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228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他们驻扎的地方不远,人又是时刻备战准备,一声令下,他们立即组织成队到了岸边,苟晞盯着河道中的情况,在第一条船渡江过一大半,几乎快触碰到岸边时,他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箭飞到半空中插下,江里的人避无可避,惨叫声起。

  有的士兵直接扑腾到水里,虽然苟晞军队此时用的是长弓,力大,但进水后就卸去了一些力,落水的士兵虽然也有被射到的,却不会立即死。

  可,他们得往岸上游,岸上有长矛队在等着……

  而大多数士兵都游不到岸上就因为失力、失血和失温下沉……

  东海王选择渡江的河道并不深,现在已要入冬,江水本就浅,所以不断有士兵下沉之后,江里就乱成了一片,落水的士兵脚尖甚至能触碰到同袍的尸体,还有的是被慌乱的士兵抓着一起往下沉。

  一旁的同袍们看见,本来就慌的心更慌乱了。

  东海王又不是能鼓舞士兵的人,士兵们本来就怠战,此一战除了他心里的认识外,真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

  赵含章在上游,用望远镜远远的看着这一幕,叹了一口气后下令道:“我们走。”

  在这里,有一处浅水处,他们骑马便能过。

  不过这处河道两边是山,只有一条小路出去,河道虽宽又是浅滩,却不能驻扎大量的士兵。

  东海王要是有心,昨天晚上便派军从这边悄悄渡江,就算不能完全躲开苟晞的耳目,苟晞也不能将他困在江中心。

  两边若在此恶战,谁输谁赢还真不一定。

  所以赵含章一边策马小心渡江,一边教赵二郎,“所以战争中信息很重要,我第一次越江回来,都这么久了,东海王都没找到这里来,可见他的信息掌握得有多差。”

  赵二郎问:“那要是他找到了呢?”

  他不明白找到这里有什么用。

  赵含章就瞥了他一眼道:“找到了,一没有派人看守此处,二没有运用起此处的地利用兵,可见是个蠢人,这是智力的参差,老天爷也没有办法了。”

  同样没想到怎样运用此地利的赵二郎低下头去,只当自己没听见。

  一旁的傅庭涵瞥了她一眼,觉得她这个老师当得不是很称职,于是和赵二郎道:“老天爷虽然没有办法帮你,但人可以。”

  他道:“一个人的智力是有限的,所以需要群策群力,只要上位者善于听从意见,你想不到怎么运用这个地利,难道底下的人也能想不到吗?”

  “当有人想到并提出时,你就可以听取意见了,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人和,可以补足自身的不足。”

  赵二郎连连点头,直接提取最要紧的一部分,“我以后听姐夫的。”

  在赵含章的目光瞥过来时赶忙道:“还有姐姐的。”

  赵含章:“……那我和庭涵若不在你身边呢?”

  赵二郎卡壳。

  赵含章就用眼神飘向侧后方的王臬和谢时。

  赵二郎总算机灵了一回,道:“那我听王将军和谢将军的。”

  赵含章一听,立即道:“好!封王臬、谢时为左右偏将。”

  为赵含章招兵买马,为赵含章驱逐匈奴,为赵含章统御军队也没能被正式加封的俩人一下就有了正经的官职。

  王臬和谢时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立即在马上微微躬身道谢,“谢使君,谢小赵将军。”

  他们两个一直被当做幕僚,没有正式的官职,俩人还以为要走汲先生一样的路呢。

  管事不授官。

  没想到赵含章一下就给他们官儿当了。

  世家出身,俩人也是定过品的,对官没有很大的执念,所以感受一般,他们在意的是赵含章此时授官的含义。

  俩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落在赵二郎身上,眼睛微眯。

  看来赵含章想让他们培养赵二郎啊。

  俩人挑剔的将赵二郎上下打量过,勉强认了下来。

  这孩子虽然有点儿笨,但也不是全无长处,至少他马上功夫还不错,而且刚才赵含章和傅庭涵说的话他们也听到了。

  只要他肯听劝,将他培养出来的收益也不小。

  赵二郎可是赵含章唯一的亲弟弟,如今她身边文有赵铭汲渊,赵铭后头跟着一串儿的的赵氏子弟;武有赵驹、秋武和荀修等人,他们都挤不上去,曲线走到赵含章身边也不错。

  俩人压了压马速,更加落后一步,然后走到赵二郎身后跟着。

  赵二郎回头好奇的看了他们一眼。

  王臬一脸严肃,谢时却是抬头冲他笑了笑。

  阿姐说过,做人要有礼貌,于是赵二郎也回以一笑,再对比一旁严肃的王臬,他决定了,他更喜欢谢时。

  王臬不知他心中所想,心里正想着要怎么调教赵二郎。

  虽然他们少有交际,但这位二郎君在军中也是赫赫有名的,听闻他现在大字不识一张,一认字就头疼,一上马就精神,一拿刀就人来疯。

  学文是越学越差,学武却进步飞快,人憨憨的,脾气有些急,但人品还不错,从不虐待兵士,反而能与他们同吃同卧。

  如果他能听劝,的确是可以调教的。

  王臬思虑完,放下心来,和谢时一左一右护着赵二郎往前。

  既然赵含章把他们给了赵二郎,那之后他们便要为赵二郎争取一切利益了。

  赵含章看到他们的动作,嘴角微翘,很是满意。

第388章 总攻

  五千人悄悄渡过江水,沿着那条小道往外,最后在外面一片荒地上聚集,赵含章勒停马,让斥候前去探消息。

  斥候不断的回报前面的战况,当听说东海王的人已经攻上对岸,和苟晞的大军在对岸激烈交战,她这才下令进发。

  她带着两千骑兵先行。

  因为战况激烈,东海王也到江边亲自指挥。

  士气总算回来了些,加上他们人数足够,还有将军建议拿出了投石机和弩机。

  在这边远远的朝对岸投射石头和弩箭,总算暂缓对方的攻势,被堵在江里的东海王士兵抓住机会,不畏生死的攻上岸。

  一直被人射杀,他们也杀出了火气,两边短兵相接,立刻杀在了一起。

  冲上了一拨,后面的人再上来就容易了,赵含章得知消息时,东海王的人已经冲上岸边一半了。

  她便知道他们这边该出手了。

  赵含章一抖缰绳,喝了一声“走”,带着人便冲了出去,直取东海王营帐。

  他们这里距离东海王营帐有些距离,但骑兵迅速,只要转出那个山角便能看见对方营帐。

  赵含章领着两千骑兵直接杀了过去。

  东海王的斥候探到他们,立即回身通知。

  东海王问,“他们从哪儿渡江的,你们怎的没探到?”

  一旁的彭默跺脚道:“王爷忘了,赵含章回到豫州军时我就说过,她必定有渡江之处,不然我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她就回到豫州军中了?”

  现在说这个还有什么意思?

  难道东海王还会认错吗?

  另一个将军曹武立即道:“赵家军勇猛,又擅穿插作战,请王爷即刻下令结兵于营前,阻止他们上前。”

  东海王回神,立即道:“快去!”

  曹武领命就走,至于调兵之事他来做就好。

  骑兵速度快,很快就杀到了营地不远处,集结来的士兵还不够多,但曹武也不是吃素的,已经组织了两队士兵,直接长矛在手,挤在一处只等骑兵上前。

  赵含章远远看见,略一挑眉,转了一下马头就从侧边绕过了集结的长矛兵,换从北杀。

  旗手跟在赵含章身后,都不用她下令,身后的骑兵一溜烟跟着她跑了。

  曹武眉头狠狠一皱,立即下令,“再调一万兵来,北面和东面都陈两千长矛兵,其余都手握弓箭,快!”

  曹武命令下得快,但东海王的士兵这段时间懒惯了,东海王又没给饭吃饱,大家平时就躺着省力气,没有训练,此时速度集结的速度就有点儿慢。

  即便赵含章绕过营帐到北边,速度也比他们略快,而且就是这么巧,她跑到北边,直接杀进去时,苟纯也正带着大军绕过了东面过来。

  两队骑兵竟然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北面攻击。

  他们是盟军,但战机稍纵即逝,所以赵含章没有与苟纯打招呼,只远远看一眼便率先带着人冲杀入营,而就在他们杀进去时,领命的长矛兵正好跑过来,他们没来得及组织起来,赵含章一冲杀进来,他们立刻大乱。

  曹武一看便知道他们失去了先机,立即让后面跟着跑的弓箭手后撤,然后让盾兵上前组织起防线,让弓箭手不论敌我立即放箭。

  他眉头都不皱一下,拿着大刀巡视呼喝:“不准退,结阵,放箭!”

  他们勉强挤在一起结阵放箭,箭矢落下,赵含章长枪一转,将射来的箭矢都打落,然后往后吩咐了一声秋武,“保护傅大公子!”

  说罢领着人便冲杀上前,她的马在半空中一跃,马一近身,弓箭手中的弓箭就没有了。

  赵二郎见姐姐如此,自然不敢落后,带着人就冲上来,直接将曹武才结的阵撕开了一个口子。

  曹武见状,知道不能再撤,不然一旦溃败就再难挽回。

  他紧握着手中的刀,大声喝道,“结阵,盾兵在前,长矛兵在后,所有人与我同上。”

  他大喝道:“攻击他们的马匹!”

  他们人数多,以多攻少,说不准还真能挡住,要知道也不是没有先例,北宫纯都能以少量步兵围杀骑兵呢。

  曹武也是一员猛将,但坏就坏在,这不是他直属的兵马,而此时赵含章和苟纯已经杀到眼前,士兵慌乱之下很难完全听取命令。

  他的命令没错,但执行命令的士兵不多,所以赵含章直冲过来,曹武便直面了她。

  看着赵含章手中的长枪,他心中一颤,就是这一怯,让他拿刀阻挡时连退两步,赵含章长枪一戳,速度极快,他一时没防备,直接被戳穿。

  曹武瞪大了眼睛,赵含章长枪一抽,直接一挑,将他的头盔挑起,手抓住后一举,大声道:“你们主将已死,还不快投降!”

  有人惊慌失措下丢了武器,有的转身往外跑,也有的继续拿着长矛和刀剑对抗。

  赵含章便只杀抵抗的人,一路朝着东海王的营帐去。

  苟纯只落后一步,和赵含章分两路攻入。

  而他们的步兵也赶到了,一路从东面,一路从西面,正好和曹武之前安排下的兵阵对抗。

  他们一时攻不进去,但赵含章和苟纯从内杀出,很快就破了他们的兵阵,步兵立时跟着攻入。

  东海王收到各路汇总回来的消息,大怒,心中惊慌,连忙下令,“鸣金收兵,鸣金收兵,快让他们回来保护主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