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38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伍生认真地听着,问道:“那我们主要售卖什么货物呢?”

  “琉璃和瓷器,”汲渊道:“匈奴人爱好奢靡,尤其是刘渊的几个儿子和几大将军,他们都喜欢中原的奢靡之物,越是稀罕的东西,他们越愿意倾尽所有。”

  汲渊道:“他们才从中原卷了一波财富离开,这次过去,除了兑换金银铜钱外,就是将这些财宝都交换回来。”

  伍生点头,不过他还是不懂,“女郎不是说我们最缺的是粮食,而不是奢靡之物吗?这用琉璃瓷器去换那些财宝,不还是奢靡之物换奢靡之物吗?”

  “南方士族也喜爱中原的财宝,这些东西可与他们交换粮食,何况,你这次去又不只是换些财宝而已,还要交换金银,这世上,金银什么都可以买。”

  伍生就明白了,立即点头道:“我这就去准备。”

  “去吧,我让人准备你这次出行的货物。”汲渊脸色严肃下来,沉声道:“不论是什么情况,你们都不能暴露是女郎的人。”

  伍生也认真的应下。

  汲渊很快凑齐伍生出行需要的货物,各式各样的玻璃镜子,琉璃瓶,琉璃壶和琉璃杯,只有匈奴人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出来的东西。

  除此外还有瓷器和香皂等物,都是匈奴人会喜欢的东西。

  汲渊准备好这些东西时,给赵含章的包裹也到了她手中。

  她先拆开汲渊写的信,信中告知她会让伍生带着商队择日出发,然后便是各种消息。

  比如,苟晞兵临洛阳城下,逼东海王出来一战,而皇帝有了傅祗带回来的两万兵马,底气略足,没有为苟晞和东海王之间调停,竟然也让东海王出城去和苟晞谈一谈。

  如今东海王是腹背受敌,很不好受。

  赵含章看了却只有叹气,忍不住和傅庭涵写信道,“晋帝到底意气用事了,我要是他,我就出面为苟晞和东海王调停,让苟晞不准对东海王兴兵,然后说服东海王让苟晞入京,封他做大将军。”

  “与其任由他们在外面兴兵而斗,不如放在眼皮子底下,他有了傅中书的两万人马,又有苟晞相助,东海王就动不了他,”赵含章道:“苟晞好名,又有东海王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一定会支持皇帝的许多决定,此一来,他的政令就能出京,下到地方,慢慢培植起自己的势力来。”

第405章 勿忘初衷

  “他还是太急了,想利用苟晞一把击退东海王,却忘了,没了东海王,却又多了一个苟晞。”

  赵含章的判断不仅来源于历史上的相关记载,也来源于她对苟晞的了解。

  上次苟纯刺杀她,苟晞的处理方式便让她知道,他已不是昔日的公正严明的苟晞。

  人都是会变的,尤其是在掌握权利之后。

  历史上多少人便是在权势欲望中遗失了自己,远的不说,就说魏晋时期的这些英雄枭雄们,有多少最后沉溺于声色奢靡之中。

  就是她一直赞赏有加的苟晞和刘琨也没能幸免。

  赵含章一边给傅庭涵写信,一边暗中警醒,将来她一定不能学他们,忘了初衷,要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

  赵含章将信封好,然后将案上的信息挑出一些来丢进火盆里烧掉,有的则收进盒子里锁好。

  等一切做好,她转了转脖子走出营帐,不远处的正有人在挖地基。

  赵含章踱步走过去,坑里的人纷纷与她行礼,高声打招呼,“使君又出来散步啊?”

  这几天他们都在这里干活儿,已经习惯赵含章时不时的出来走一走,据说她是看公文看多了,出来散散心,顺道让眼睛休息一下。

  但他们觉得这只是赵含章的借口,她多半是出来看望他们的,只是脸皮薄,不好明说,大家都很贴心的没有戳破她。

  看,她又蹲在坑边问话了,“今日天冷,晚上恐怕要降霜,你们睡觉的地方可都准备好了?”

  “已经照您的吩咐搭了草棚,大家挤一挤,晚上热乎着呢,别说降霜,便是下雪,我们也不怕的。”

  “对对,我们是不怕的。”

  “算一算日子,我们这一块儿也该下雪了,但今年怎么还没下?”

  “虽说没下雪,但天气还是这么冷,昨晚上我睡着,后来感觉冷飕飕的,愣是给冷醒了,往外一看,天还是黑乎乎的,一点儿亮光也没有,也不知是几时。”

  赵含章静静地听着,心中也思虑起来,她是知道的,这个时代正好处于小冰河时期,各种天灾频发,不仅中原,草原也损失惨重。

  游牧民族大举进攻中原也有这个原因在,寒潮来临,草原上的牛羊死伤大半,加上游牧民族的特性,他们便南下劫掠汉人。

  赵含章心中叹息,脸上却露出笑容,和他们笑道:“天冷了多准备一些茅草,知道哪儿有茅草吗,我与你们去割。”

  她笑眯眯地道:“正好,我的营帐也要添置些茅草呢。”

  众人一听,有些惊诧,又有些不敢置信,忙问道:“使君也用茅草取暖吗?”

  赵含章笑着颔首,“茅草铺床不错。”

  这一下大家便觉得和赵含章拉进了不少,纷纷笑起来道:“是啊,是啊,茅草铺床很软和的,使君要是缺,回头我给您割一些来。”

  赵含章没有表示反对,看了一下他们挖的地基,满意的点头,“今天应该就可以挖好了。”

  “是,明天就可以打木桩了,就是砖头还一时不凑手,不过略等一等也有了。”

  赵含章便指了这一片土地问,“要是木料和石材都能供得上,这一片你们多久能建好?”

  几人就讨论起来,“起码得五十天吧?”

  “不要这么久吧,我们这么多人呢?”

  “也差不多,我们这地基便挖了两天,时间不能太短,而且砖头一类的还得烧制,砖坯还得晒……”

  赵含章听着他们的议论,从中提取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笑道:“若是五十天内能完成,大家就不会错过春耕了。”

  一听说春耕,大家都竖起耳朵来,纷纷问道:“使君,陈县令说您要分我们土地和种子,这是真的吗?”

  其实大家并不缺地,现在到处死人,所以到处是地,看那些地里长满野草的地便知道它的主人不在此处了,随便谁都可以占去。

  但地有了,难的是没有种子啊。

  他们总不能凭空种地。

  赵含章就笑着颔首道:“对,粮种我来提供,你们想种什么?”

  “麦子吧?可惜冬天过了,但春天也能种,可以种春小麦。”

  “对,种个春小麦,明年运气好,要是没有战乱,收了春小麦还能种豆子。”

  赵含章:“为何不继续种冬小麦呢?我看我们这边都是种冬小麦的多。”

  “到时候自然是会种的,不过却是另外选地,”一个年纪稍长一些的中年男子道:“地力有限,肥少,种完一季小麦就要休息一季,最多也就种些豆子养地,不至于把地荒芜了。”

  另一个青年则道:“反正现在地多的是,这块不适合种麦子了,换一块就是,这样春小麦,冬小麦我们都能种。”

  “水多的地方还能种水稻,使君,我擅长种水稻,您应该会给水稻种子吧?”

  赵含章肯定道:“自然要给,我也很喜欢吃白米饭的。”

  “白米饭啊,”众人想象了一下,恍惚道:“我隐约记得它的味道,别说,还真好吃。”

  赵含章叹息道:“可惜我能力有限,只能给你们吃杂粮馒头和粗粮粥。”

  众人忙道:“使君已经很好了,这世上如使君一样的官不多了。”

  “不是不多,我是没见过。”

  赵含章就喜欢听他们夸她,闻言笑眯眯起来,同时心中一再告诫自己,以后可不能为了听这些好话做错事啊。

  果然啊,人都是有劣根性的。

  皇帝也喜欢别人夸自己,听傅祗说赵含章很推崇他,她不仅救出傅祗这两万大军,也是她坚持让傅祗带兵回洛阳护卫他。

  于是对于傅祗提出的正式加封赵含章为豫州刺史的事,他略一犹豫就答应了。

  不过这封公文还是被扣下了,东海王虽不在京城,但他的人在。

  现在赵含章和东海王打得如火如荼,他的人自然不会让这封圣旨流出去。

  等皇帝和傅祗终于利用手上的这两万兵马勉强稳住京城,替换掉好些官员后,东海王班师回朝了。

  连傅祗都忍不住感叹一句,老天爷没有站在皇帝这边啊。

  东海王但凡晚上几天回来,他们就能安排好断了他的后方。

第406章 放任

  可惜时机已经失去,傅祗便建议皇帝掌握京城城门,然后紧闭城门,拒绝东海王入内。

  皇帝犹豫起来,虽然他手上现在有两万兵马,但京城里东海王留下的人更多,他不觉得自己的这点人能打得过他们,到时候……

  这么一想,皇帝便胆怯了,于是什么都没做,放任东海王回京,自然,重新拟好的旨意又被东海王拦下了。

  笑话,皇帝要是封赵含章为豫州刺史,那才和赵含章打了一仗的他算什么?

  于是,赵含章的正式册封又没了,在文武百官面前,她这个豫州刺史便名不正言不顺,谁都能够以讨伐逆贼的名义讨伐她。

  不说其他州治的人,便是豫州内都有不少人蠢蠢欲动。

  不过他们多数是有贼心而已,暂时还没贼胆,毕竟赵含章可是能打败匈奴的人。

  但没有正式册封的弊端还是显露了出来,除陈县所在的梁国、赵氏掌握的汝南郡,没了太守的汝阴郡,和曾经被她重点关照过的颍川郡外,其他郡国都不太听她调令。

  赵含章的命令下去,他们接了是接了,却不遵从,而有的郡国,更是直接将她的公文退回,明目张胆的表示不服从。

  赵含章收到退回来的公文,也不着急,丢在一旁后便专心在她已彻底掌握的四郡国里搞内政,哦,顺便把还算听话,又被夹在中间的南阳国给收服了。

  曾经何刺史掌握的五郡国分别是梁国、汝南郡、汝阴郡、颍川郡和南阳国,而剩余的五郡国,都被其他势力,尤其是苟晞给拉了过去。

  虽然名义上属于豫州,实际上却是听兖州调遣。

  赵含章接手豫州后,一直在试探各郡国的意思,这会儿试探出来了。

  何刺史没有掌握到的郡国,她短期内休想掌握,而何刺史已经掌握到的郡国,她还得再收服收服。

  其中一直偏安一隅,老实呆着的南阳国便进了赵含章的眼。

  这个郡国有意思,何刺史下令各郡国支援陈县,他也出兵了,却只出少量兵马,在后方打一下酱油,由一个偏将领命前来。

  哦,南阳国是南阳王的封地来着。

  赵含章这才想起这事儿来,难怪它一直这么游离呢。

  不过此时南阳王不在封地内,那位王爷现在长安呢,于是赵含章给南阳国太守去信,让他和其他郡国一样,安抚百姓,赈济灾民,有什么困难和她提。

  当然,她答应不答应,答应到什么程度是另一回事了。

  随着赵含章命令一起下发的还有她给各郡国的粮食和金钱支援,赵含章特别大方,大方到掏空了手上所有的钱下发。

  隐约猜到了什么的汲渊和傅庭涵沉默不语,等着她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