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44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第415章 为了女郎读书

  赵含章一听,满意的点头,“不错,不错。”

  她和众人道:“要是有条件,还是应该多吃鸡蛋,尤其是孩子,吃好一些,身体才康健,也才更聪明。”

  大家一口应下,这时候甭管她说什么,他们都说好,先应下再说。

  赵含章一路看下去,对集市上的商品就有数了,她眯了眯眼,“布料还是太少了,明年开春多在旱地和地头种些桑麻,桑树可养蚕,麻可制麻布,你们谁会养蚕吗?”

  人群静了一下,然后两只手颤颤巍巍的举起来,然后陆续又举起来三只手。

  赵含章便让五人上前来,三个是女子,两个是男子。

  赵含章笑眯眯的问了他们的姓名和家乡,然后才问养过多少年的蚕。

  五人一一回答,赵含章就让跟在后面的范颖记下他们的名字,然后道:“现在是冬天,不必着急,先种桑树,待桑树长起来,我让人给你们找蚕种。”

  她道:“如今庄子里的粮食已能够自给自足,那穿衣上也不能落后太多,要是能够有多余的还能卖出去,如今我们豫州什么都缺,尤其缺粮食和布匹。”

  “所以要侍弄好农田,还要多种桑麻。”赵含章一路看,一路劝课农桑,她自己都没想到,她当上刺史以后却又跑回来做县令的工作了。

  看完了集市,干脆就再去看一眼庄园里的学堂。

  庄园里也有一个学堂,和上蔡的学堂不一样,上蔡的学堂主要是为上蔡县和汝南郡培养人才,庄园里的学堂只有一个目的。

  为赵含章培养人才。

  如果上蔡和西平县学堂是时不时的培养学生们对赵含章的忠诚度,那么庄园的学堂就是当做日常来做。

  这里所有的人都属于赵含章,不管是庄主赵通,还是孩子们的父母长辈,他们每日都会告诉他们,他们的主子是赵氏的女郎,行三,字含章,现在是西平县令(汝南郡丞、郡守豫州刺史),没有女郎就没有他们,他们所有的一切都属于女郎。

  他们在这里学的东西也和上蔡县西平县学堂里学的有一点儿不一样,但他们很快乐就是了。

  在这学堂里,男女参半,每日还要劳作,剩下的时间才是学习。

  而且他们是有针对性的学习,最聪明的一个班,跟着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剩下的则是根据自己的长处学各种东西。

  其中有一个班里面有四十人左右,全是女孩子。

  她们学的是服侍人的本事,还得学骑术和武艺,是学堂里地位最高,所有学生都想去的班级。

  赵含章都是第一次知道有这么个班级,一时目瞪口呆,问道:“服侍人……学什么?”

  赵通不知何时赶到的,他躬身回道:“学的可多了,针织女红,裁缝做饭,梳洗打扮,还有培香烹茶,她们都要学,且要精通才好。”

  赵含章不由的看向她身后跟着的听荷。

  赵通留咧开嘴笑道:“不错,这些人正是为了女郎准备的。”

  赵含章:“……这是谁的意思?我怎么不记得学堂里有这么一个班级?”

  “是夫人的意思,”赵通道:“夫人说,您现在战场拼杀,以前家中养的侍女已经不适合再留在您身边了,但您身边也不能一直只用听荷姑娘,所以让小的给您找几个会武艺的女婢。”

  “只是这会骑马射箭,还要会武艺的女婢也不好找,找到了她们也伺候不好女郎,所以小的便另开设了一班,挑选些机灵的女孩来学,”赵通很自豪,“待她们学成便可到女郎身边伺候了。”

  赵含章一听,许久不曾言语。

  她看了眼排成四排,眼巴巴等着她检阅的小姑娘们,略一沉思便道:“那你们好好学习武艺,最好再学一些兵法,赵通,给他们安排个先生教她们学兵法。”

  赵通:“啊?”

  赵含章瞥了他一眼道:“我身边的人,便只是一个婢女,那也得文武双全,你们好好学习,说不定将来能与我一样上战场杀敌,只要你们能杀敌立功,我予你们将军之位。”

  女孩子们一听,全都眼睛大亮起来。

  这就太惊喜了。

  能挤到这个班级来的,谁没有野心呢?

  小姑娘们齐声应下,目光炯炯地盯着赵含章,表示一定不会辜负女郎的信任。

  因为学堂是为赵含章开的,学习是为了赵含章学的,所以庄园里不论男孩女孩,只要有机会就到学堂里读书,家长们绝对不会有女孩子不该读书,这个儿子蠢笨不应该出来读书的想法。

  因为,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赵含章的,赵含章让他们读书,那他们就读,让他们学本事,那他们就学。

  当赵含章了解到他们的这一想法时,她一时间都不知道要不要改掉他们的这个思想了。

  见她难得的沉默,傅庭涵开口道:“过程其实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而且人长大后会思考,有些道理,待他们长大到一定岁数,自然而然就懂了,”傅庭涵道:“到时候只怕你让他们一心为你,他们也会为自己,为家人生出私心。”

  他道:“希望到时候你也能如今日这样,想要他们为自己,为这个国家读书,而不是为你一个人。”

  赵含章挑眉,“我要是忘记了,你提醒我。”

  傅庭涵点头,“如果我能不改初衷,还能记得这件事,我一定提醒你。”

  “你对自己这么没信心呀,”赵含章抬着下巴道:“我就不一样了,我觉得我一定能够从一而终,不忘初衷。”

  傅庭涵:“……从一而终是这么用的吗?”

  “自然,我觉得很贴切呢。”

  俩人一边说着悄悄话一边往别院去。

  到了别院门口,赵含章便冲着后面还紧缀着不走的庄民们挥手道:“该干活的干活,该回家的回家去了,我这也到家了,你们人多,我就不请你们进家坐了。”

  众人笑了一阵,也放松了许多,纷纷表示他们要目送赵含章入内再走。

  赵含章也不和他们扭捏,拉上傅庭涵就进门,大门一关,门外的庄民这才开始散去,只是每个人脸上都很兴奋,谈兴甚浓,他们干脆三三两两凑在一起,兴奋的谈论着才见到的赵含章。

第416章 优待人才

  一进门,赵含章就呼出一口气,吩咐赵通道:“将庄子里现在的地图拿来,再把各管事叫来,我有事要吩咐。”

  赵通低头应下,“是。”

  赵通让人去通知各管事,他则亲自去取了庄子的地图,这张图很重要,由他和胡直共同保管。

  因为这张图上不仅有庄园各产业作坊的位置,还有屯兵点,可以算作庄园防守图了。

  赵含章将图挂出来,一边看图一边问赵通,“现在学堂是谁管着?”

  赵通躬身道:“是小的。”

  赵含章就点点头,道:“再建一个班,也选四十个男孩,培养亲卫,将来庭涵和二郎都能用得上。”

  她道:“尤其是骑射和武艺上,要着重培养一下。”

  赵通瞬间了悟,立即应下,“是,小的明天就去选人。”

  先生都是现成的,甚至连学生都可以是现成的,从现有的学生里选就是了。

  赵含章点了点头,见傅庭涵看过来,她就冲他笑了笑道:“你身边只傅安一人还是太少了,而且上了战场,他照顾不到你。”

  傅安不太服气的瘪瘪嘴,但想到上次郎君受伤的事,他还是什么都没说。

  傅庭涵点了点头,没有拒绝她的好意。

  赵含章目光巡视过地图,最后点了点其中一个点问傅庭涵,“药坊建在此处怎么样?”

  傅庭涵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点头,“不错。”

  他用手指在图上画了一个圈,干脆将那片区域都圈了进去,“霉素口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注射依旧是主体,所以我们还得培养会注射的医护人员。”

  他道:“干脆完善一下军医系统吧,现在的军医还是太少了,如果普通的大夫不愿意到军中去,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培养一批呢?”

  赵含章:“中医……”

  “我知道,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但一些外伤处理的培训是可以速成的,”傅庭涵道:“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培养。”

  “系统的卫生保护,也能大大减少伤亡,”傅庭涵道:“可以从军中到民间,先培养军队医护人员,同时培养大夫,后者很难学成,可以依托学堂和军医培养系统。”

  这样一来,花销可就大了。

  赵含章斟酌了一下,权衡过利弊后还是决定干,于是点头道:“好,那就把这一片都划出来,军医就在药坊边上培养。”

  她扭头看向傅庭涵,“军医制度和军医手册……”

  傅庭涵:“我来草拟。”

  赵含章就松了一口气,她最近有点儿忙,怕是抽不出手来,但依旧道:“我和你一起。”

  说是一起,但其实主要工作还是傅庭涵来,她太忙了。

  见过庄园管事,定下药坊的地点后,赵含章便让赵通建造药坊,同时挑选可以进军中医护系统的人。

  “要手巧机灵的,男孩女孩都可以,”赵含章想了想,觉得应该放宽要求,道:“三十岁以下都行,体力好,手脚灵活,有医药基础的优先。”

  傅庭涵在一旁补充,“缝补手艺好和屠户也优先。”

  赵含章:“……对!”

  扭头看了傅庭涵一眼,还是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赵含章和一脸迷茫的赵通道:“军医嘛,还是以缝缝补补和切切割割有关。”

  赵通浑身一颤,忍不住打了一个抖。

  他领命应下。

  只是他们还是缺专业性的人才,赵含章略一沉吟,直接下令,“传令下去,庄园内,凡百工来投,和读书人待遇一样。”

  读书人的待遇在这个庄园里是很高的,凡是能断字识数的,一进庄园就能分房子,分田地,直接就能做高月钱的工钱,衣食住行全都免费。

  不似其他流民,他们虽然也被安排下来,但所用都要之后用工时抵扣。

  现在赵含章直接将百工的待遇提高到和读书人一样的待遇。

  赵含章略一思索,觉得只在庄园范围内寻找百工还是太窄了,于是叫来范颖,“通知各郡国,从明年始,百工等同于士,凡来豫州的百工皆礼遇之,各郡国每月都要开设考场挑选百工,匠籍等同良籍……”

  范颖一一记下,下去写公文,然后带下去找人写公文,她也是有手下的,只是现在不够用,因为有些公文得写十份,每个郡国一份。

  待写好,她就带去给赵含章用印。

  赵含章一般会在公文上按两个印,一个是刺史印,一个是她的私印,有时候她嫌弃麻烦,便只用私印。

  各郡国早就知道,她的私印等同于她的命令,效用且在刺史印之上。

  因为有时候她将州务交给汲渊或赵宽等,会把刺史印留给他们。

  赵含章翻看了一下,便直接在上面哐哐的按下私印。

  此时天已经黑透,第二天九份公文便发出,还有一份赵含章随手带着,打算亲自交给赵铭。

  赵含章行踪成谜,赵铭一开始并不知道她回来了,直到她再次回到西平,偶然间他听到人道:“我说呢,前天在路上看到一队人马经过,我瞥了一眼,看着就像是三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