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73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县丞也只是劝一劝,不敢太强硬,毕竟主簿的尸身刚凉呢。

  赵含章垂下眼眸想了想后道:“派人去主簿家里走一遭,从粮库里贪墨去的粮食应该还回来了,百姓们还等着赈济呢。”

  县丞打探道:“是……抄家?”

  “不,让他们自家人清点后还回来。”

  县丞松了一口气,忙派人去主簿家里通知。

  主簿家里正一片哀戚,赵含章今天一早才允许主簿家里的人去粮库收尸。

  因为赵含章公布了主簿的罪责,主簿家里没人敢有怨言,只是悲伤,如今看见县丞带着衙役前来,更是悲戚和惶恐。

  县丞直接找了主簿的爹说话。

  “还粮?这,这让我们上哪儿找粮食还回去?”

  “他是怎么从粮库里贪出来的,那就要怎么还回去,世叔,这已经是赵县君网开一面了,”县丞道:“本来这样的事应该抄没家产的……”

  主簿爹立即不说话了。

  县丞低声道:“若是以前,贪墨粮食够不上这样的大罪,可您看这一次死了多少人,百姓因此暴动,怕是连洛阳都知道了。”

  “别说主簿,就是孙县令,只怕也不能善了……”

  主簿爹愁容满面,最后道:“粮食没有多少了,都换成了钱,还请县丞帮忙探问一下,能否用钱来抵?”

  “您怎么这么糊涂,有钱还怕买不到粮食吗?”县丞道:“赵县君说了要粮,那就是要粮,您给她送钱去,她若误会了,遭罪的不还是你们吗?”

  主簿爹一听,咬咬牙应下了,然后从家中拿出钱来去买粮食。

  但现在灈阳县最难买的就是粮食了。

  赵含章还未来得及控制粮价,这两天粮铺也不开张,主簿爹私底下找人买粮,因为前两日暴动的恐慌,那粮价直接飙到了天上。

  主簿爹:……

  而赵含章这会儿刚有空管理到这点儿,她下令道:“让县城各商铺照常开业,物价和往年同时间相差不得超过百分之五,若有违反,一律按照哄抬物价,扰乱朝政来处理。”

  这样的规定对于一向自由的市场来说是很严格的,但县丞同样没敢说不,乱世用重典,富人们都还被关在粮库里清点粮食呢,没人敢在这时候挑战赵含章的耐心。

  县丞应下后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粮库那边,各位老爷问,他们能否回家了?”

  赵含章就垂眸思考,不语。

  县丞额头冒着冷汗道:“他们说已经清点过所有的粮食,掺了沙石的粮食也被筛检出来了,关老爷说,粮库的数目对不上,他们关家愿意为灈阳县填补一些亏空。”

  赵含章嘴角轻挑,问道:“他补多少?”

  见赵含章肯搭腔了,县丞悄悄松了一口气,小声道:“他愿意补一百石。”

  赵含章没言语。

  县丞咽了咽口水,小声问道:“赵县君觉得多少合适?”

第290章 羞愧

  赵含章当然是觉得越多越好了,她垂眸翻了翻粮库也递送上来的账册,这上面是清点过的。

  她嘴角轻挑,直接道:“我觉得一千石这个数字更好听些。”

  大热的天,县丞后背都汗湿了,额头的汗一滴一滴的往下滴,小声道:“会不会……太多了?”

  “多吗?”赵含章微微倾身,盯着他的眼睛道:“去告诉关老爷,他关家已经足够富裕,只是为了更富裕便害无数人性命,而有的人宁杀身成仁,只是一千石的粮食赎罪,这已经是我最轻的判处了,他若不服,可以上公堂来与我一辩。”

  县丞心惊胆战的应下,更加小声的问道:“那,那其他人呢?”

  “都放了,派人好好的将人送回家中,”赵含章道:“这两日委屈他们了,我今日没有空,待我抽出空闲来,我必登门致歉。也谢谢他们对灈阳的帮助,若无他们帮忙清点粮库,县城也没那么快安定下来。”

  县丞等了一会儿,见她竟然没有趁机勒索那些人的意思,不由悄悄的抬头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冲他扬眉,问道:“还有事吗?”

  县丞忙摇头,“没了。”

  赵含章就挥手,“没有就去吧,把他们好好的送回家去,哦,关老爷再留一段时间,就说让他把库房打扫一下吧,那一千石何时送来,何时再把人送回去。”

  县丞应下。

  粮库里被看管的众老爷们心思浮躁,在看到县丞时也没有多少好脸色,但很快,他们的脸上就剩下错愕了。

  如果他们都被一视同仁的放了,那他们心中对赵含章的怨气必定沉积下来,但现在有一个例外。

  关老爷不仅要被继续关着,还要拿出一千石粮食,而他们被毕恭毕敬的送回家中,还被感谢了一通……

  虽然知道这可能是赵含章的计谋,但不可抑制的,他们心中还是对赵含章有了好感,并且开始在心里为她找借口。

  “她还算懂礼,知道以后要上门致歉。”穆老爷一边将身上皱巴巴的衣裳脱掉,一边哼哼了两声。

  穆太太:“……这不还没上门呢,你不是写信回来说她活似个土匪,让家里去西平找赵氏评理吗?”

  “咳,那不是认识不深吗?对了,人去西平了吗?没去就不用去了。”

  “早就去了,家里收到你的信就去了,这会儿早到西平了,要不要再派人去澄清?就说是误会。”

  “不必,说了就说了,其实话也不算错,她的确跟个土匪似的,但她为人也的确有原则,”穆老爷摇头道:“罢了,罢了,这两日的惊怕就全当是为灈阳县的百姓受的吧,灈阳现在情况如何?”

  “好很多了,”穆太太道:“县衙要开仓放粮,那里聚了很多穷苦的百姓,都拿了粮袋在分赈济粮呢,各里各街巷都安定了下来,不似之前那般混乱了。”

  穆老爷沉吟片刻后道:“让人从库房里搬一百石粮食出来,拿去捐给县衙,就说是给百姓们的赈济粮。”

  穆太太惊讶,“是不是太多了?”

  穆老爷摇头,“赵含章有一句话说的很对,对我们来说,这些粮食不过是富裕和更富裕,但对那些百姓来说,却是活命和死亡。”

  穆太太没有再劝,应了下来后去准备。

  赵含章正站在县衙前看着衙役给百姓们分赈济粮。

  赈济粮是一里一里发放的,傅庭涵给排了时间,里正就在边上站着,每一个来领赈济粮的自带粮袋,还要带着籍书,根据家中人口来领取相应的赈济粮。

  前后都是邻居,正前方还站着他们里正,一旦有冒领的人出现,邻居和里正若都不能指出,那会被共罚。

  而陈晚和项玉就在一旁盯着,从清点粮食出库到发放,俩人各自负责两个队伍,一直紧盯着不放。

  也是因为这样安排,目前赈济粮发放都还算有秩序,暂时没有乱事发生。

  赵含章才出现在县衙门口,底下不少百姓都认出了她。

  毕竟这里面有不少是那天晚上围在县衙门前的人,于是认识的和不认识的介绍了一下,底下的人就都知道上头站着的女郎是给他们发赈济粮的人,算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于是领到粮食的人离开时便跪下冲着赵含章的方向磕了一个头。

  赵含章惊讶的上前一步,见他站起来背着粮袋走了便停下脚步,但跟在他身后的人也跟着跪下磕了一个头……

  赵含章目光微湿,转身便要回衙门,一转身便看到倚靠在大门看着她的傅庭涵。

  傅庭涵冲她笑了笑,上前牵起她的手往下走,“既然来了,不如去帮帮忙。”

  赵含章由着他拉下去。

  俩人代替了衙役站在分赈济粮的位置上。

  傅庭涵伸手接过递过来的籍书,问道:“可有不在籍书上的孩子?”

  那人被问得一愣,然后立即点头,“有,有,我有个女儿,才两岁,还未上籍。”

  傅庭涵就扭头问一旁的里正,“是吗?”

  里正看了一眼那汉子,认出他来,点头道:“是,他家中的确有个未上籍的孩子。”

  傅庭涵心算很快,和赵含章道:“给他称八十五斤。”

  赵含章便在一个衙役的帮助下称出八十五斤来,装了满满的一袋。

  对方喜得眉眼大开,冲着赵含章和傅庭涵连连弯腰,尤其是对着赵含章,他在背起粮袋前先跪下给赵含章磕了一个头,在赵含章来扶他时大声的道:“女郎,这个头您受得,那天晚上要不是您,我们就是当时不死,这两天也要饿死了。”

  做这一切只为了夺取灈阳县政权的赵含章口干舌燥,有些羞愧的道:“当不得你们这样,我……我受之有愧,而且也耽误时间,你们领到粮食就快走吧,让后面的人快上前。”

  傅庭涵笑着看她。

  赵含章面色薄红的道:“大家速度快一些,后面的人才能更快的领取到,还有些乡里排在后面两日呢,他们要饿肚子的。”

  这话一出,汉子和后面的人就不敢再跪了,动作快速的上前领取赈济粮。

第291章 交易

  一千石粮食不多,但也绝对不少,便是关家,也需要一个晚上才能凑齐。

  所以关老爷比其他人迟了一晚上才回到家里。

  因为赵含章态度强硬,又手握关老爷,关家没敢和她讨价还价。

  关老爷回到关家时,整个人都瘦虚脱了,只是三天而已,他却感觉过了一辈子那么长。

  他恨赵含章,但更恨县丞,若不是他点出他来,赵含章哪里会拿他开刀?

  他擦过脸,将布巾狠狠地摔在水盆里,问道:“苏县丞现在怎样了?”

  关大郎小声道:“挺好的,孙县令不在,主簿又死了,现在县衙基本上是他在给赵含章跑腿。”

  他道:“如今赵含章身边,除了那傅庭涵和汲渊外,他就是第三人了。”

  关老爷咬紧牙关,努力将怨气忍下去,问道:“孙县令可有消息?”

  “没有,但儿子已经派人去陈县了,这会儿……应该也到了吧?”

  主簿前脚被杀,关老爷被扣在粮库里出不来,关大郎就派人去陈县追孙县令了。

  当时关家的困局只有孙县令回来才能解,所以他就派人去找了,不过陈县不近,至今没有消息。

  被他们惦记的孙县令此时刚进陈县,他一路上已经够快了,心急如麻,恨不得咻的一下就到陈县。

  奈何他身体不管用,因为担惊受怕,又连夜赶路,他第二天就病倒了。不过他依旧坚持赶路,只是速度慢了一点儿而已。

  这一慢就多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到陈县。

  一到陈县他就直奔刺史府,脸色苍白憔悴的孙县令扑倒在何刺史面前,大哭道:“使君,求使君出兵灈阳,救一救灈阳啊……”

  何刺史手里拿着赵含章刚到的信件,垂眸看了孙县令一眼,冷笑,“孙县令不必多礼,灈阳之乱已经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