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34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赵含章为了鼓励商旅进洛,免去了城门勘税这一条政策,只在市集上收税。

  所以进洛的客商,货物要是卖不出去,那就不收税。

  这让本来惧怕入城税的客商纷纷进洛,不用再害怕东西还没卖就先亏一大笔钱。

  同时,谷城、新安等县也严格执行赵含章的命令,至于其他县,赵含章也下令了,但有的遵守,有的不遵守。

  也正因为没有入城税,上面也就没写进城的货物有什么,有多少,赵宽这才派人去马市上打探的。

  赵宽一瞬间想了许多,“你是说,洛阳有人走私?”

  范颖不是很在意的道:“走就走吧,现在洛阳百废待兴,在这些事情上不必很严格,哦,对了,只盐铁除外啊。”

  赵宽和王四娘:……

第593章

  王四娘问:“现在洛阳最值钱的是什么?”

  赵宽:“布!”

  “洛阳自有的,最值钱的东西,不是从外头运来的。”王四娘道。

  赵宽歪头想了想后慢悠悠的道:“作坊里的东西,琉璃,纸张和书籍。”

  赵宽抿了抿嘴,“若真是作坊,那作坊里是出了只耗子呀。”

  范颖也郑重起来,皱眉道:“作坊是大公子管着的,他算账可利害了,谁能在他眼皮子底下作假?”

  王四娘没言语,她对傅庭涵了解不多,记忆还停留在她帮着赵含章去傅家相看傅庭涵,结果他们一见钟情那里。

  在她心里,傅庭涵还是比不上她大哥的。

  她大哥多配赵含章啊。

  赵宽暂时按下不查,不过把这事记在了心中。

  今日赵含章要在赵宅宴请下属,所有的将军及副将、官僚,以及她的幕僚们都会到达,听说连乞活军的陈午都来了。

  他决定去赵宅时再和赵含章傅庭涵提一提这事,作坊里要真出了耗子,还是应该抓出来,但为了傅庭涵的面子,此事能压着就压着,悄悄的解决了。

  不然传出去,外人还以为傅庭涵无能呢。

  但赵宽心里是有些疑虑的,如果真是作坊那边的问题,傅庭涵会不知道吗?

  他那么聪明呢。

  几支大军所需的粮草计算是那么的庞杂,需要帐房算上七八天的东西,他一下就能算出来。

  那作坊的账目得做得多完美才能骗过他的眼睛?

  范颖则是心慌,很害怕是傅庭涵背着女郎搞事情,赵宽几个不常见赵含章,她可是天天跟赵含章在一起的,作为赵含章的秘书长,她太知道俩人的感情了。

  大郎君要是真的做了对不起女郎的事,那女郎得多伤心啊。

  范颖“啪”的一声把手中的公文砸在桌子上,在俩人看过来以后面无异色地道:“赵县令,使君说了,洛阳日趋安宁,过完端午,各地的豆子也会陆续成熟,到时候就能够收割了,在此之前,你应该见一见河南郡内其他各县的县令,所以使君让你以自己的名义邀请各县县令来洛阳同聚。”

  赵宽看了一眼她冰寒的脸,立即点头应下,“好,我一会儿就写帖子,你看五月十五这个日子如何?”

  范颖瞥了他一眼道:“你自己做主就好,等人到了,使君也是要见一见他们的,不过最好别耽误了豆子收成。”

  “那就五月十二吧,”赵宽道:“就算是最远的县,快马两天也应该到洛阳了。”

  范颖就把那封公文给他,然后道:“第二件事就是,夏收在即,赵县令一定要做好夏收统筹工作,不能让一粒黄豆一粒粟米烂在地里,同时也要做好夏收后的播种动员工作。”

  “除了地方外,军队也应该动员一番,让他们更做好屯田,对了,”范颖抬眼看了他一眼道:“使君说,西凉军的军眷到洛阳了,赵县令在西凉军屯田的附近再分出一块地来给他们耕作吧,今年县衙的粮种记得捎带他们一份。”

  赵宽张大了嘴巴,想说他没钱。

  但对上范颖冰寒的脸,他把话咽了下去,算了,等哪天她心情好一点的时候再提这事儿,反正离秋种还有一段时间呢。

  “使君还说,让县衙准备好给西凉军军眷落户,他们全都落户洛阳,外面新建的那些房屋都属于军眷。”

  这个没问题,赵宽一口应下。

  今非昔比,现在的洛阳不是以前的洛阳了,户口不值钱,连房子都不值钱了。

  事情商量完,确定好他们执行的日期后范颖转身就离开。

  王四娘注视着她离开,道:“听闻范从事是先西平县县令遗孤,乃忠烈之后?”

  赵宽点头。

  王四娘:“行事雷厉风行,难怪含章会提拔她做从事。”

  刺史府的治中从事是从六品,现在是王惠风的顶头上司。

  对于姐姐的这位顶头上司,王四娘早有耳闻,她姐姐在家中也多有夸耀,说她很厉害。

  赵宽继续点头,然后把第二封公文交给她,和颜悦色道:“王主簿,这件事你就多费一点儿心,秋季的播种多以麻和麦为主,我们需要多准备一些种子,尤其是麦种。”

  他道:“麻可以扦插,但如今洛阳种植的麻也不多,所以需要从别的县买进。”

  此时的王四娘还不知人心险恶,她虽然短暂的穷过一段时间,但也不是特别的穷,从小锦衣玉食的她还没意识到钱财的重要性,所以她接过公文,一口应下,保证会完成任务。

  赵宽呼出一口气,还提醒她道:“尽早准备,夏收一开始就可以同时进行了,到时候粮价下降,麦种也会相对的便宜。”

  要是她买不到,也能尽早上报,他们再一起想办法。

  王四娘应下。

  赵宽工作到申时,把县衙中的事情都处理了,便起身往赵宅去。

  因为赵宅成了刺史府的临时办公地点,所以前院不用通报,凡是官员都可以进出,到了前面才需要通报。

  赵含章早干完了今天的事,正和赵二郎一起在后院剁骨头呢。

  赵宽因为也姓赵,所以能够顺利的到达后院厨房,就见他们将一张长案桌搬到了厨房外的院子里,上面摆着一只才杀好的羊。

  赵含章拿着刀在一个亲卫的指点下肢解羊,那动作看着毫不费力,切下来的羊腿丢给赵二郎,赵二郎就将肉给削出来,不一会儿就削出一条漂亮的羊腿骨来。

  赵宽:……

  多好的羊腿啊,拿来炙烤,刷上一层蜜必定好吃。

  为何要把肉都剔出来?

  赵二郎开始切下羊蹄,然后就拿过砍刀哐哐的把腿骨给砍了。

  姐弟两个将整只羊都分得很细,最后片下来拿来炙烤的肉只有那么一些,剩下的则拿来炖、炒和焖,熬……

  傅庭涵则坐在廊下,一边躲着太阳一边慢悠悠的摘菜。

  赵宽是君子,他未曾下过庖厨,所以站在院子里有些手足无措,他左右看了看,最后还是选择了傅庭涵,“庭涵,你们为何要亲自动手?”

  在这里,赵宽还是他们的族兄呢,所以他没有敬称,而是直接以字相称。

第594章 都是他让我干的

  傅庭涵:“含章说她要亲自给大家做一道菜。”

  他抬头笑了笑道:“大家吃到她亲手做的菜,应该会很开心和感动吧?”

  赵宽:……

  他不知道,他就是有点儿害怕。

  迟疑了一下,他还是问出口了,“含章……学过厨艺吗?”

  “没有,”赵含章直接在那头回答他,她一边下刀子把一根羊脊骨上的肉削下来多一些,一边回头看了赵宽一眼,“宽族兄问我就是了,问他,他也不知道啊。”

  傅庭涵冲赵含章笑了笑后和赵宽道:“放心吧,就算没正式学过,她的手艺也不会很差的。”

  读初中的时候,她父母很忙,她和他一样,都是跟着祖父住在大院里。

  赵祖父偶尔到他们这边大院来下棋,那时候没少和大家夸耀她,说她会做饭,好多次他回到家时,饭就做好了,而且特别好吃。

  虽然其中可能有祖父滤镜,但肯定不会难吃,不然赵祖父怎么会夸出口?

  赵宽见傅庭涵如此笃定,便以为他吃过,放下心来,他看了看,觉得自己不好袖手在一旁什么都不做,便也拿过一个小凳子坐着,和傅庭涵一起摘菜。

  反正他是不会去砍肉骨头的。

  也轮不到他,赵二郎很喜欢砍肉,他觉得只杀两只羊太少了,还在一边鼓动赵含章,“阿姐,晚上宴请这么多人,这点儿肉哪够,我们再杀一只吧。”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慢悠悠地道:“我倒是无所谓,这八只羊是用阿娘给你和庭涵的布料换来的,我愿想着后日你回新安给你带上两只,既然你想现在吃了,那就让人拉出去杀了?”

  赵二郎大喜,只选择听自己爱听的,“阿姐,真的给我两只羊吗?”

  赵含章“嗯”了一声,孩子还在长身体呢,总不能太亏他的肉,但总让他隔三差五的跑回来也不好,她去军中练兵时没少听底下的人抱怨,因为赵二郎总是往返于新安和洛阳,路上的散匪都藏匿于乡间,更难寻找了。

  他们若是就此从良,老老实实地到当地里正那里记册,从散匪流民成为有户口的良民也就算了,偏他们藏起来还时不时的冒出来抢掠附近的百姓。

  地方百姓遭受流匪之祸,一般是当地衙门要处理的事,但因为洛阳百废待兴,赵宽事情太多,在这些事上就顾不到,而且他手底下那百来个衙役能干啥?

  所以赵含章看到此乱象后,当时就将洛阳一分为二,一半归西凉军,一半归她的赵家军,分别负责清扫境内的流匪散勇,能招安招安,能劝服劝服,文的不行就来武的。

  三个月一考,根据抓到的散匪数量、境内发生的盗窃、抢劫等一系列与流匪有关的案件计算,最优的一方有奖励。

  奖励也不多,或是两只羊,或是一头猪,再或是一些药材,都是对军队很好的东西。

  因为赵二郎热衷于回家蹭肉吃,造成了士兵们抓捕流匪难度加大,而且只要他碰见流匪,基本就当场剿了,但他剿的人会被他带回新安做军奴,或是大头兵,绩效也算作他的,可不算洛阳这边赵家军或者西凉军的。

  所以士兵们多有抱怨。

  但赵含章也不可能教自家弟弟,让他以后遇见土匪就撇过脸去当没看见,碰见有人抢劫也仰着头装看不见吧?

  所以她只能教手下们,自己办事不力,就不要怪别人替你们擦屁股。

  流匪的问题一日不解决,境内的百姓就不知会有多少人在这一日内被害。

  与其看着被赵二郎拿走的绩效,不如看一看被救下的百姓。

  话是如此,但有些士兵还是不免对赵二郎有怨气,赵含章对赵二郎道:“新安境内还有不少散匪吧?我决定端午过后让赵家军分组下乡巡逻,将洛阳境内的匪患彻底清理一遍。”

  她道:“到时候五什为一组,分二十组,以洛阳为原点向外扩散,你的赵家军也该清理一下新安境内的土匪了,这两只羊你带回去,不要吃独食,你底下的参将、校尉,幢主、队主、什长什么的,多与他们处一处,听听他们的意见。”

  赵二郎颔首,却更关心剿匪的问题,“阿姐,那土匪要是跑出新安,跑到河阴去了怎么办?我能去河阴抓人吗?”

  赵含章一听挑眉,问道:“你与河阴县县令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