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8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但村长强忍住这股不喜,和赵含章推荐道:“这小子机灵,贵人有事只管让他去做,”

  村长顿了顿后道:“也善良,唉,您也看出来了,他十九,侄子就八岁了,所以他和伍大郎岁数差的有点儿大。”

  “伍大郎成亲的时候把家中积蓄花光了,媳妇进门后不到两年,伍二郎还没满十三呢,就匆匆分了出去,兄弟俩很少在一处,但伍大郎死后,他还是把三个侄子侄女养了起来。”

  村长叹息道:“从去年到现在,大半年了,三个孩子全靠他养着呢。”

  高县令面色涨红,觉得让赵含章听到这样兄不友爱的事例不好,于是问道:“是不是叔嫂不和,所以才分家的?”

  村长就奇怪的看了高县令一眼,他只是这个小村庄的村长,并不是里正,所以不认得高县令,他觉得这人不是什么好人,无缘无故就恶意揣测人家,“周氏挺好的,当年分家还是周氏开口,伍二郎才分到了几亩田地,也是她从中维系,伍大郎才照应一些伍二郎,不然兄弟俩早成仇人了。”

  他顿了顿后道:“伍二郎那么照顾三个侄子侄女,自有他们血缘的关系,但更多的应该是回报周氏。”

  高县令脸皮更红。

  赵含章没有觉得这是他这个县令教化的问题,而是感兴趣的问道:“那周氏呢?”

第307章 羞愧

  “唉,早两年病死了,便是不病死,这样的世道,也不定什么时候就被乱军杀了或饿死,病死倒也不错,没受什么苦。”

  赵含章被扎了一心,不得不说,这个结论让她这个汝南郡郡丞很是羞愧。

  她叹息道:“不知朝中诸公听到这话会不会羞愧呢?”

  他们羞愧不羞愧赵含章暂且不知,反正她是挺羞愧的,而且越往深处走,她越羞愧,连素来寡言的傅庭涵都忍不住道:“大晋的官员还真是酒囊饭袋啊。”

  赵含章:……

  高县令:……

  高县令快哭了。

  跟在他们身后的伍二郎听见傅庭涵这样直白的话,不住眼的去看他,星星眼。

  见傅庭涵脸色沉凝,而随行的人中竟无一人赞同他,伍二郎终于忍不住开口道:“郎主说得对,他们都是酒囊饭袋!”

  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慨和唾弃,他还“啊呸”了一声。

  赵含章和高县令:……

  傅庭涵终于反应过来,扭头看了赵含章一眼,“你自然不在其中。”

  伍二郎一时不解其中意,直到他们进了遂平县城,然后直奔县衙,赵含章坐在了县衙正堂上。

  而一直跟在赵含章身后的高县令则是转头吩咐衙役,“快去叫县丞和主簿前来拜见赵郡丞。”

  衙役应下,小跑着去请人。

  伍二郎张大了嘴巴。

  他们这一路经过不少村庄,对民情有了初步的了解,再看遂平县内的各种账册数据,了解愈深。

  赵含章都感受到遂平县的百姓到了一个临界点,此时只是麻木的等待着,他们有可能和以前一样,无声无息的渡过这个极点;也有可能和灈阳县的百姓一样,瞬间引爆那个点,直接就反了。

  赵含章伸手揉了揉额头,问道:“县内的粮铺、富户和商户情况如何?”

  高县令斟酌的回答道:“还算有些积蓄,但……”

  他悄悄的看了一眼赵含章,小声道:“衙门也不能征调他们的财产吧?”

  赵含章掀起眼皮瞥了他一眼,“谁说我要征调他们的财产了?”

  现在她连平民都收不拢,为啥要去得罪这些人?

  只要他们奉公守法,那就都是她的子民,她还是很爱他们的。

  很爱他们的赵含章决定和他们做生意,直接写了一封信交给秋武,让他找人送回西平,“让汲先生送一批钱来,遂平县要用。”

  高县令眼睛大亮。

  赵含章就与他叹气道:“子繁啊,这一路走来,遂平的百姓虽困苦,但他们对你并无怨言,我便知你是好官,我能助你的不多,希望我们一起努力,至少能让百姓可以存活下去。”

  高县令,名盛,字子繁,他此时眼泪汪汪的回看赵含章,感动得不得了,二十多岁的青年眼泪跟不要钱一样的往下掉,“我就知道,女郎心善,不会坐视百姓困苦,您放心,我一定竭尽全力,再不使遂平失民。”

  在这个每天都产生大量流民的大晋,这个承诺算是很重的,赵含章也一脸感动的看着他,“好!我们共勉!”

  一旁的傅庭涵:……

  他抽了抽嘴角,移开目光,转到一旁就看到已经呆滞的伍二郎,他干脆走到他边上,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先下去安置了。”

  听荷主动来领他。

  在她看来,伍二郎叔侄四个都是女郎买来的下人,自然与她是一样的。

  赵含章不住在县衙,而是住在隔了一条街的驿站,她直接把人带到驿站,见他们身上还是之前脏兮兮的那套衣裳,便拿出两串钱给他,“去给你们买两身衣裳鞋袜,把自己的东西配齐了,今天洗漱干净,明天要到跟前听吩咐的。”

  伍二郎终于想起来问,“我,我们主子是……郡丞?”

  “不错。”

  伍二郎呆呆的,“难道我竟一直看错了,那不是女郎,竟是个郎君?”

  但听声音也不像啊。

  听荷横了他一眼道:“我们主子就是女郎,女郎怎么了?”

  她道:“我们家就是女郎当家,你之前没听说过吗,西平县县君是个女郎!”

  “但那是县君……”伍二郎瞪大了眼睛,“所以我们女郎就是西平县的县君?”

  听荷点头,微微抬着下巴骄矜的道:“现在已经是郡丞了。”

  伍二郎捂住胸口,眼睛闪闪发亮,“早知道是她,那两个烧饼我就不骗了。”

  听荷又忍不住横了他一眼。

  伍二郎一个激灵醒过神来,接了钱,立即拖了三个侄子侄女出去买衣服。

  他没有买贵的,但也没有买很便宜的,而是买了还算体面的灰色麻衣,那麻比他们常穿的粗麻要好一点儿。

  但他好好的挑选了鞋子,尤其是他和大壮的鞋子,他买了好鞋,“你年纪也不小,可以给主子跑腿了,需要好鞋子,二壮和三姑就随便穿点儿就行。”

  大壮一脸认同的点头。

  赵含章和傅庭涵正式入驻遂平县,傅庭涵在户房整理遂平县的数据,赵含章则是在高县令的引荐下见了县里的富户、士绅和粮商。

  赵含章直接和他们买粮食,有爽快的愿意卖给她的,也有迟疑着不肯售出的,毕竟富户和士绅们并不是粮商,这个世道,他们更愿意把粮食抓在手里。

  赵含章就劝他们,“秋收在即,到时候你们田地里又有产出,现下存着这些粮食又有什么用呢?”

  她笑道:“我们耕种田地,除了想要获得食物外,便是想要用它换得其他的好东西,几位都不是缺粮的人,已经温饱,何不用以交换其他的东西,让生活更自在文雅些呢?”

  赵含章表示,她愿意用纸张、书籍和琉璃等物品交换粮食。

  这一下,富户和士绅们没有迟疑,点头答应了下来。

  赵含章嘴角微翘,当即就和他们确定了交易的数量。

  于是各家回去准备粮食。

  赵含章则是让高县令通知各里里正来县衙开会,“等他们到了,我们确定一下每里的赈济粮食,可能不是很多,但应该可以让他们渡过这段艰难的时候。”

  高县令感动不已,“下官代遂平县百姓拜谢郡丞。”

第308章 乞活

  遂平县距离西平县不远,因此西平的很多消息都能够传到遂平来,尤其是和西平相距不远的那几个村庄。

  他们都知道,隔壁西平去年被乱军攻入县城,杀了不少人,然后换了一个女县君。

  据说那位女县君很心善,不仅给他们赈济粮,入冬之后还以工代赈,让他们修路修水利赚钱,他们县内的粮价都被她压了下来。

  听说隔壁村子有人是西平那边嫁过来的,因此偷偷带了人过去干活儿,也赚了不少钱,买了不少粮食,他们今年进春就过得比他们好。

  他们收到的消息晚一点儿,也没有门路,只能羡慕的看着,但后来他们也结伴去了西平县城。

  他们去买粮食。

  听说西平的粮价要比外头低很多。

  一去,果然要低很多。

  大家日子都难过,虽然羡慕西平县人,但去年他们也损失不少,死了不少人,这种羡慕是打折扣的。

  但这种羡慕在缴纳夏税后便渐渐升级到嫉妒,都是汝南郡人,凭什么他们就要足额纳税,而隔壁的西平却只需缴纳一半?

  本来他们对高县令很有怨气的,觉得隔壁的西平县令还是女郎呢,她都有胆只缴纳一半的赋税,他一个大男人却只会逼他们缴纳足额的税;

  但很快,同样和他们隔壁,且接壤更多的灈阳县消息传来,听说他们郡丞给他们的赋税又增加了一些,然后孙县令也跟着逼他们加税。

  然后遂平县百姓的心就平和下来了,且开始躺着装死,算了,算了,好歹他们县令不会再加税,其实他们真的交不上赋税,高县令也不会真的把他们抓到牢里去。

  正是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态让他们躺平,但躺平并不能填饱肚子,人该饿的时候还是会饿,所以有人离开故乡,往远处去流浪。

  他们不知道在外面能不能活,但总要试一试,留下是必死的;

  有人则忍着心痛去割青苗,用还没成熟的豆子和水稻勉强填一填肚子;

  更多的人是等着,等着八月的到来,等着水稻和豆子成熟。

  他们以为日子就是这样过了,熬到秋收就好了,谁知道里正去了一趟县城后回来和他们说,“叫上村里的青壮,跟我去县衙拿赈济的粮食。”

  村民们都惊呆了,纷纷问道:“县衙能拿得出赈济的粮食?”

  里正就一脸高深的道:“灈阳反了……”

  “我们知道,听说打得很厉害呢,县令都被杀了。”

  里正:“……县令没被杀,被杀的是郡丞。”

  “杀就杀了,干我们什么事?”

  “所以我们换了一个新郡丞,”里正道:“新郡丞就是西平县的女县君,她心善,看到我们遂平百姓日子过得苦,便拿出许多钱来买了粮食,我们现在就去领赈济粮。”

  村民们惊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立即夸道:“女县君是好人啊!”

  “县君啥县君,现在是郡丞了!”

  他们立即改口,“女郡丞真是好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