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50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大家聊着聊着,话题越走越偏,成功不能救回,三金却悄悄松了一口气,然后低头默默地退了出去。

  回到家中,三金直接找到赵瑚汇报了他刚做的事。

  赵瑚皱眉,“你特特的宣扬此事做什么,还不够丢人的?”

  三金就劝他,“太爷,您就别生气了,三娘说的对,这种事论迹不论心,的确是他先交的定金,现在我们也落了实惠,三娘还亲自吩咐上蔡那边的工匠过来,可见对您有多看重。”

  “我就是生气她最后威胁我!”赵瑚气呼呼的道:“她最后那样是威胁我吧?”

  三金只能继续劝,“您不是一直知道,三娘对您有偏见吗?”

  他压低了声音道:“您还总是说,您觉得她想对您杀鸡儆猴呢。”

  赵瑚:“可那是以前,我这一年来对她多好呀,她缺粮我给粮,她缺布匹我给布匹……”

  “……老太爷,那些三娘都付了钱的,是正常交易。”

  “一点儿也不正常,我要是卖给别的客商,价格最起码能多出小一半来。”

  “可您不是卖不出去吗?铭郎君下了话,谁敢不从呢?”

  赵瑚哼哼两声。

  三金便继续劝道:“您害怕铭郎君,是因为铭郎君管着族中事务,我们家许多事情都要仰仗他;您畏惧三娘是因为她手中有兵马,且足够勇猛,那您怎么不把对他们的害怕和畏惧再多深一些呢?”

  “今日的事,若是换了铭郎君来,您怕是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三金低声道:“您不是总说三娘比铭郎君更恐怖吗?为何又要去招惹她呢?”

  赵瑚心中的怒气慢慢平缓下来,三金见了露出笑容,“就该如此,您啊,就是行事太急,缓下来就好了。”

  赵含章和赵氏一族的关系没有恶化,但尊重来西平才子的美名开始在士族们中间流传。

  赵淞知道这件事后,就让山民拿了一块金子去打赏三金,他道:“老七身边幸亏有三金在,不然他早把家作散了。”

  连赵铭从矿山里回来都夸道:“三金不错。”

  赵铭没有让外人看笑话的意思,因此他一回来就立即整顿族内风气,他直接把各房房主叫去训话,道:“回去后约束好各户,各人,不许在外惹是生非,若是犯事,我们赵氏不仅不会捞人,还会严厉处理,指望走刺史的门路,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踏过去!”

  “风气蕴风骨,我赵氏立族以正为信,赵含章她要是敢对族人徇私,行不义之事,我第一个将她除族。”

  众人低头默默地应下,不敢说话。

  赵铭训了他们一顿后道:“她不日便会离开西平,到时候汝南郡上下都是我做主,我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在外头仗势欺人,除非笃定能瞒我一辈子,不然,我剁了他的爪子。”

  众人知道赵铭说到做到,纷纷低头应下。

  赵瑚知道后颇有些生无可恋,“这才是真的前有狼后有虎啊,他以前不当郡守时就很嚣张了,现在更嚣张了。”

  赵瑚悄悄和三金说完赵铭的坏话,就问道:“那个房景的玻璃花房做得怎么样了?”

  “听说已经起了一大半,就快要好了。”

  “那我们的呢?”

  “依照您的吩咐,已经放下手中替换窗户的事,先建花房,应该和那房景的差不多同时做完。”

第426章 碰见

  赵含章判了房景赢,那就不会徇私,西平这边的工匠的确是全派给了房景,琉璃坊也开始接房景的单子。

  但赵含章也给足了赵瑚面子,让上蔡那边派了工匠过来,一是要量赵瑚要做的玻璃窗和玻璃花房面积,做好设计;二则是在西平这边参观学习。

  上蔡距离西平又不远,玻璃窗上蔡那边的工匠也会做,就是一些细节需要和木匠沟通。

  不错,不管是玻璃花房还是玻璃窗,他们都需要和木匠合作。

  赵含章手里有木匠,赵瑚手里更有,且优秀程度不弱于赵含章手里的人,双方合作下,很快就做了不少窗框出来,还设计出了玻璃花房。

  琉璃坊的人分出两组人来,一组吹玻璃窗,一组则准备玻璃花房所需的玻璃,他们在忙的时候,赵瑚自己找了工匠来打地基。

  所以他的速度一点儿也不慢。

  珍宝阁也没违反和房景的合同,毕竟与他签约的是西平的珍宝阁,谁能奈何赵含章把上蔡琉璃坊的人也拉到这边来为赵瑚服务呢?

  就因为这个,赵氏亲族全都笑呵呵的,还私下说道:“老小孩,老小孩,七叔都那么大了,怎么还跟个孩子似的,三娘也是,还一个劲儿的宠他。”

  “得亏子途不在,不然又是一顿吵。”

  此话传出去,都说赵含章和赵氏的关系更加和睦了,顺着先前赵含章公正、爱才、善待来西平人才的名声一起传向四方,房景自然也听到了。

  看着已经快要完成的玻璃花房,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事不成啊,赵含章比他想的更谨慎,也更加聪明。

  这么容易掉的坑都能处理好。

  而赵氏内部也比他想象的更团结,看着西平赵氏,他似乎看到了一团才点燃的火苗,它正在逐步壮大。

  而火苗正中间正站着一只雏凤,无人能透过火苗伤害到她。

  他感受到了一种紧迫,尤其是在看到陆续赶来的商队和人,整个豫州都在缓慢的恢复生机。

  赵含章并没有留下看他们斗富的结果,赵铭一回来,她略作交代,让人护送汲渊等人回陈县后,她带着人就巡视豫州去了。

  她决定先去南阳国。

  当然,她不是一个人,范颖和好几个刺史府官吏跟着她,他们会一直和陈县保持联系,一些重大的决策还是需要通过她,汲渊也要与她沟通各种信息。

  傅庭涵也跟着,他想画图。

  地图很重要,所以地形数据的收集很重要,最直接的方法是让各县测量画图,他来汇总,还有从县志里提取有用的信息。

  同时,他也要看看各地灾民的情况,有了数据后,能够很好的帮助赵含章制定赈灾政策。

  赵含章知道,她已经今非昔比,如今天下间不知有多少人想杀了她呢,所以她很谨慎,这一次让秋武点了五百骑兵随行。

  五百骑兵可下一郡了,别看它数字小,但机动性和武器装备,没有哪一个郡国敢跟她手里的这五百人硬碰硬。

  赵含章只将行程告诉了赵铭,所以赵氏并不知道赵含章在某天清晨离开了,大家还在兴致勃勃地等着看赵瑚和房景的玻璃花房相斗呢。

  房景也想弄好一点儿,就算他谋算不成,他也不想在别的地方再失败。

  他隐约知道赵含章已经知道了他的谋算,再在花房上落败,也显得他太无能了些。

  太丢面子了,房景也是有傲气的。

  他并不知道赵含章离开了西平。

  而知道的赵铭由着他们斗,甚至还推波助澜,让此消息飞出西平,在四野中乱转,成功吸引了一批喜欢凑热闹商旅和当地士族。

  不少人跑到西平来观战,让本来就年味渐浓的西平更加热闹起来。

  路上奔波的赵含章压了压马速,身后的马队便也慢了下来,赵含章勒住马,竖着耳朵听了听,挑了挑眉,扭头和傅庭涵道:“前面好像打起来了,我们去看看。”

  傅庭涵将包着耳朵的面巾掀开一点儿,发现什么都听不到,不由看了一眼她,点头。

  赵含章这才下令进入战备,听荷立即把背着的长枪取下来丢给她。

  赵含章接过,先带着二百人跑了,三百人留着簇拥傅庭涵等人向前。

  快马往前跑了一会儿便是弯道,转过弯道便看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包围住一支商队,双方正在激战。

  衣衫褴褛的难民们正手持木棍,石头等用力朝商队的人击打和投掷,商队的护卫也毫不手软的用刀砍杀对方,企图冲出包围圈……

  但难民太多,他们努力了几次都不成。

  一直被困在翻掉的马车里的人终于爬出来,刷的一下抽出长剑,拦住击打过来的木棍,一脚将人踢开后刺了对方一剑,他快速的扫视一眼,知道想要带着货物突围不可能了,因此扭头对随从道:“带上行李,放弃所有货物,所有人都只往外走人!”

  此命令一下,商队中哭声一片,有不少依附而来的小商人痛哭起来,丢掉这批货物,他们会伤筋动骨,有可能还会家破人亡。

  恰在此时,赵含章带着二百人从弯道里疾驰而出,正想带着人放弃货物逃走的青年一眼就认出了马上的女郎,他眼睛顿时一亮,大叫道:“赵含章!”

  他踢开攻上来的难民,一下跳到倒地的车上,冲着远处的兵马挥手,大叫道:“赵三娘,赵使君!”

  赵含章耳尖,听到场中有人呼叫她的名字,目光扫过,精确的落在了男子身上。

  她略一挑眉,指挥着身后的骑兵一分为四,五什为一队,直接冲进人群中,将聚拢起来的难民打散。

  她没有亲自冲杀,而是在半坡上勒住马,居高临下的看着这一场冲击战。

  赵二郎领了一队,他谨记姐姐的话,对这些人没有下杀手,他带着人冲进去后,长枪一打,精准的打在手持木棍的手上,在对方哀嚎一声时长枪一甩,直接击打在他的前胸,将人掀翻在地。

  马蹄声阵急切,难民们看着疾驰到眼前的战马,下意识慌乱的往后退,赵二郎就没有对他们出手,战马从他们身前一跃而过,对着前面聚拢在一起不断向车队攻击的人一扫,难民倒地……

第427章 难民

  跟在赵二郎身后的吕虎一直留意赵含章身边的令兵,见旗语一变,立即道:“小将军,使君让我们向西南冲出去……”

  赵二郎就一扯缰绳,带着人朝另一侧冲去,不一会儿便冲出了包围圈,而被他冲过的地方,难民们首尾不能相连,攻击立即减弱,还有人看到有骑兵来,顾不得抢掠货物,转身就要往山里跑。

  但赵二郎会让他们跑吗,立即带着人迂回驱赶,又把人赶回到路上。

  一刻钟后,场中战事停歇,所有难民都被逼迫的分成了六个圈,有的人已经丢了木棍蹲在地上,大部分则站着,背对背戒备的看着这些骑兵。

  傅庭涵他们也到了,看到又来一队人数更多的兵马,难民们心中更是绝望,手持石头不愿意丢下的人也丢下了石头,任杀任剐的蹲在了地上。

  傅庭涵没想到她动作这么快,骑马走到她身侧,扫视一圈后道:“是土匪还是难民?”

  赵含章:“都算。”

  马车上站着的青年双眼发亮,跳下车便朝着赵含章疾步而去……

  赵含章露出温和又客套的笑容,下马站定。

  傅庭涵便也跟着下马,看向疾行而来的青年,微微惊讶,这不是诸传吗?

  诸传疾步走到面前,将剑插回去,还整理了一下袖子和衣袍,这才抬手深深地一揖,“多谢赵刺史救命之恩。”

  赵含章笑着微微颔首,“诸公子不必多礼,是我没管理好辖下,让诸公子受惊了。”

  赵含章偏头和范颖道:“将所有匪徒统计好后收编,带下去安置。”

  范颖躬身应了一声,立即下去安排。

  诸传看着范颖朝难民们走去,不由回头问赵含章,“不知赵刺史要怎么处置这些匪徒?”

  赵含章道:“问清来历,赶去屯田,以赎其过。”

  诸传死了不少人,听到赵含章如此处理倒没有不满,毕竟这乱世,前一刻杀得恨不得灭其父母,下一刻就亲如兄弟,同桌吃饭的也不少。

  他目光落在赵含章身后的士兵身上,适当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赵刺史怎会来此?我还想到西平后才能上门拜见呢。”

  赵含章笑道:“我要往南阳去一遭,前面不远就是南阳国了,诸公子是从南阳出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