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7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平逊忙抬手压住众人的声音,“行了,行了,你们别光从姓上琢磨,还记得自己姓氏的还是应该用自己姓氏,我记得女郎曾经给育善堂里的人取过几个名字。”

  众人眼睛一亮,立即问道:“取了什么名字?”

  “平安,安宁……”平逊掰着手指头胡诌,只为了让大家多一些选择。

  他宁愿他们同名,也不要同名同姓。

  都姓赵,育善堂里喊一声赵义,回头的能有十个,除了他的心外,恐怕只有天才能知道他叫的是谁了。

  “走了,走了,我们先回育善堂,回去我再慢慢与你们说,你们要是勤勉,有所成就,我回头还可写信给使君,让使君再为你们取几个名字。”

  赵含章不知道平逊还给她领了这样的任务,她眼中含着的泪被风一吹,慢慢干了,等中午停下来,她已经面色如常,“我们经西平回陈县,顺道看望一下铭伯父。”

  傅庭涵应下,问道:“火药的事要告诉他吗?”

  “当然,”赵含章道:“现在不说,待需要用到火药采石时他也会知道的。”

  “要在西平留一份方子吗?”

  赵含章直接摇头,“不,火药不经过赵氏的手,只掌握在我们手中。”

  不过他们也只是提了一句,没有当着赵铭的面试验过火药,所以赵铭只知道他们做出了一种叫“火药管”的东西,可助力采石,并不知道它的威慑力有多大。

  等他知道时,赵含章又不在西平了。

  不过他现在并不关心这个只提了一句的火药管,他关心的是另一件事,“清明祭祖,赵济要带着大郎回来。”

  赵含章一听,惊讶的问道:“他们现在能出城了?”

  赵铭颔首。

  赵含章的手指就轻轻地敲了敲桌子,“看来苟晞的兵马退干净了,也是,开春了,大家要春耕的,他总不能误了农时。”

  赵铭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见她竟丝毫不关心赵济回乡祭祖的事,便主动道:“族长的身体不好了,过年这一场病来势汹汹,赵济应该是为族长之位回来的,应当是想提前与族老们商议此事。”

  赵含章并不在意此事,她掀起眼皮看向赵铭,“族老们会答应赵济当族长?”

第468章 创造例子吗

  赵铭:“我父亲第一个不答应,其他族老也很不满他。”

  有赵淞带头,其他族老肯定会坚定的跟着反对,赵济想要当族长是不可能了。

  赵含章和赵二郎要是没出息,需要仰宗族鼻息,那族老里除了五叔祖外,其他人可能对赵济曾经犯下的错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便是心里不舒服也会忍下;

  但现在赵含章是赵氏一族最出息的后代,连带着赵二郎都鸡犬升天,前两天赵二郎出任南阳国郡守的事情传来,族中人嘴巴大得能吞下一个鸡蛋。

  所以便是惧于赵含章权势,族老们也会压着不让赵济当族长,何况他们本来也看不上他。

  赵济可以用手段和大房争夺爵位,甚至可以打压大房,这些在族老们看来都没什么,但他不应该丢弃赵长舆的棺椁和大房子嗣。

  只这一个过错,族老们就不能让他继承族长之位。

  身为族长,上无承继先祖的孝心和意气;下无抚养宗族子嗣的慈心和远见,族老们得脑抽了才选择他当族长。

  一个族长的品行会决定一个家族兴衰的。

  想到这里,赵含章抬头看向赵铭,手指轻轻点了一下膝盖,“铭伯父,你也属意大郎当族长吗?”

  赵铭便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拎过酒壶慢悠悠倒了一杯酒,边饮边道:“那是你大哥。”

  赵含章没吭声。

  赵铭也不需要她吭声,继续道:“你想当族长?那可比你想要当豫州刺史还要难得多,远的不说,便是我阿父再疼你,他也不会答应的。”

  赵铭将杯中酒饮尽,放下杯子看向她道:“我也不会。”

  赵含章:“……铭伯父误会了,我是得多想不开才想着当族长呀,而且,我终究是要出嫁的,傅庭涵与我是娶嫁,不是入赘。”

  她身子一倾,手臂压在案桌上,笑吟吟地看着赵铭低声道:“我想说的是,大兄怕是也做不好族长,远不及铭伯父,所以伯父……”

  “休得胡说,”赵铭脸色一沉,寒声道:“族长之位只传嫡支,这是我赵氏祖训,绝不能改!”

  “伯父与我先祖同出一脉,当初也是嫡出,只不过我们这一支是嫡长,这才一直由我们继承家主之位,所以……”

  赵铭目光就严肃地看着她,“那是四代之前的事了,从你这里算,不多不算,刚好是第五代,你若真这么算,那你七叔祖可要来争一争这族长之位了。”

  赵含章想到她那位亲爱的七叔祖,生生打了一个寒颤,“选族长还是应该以贤德为主……”

  “不,该以嫡长为主,”赵铭一脸沉凝,目光深沉的看着她道:“三娘,若是以贤德来决定族长之位,那将来每每需要更换族长之位时,恐怕家族会陷入无止境的内斗中。先祖遗训都是从血泪中总结出来的,你不可违背。”

  赵含章没想到,推举赵铭做族长的最大阻力不是来自于五叔祖,而是来自赵铭。

  她叹了一口气,颔首道:“好吧,此事我们且先略过,我觉得叔祖必定高寿,此时谈论这些还为时过早。”

  赵铭抿了抿嘴没说话。

  赵含章自己都没想到,有一天她会和上天祈祷赵仲舆活长一些,她总结了一下自己的心理活动,忍不住和傅庭涵吐槽,“这就是矮子里选高个,唉,二房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傅庭涵不是很能理解这个时代的坚持,“为什么一定要是嫡长呢,铭伯父明明更适合做族长。”

  “因为‘依例可循’四个字,”赵含章道:“要是从赵铭这里开了一个先河,以后旁支,甚至是庶支,只要不服气族长,都可以依照此例挑衅族长一脉,争夺族长之位。”

  她叹气道:“我也知道有此隐患,但……赵铭真的是太适合当族长了,现在赵仲舆做着族长,他心里念着宗族,尚且可退让,但等赵济和赵奕上位,以他们的心性和智力,你觉得我们能够和睦相处吗?”

  傅庭涵与那俩人不熟,只见过几次面,但就这几次面也足够傅庭涵认识到对方的能力和心性了,再加上这两年赵含章偶尔和他们对手,傅庭涵直接摇头,“他们多半要死在你手上。”

  赵含章垂下眼眸道:“其他家族子弟犯事可杀,可我要是杀了赵氏的族长,宗族即便不会与我反目,我们的关系也很难再回到从前,可要我忍让他们犯蠢,给我找麻烦,也不行。”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换一个族长,”赵含章再次感叹,“赵铭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傅庭涵对于复杂关系的处理总是不及赵含章,所以对此事,他很难给她意见,只能在一旁做算术题陪着她。

  赵含章撑着下巴思考,脑海里已经把各种选择的后果延伸到百年后了,要是没有更合理的借口,选赵铭当族长的确会给赵氏带来后患,尤其是越往后面越严重。

  对于当下来说,自是好的,但身为族长不仅要考虑当下,也要考虑百年甚至是几百年后。

  不过以赵含章的眼光来看,其实大可不必这么忧虑,百年、几百年,甚至是千年以后,宗族几次迁徙,早就分支分宗,甚至到最后宗族势力的影响被降到最低,最后到达只闻国法,不知族法的地步,到那个时候,这件事情对宗族继承的影响也就降低到微不可见的地步了。

  甚至她心里还有点儿叛逆,觉得就让赵铭当族长怎么了,宗族继承中本来就有各种争斗,现在不过多一种争斗选择罢了。

  赵含章正想得叛逆,赵铭就优哉游哉的找了过来,显然他心里也不安宁,所以一直在思索,最后为赵含章想出了一个绝佳的办法,“给二郎说亲吧,选一个聪明些的女郎嫁予他,尽快生下孩子,由你来教养,你若是没空,交给我也行。”

  “只要孩子过八岁,不似二郎一般就可承继族长之位。”

  赵含章:“……铭伯父,二郎还未满十三岁呢。”

  这简直是在摧毁祖国的花朵啊。

第469章 不要辜负

  赵铭瞥了她一眼,不以为意,“他现在可上战场立战功,还当了郡守,娶个媳妇怎么了?”

  “前者是自身的能力,后者是因为我的权势,但娶媳妇是需要生理和心理成熟后才能做的事,”赵含章道:“就算略过心理这一关,您觉得十三岁的二郎能生下康健又长寿的孩子吗?”

  赵铭沉默了一下后道:“为家族计……”

  “为家族,我也不会如此委屈二郎,”赵含章道:“不仅我家二郎,其他兄弟姐妹在我这儿也是一样的,铭伯父,此事不必再提,您还是给洛阳多送些药材去吧。”

  让赵仲舆保重身体多活几年是正经。

  赵铭深深地看了赵含章一会儿,最后缓缓地点头。

  赵铭道:“清明祭祖,你也回来吧,你上任豫州刺史是大事,正好可祭告祖先。”

  赵含章想到赵济,欣然应下。

  见她笑容如此灿烂,赵铭却忍不住心一沉,忍了忍,没忍住,警告她道:“赵济要是到了,你不可胡为。”

  赵含章脸上的笑容就收敛了一些,“铭伯父,我是那样的人吗?”

  赵铭就哼了一声,然后道:“气坏了族长,你便给二郎选个媳妇吧。”

  赵含章这才收敛起来。

  她没有在西平久留,带着人回到陈县。

  陈县上下知道赵含章回来,皆是一片欢腾,虽然但是,他们觉得赵含章比汲渊更好相处一点儿。

  汲渊对于赵含章此次出巡的结果很满意,“比我预想的快很多。”

  赵含章:“因为只巡视了汝南郡和南阳国。”

  其实算是只巡视了南阳国而已。

  “但因有南阳国这个前车之鉴,其他郡国都自动理顺了。”汲渊温和地道:“女郎选的这个鸡极好呀。”

  杀鸡儆猴的效果非常明显。

  赵含章笑容顿了一下,她能告诉汲渊她并没有特意挑选吗?

  就是想着从南阳国开始,从南往北巡视,一个郡一个郡的走过,最后正好巡回陈县。

  汲渊给赵含章递了一个饼子,道:“各郡国选中的考生都正往陈县来,女郎,这可是我豫州第一次招贤考,须得小心谨慎些。”

  赵含章纠正道:“第二次。”

  汲渊掀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道:“那一次可不算是豫州的,而是算汝南郡,才引来几个人?”

  他道:“考试的人倒是不少,但得用的也就那么几个,还不那么趁手,这次来的人可不少,不仅豫州内各世家士族,还有不少乡绅寒门也来参加。”

  赵含章现在声威不同以前,加上手上的地盘也大了,所以豫州内的人对她都很有信心,不问出身的招贤令一出,立即吸引来了不少人。

  包括豫州外的士子。

  汲渊道:“外四郡也派了人送名单过来,不过他们的名单有些问题。”

  赵含章撕了一块饼子丢嘴里,问道:“甚么问题,没考试,直接选定了人送过来?”

  汲渊吃饱喝足,放下了筷子,颔首笑道:“女郎料事如神,正是如此。”

  他问道:“这些人要怎么处理?”

  赵含章无意识的撕着饼子吃,沉思片刻后道:“不必区别对待,让他们也参加考试。”

  想到这次世家豪绅和寒门士子混在一起,赵含章放下饼道:“这次考试我们糊名。”

  汲渊一愣,“糊名?”

  “对,所有收上来的卷子将名字、籍贯、出身那一栏的信息糊上纸条,待批过卷子排好名次再将纸条去掉,如此方得一些公平。”赵含章道:“至于外四郡,如今我们还未能掌控,不必以这事与他们闹僵,他们既然送了人来,得用的我们就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