十把犁,你们也不要僵化,自家人少,可以邻里互助嘛。”

  赵含章道:“三家结成对子,今天耕这家的地,明日耕那家的,三人合作不比一人劳作速度要快,效率要高?”

  赵含章低头看着才撒下去的麦种,有些嫌弃的道:“不说这土块那么大不好掩埋,就是能掩埋起来,这么浅的坑,麦苗好过冬吗?明年施肥也不好施呀。”

  农人脸色微红,然后大家一起震惊的看着她。

  他们悄悄的滑动眼珠子打量她,咽了咽口水,忐忑的问道:“女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