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57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仆役立即摊开草席,赵仲舆在上位跪坐下来,沈如辉就跪坐在他对面。

  仆役搬了一张矮案上来放在俩人中间,然后跪在一旁给他们煮水泡茶。

  清风吹过,将赵仲舆刚冒出来的汗吹走,烦躁的心也被抚平,他笑道:“你这还真是惬意,难怪你常住于此,不肯回官驿去住。”

  郓城这座城池并不是很大,皇帝迁都来此,这么多官员住哪里?

  总不能抢本地人的房子,嗯,还是有抢的,可也不能太狠,大部分官员要么是半抢半买,也算和当地士族合作;

  还有的,则是暂时住在官驿,等朝廷修建出一批房子来后再分房入住。

  但现在建造宫殿就去了大家所有的财力和人力,哪里还有余力给官员修建房子?

  沈如辉也干脆,自己在城里找了块有田有水的地方,直接就自己起了一间砖石房子住下。

  不过能有田地耕作的地方离繁华的主城都很远,他这里偏僻得很。

  沈如辉摇摇头,苦笑道:“我现在又没有公务,何必在官驿惹人白眼呢?”

  赵仲舆就问:“我上次和沈寺卿提的事考虑得如何了?”

  沈如辉皱了皱眉道:“我是朝廷的寺卿,陛下在郓城,我自然要留在郓城的,此时回洛阳有何意义呢?”

  赵仲舆道:“我听说洛阳日渐安定,豫州军和西凉军一起扫清了境内的土匪,各地商人都开始往洛阳去,将消息带出了洛阳。”

  “很多从洛阳离开的人都开始回洛了,”赵仲舆叹息道:“外面的日子并不好过,沈寺卿应该有所感受,若能在洛阳求得一线生机,自然还是故乡更好。”

  沈如辉没说话,他将煮好的茶推给赵仲舆,请他喝茶。

  赵仲舆只看了一眼碗里的茶便道:“沈寺卿久在田间,只怕还不知道吧,兖州小麦丰收,但豫州边界处,苟纯且纵兵抢收了百姓的粮食。”

  “那是百姓一年的口粮,而且被抢以后他们还要照旧上缴赋税,今年因陛下迁都郓城,更是多了一笔捐税,”赵仲舆轻声道:“听闻当地的乡老不服,让家中子侄上京来告状,可人还没出县城就被杀了。”

  “苟纯还以勾结土匪的罪名将其全家下狱,一月有余,消息才传到京城这里来。”

  沈如辉瞪大了双眼,问道:“一月有余,难道将军也不知吗?”

第607章 沈如辉

  赵仲舆道:“连我都知了,你说苟将军会不知吗?”

  沈如辉脸色苍白。

  赵仲舆叹息一声道:“我今早已经上书弹劾,便是以前不知,现在也该知道了。”

  他道:“自来了郓城,陛下便多倚重苟将军,恩宠日盛,凡苟将军所求,皇帝莫不应允。现在苟将军住的宅子堪比皇帝暂居的福临宫,只这三个月,他前后招进的仆役奴婢就有三百多人,侍妾六个,几乎旬旬进人,再如此下去,那宅子怕是都住不下他的仆役奴婢了。”

  沈如辉抿了抿嘴。

  赵仲舆道:“苟晞对陛下是比东海王多了两分尊重,可与他从前正直清廉相差甚远,前后判若两人,我,我心中忧虑啊~”

  赵仲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沈如辉握紧了拳头,有些犹疑的看着他,“赵尚书为何一再要求我去洛阳呢?就算我懂水磨建造之法,但这只是水磨而已。”

  赵仲舆也觉得是水磨而已,但值得赵含章连写两封信来催,那就可能不止是水磨而已,但他不能这么说,于是他道:“但这是切实与民生相关的东西。”

  他绞尽脑汁的想理由,“你是知道的,留在洛阳的多为老弱,想要养活他们并不容易,水磨坊能减少人力,你在郓城,陛下却没有用你,司农寺也名存实亡,既如此,何不去洛阳呢?”

  沈如辉越发怀疑,忍了忍,还是没忍住,“外面的人都说赵刺史有吕后之志,不知是真是假?”

  赵仲舆听了就发笑,“含章若有吕后之志,那谁是汉高祖呢?”

  他道:“在洛阳时,她就已经拒绝为后,而且她有婚约,到如今,傅长容身上都没一官半职,而傅中书对陛下的忠心无人能比,陛下也无比信重他,沈寺卿觉得,他能做汉高祖吗?”

  沈如辉沉思,心内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没有下定决心,毕竟那么艰难才从洛阳到郓城,现在又要回去吗?

  赵仲舆也知道他纠结,可惜他没有家人了,族人又离散,就算他想要收买都不行,只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了。

  可以说,跟着皇帝迁都来郓城的官员中,有大半是冲着苟晞来的。

  以前的苟晞,公私分明,处事公正,廉洁清明,很多朝臣都怕他,迎面碰见都要把头扭到一边去,不敢对上他的目光。

  以前是怕,但关键时候,朝臣却很信任他,也正是因为这份信任,皇帝和朝臣们最后才同意迁都。

  可到了郓城后,苟晞就变了。

  不,或许是早就变了,只是以前他们不在一处,变得又不是那么明显,所以众人没发觉。

  而现在,大家同在郓城当官,一同帮扶陛下,这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苟晞的改变。

  沈如辉无妻无子,连父母都没了,族人在这两年里也死的死,散的散,到如今他已经没有太大的欲望。

  他只想跟着皇帝,跟着朝廷做一些事,若能侥幸留得一二美名,那他就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了。

  送走赵仲舆,他就焦虑的在田间走来走去,仆人看了有半个时辰,见他竟不知疲倦的还在走动纠结,便忍不住问,“郎君是在忧虑什么呢?”

  沈如辉叹息道:“我怕死。”

  仆人就低头继续除草,不说话了,他也怕死。

  沈如辉却打开了话匣子,蹲在田边和他道:“路上并不好走,我实在害怕,万一不小心死在路上怎么办?”

  仆人迟疑道:“赵尚书既热情来邀,想必会派人护送。”

  “你不知,路上的土匪不是一个两个,有时候是一百两百,甚至成千上万的都有,若遇上这样的土匪可怎么办呢?”

  仆人:“郎君说的不是土匪,而是流民军了。”

  “假借是军,其实还是匪。”

  仆人:“兵不也是匪?那领头的将就是土匪头子,那跟土匪头子同朝为官的都是匪……”

  沈如辉抬眼,轻飘飘的看向他,仆人立即收声,又低下头去拔草,一不小心把一颗菜苗给拔出来了,他假装没留意,和草一起揉了揉后放在地上用脚一踩,整个人往前一挪,正好挡住沈如辉的目光。

  沈如辉扫了一眼他的脚,暂时忍了,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仆人道:“您要是在怕死,那就别去了,在郓城也不错,虽然皇帝想不起您这个司农寺卿来,但每月还有些禄米拿,我们自己又种有田地和菜蔬,饿不死。”

  “可人生若只剩下生死二字,那我为何要来这世间走这一遭呢?”说到底,沈如辉心底也是有些野心的,他想要做点儿事,为自己,也为这大晋的百姓做一些事。

  仆人:“您怕死。”

  沈如辉伤心,“就算我不怕死,去了洛阳就一定会好吗?”

  他道:“苟晞那样清正廉洁之人都变成了现在这样,焉知将来赵含章得势,不会比他更不堪呢?”

  仆人想了想后道:“到时候郎君再离了她,另找主公就是。”

  沈如辉心灰意冷,每每想到此处就不想动弹,只想握在这一方屋子里种地除草。

  可……赵仲舆来一次,他心底的火苗就长一分。

  沈如辉是个纠结的人,他纠结了一下午,晚上又辗转反侧,也没能硬气的说就留下,不走了。

  天一亮,他就爬起来坐在床边,一身里衣,既不洗漱,也不束发,就这么呆呆地坐着。

  仆人将釜掀开,搅了搅,见麦子熬开了花,就盖上盖子,把火撤了。

  他走进屋来开始收行李。

  沈如辉回神,问道:“你干嘛?”

  “收拾东西,准备回洛阳。”

  沈如辉问道:“我何时说过要回洛阳了?”

  仆人没言语,把收好的衣裳放进箱子里,道:“郎君要是不回去,再把行李拿出来用就是。”

  忙碌了半个时辰,沈如辉还是坐下吃麦粥,他细细地嚼着,忍不住抱怨道:“我们这都要走了,缘何不吃好一些,留着那些粮食做什么呢?”

  他道:“应该把麦子舂好,煮个麦饭,或者碾成粉末做些饼呀,把我们种的菜摘一些焯水,就着饼吃就不错。”

  仆人一脸嫌弃的道:“不好吃,还麻烦,粮食哪里还有嫌多的?到时候这些都带上,路上能吃,到了洛阳也能吃。”

第608章 阎亨

  沈如辉最后还是答应了赵仲舆。

  于是赵仲舆开始安排他起程,当然不是他一个人,除了他以外,还有沈如辉的两个手下,水部的一位官员,叫曹平的,一共四个人,带上他们的家小和下人。

  除了沈如辉身边只有一个仆人外,其他人都拖家带口,不过仆人并不多,有两家甚至都没仆人,日常起居全靠自己。

  他们官职小,又是在司农寺和水部这样没事做的部门,皇帝都想不起来他们,现在宫殿又不曾建造好,他们连办差的衙门都没有,于是也就没有点卯的地方。

  每个月只有发禄米的时候他们才有幸和同僚们见一面,得到一些内部消息。

  但因为他们没事做,只有不足额的禄米,俸银是没有的。

  来到郓城,既要花钱买房子或者赁房子,还要购置其他东西,零零散散下来,手中的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连沈如辉这样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都只能吃麦粥,更不要说其他人了。

  大家汇合时,脸上都有些暗黄,这是饿出来的。

  并不是所有的官员、士族都似赵仲舆和苟晞一样,家产丰厚,经历过那么多战事还能有钱有势的。

  这几年,破产成为农民,甚至更下一层阶级的都有,到了这一步,傲气什么的也就都不值一提,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四个官员中,沈如辉是本事最大的,也是最难请的,其他三家,都拖家带口,很好诱惑。

  赵仲舆亲自将人送到城外,他把赵含章给他的护卫分了一半出来,让他们护送沈如辉等人回洛阳。

  哦,对了,四人都没有辞官,直接就跑了。

  不过朝廷也不会很在意就是了,这段时间挂印离去的官员也不少。

  有的是因为在郓城实在是活不下去,想要去别的地方投靠亲友;有的是对苟晞失望透顶,不愿再看到他和皇帝,于是挂印离去。

  四人的离开就如同一颗小石子砸进水面一样,除了一直盯着赵仲舆的阎亨外,没人留意到。

  赵仲舆前脚把人送走,阎亨后脚就要派人去劫,他想看看赵仲舆为何要送这四人离开。

  然后他发现,他指挥不动人了。

  “将军说了,阎先生身体不好,这些琐碎之事还是交给底下人去做便好,先生就留在家中好好养身体吧。”

  阎亨闻言气炸,直接就闯进将军府里要见苟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