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59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所以他只能让难民们建房子,他们人手不够,他还得招人帮他们。

  傅大公子教人建了砖坊,但他其实一点儿也不想建砖房子,他觉得用泥土混着草木糊出茅草房来也是能住的。

  建房子不仅需要木材,石材,各种材,还需要粮食!

  县衙库房里的东西都被他用了,粮仓里的粮食也没多少了,傅庭涵盯着他的目光越来越冷漠,每次他翻看县衙里的账簿时他都有种剑尖又往下了一些的感觉。

  所以高成只能咬牙拿出自己的家产,然后……越拿越多。

  现在,高成已经可以说是倾家荡产了。

  跟着赵含章他们来的难民都被分到几个地方安置,傅庭涵在好几个地方都教了人做泥砖,但大家此时对砖房并不热衷,他们更喜欢茅草屋。

  所以房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建成,只是四天时间乡野间已经落成了一间间茅草屋。

  当然,更多的是难民们填满了本来就空荡的村庄,直接占了前人遗留下来的空房子,略一收拾便可入住。

  高成按照人头给他们发了可以过冬的赈济粮,省着一点儿吃可以熬到开春。

  开春以后,县衙也承诺会给他们发种子,让他们耕作。

  有了粮食,又有房子居住,他们就不想再在外面流浪了,就连之前一直坚定咬定自己是孤儿的孩子也跑回了大人身边,不再闹着要跟随赵家军。

  剩下的就是自觉留下也不能活的老弱妇孺了,赵含章也不嫌弃,一回来领着他们就往鲁阳去。

  高成见号称养病的赵含章从城外回来,他已经做不出表情,待知道她要走了,心里的庆幸还没来得及多感受一会儿就听她说,“接下来留意南阳郡守府给出的政令,我会在那里面见各县县令的。”

  高成低头乖乖的应下,虽然依然有剑悬着,好歹离开他脖子根了。

第442章 吃席呀

  高成满心欢喜的送走赵含章,回到县衙后长出一口气,招手叫来下属,“今日太累了,我先回后院休息,有事再派人去找我。”

  “是。”

  高成抬脚就要往后院去,结果才走到一半,有差吏急忙跑进来道:“县君,鲁阳来了公文。”

  高成皱了皱眉,“都快过年封印了,还有什么公文?”

  差吏哪里知道,他是驿站的差吏,只负责送公文。

  他躬身将公文送上。

  高成拆开一看,心脏立即漏跳,他眼前有点儿发晕。

  下属们见状,不由对视一眼,连忙赶上来问道:“县君怎么了?”

  高成伸手扶住离他最近的主簿,脸上才起来的一点儿血色又消失了,甚至比之前还要苍白,“裴郡守挂印辞官了……”

  下属们也愣住,一脸懵的问,“啊,为何?”

  高成突然愤怒起来,“你们问我?我怎么知道,我这几天忙得跟陀螺似的,我怎么知道为什么?”

  下属们沉默。

  高成喃喃自语,“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本以为她去鲁阳,有裴郡守在,我这边她应该就留意不到了……”

  毕竟南阳国这么大呢,底下这么多县,西鄂县只是其中一个,他可以保证,西鄂县的情况绝对不是最坏的,到时候……

  可……郡守他为何突然挂印辞官了?

  高成想到了什么,浑身僵住,他一把抓紧主簿的手,眼睛瞪得圆圆的,“昨天,昨天她是从城外回来的!”

  “对啊,好多人都看见了,她带了百来骑兵从城外回来的。”

  “不是说病了吗,那这几天她悄悄去了何处?怎么这么巧,她前脚说要去鲁阳,裴郡守后脚辞官的消息就传来,就正好给她腾了位置……”高成抖着嘴唇道:“她还说要在那里见我……”

  县吏们没说话。

  高成自己难受了一下,慢慢又适应了那柄重新回到脖子根的悬剑,他收回了紧抓主簿胳膊的手,脸上恢复了淡定,“走吧,我们再商量一下预防冻灾的事。”

  有个不长眼的小吏问,“县君不回去休息了吗?”

  “不了,”高成有气无力的道:“我又不累了,一点儿也不累了。”

  高成内心泪流成海,此一刻,他也很想挂印而去,只是不知道赵含章能不能容许他活着辞官呢?

  念头闪过,高成低下头去,一滴眼泪真切的从眼中滑落,太苦了,他真的太苦了,已经连续六天,他每日睡眠的时间不超过三个时辰,有好几天甚至只有两个时辰不到。

  这是他为官十几年来第一次如此辛苦,要是当官这么辛苦,他为何要当官呢?

  高成他是真心想辞官的,只要能活着辞官,他是真愿意让位的,可……

  赵含章能让他活着辞官吗?

  他毕竟不是裴河这样有名气的大臣,没敢去试探,所以只能继续任劳任怨的工作,至少,得在下次见到她时,不至于让她过于生气吧。

  高成下令:“今年灾情严重,衙门不封印了,让大家多往乡下走一走,统计灾情,赈济灾民。”

  众县吏也没敢表示反对,默默地低头应下了。

  赵含章的那柄剑不仅悬在高成的脖子上,也悬在他们的脖子上。

  而此刻,鲁阳城里,郡守府正一片混乱呢。

  年关将近,衙门都快要封印过年了,裴河说走就走,许多东西都没来得及交接呢。

  郡丞只能一边清点库房,核对账目,一边给各县下令,通知他们这个消息,命令他们都管好自己的县,最近没事儿别给郡守府找事,不然他不好过,他们也休想好过。

  一边还要给陈县那头写公文上报,让刺史大人和朝廷再请一个郡守来。

  郡丞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其实他觉得他就可以。

  不过魏晋时代的人不流行毛遂自荐,他们流行的是对俗物不屑一顾,然后推辞,推辞,再推辞后接受。

  所以郡丞迟疑片刻,还是没毛遂自荐。

  他决定请人来推荐他,这样便是不成,也可全了他的面子。

  和他有想法的人竟然不少,虽然大家的官儿没有郡丞高,但这不妨碍他们想要越级晋升,所以鲁阳城里一片热闹,今天这家办酒宴,明天那家就在酒楼里宴请宾客。

  赵含章他们再次进入鲁阳城时,城内的风气就全然不一样了。

  空气中隐隐飘着酒香,有乞儿一边回头看他们,一边撒腿往一条巷子里跑。

  赵含章就勒住马,很干脆的招来路边一个躲起来的摊贩问,“这些乞儿跑什么?”

  摊贩低着头瑟瑟发抖道:“应,应该是去柳条街等着吃的。”

  “柳条街有吃的?”

  摊贩紧张的应了一声“是”,小声道:“郡丞大宴宾客,有些剩饭剩菜会往外倒,他们去翻找,能找到不少吃的。”

  赵含章便深吸一口气,闻着空气中隐隐的酒香问道:“那这满城酒香……”

  “今日听说是要斗酒,郡丞和好几个大官儿都拿出了自己珍藏的酒斗酒呢。”

  赵含章一听,嘴角轻挑,和傅庭涵道:“我也爱饮酒,这样的热闹我们要是不去凑就可惜了,走,我们都去!”

  给她领路的城门兵将额头冒汗,连忙问道:“使君,使君,那后面这些人……”

  赵含章笑道:“一并带上,人多热闹,大家都去给郡丞贺喜,我想他看到这么多人给他贺喜,一定会越加高兴。”

  赵含章回头冲那些老弱妇孺道:“大家别和郡丞客气,都放开了吃啊。”

  大家齐齐应下,他们不会客气的。

  赵含章就嘴角含笑的带着大家去了。

  正和人斗酒的郡丞前脚刚收到赵含章带人进城的消息,都没来得及换衣服去迎接,后脚赵含章就带人到了门外。

  郡丞顾不得换下身上满是酒气的衣裳,忙出门迎接。

  一出门就见门前不远处站着一双牵着马的年轻男女,俩人披着披风,穿着甲衣,正抬头打量他家的院墙,这气度相貌,一看便知是赵含章和与她形影不离的傅庭涵。

  郡丞连忙上前行礼,“下官拜见使君,不知使君到来,下官有失远迎。”

  和郡丞一起出来的郡守府官员不少,个个面色红润,一身酒气。

  赵含章笑吟吟的点头,免了他们的礼,笑问,“听说郡丞家中正吃席,不知可有我们的席位呀?”

  郡丞忙道:“自然是有的,使君快里面请。”

  赵含章就把绳子丢给听荷,指了后面和郡丞道:“有就好,那一并给我们安排了吧。”

  郡丞忙应下,一抬头看向后面,傻眼了。

  几十个骑兵之后是近千个难民打扮的人,而后面大约还有好几百的骑兵呢,这得有……小两千人吧?

  十人一桌,那就是两百桌……

  郡丞张了张嘴正想说什么,赵含章已经领着傅庭涵和赵二郎几个大踏步进门。

  他咽了咽口水,忙招来管事,“快去安排。”

  然后拔腿追上赵含章。

第443章 路有冻死骨

  郡丞没想到他头疼的不是如何招待突至的刺史,而是一群难民和兵丁。

  摆桌子是不能摆桌子了,他就是想摆,也没那么多坐席,所以他沉默了一下便对一脸为难的管事道:“摆出几张长桌来,分左右两边,左边招待兵士,右边就给那些难民。”

  他道:“让人埋锅造饭,所有人都做起来。”

  管事道:“都煮饭吗?”

  这么多人呢。

  郡丞已经隐约感受到赵含章的不满,他咬咬牙道:“给将士们用饭,难民们则煮粥,煮粘稠些,粮食不够就从库房里取,去磨坊里借用……”

  总之,先把赵含章的气捋顺了再说。

  不仅郡丞,其他官员的酒也一下醒了,假装没有看到焦头烂额的郡丞,他们跟在赵含章身后呼啦啦的进门。

  此时后院一片热闹,女眷们正在游园赏景,欢声笑语如铃铛一般传来,听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赵含章回头看了眼五大三粗的亲兵们,再看一眼憨呆憨呆的赵二郎,觉得还是不要往里面去吓人了,于是目光一转,直接往正席那边去。

  那里摆满了酒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