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干饭人 第151章

作者:郁雨竹 标签: 穿越重生

  “也难。”

  赵含章就问道:“四加五等于几?”

  少年们顿了一下才道:“九。”

  “二十四加二十五呢?”

  少年们顿时卡住了,半天没说话。

第252章 心折

  赵含章看着忧愁不已,问道:“目前学的最难的字是什么字?”

  少年们同样好一会儿没说话,倒是甲善顿了一下后小声道:“我觉得我的名字就挺难的。”

  他快要哭出声来,道:“当时陈姑姑让我们选字做名字,说到善是善良的善,我觉得我将来要做个善良的人,所以抢了这个字,但我没想到它这么难写啊。”

  赵含章同情的看着他,爱莫能助。

  “学堂里和你们一样觉得学习很难,怎么学也学不会的人多吗?”

  少年们点头,“很多!”

  赵含章就叹了一口气,垂下眼眸思考起来。

  正思考,门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赵含章抬头看出去。

  少年们也跟着扭头看,门是大开着呢,陈四娘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一下就进了大家的眼中。

  陈四娘脚步一刹,脸上的担忧在看到屋里盘腿坐了满地的人时一愣,有些懵。

  但她很快反应过来,深吸一口气,微微平缓了一下呼吸便走到门前,冲门里的赵含章深深行礼后道:“拜见县君,陈四娘前来请罪。”

  少年们不安起来,觉得他们影响到了陈四娘。

  赵含章冲她笑着招手道:“进来说话吧。”

  陈四娘脱了鞋子进去,少年们忙躬身站起来,垂首站在两边。

  陈四娘跪坐在赵含章身前,身体弯曲的道歉,“几个孩子顽劣,是四娘管教不严,还请县君容许我带他们回育善堂严惩。”

  赵含章道:“我已经罚了他们,当然,育善堂要是觉得不够,大可以加罚。”

  听说可以加罚,陈四娘就知道他们没有被赶出育善堂,大松一口气,脸上便浮现笑容,躬身道:“是,我回去一定严惩他们。”

  赵含章点了点头和少年们道:“你们回去吧,既然不想去上学,那就暂时不去了,这两天先与厨娘学做手艺,之后受罚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少年们躬身应是,倒着退了出去。

  赵含章和陈四娘道:“我也有话要与你说,我们谈一谈。”

  陈四娘有些忐忑的应下。

  “现在育善堂里,除了成年的孤寡老人外,孤儿中,年满十二的有多少?”

  陈四娘想也不想就道:“有六十八人。”

  “男生多少,女生多少?”

  “男生三十六,女生三十二。”

  倒是挺均衡的,赵含章问道:“他们学习怎么样?”

  陈四娘迟疑了一下后道:“大多数人都一般,不过也有特别聪明的。”

  “比如?”

  “比如有个少年叫甲贤,和甲善一样,也是十二岁,他就很聪明好学,连赵山长都夸他敏而好学。”

  赵含章点头,“还有吗?”

  “还有两个则是乙字班的孩子,俩人也都是十二岁,只是月份小,一个叫乙乘,一个叫乙贵。”陈四娘顿了顿后道:“乙贵还是个女郎,但我觉得她也学得很好,教她的先生一再感叹她不是男子。”

  赵含章挑眉,“在我这里,是男是女有什么关系呢?”

  陈四娘也忍不住嘴角微翘,她已经正式入职县衙,虽然主要管着育善堂,但其他事务也有参与,赵含章对她一视同仁,该派给她的工作就派给她,俸禄也和宋智等人一样。

  虽然她并不缺这点俸禄,但这让她知道,离开了夫家和娘家,在一无所有的境况下,她也有能力养活自己。

  现在这些的前提条件全是赵含章。

  陈四娘深深的看向赵含章。

  赵含章被她充满爱意的目光看得一愣,不知道为何,突然有点儿紧张,她有些不自在的往后一仰,稍稍结巴的问:“怎么了?”

  “育善堂里的女孩都很幸运,遇到了女郎,我也很幸运。”

  赵含章呼出一口气,笑道:“得遇你们,我也很幸运。”

  见陈四娘不认同,赵含章便正色道:“是真的,得遇你们是我之幸。”

  不说她和傅教授多了一段人生,而不是就此消亡,就说到西平之后,若没有他们的帮助,她很难将西平县管好,所以她也是很幸运才能遇到他们的。

  要都像参加饕餮宴的那些世家豪族公子一样,她得早生华发多少根啊?

  “过完年,学堂得变一变了,”赵含章道:“像甲贤这样聪明好学的人,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而像甲善这样不擅学习的人,除了继续认字学算数外,还要学其他的手艺。”

  她顿了顿后道:“要求要严格一些,常用字和一百以内的加减,每个人都要学会,这样才能结业,将来即便是种地耕作,这些也都会用得上。”

  陈四娘一直觉得赵含章既善良又大方,便是世家豪族里的第一善人,也没人会想要教自家的每一个穷亲戚认字算数,更不要说对底下佃农和长工了。

  “女郎决定要他们学什么?”

  赵含章道:“做豆腐,榨油,木工,铁匠,雕刻,医药,针线,纺织,还有养蚕,养猪,养羊,养各种东西,这些全都可以作为他们安身立命的东西。”

  所以,过完年,学堂得大改,要实行分级教育。

  陈四娘听得目瞪口呆又心潮澎湃,她知道赵含章很好,却没想到她能好到这个地步。

  她膝行上前,伸手握住赵含章的手,脸贴在她的手背上,“女郎,你真如他们说的那样是菩萨转世吗?”

  感受到手背微湿的赵含章:……

  她一脸迷茫,完全不知道这其中的逻辑在哪儿,他们不是正在谈育善堂里孩子们的教育吗?

  陈四娘不好意思的擦干眼泪,然后用手帕将含章手背上的泪水也擦干,抬起头看向她时已经一脸肃穆,“只是这样一来,学堂就要增设很多课堂,赵山长他们能答应吗?”

  现在学堂里的先生全是赵氏子弟,而且全是赵程的那些学生,他们除了要给赵含章画地形图,编撰好夏侯仁的稿子,还得到学堂里上课。

  偏这里面的孩子绝大部分都不属于他们眼中适合读书的人,所以学堂里吵吵闹闹的,小先生们都心累不已,要不是赵程弹压,他们早造反了。

  赵含章道:“等过完年,我和傅大郎君会亲自去学中参与管理和教学,把学堂整理好。”

  她目前缺少人才,所以县里的教育是最不能忽视的。

第253章 小弟

  既然要分级教育,那就需要不少优秀的手工艺者到学堂里去分班教学。

  不,应该说是学生们需要到各处去学习这些手艺。

  赵含章思索起来,造纸坊、书局、榨油坊这些地方都随便她安排人进去,往路铁匠那里送学徒也不困难,但其他手艺就……

  看来,她还得办些其他产业。

  经过饕餮宴之后,赵含章觉得,与其和人合作,受人牵制,不如自己来。

  反正她也不缺钱。

  赵含章当即把在坞堡里闲得发慌的成伯叫来。

  成伯惊讶不已,“女郎要办织坊和绣坊,还要开医馆?”

  赵含章:“有什么问题吗?”

  成伯:“……倒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女郎想过吗,当下开这些作坊怕是不赚钱。”

  赵含章:“我的目的不是赚钱,至少不是当下赚钱,而是让学堂里的学生有地方学手艺,又节约成本。”

  “有些东西是必须开办的,即便亏损,也要去做,因为长远来看是正确的。”她道:“除此外,再从我的私账中拨一笔款项,我要在县中设司农所。”

  “这个是为何而设呢?”

  “为了种地,”赵含章道:“农为国家之本,我设了这么多手工业作坊,自然也要设司农所。”

  她道:“我会公告招募老农和对种植有研究想法的人进来,给他们的俸禄要略高于其他吏员,凡有所得,皆重赏。县衙里没这项支出,所以全部走我的私账。”

  成伯听命应下。

  赵含章便道:“你下去准备吧,年后这些作坊店铺都要开张,我要往里面派遣学生的。”

  “是。”

  赵含章就去书局看望胡锦,巧的是,傅庭涵和赵二郎也在这里。

  傅庭涵在这里是为了见识和学习雕版印刷术,赵二郎在这里嘛……

  赵含章上前看,就见他正手拿刻刀细细地在木板上雕刻,竟然……雕得很好。

  赵含章惊诧不已。

  傅庭涵看见她,起身走过来,也看了赵二郎一眼,“很惊讶是吗?”

  全神贯注的赵二郎这才发现姐姐站在身后,他高兴的蹦起来,拿木板给她看,“阿姐,你看我刻的,好不好看?”

  赵含章点头,“好看,二郎,你怎么会雕刻?”

  “这个并不难,就和我雕木马和人差不多。”

  赵含章笑眯眯的,就拿了他几乎刻满字的木板问道:“认得上面的字吗?”

  “不认识,”赵二郎乐呵呵的,“我一个字都不认识,我问过吕虎了,他也一个字不认识。”

  “他说雕刻不必要认字,照着拓出来的印迹刻就行。”

  实情虽如此,但他这么自豪还是让她不知该说什么好。

  于是赵含章转移开话题,“你怎么到书局来了,军营今日不训练吗?”

  赵二郎皮一紧,忙道:“不练,千里叔说快要过年了,除了日常训练外,大家都可休息,还有的要回家看媳妇的。”