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5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们报丧,有和陶圩一样出门亲自接的,有派了管家下人出来接的,也有闭门不见的。

  不管是遇到何种情状,赵含章都带着赵二郎磕一个头,只当是替赵长舆答谢这个世界了。

  跟在后面的青年们看着忍不住落泪,王四娘更是哭得像个泪人,等到了王家大门,见他们家竟然闭门不出,她气得不行,上前就要砸门,“阿父到底在想什么?”

  王玄忙拦住她,“阿父不在家,家中下人怕是不敢做主。”

第41章 不辜负

  他正要上前去接,大门突然打开,一身素衣道袍的女子带着人走了出来。

  王玄脚步一顿,蹙眉,“二姐姐?”

  王四娘眼睛一亮,连忙迎上去,“二姐姐。”

  王二娘淡然的冲妹妹略一点头,走到赵含章面前,伸手接过一条白麻布,低声安慰道:“节哀顺变。”

  赵含章抬头看了她一眼,深深的叩下,起身带着赵二郎离开去下一家。

  王二娘目送他们姐弟两个走远,握紧了手中的白麻布,这世道,谁又能真正的安稳呢?

  过了王家,不等赵含章姐弟到各家府邸,各家便已经知道赵长舆昨夜薨逝了,有人早早便开了大门等着,等看到赵含章姐弟,不等人到跟前便自己先哭着迎了上去。

  而此时,皇宫里,傅祗也在哭,他坐倒在地,拿着赵长舆的折子问皇帝和东海王,“此等挑拨离间之言,陛下和王爷为何会相信?峤森森如千丈松,在任期间殚精竭虑,各王叛乱,百姓流离失所,多仰仗他调度才给离乱的百姓一个安居之所,自河间王死后,他更是一直敦促朝廷尽早做出决断,以免内外受困,他既已早早表态,又怎会私下写信传此相悖的想法?”

  “陛下,王爷,莫要被人挑拨坏了情分啊,伪造此信的人心肠歹毒,不仅是挑拨上蔡伯与陛下,与王爷的关系,也是在挑拨陛下和王爷的关系啊。”

  年轻的皇帝听闻,眼泪落下,让人将折子拿上来,越看他哭得越厉害,忍不住走下龙椅去握东海王的手,“王叔请看,上蔡伯言之有理,我们不能被这等小人挑拨离间啊。”

  东海王伸手接过折子,看完后慨然一叹,“昨日突然听到那样的传闻,又收到了密信,深恨赵长舆挑拨之心,可今日看来,是我误会他了。”

  傅祗哭道:“陛下,赵长舆已于昨夜薨逝了。”

  皇帝大惊,“什么?那这折子……”

  傅祗落泪低头,悲戚道:“此是遗折。”

  朝堂之上顿时叹息一片,不管是真情还是假意,每个人都掉了两滴泪,好似都很伤心。

  东海王也很伤心的样子,叹息道:“没想到竟如此的不巧,昨日马家恩过去守着赵家,倒是便宜了他,让他能见上蔡伯最后一面。”

  他话锋一转道:“不过此等背后挑拨离间之人还是可恶,既然有假信在手,外又有流言,不如详查,将这幕后之人揪出来,我大晋朗朗乾坤之下,怎容得下这样的魑魅魍魉?”

  皇帝张了张嘴,忙去看其他大臣。

  众人都避开了皇帝的目光。

  傅祗沉吟道:“当务之急是为上蔡伯治丧,王爷,让守在赵家附近的士兵退回吧,赵家也好治丧。”

  皇帝回神,连忙道:“对对,当务之急是治丧,快来人,立即去赵家看一看,可有何事是朕等可以帮忙的。”

  傅祗指点道:“上蔡伯有安社稷之功,请陛下拟定谥号,允他奏折所请。”

  皇帝连连点头,“好,好,朕记得先帝曾为他拟定谥号‘简’……”

  皇帝不知道造假信的是谁,但东海王紧抓不放,他只有一种担心,恐怕他这一番舞剑,想指的是他。

  他真的不知道赵长舆真实的想法吗?

  他三番五次的派人去劝说赵长舆改口,东海王会不知道他被赵长舆一再的拒绝吗?

  但收到假信后他还是直接派兵去围了赵家,只怕目的是在赵长舆的家财上。

  对支持他的赵长舆尚且如此心狠,更何况是反对他的人?

  皇帝忧心不已,只想拖延一些时间好想应对之法。

  赵峤……死得太快了,若他不死,这火短期内还烧不到他这里。

  皇帝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的想法摇去,他扶额沉思,片刻后道:“便用先帝给他定的谥号吧,下旨让赵济袭为上蔡伯。”

  众人应下。

  东海王心中冷笑,以为不谈此事他便不查了?

  赵长舆一死,他倒成了笑柄,东海王心中积着一股气没处撒,自然不肯如此轻易放过皇帝。

  那假信,多半是皇帝的人搞出来的。

  东海王大踏步离开,外面已是一片悲戚,不论是士族官员,还是普通百姓,都知道昨夜赵长舆薨逝了。

  他素有清名,在百姓中声望极高,东海王一出皇宫便听到了大街小巷传来的哭声,待听清楚哭的是什么,脸色瞬间铁青。

  而此时,傅祗拿到了皇帝的圣旨便急忙而出,看到走在前面的王衍,他立即上前一把扯住他,“夷甫,王爷呢?”

  被拉住的王衍一脸懵,“王爷早走了,你不知吗?”

  傅祗当然知道,但这不耽误他假装不知道,见四周站着的同僚都竖起耳朵听,他不由“哎呀”一声,跺脚道:“怎能就让王爷这么走了?夷甫,你怎不劝一劝?”

  “长舆临终都在忧虑国事,最怕的便是王爷和陛下因此事生出误会来,夷甫和王爷关系亲近,还请夷甫代为说和,王爷深查此事本没有错,但最后若查到陛下这边来,不仅伤了长舆的心,世人也不会相信的。”

  王衍不太在意的一笑道:“傅中书多虑了,丁是丁,卯是卯,王爷不是指鹿为马之人。”

  他不是指鹿为马的人才怪,他要是实事求是,又怎会去围了赵家?

  傅祗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道:“我等自然知道王爷不是那种人,但世人不知啊,长舆不管是在民间还是士族里名声都极佳,昨日王爷围了赵家,昨晚长舆便薨逝了,传出去只怕于王爷名声有碍。”

  见王衍还是一副不愿蹚浑水的样子,傅祗便压低了声音道:“今日赵家姐弟已经报丧,现在满京城的人恐怕都知道此事了,夷甫不如出去听一听民声再做决定?”

  王衍微微正色了一些,他看了一眼傅祗,最后拱了拱手后带人出宫。

  到了大街上,果然随处可见议论悲戚之人。

  王衍皱紧了眉头。

  跟着王衍一起跑到大街上的官员见状,忙问道:“王司马,这如何是好?王爷此时正烦闷,若是传到他耳边,又是一场官司。”

  王衍就叹气道:“俗事繁杂,心绪就难免乱,罢了,我们去劝一劝王爷吧,心平和些也利于养生。”

第42章 脱险

  一直到傍晚,赵含章才带着赵二郎到了傅家门前,傅祗早早在家门口等着了,她人才跪下,他便上前将人扶住,叹息一声道:“难为你们两个孩子了。”

  他取了一条麻布条,绑在了手臂上,幽幽地叹了一声,“回去吧,今日陛下已下旨厚葬你祖父,礼部的人也已过去辅助治丧,有什么要求,你只管提。”

  赵含章一听,便知道事情到这一步算如了赵长舆的愿,赵家平安了。

  她长出一口气,冲着傅祗深深一拜,“多谢傅祖父。”

  傅祗看向傅庭涵,“送三娘和二郎回去吧,你是孙女婿,也该在赵家尽孝,不必急着回来。”

  傅庭涵应下,上前扶住脸色发白的赵含章,她今天走了一天,跪了一天,也饿了一天,身体再好也扛不住啊。

  “我们坐车回去吧。”

  “坐我的车,坐我的车,”王四娘从后面跑上来,指着她的牛车道:“坐我的车,平稳。”

  赵含章谢过,扶着傅庭涵的手便上了车,赵二郎一脸懵懂的跟着上去,他到现在都还觉得在梦中。

  他不由靠近姐姐,挤着她小声问,“阿姐,天亮以后是不是就醒了?”

  赵含章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道:“天已经亮一天了,这不是梦。”

  赵二郎身子一僵,“那祖父……”

  赵含章道:“祖父去和父亲团圆了。”

  她指着天幕上不知何时出现的星星道:“看到没,他们变成了星星在天上守护着我们呢。”

  赵二郎仰着脖子看天空,呆呆的道:“星星和星星之间隔得这么远,祖父和阿爹能坐在一起吃饭吗?”

  “能吧,”赵含章道:“现在天还不够黑,所以看到的星星稀少,等黑了,漫天都是星星,你再抬头看,密密麻麻凑在一起的就是一家人,别说吃饭,睡觉都能凑在一起。”

  赵二郎一听,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如此祖父就不寂寞了,等我死了,我也要去找祖父,我想和他一起吃饭,一起骑马,还想他夸我,我最近都很听阿娘的话了,又认得了两个字……”

  赵含章安静的听着,将他抱进怀里,轻轻的拍了拍他的后背,“是啊,最近二郎很乖的。”

  王四娘在一旁听得眼泪汪汪的,忍不住和兄长抱怨,“东海王太恶了,世人都知道那信是伪造的,偏他查也不查就……”

  “慎言,”王玄低声呵斥道:“再乱言,我禁你的足。”

  王四娘委屈的嘟了嘟嘴,不过还是老实的闭上了嘴巴。

  王氏兄妹把赵含章姐弟送回到赵宅门口,后面跟着的青年们也都停下了脚步。

  赵含章拉着赵二郎站定,对着这些陪他们姐弟俩走了一天的青年们深深一揖。

  青年们见状,纷纷回礼。

  赵含章看向王玄和王四娘,轻声道:“多谢。”

  王玄叹气道:“赵公大义,我等受之有愧。”

  傅庭涵也对着大家行礼,“今日多谢大家的帮忙了。”

  有青年拱了拱手道:“傅大郎君记在心里,以后还我们一杯水酒就是。”

  赵宅的大门已经挂上了白布和白幡,灯笼也都换成了白色的。

  有下人看见赵含章和赵二郎回来,立即迎上来,“三娘,二郎,灵堂已经设好,全家都在那里守灵哭丧呢。”

  赵含章微微颔首,“我们这就去。”

  下人便一脸为难的看着傅庭涵,“傅大郎君……”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后道:“他今夜也留在此处为祖父守灵,成伯呢?”

  下人忙道:“成伯在灵堂那里呢。”

  赵含章便拉着傅庭涵和赵二郎去灵堂。

  灵堂已经设好,赵长舆已经被收殓放进棺椁之中,只是未曾合棺。

  赵济正领着一家人哭灵,王氏看到姐弟两个回来,一直惶恐不安的心瞬间安定下来,她扑上前去抱住赵含章上下看,“没受伤吧?”

  赵含章安抚她,“没有,今日很平安。”

  王氏抹掉脸上的泪,将人拉到灵前,“快给你祖父上香。”

  赵济等姐弟二人上完了香才上前焦急的问,“外面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